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市绿道 | 广州绿道:万民共享的千里绿脉(二)
原创 chsl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收录于话题#城市绿道9个
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城市以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为指引,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开展城市绿色生态空间规划建设,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绿道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建成绿道5.6万公里,各地相继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项目,如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上海黄浦江滨江绿道、武汉东湖绿道、广州增城绿道、成都天府绿道等,提供了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引领了绿色健康的生活风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各地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为总结城市绿道建设的成功经验,持续推动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建设和治理水平,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安排,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启动了绿道建设研究工作,依托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和相关省市风景园林主管部门,进行了优秀案例征集,并针对长江沿线城市进行了重点调研。
在汇总和研究各地案例的基础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将择选优秀案例进行展示,以更好地宣传绿道建设成果。
万民共享的千里绿脉(二)
广州绿道
广州是我国最早启动绿道规划建设的城市之一,以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为契机,根据珠三角绿道网“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战略部署,广州至2010年底基本完成了全市大部分区域的绿道网建设。随后逐步推进绿道增建与优化,提高绿道的功能复合性,探索绿道运营管理的长效模式。目前,广州已建成广东省内线路最长、覆盖面最广、服务人口最多的绿道网络,“千里绿道、万民共享”已成为幸福广州的新名片。
二、广州市绿道典型案例
(四)
珠江滨水绿道: “一江两岸”观光休闲带
广州市自2010年起陆续建设珠江沿线绿道,目前越秀区的二沙岛与天河区的海心沙、临江大道绿道基本连通,海珠区滨江绿道串联众多景点,珠江“一江两岸”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绿道观光休闲带。
二沙岛是珠江航道上极具现代风情的沙洲,二沙岛绿道全长约16公里,串联发展公园、传祺公园、体育公园、宏城公园、艺术公园等开放式绿地,沿线有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广东华侨博物馆和岭南会展览馆等公共目的地,成为市民休闲出行优良线路。
临江大道绿道包含步行道与自行车道,后增设缓跑径,采用新型复合透水性结构,使用水性树脂及水性胶黏剂材料,保证了跑道无污染、无公害。针对不同人群,缓跑径设置了不同长度的环线,地面每隔100米就有距离和消耗热量的提示,方便市民掌握自己的运动量。绿道沿线对原有景观林带进行提升改造,保留现状大树,适当清理植被,营造微地形,增加开花树种,形成疏朗通透、繁花荟萃的城市开放绿地。
海珠区滨江绿道串联大元帅府、中山大学北门广场、广州塔、琶醍文化创意艺术区、国际会展中心等众多景点,融合历史与时尚气息。
目前,越秀、天河、海珠三区的珠江前航道碧道示范段建设均已启动,将打通滨江断点,并对现有绿道沿线环境及设施进行提升,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滨江空间活力。
二沙岛绿道鸟瞰
二沙岛联通海心沙的绿道
临江大道绿道
(五)
黄埔绿道: 提升环境的绿色基础设施
1. 概况
黄埔区聚集了广州市78%的高科技企业,将绿道作为营商环境创新改革的重要支撑,成为持续引进高端企业及人才的重要环境配套和生态公共空间。黄埔区充分挖掘区域特色,依托现有路网、水网、公园和绿化带,以绿道串联沿线人文、地理、生态景观,形成“绿道成网、人景交融”的生态格局。绿道还将该区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各种公共设施串联起来,助力产、城、人深度融合。
2. 生物岛绿道:岭南风情滨水骑游绿道
生物岛原名官洲岛,2000年获准立项建设国际性的生物技术研究及生产基地,正式命名“广州国际生物岛”。生物岛绿道环岛而建,全长6.6公里,设计岭南风情滨水骑游系统,串联水墨园、揽胜园、叠翠园等景点,被评为广东省绿道样板工程和“羊城最美绿道”。
2019年底黄埔区在原有绿道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生物岛碧道示范段项目建设,打造“岛、水、天、树、花”的自然格局,在原有绿道基础上,构建滨水道、缓跑道、骑行道和游憩带“三道一带”,同时融入“海绵城市”“循环经济”等生态环保理念,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结合岛内现状及地形和排水系统,修建多处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生态边沟等,便于雨水的自然存积、渗透、净化。
生物岛绿道及水墨园
生物岛绿道
生物岛绿道旁的雨水花园
3. 科城锦绣绿道:云端绿道
黄埔科学城绿地区域多为山林地,分布较散,于2013年规划空中连廊——云端绿道,实现山体绿地无间隙连接。依山而建的6座空中连廊,串联起7个主要公园,连通了2大广场,环绕于现代建筑之中,形成了一条集游玩、购物、休闲、空中漫步、骑行于一体的环形观光走廊。
绿道沿线还设立了广东省首批多功能智慧型绿道驿站,可提供绿道地图查询、自行车租赁、购物等服务,站内及周边还设置了阅读角、免费WiFi、医用急救箱、座椅、垃圾箱、宣传栏等小微便民设施,方便游人使用。
黄埔科学城绿道线路图
黄埔科学城云端绿道-彩虹桥
黄埔科学城云端绿道-腾翔桥
黄埔科学城云端绿道-揽月桥
多功能智慧型绿道驿站
(六)
南沙绿道: 展现滨海风情
1. 概况
南沙区是广州城市副中心,也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滔滔珠江在这里出海。2010年以来,南沙滨海绿道共建成258公里,串起了南广州的山、城、田、海以及现代化的临港工业和滨海人文古迹,打造别具特色的滨海游览路线。南沙滨海绿道从南沙中心城区一路向南,不仅是串联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产业走廊,也是串联南沙湿地等自然景点与天后宫、十九涌渔人码头等人文景点的生态休闲之道。
2. 蕉门河绿道:城市新地标
蕉门河绿道是南沙滨海绿道的起点,始建于2010年,是广东省贯通最早的绿道之一,也是广东省首条“水上绿道”。蕉门河两岸各种公建与商业配套集中,南沙区自2016年起持续推进蕉门河的生态化、景观化和人文化建设,打造“绿色城市客厅”。2019年蕉门河入选首批广东碧道试点,同步完善水利工程、生态堤岸及亲水休闲场所。目前蕉门河已建成十里碧道,一河两岸被称为“十里画廊”,已成为城市新地标。
蕉门河绿道
三、广州市绿道建设特点
广州绿道建设始终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市更新的步伐紧密相关,经历了由“推进城乡一体化”到“改善居住环境”再到“提升城市品质”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先行先试、跨越发展。2008年开始建设的增城绿道是我国最早的绿道,2010年举办亚运会推动了广州绿道跨越式发展,至2012年建成绿道超过2000公里,形成了12条绿道精品线路。目前广州绿道总长已超过3500公里,先后获得国际“可持续交通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健身步道示范工程”等荣誉。
第二,分区推进、各具特色。越秀、荔湾等老城区依托绿道建设完善慢行交通网络,结合河涌环境综合整治,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情,将城市低效空间转化为全民共享的积极空间,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海珠、天河区绿道结合湿地、城市中轴线等资源,展示区域特色景观风貌,同时提供休闲健身的优良场所。黄埔、南沙等区将绿道作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成为改善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元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等区绿道依山傍水,串联沿线景点,带动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统筹结合、持续完善。广州绿道从初期与花城绿城、市政道路、环境整治等工程相结合,到近年结合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绿道提升。拓展绿道里程并提高连通性,丰富绿道游径形式,在原有步行道和骑行道的基础上增设缓跑道、空中廊道、栈道等,引入智慧型多功能驿站。正在进行的碧道建设是对现有滨水绿道的升级与补充,同步完善生态服务与休闲游憩系统,实现综合效益,带动沿线区域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文字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助组织整理。图片若未特别注明,均来自网络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原标题:《城市绿道 | 广州绿道:万民共享的千里绿脉(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