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乐亭这位105岁“青春偶像”让央视boys再合体!还有她100多场的讲述……
周六(1月9日)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八点档
继续用歌声传颂英雄精神风骨
节目中
被观众称为“央视boys”的
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和尼格买提
再次合体献唱
向百年青春偶像李大钊致敬
青春(节选)
李大钊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限定组合”央视boys
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
时隔一年终于又在节目中“合体”了!
这一次,他们为了共同的“青春偶像”而来
舞台边摆放着一台风琴和一本杂志
康辉用慷慨激昂的语调
朗诵李大钊《青春》里的片段
四人在一片星光点点的舞台中
用歌声刻画李大钊眼中的青春年华
演唱结束后,撒贝宁才坦言自己的紧张
“今年这首歌是极具压力的一次展示
因为这个作品的分量实在太重了!”
看完他们的舞台,廖昌永发出感叹
“青春应该是什么样的?就应该是这样!”
的确,在充满力量的歌声中
我们仿佛能听见105年前
李大钊唤醒中国青年一声声呐喊
《新青年》和李大钊的结缘
正是源于这篇《青春》
1916年,27岁的李大钊
看着眼前万物萌发的春天气息
怀着再造青春之中华的梦想写下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
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他将这份给中国无数青年的“信”
投稿至创办不久的《新青年》
创始人陈独秀被文章深深打动
特别将它安排为第二篇“发刊告白”
一经发出
振聋发聩,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
唤醒无数青年,也唤醒了一个时代
而后,他成为了《新青年》的编辑
见证《新青年》成长为
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
指引众多优秀的年轻人走上革命道路
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李大钊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
创建了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现代图书馆
1918年,李大钊出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短短5年内,让一座被废弃的藏书楼
完成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他把图书馆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
不仅改造了北大的图书馆
也改造了在北大读书的青年
再借由这些先进的青年
动员到社会上的广大青年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了自己
也武装了即将诞生的共产党
他在“五四运动”中高举革命旗帜
一时间成为中国青年眼里的“偶像”
这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偶像
还是一位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人
舞台上摆放着的风琴
就是李大钊非常喜欢的乐器和“武器”
他用它教孩子们唱《国际歌》
也拿它当做掩盖革命会议声音的“秘密武器”
1927年,李大钊被捕入狱
惨遭杀害前留下一张影像
照片里的李大钊面无惧色
难以想象这位38岁的青年
能如此坚毅从容地面对生死
他第一个走上刑场,意气轩昂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也许此时的李大钊
并不害怕生命就此终结
因为在不满40岁的人生里
他早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留下了充满信仰的生命印记
他的青春,他的精神
通过一代代青年,一代代中国人传递
那么这份青春便是永恒的
在节目的云观众里
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小朋友——邹佳琦
她从8岁起在李大钊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
3年来,她为上万名游客讲解100多场
让她难忘的是
在讲解李大钊爷爷的革命故事时
曾有游客听到落泪
这也让佳琦在心中暗下决心
要将这份精神弘扬给更多的人
纪念馆里的青春影响无数听众
纪念馆外的青春也仍在传承
这本105岁的《新青年》
依旧静静躺在那里
由一代代青年用稚嫩的双手翻开
从其中找到理想和信仰
正如康震所说
“青春就像古人说过的一句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的我”
105年后的今天,《青春》被演绎成歌
歌声里记录的青春
使所有人都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它让康辉认识到,青春是责任
“江流不转之精神,屹然独立之气魄”
每个青年人自觉行动起来
便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它让朱广权认识到
“青春要与时代相辉映,青年要与祖国共奋进”
它让尼格买提认识到,青春是理想
“愿每一个人都能因理想而找到青春”
原来,真正的偶像是可以引领人生的
百年前,李大钊就是中国无数青年的偶像
他用自己的文字、思想、行动,甚至生命
引领无数年轻人
他用“生于青春,死于青春,
生于少年,死于少年”
告诉每一个人
青春不是年华,是一种状态
希望你永远是少年
原标题:《乐亭这位105岁“青春偶像”让央视boys再合体!还有她100多场的讲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