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朗读者》到《一平方米》,千面董卿的“变”与“不变”

2021-02-04 22: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朗读者》到《一平方米》,千面董卿的“变”与“不变”

来源: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于怡朗

【导读】

崭新的技术,不变的情怀

喧哗的时代,慢慢地思考

变化的形式,不变的内核

最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综艺节目《朗读者3》在B站上火了。

董卿变了,场景变了,嘉宾变了,但其内在基因并没有变。

其实,互联网时代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

当下内容供给严重过剩,受众的注意力很难聚集在同一块屏幕、同一张报纸上。

崭新的技术,不变的情怀

面对愈加分化的用户,传统媒体深感“众口难调”。媒介技术的便利化使歌曲、服饰、思想等事物流行的周期越来越短,更迭的频率越来越快。

《朗读者》系列没有固步自封,每一期都有所突破。

《一平方米》是该综艺最新的称呼,场景从固定的演播室变成了北京、武汉和厦门的朗读亭。

这名字起得别有深意。用小小的“一平方米”来展示辽阔的960万平方公里;听说,随后还会推出“一万公里”。

除了名字和定位的创新,技术的赋能同样是一大亮点。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一个时代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传播的具体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运用的媒介。

弹幕和慢直播是第三期的一大特色。

董卿与网友线上互动,旁边的几位观察员帮忙读观众留言——及时反馈用户体验,实时评估传播效果。

对媒体人来说,新技术是高成本、高策划、高风险的代名词。

站在台前收放自如的董卿离不了台后强大团队的支持。

喧哗的时代,慢慢地思考

2014年左右,大批媒体人纷纷出走,其中包括周涛、郎永淳和张泉灵等极具风格的名主持。

 

而当时已小有名气的董卿则选择了坚守阵地。

自古以来成功成名都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情,背后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一个人目标的达成既要靠主观努力,但同时也离不开平台团队的大力支撑。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如今,昔日的“央视一姐”周涛在各大卫视的综艺晚会间劳碌奔波,甚至在直播间里和不知名的网红一起试吃“李子柒螺蛳粉”。

她走出了央视,没有了然后。

相比之下,董卿却先后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系列文化综艺类节目,坚持用扎实的作品来刷新自己的存在。

当下99%的名人都在尝试直播带货,从吴晓波到杨澜,从周涛到汪涵……在热钱和快钱面前很多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却接连翻车,成为了网络上一时的笑话。

但董卿至今也没有加入这场“资本狂欢”,反而用直播技术来赋能自己的主业——综艺节目。

可见在众声喧哗的时代她能保持一份淡定,擅于反思,主动求变。

变化的形式,不变的内核

提起央视,人们联想到的词汇常常是“权威”、“可信”。而央视培养出来的主持人大都是“妇孺皆知”的全民明星。这倒不全是主持人的功劳,与我国的媒介政策也息息相关——中央级媒体必须无条件接入各地的有线网络。

可高曝光率和高知名度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始终流传着央视主持人们的各种绯闻。

前不久,抖音平台里的假靳东和假董卿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主流媒体主持人的信任从而炮制了很多马甲号和营销号,没有抖音快手的白岩松、董卿却常常出现在这些平台,专门欺骗那些辩识力不高的老年人。

疫情期间某官员被约谈,但李思思和董卿却莫名其妙地上了热搜。谣言流言的产生与不确定的社会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学者孔飞力在《叫魂》一书中详细地记载和分析了乾隆年间一件惊动全国的谣言事件,并揭示了其产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原因。

当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并且大众不再相信主流媒体的言论时,谣言猜忌就会迅速滋生畸变。

疫情期间,大量的务工人员赋闲在家,可主流舆论大都是一个腔调;于是,各种负面事件被意见领袖挑起,网络中的舆论多次呈现出撕裂和极化的状态。

疫情过后,主流媒体开始逐步进入修复状态,主动设置议程,大量报道正面事件,积极营造舆论暖色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统一的参考和价值观。

综艺节目起到了间接宣传的作用。《一平方米》里的采访嘉宾身上有很多疫情期间的难忘瞬间,比如说武汉高考学生、人民英雄张定宇、万人守护的“小石榴”等。

可见,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此外,央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在2020年12月份的部门会议中强调:

“要狠抓高质量发展改版提质升级,优化生产创作各环节全流程,做到规划好精品、排布好精品、投送好精品、考核好精品,进一步提升总台创造、总台制造、总台出品的“大剧”“大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力争3到5年把总台80%以上的节目栏目打造为精品。”

大象也能学跳舞,相信未来的主流媒体一定会打造出更多像董卿、王冰冰这样的深受网友喜爱的“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