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徐汇区持续建设高品质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1-01-13 09:2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上海实际、提炼上海经验,从“保障”与“促进”两方面入手,为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徐汇区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历来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徐汇区文旅局副局长蒋艳介绍,“十三五”期间,徐汇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第二届“日晖有戏”戏曲文化节

多层次布局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

2020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第二届“日晖有戏”戏曲文化节在徐汇区斜土街道举行,为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上海京、昆、沪、越、淮、评弹等各大院团在徐汇区这个街道连台上演,让大小戏迷大呼过瘾。

“‘日晖有戏’戏曲文化节今年已经举办了第二届。我们联合了上海戏曲中心下的京、昆、沪、越、淮、评弹6家市级院团,在我们的社区为老百姓奉献了很多精彩的演出,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雅的传统艺术。”蒋艳介绍,在打造“市、区、街镇、居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同时,徐汇区对网络中的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要求。斜土街道文化馆作为总分馆体系中的分馆,做出了自己的特色,让“日晖有戏”的服务区域从斜土街道拓展至徐汇乃至全上海。

“区级的文化馆、图书馆,作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中的‘总馆’,我们要求是做‘强’。比如创作水平,要能出精品,能在全国、市级赛事上拿奖。”在去年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徐汇区的文化馆获得了两个群星奖,这是群众文艺领域政府最高奖。徐汇艺术馆近年来打造的敦煌乐舞展、徽墨展也接连拿到了国家文旅部的十大优秀展陈提名奖。另外,针对区域内文博资源丰富的特征,打造“光启博物馆联盟”“汇悦读书香联盟”,做出品牌。

对街镇馆,也就是总分馆体系中的分馆,则要求“特”,也就是“一馆一品”,特别是在四个示范馆,做出品牌做出特色。

凌云的梅陇文化馆是以“微剧创作”为特色的分馆,今年举办了第一届“海上汇微剧节”,面向全国进行征稿;斜土街道“戏曲特色”分馆,“日晖有戏戏曲节”今年已经举办了第二届,演出更精彩,辐射人群更广。

对于居委会这一层,要求则是“精”,精准服务,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效能,把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到百姓的家门口,提升百姓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徐汇区专门制定《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彰显“海派之源”新标杆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建立规划审批前置征求意见机制,以文化赋能城区治理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公共文化空间,让居民享受文化服务更加便捷、更有品质。“社区文化活动管理标准化建设”成功获评国家第三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美术馆里的美术课”

广覆盖服务各种人群,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这几天,国际美柔汀特展在徐汇艺术馆举行,上海紫竹园中学高一四班的学生们来到这里,上了一堂“美术馆里的美术课”。

“第一次在美术馆里上课,很新奇,很有氛围。”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兴趣十足地了解了美柔汀版画的历史和工艺,并现场创作了自己的藏品。

“美术馆里上美术课”是徐汇艺术馆自2015年开始策划推出的公共教育项目,把原本在教室里进行的美术课转换到美术馆的展览场景下,由美术馆专业人员和学校的美术老师、艺术家共同备课,打造三位一体的美术教育课堂。2018年围绕敦煌乐舞专题展的12堂美术课,2019年围绕乌金千秋照——徽墨专题展推出了5堂美术课都大受欢迎。

美育是徐汇区针对未成年人重点打造的公共文化特色。未成年人之外,徐汇区白领众多,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也有热切需求,针对区内不同的人群,徐汇建立了多元化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服务和多渠道的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文化的全人群共建共享。

面向社区居民,徐汇依托特色各异的邻里汇,增强零距离社区文化活动服务的精准性,健全四级联动文化配送网络,形成“艺享徐汇”文化菜单,使社区居民能就近就便享受丰富、低价、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针对在职人群,徐汇以“风采大展示、团队大竞技、各界齐参与”为目标,举办市民文化节、徐家汇白领艺术节、“瞩目漕河泾”创新文化节等文化活动。

面向未成年人,徐汇寻找文教契合点,举办“艺术加油站”——文艺培训进校园活动,开展“美育卡”美术普及教育项目,与上音歌剧院共同打造“遇见歌剧”音乐普及系列活动,推广“非遗项目进校园”、举办“我是图书小馆员”等,形成一批特色项目。

面向残疾人群体,徐汇建立全市首家区级无障碍数字图书馆、首批社区无障碍电影放映点;针对流动人口,开设“星空下的电影院”;在“滨江建设者之家”设立图书阅览区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夏令营活动等文化配送服务。

“均等化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不同地区的人们享有相对均等的公共文化权益。”蒋艳介绍,徐汇区的文化资源分布还存在一定的南北不均衡的问题,相对于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文化资源较为集聚,“未来,我们也会在整个全区的文化设施布局上加强南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比如在西岸打造徐汇区图书馆(西岸馆)等。”

黑石公寓M+音乐园区

大力度推进信息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

武康大楼、巴金故居、宋庆龄故居、夏衍旧居……在衡复历史文化区内,游人不经意间就会邂逅一座历史悠久、造型独特的老建筑。如今,徐汇在区内498处历史建筑上设置了二维码导览,拿起手机“扫一扫”,面前老建筑的前世今生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始终有温度”在这里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体验。

“建筑可阅读宜居示范区智慧导览”只是徐汇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一个例子。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

“徐汇区现在已经有‘徐汇文旅云’这样一个一站式提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的数字化的平台,不仅可以获得徐汇区的文化场馆、旅游景点等相关信息,可以预约观看演出参加活动,行走徐汇的旅游线路进行打卡,还可以通过积分体系兑换文创产品等等。”蒋艳介绍,“十三五”期间,结合“智慧徐汇”建设契机,徐汇正在以文化+互联网+科技,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由传统向数字化转变。

文化馆和图书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徐汇努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推出一批“云导赏”“云课堂”“云培训“云演出”,将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到基层。延伸到基层的数字化网络,使文化资源能够精准有效地输送到社区百姓身边,实现“需求侧”精准对接,文化资源供给“零距离”。依托配送渠道,2019年全年,图书馆共配送活动175场,参与人次约5000。

在街道层面,徐汇也积极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华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经实现运用数字化智能后台实时监控各个场馆、教室的使用情况,并能够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年龄层次、偏好等,实现更精准的服务,运用机器人实现咨询、活动预约、电影票购买等等。

“未来,我们会进一步拥抱新技术,把5G、VR、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文化场馆,进一步提高我们服务的精准性和服务效能。”

蒋艳认为公共文化数字化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特别是今年的疫情以来,对数字平台的建设,数字文化内容的制作和提供,线上线下同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应该说是一个促进和契机。”疫情期间,线下文化活动减少,“徐汇微社区”“徐汇文旅云”等数字化线上平台大放异彩,在线上看一场演出、听一场讲座,成了特殊时期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新形式。

龙南佳苑“灯塔书房”

多举措引导扶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

走入徐汇区龙南佳苑,沿途橙色温暖的设计元素一路导引居民前往“灯塔书房”。龙南佳苑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大体量的区筹公租房项目,约有150余家区域内重点单位的2100名青年人才入住。这家“灯塔书房”针对这里“白领公寓”的特点做了相应设计,一楼放置了电子阅读本自助借阅机,海报栏定期更新活动预告,二楼色彩缤纷的书架摆满徐汇区图书馆配送的300多本图书,搭配灯塔阅读装置:多维共享书盒、蓝牙耳机嵌入式多格书柜等,提供平面、音视频等多种维度的阅读体验。

贴心的人性化设计背后,是一家社会组织“自然力研究院”。自然力研究院负责“灯塔书房”项目的策划和执行,其中既包括整个项目的视觉设计、落地执行,也包括阅读活动的策划。

如今灯塔书房已经开出多家,乐山新村的邻里小汇、龙南佳苑的人才公寓T20的党群服务服务站都点亮了“灯塔”,根据每家灯塔书房所在的位置和空间条件,人群需求的差异性和空间条件,自然力研究院会进行不同的设计和活动策划。

“我们鼓励公共文化建设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蒋艳表示,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是公共文化内容服务提供的非常有益的补充,有利于进一步的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激发活力,“我们也会形成一批合格的、优质的提供公共文化的社会主体的目录,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培训等方式来扶持、规范他们的发展。”

陈佩秋、赖声川、余隆等工作室落地徐汇,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国内外优秀文化机构汇聚徐汇……目前,徐汇区文化类社会组织注册数已达109家。

徐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2019年,参与区公共文化配送的主体达185个,配送服务项目863个1831场次,其中送至居委活动室1140场次、占总场次的62.3%,总受益人次达16.8万人次。

将优质市场资源引入,提升区域公共文化品质,徐汇区在不断赋予公共文化服务新内涵。区文旅局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系统“内循环”转变为社会“大循环”。

“未来,我们将以《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契机,在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蒋艳表示。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