- +1
这年头,谁还不是被逼着成为自己的气氛组
原创 辛小夕 新周刊
要不要加入气氛组试试?/《行骗天下JP》
人总妄想自己欠缺的那部分,可以轻易用钱来填补上。
于是,我们能看到更多奇特的空间,以办公+健身+咖啡厅等多功能组合拳的形式诞生,而身在里面的人,工作、学习状态都不怎么样。
年初以来,气氛组已然成为吸纳最多年轻人才的岗位之一。
在过去,气氛组只是小范围地应用于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由于成都新冠确诊女孩的流调曝光,意外遭遇网暴,才被大众所获知。
其主要职责,是对beat的起跳和灯球的闪耀起到催化作用,加速酒精以及欢乐情绪的上脑,尽可能带动更多的顾客蹦起来,最终使夜场营业额实现最大化。
在最近,气氛组也可以是疑似星巴克重度消费者的代名词。他们的工作内容不一,但执行起来大都离不开一台轻薄的苹果电脑,从白天到日落,他们耳机一塞,再不闻机外事。
哪怕只有自己能看到的屏幕上,播放了一整天的《名侦探柯南》或《龙门镖局》吧,星巴克气氛组也能营造出一种“我虽然享受着不坐班的自由,但仍对自主工作保有充分积极性”的非底层打工人气质。
前后二者,一动一静,但对于蛊惑旁人加入其中,均有奇效。
这恰好印证了气氛组这一职业领域的多元化,可以说与追求个性差异化发展的年轻人在气质上完美契合。但气氛,归根到底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缥缈玩意儿。比如你看,星巴克亲自回应,并在各地招募气氛组成员。
后来近半个月时间,他们在微博上官方玩梗不下30次。可就从这极速缩水的转发量来看,我们也能断定,是气氛不对了。
气氛组含量过高,我实在有点缺氧
准确来说,夜店气氛组和星巴克气氛组,还存在性质上的区别。
前者是带薪工作,传说一天能收入100-200元不等,要算上酒水提成,能赚得更多。
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更为相近的,许是那些让真正饥渴的人更加焦灼的网红店奶茶排队气氛组;尤其擅长编撰起死回生故事的江湖药店气氛组;总爱和别人看上同一套房的售楼部气氛组;除了“好棒”“马上下单”之外,不会再组织语言表达第三种含义的评论区气氛组。
王砚辉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了一位典型的气氛组成员。
可以看出,气氛组这个职业,有很多演的成分,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称呼他们,那就是“托儿”。
有别于时刻要拿出点子与创意的“行骗魔术师”,托儿只是小助理,打下手的,拿钱办事罢了。
但又因扰乱正常市场交易,参与造假售假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触犯法律,此类气氛组不得不常年逃窜于灰色地带。
也不是没有合法又赚钱的气氛组。最为著名的一个,当属海底捞气氛组。
普通热情的餐馆,可能会给您带来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地方特色美食餐馆,可能还会在上主菜的时候,附赠一段最炫民族风歌舞表演。
只有去海底捞,自第一只脚迈进火锅店门那刻起,我们先前平平无奇地活过了半辈子,似乎都被渲染成了一件超级了不起的事。
也得亏火锅在室内,没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只好拉个面,唱首生日歌给大伙瞧瞧。
只要我不尴尬,别人也不会觉得尴尬。
而像星巴克气氛组这样的,纯属在做志愿工作。
哪里能看到这种志愿气氛组呢?苹果旗舰店、宜家等,这些以服务和舒适体验闻名的消费场所,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失眠哪里治?/ Youtube截图
在商业中心,打扮得光鲜亮丽来回晃悠的,和拿着设备好像在搞专业摄影的,或是两股气氛组在较量。
他们比拼的,也只是商圈气氛该时尚些,还是艺术些,一天下来,对附近店铺的业绩不产生任何影响。
日更的气氛组,就是那几位天天把减肥挂在嘴边,结果吃得比谁都多的死党;间歇性营业的气氛组,就是逢节假日必撒狗粮的情侣们;只存活在线上、情绪不大稳定的气氛组,他们今天还会跟你转发一样的帖子,配上“哈哈哈哈”,从明天开始便有可能跟你杠到地老天荒。
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这些气氛组。
还有些气氛组成员,总活在凄凉陪跑的气氛里。这些人要么是考研、考公党;要么是在地铁铃响后,没有成功冲进车厢的;要么便是你朋友圈里最爱抢茅台的。
这对情侣的气氛,显然没有搭在一个地方。
但最苦的,还数每天出入CBD高级写字楼,月收入却不如10公里开外一平米的上班族。他们每天比谁更早到,比谁更晚走,比谁膀胱的质量更好,互相成就了诡异的打工人气氛。
气氛组竟是我自己!
气氛组的处处可见,正说明了人们对这类工种的需求量之大。
物质匮乏时代,一件廉价好物便极为难得;后来,生活水平提升,是数量越来越多的平台,帮我们完成了挑选好物的这个步骤;如今,平台也日益泛滥,我们更需要的是能给到更多刺激的体验和氛围。
你的大脑告诉你,没有背景音乐,它就没办法写完这份报告了;你的眼睛告诉你,没有弹幕它就没法直视这个视频了;你的胃也告诉你,要是不播一集《奇葩说》,它就拒绝消化你塞进来的外卖。
这届年轻人,离不开弹幕了。
同理,上厕所的时候,我们还得打开手机,看看今天的基金行情;晚上入睡前,再把吃播视频中吧唧嘴的声音当做摇篮曲。
我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先用别的工序来铺垫,再同时进行其他任务以辅佐。多线程的操作,才能维持新鲜与刺激。
《三联生活周刊》的调查报道也有指出,有了基本的生活满足后,新一代消费者不再关注商品的性价比,他们更愿意为新款的苹果手机,或一双限量版的潮牌球鞋通宵排队。
手机屏幕里,“人均资产一个亿”的KOL们,正在用品牌公关商品营造美好生活;直播间的博主们,正扯着大嗓门,好让带货信息穿透我们的耳膜;短视频平台上的神曲,还企图停留在我们脑海里不再离开。
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都只是为了在开始工作那刻能记录生活。/ unsplash
不幸,正是这些内容,与我们素日平淡的生活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而这之间诞生的刺激感,也驱使着我们中的一部分人,笃定、义无反顾地加入其中。
我们看处处皆是气氛组,后来才发现原来气氛组竟是我们自己。
不把电脑挪到人均30+的咖啡厅,我们就打不出一行字。不同时跑个两公里步,我们就背不下这页雅思单词。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越是对执行者自我意志要求高的行为,越是有空可钻。因为人总妄想自己欠缺的那部分,可以轻易用钱来填补上。
于是,我们能看到更多奇特的空间,以办公+健身+咖啡厅等多功能组合拳的形式诞生,而身在里面的人,工作、学习状态都不怎么样。
茑屋书店的创始人增田宗昭主张的是,给消费者递交有设计的生活方式提案,而非功能的简单堆叠。
可残酷的事实是,你和你所期盼的灵感、效率、记忆力,本就无缘,成为“人民币玩家”只是加入了成本,却没法在消费的时间内将你变成J.K.罗琳或海明威。
为气氛组买单的是我们,努力在扮演气氛组的也是我们,倒让中间商赚了差价。
数据显示,2021年,35岁以下,“几乎没有资本存量”的年轻人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他们的消费将占到消费增长的65%。
所以年纪轻轻的气氛组,不仅是在被榨取所剩无几的零花钱,一边只体验着这若有似无的心灵大保健,还以为自己的焦虑得到了缓解。
按星巴克“第三空间”的营销概念,它应该成为家和公司之外,所有人的避难所。那上图这几位一杯不消费老炮,才应该是真正的星巴克气氛组。
可怕的在于,人始终是追逐刺激的动物,正是感受到来自未知世界的刺激,我们才能被好奇心驱动向前发展。
能让我们从这个气氛组脱身的,显然是下一个气氛组更大的刺激。
问题是刺激的神曲听多了,我们还能重新爱上古典乐么?
别让气氛把你支配
还将注意力分割得支离破碎
现代人最怕无聊。
如果一次只完成一项简易的单线程任务,那我们和动物园中,因为整日无所事事,而来回踱步的困兽,又有何不同?
心理学上,无聊指的正是“由于缺乏刺激而导致的不愉悦的情绪体验。它的主要表现有:注意力集中困难、兴趣缺失、对时间知觉产生变化等等”。
一个名叫coffitivity的网站,能给用户提供多款咖啡厅式的白噪音。当然,巴黎版、巴西版、得克萨斯版得额外收费。
听说过一项研究,要求参与者单独在一间房内待15分钟。房内啥也没有,除了一台能释放轻微电量的装置。
结果,短短的15分钟里,便有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参与者,无聊到宁愿把自己电来玩一下。
加入气氛组,或许的确能够排解这种无聊情绪,但它也需付出代价。
传统的夜店气氛组,需要过人的强健的体力,整夜蹦迪没什么了不起,难的是持续一个月整夜蹦迪。
星巴克气氛组,不也得配一台不掉价的笔记本,然后再额外花费30块钱。
我们正在将自己切分,塞进了许多不同的群体当中。
有人只是想跟别人在绿色小软件上聊两句八卦,结果周末通宵开始读起英文原版的《月亮与六便士》。
有人想活得像个名媛,拼单了铂金包,结果只在拍照时背了两分钟,随即又亲手递给了下一位姐妹。
“爱了爱了。”我们的生活或许看起来是精彩不无聊,可我们的专注力也被所谓的“兴趣爱好”肢解得稀碎,连一件小事都无法静下心来做,无聊的时间反而变更长了。
现代人学习,没有几台电子设备傍身是不行的。/图虫创意
后来,为了能将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一件事情上,我们不得不采取更极端的方式了。
美国就有一家名为Cave Day的公司承办这种业务。它为参与者设计有35-45分钟的专注冲刺阶段,开始之前,大家还要一起上缴手机,结束之后再一起回顾进度。
回到国内,据一从业者统计,去年6个月时间里,全国付费自习室的数量从1400家,增加到了2900家。
报道了这个现象的《人物》杂志写到:
“某种意义上,他们想通过自主学习,让自己不确定的生活,变得更确定一点。花钱来上自习的地方,其中相当一部分,名字里都带个‘梦’字——筑梦自习室、逐梦自习室、梦呓自习室……”
飘荡在星巴克上方的自由之风,没有让我们获得真正的自由。追逐梦想也好,仅仅为完成一项简单的工作也罢,后来,似乎只有回到紧张而凝固的氛围里,我们才能成功逼自己一把。
感谢同事为这篇文章成组。
《考研中年人,走进付费自习室》人物
《该如何拯救你,我那被手机碾碎的专注力》爱范儿
《很“穷”的年轻人,怎么成了花钱消费的主力军?》三联生活周刊
《不许动,你已经被气氛组包围了》山河路人
✎作者 | 辛小夕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原标题:《这年头,谁还不是被逼着成为自己的气氛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