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物 | 忻东旺:我希望自己的绘画具有人类审美的教养

2021-01-13 22: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艺术头条 雅昌艺术网 收录于话题#艺术184#人物272014年1月11日,忻东旺匆忙的走完了他的艺术人生,离开了这个世界。眨眼间,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又一次来到了1月11日,这个让人们思念的日子,我们谨以此篇文字,纪念这位挚爱艺术并为之奉献一生的艺术家,我们并没有忘记。

“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民族的气质,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当代文化的深度,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类审美的教养。”——忻东旺

艺术家忻东旺

张宏芳作为忻东旺的妻子,陪着他走完了最后的路程,她说,即使生命走到最后,东旺也并没有绝望过,他从不传达绝望。

记得住院期间朋友送来一束郁金香,忻东旺看着,说,叶子有力地簇拥着脆弱的花,就像亲人在护持他的生命。于是,他催促妻子回家取来纸笔画下了这束花。这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幅画,《生命的托举》。

《生命的托举》

“他带着崇高感热爱人间的一切,带着崇高感爱着身边的人和生活本身。”

2004年,忻东旺成为清华大学引进人才进入清华美院,只不过当时谁也不曾预想,这竟是他艺术和人生的最后十年。

艺术家刘巨德回忆忻东旺面试时的情况讲到,忻东旺没讲油画,却大讲汉唐陶俑、庙堂泥塑及法国现代雕塑之造型,从中论述人物表情形态的奇特和奥妙。尤其汉唐陶俑的神韵,人物浑然一体的气象,夸张变形的入情入理,形态的生机勃勃,为他洞察表现现代农民工形象,开启了意象的审美和造型路径。

忻东旺与儿女

进入清华美院,忻东旺开启了他艺术创作的春天,尤其是最后两年,更是对油画创作进行大胆变法。

“东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更多思考的是油画如何具有更多的中国品格。”贾方舟谈到,忻东旺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表达的问题上来,从古代寺庙塑像的造型中体会意象的造型手法,并转化成写实油画的独特语言,以“笔意”取代“笔触”,创造出具有本土特征的中国风格。

2012年,忻东旺在自己的工作室上写生了一幅名为《队伍》的壁画,这是他第一次用丙烯在墙上画,由此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油画中国语言和方式。

刘巨德与忻东旺

时隔两年,生命不幸告别,留给世人的是深深叹息。

在艺术家刘巨德先生的工作室里,挂着一张纸,上面打印着忻东旺的近百幅代表作品的小图,是忻东旺三十年艺术创作的代表作和艺术历程。刘巨德说忻东旺的艺术是他为中国美术界留下的一个时代的肖像,深深地镌刻着时代的表情、国人的精神、东旺的乡愁。

画人难画手,画马难画走:忻东旺的艺术童年

“三小跟妈回家……”

小学期间,忻东旺因和同桌闹矛盾,一天上午在跳高沙池边坐着,被同桌的父亲一顿毒打,不知扇了多少个大耳光,脸肿得像个大馒头,魂也被吓飞了,很多天在炕上睡着,妈妈在他的上衣背上缝了红布条,裹着笤帚疙瘩到村里井口边给他“叫魂”,时常萦绕于耳。

忻东旺的家乡河北康保忻家坊村

忻东旺给儿时老人画的第一幅水彩人像《老辈匠人》

忻东旺并不避讳自己小时候的自卑,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而受欺负,或许幼小的心灵会觉得,画画是最能带给自己自信的事情。

50岁之际回顾自己的人生时,忻东旺感谢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农村,还有他记忆里的白胡子爷爷。小学时他最兴奋的是看村里土房的墙上“批林批孔”的宣传漫画,那是村里一位祥和的白胡子老艺人画的,老人还在自家墙上挂着一张瘦马图,这些都是忻东旺绘画萌芽的滋养。忻东旺还从他那里听到了人生中第一句有关画画的经文:“画人难画手,画马难画走”,他或许是忻东旺画画最早的启蒙人。后来,忻东旺给老人家画了他的第一幅水彩人像《老辈匠人》。

忻东旺年轻时给老乡家里画的炕围子

村子里还有一位冯姓老人,会看天气和风水,他是最早赏识忻东旺的人。在忻东旺13岁时,到公社供销社买了一盒干块水彩,让这个孩子在他家的炕围子上画出了令人欣喜的图画。后来,画炕围子成为忻东旺辍学之后第一份以画谋生的工作。

关于成长的故事,很多都出自于忻东旺50岁时的回忆,发生在孩童时学画的很多细节,他都记忆犹深。现在看来,农村里田园的浪漫和贫寒的励志生活都成为后来忻东旺画笔下的最早基因。出生于60年代的人,都多多少少充满着理想主义的向往,而孩童时的图画萌芽,成为忻东旺陶醉于现实之外的理想疆域。

1987年在晋中师专

1986年,忻东旺考入山西晋中师专,开始正式步入艺术的正途。1993年也终于得到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的机会,结业后的忻东旺,开始出现人生与艺术的大转折,也印证了早年学画经历的选择。

忻东旺与母校晋中师专牛水才老师合影

每每提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忻东旺都在不断感恩在艺术历程中遇到的太多贵人,他时常庆幸自己画画,因为除此之外我再无其他能耐。同时又时常感念画画,是画画引领自己走上了人生最美好的旅程。

比如,在内蒙古化德县文化馆学画的一段经历,忻东旺遇到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教他素描画石膏的老师:“在学画的短短几个月里,王老师教给了我一直在教学中受用的画理,即‘画明暗层次要排队,先从最暗的画起’。还有他有一天拿出两幅画的印刷品,一幅是在那个年代看惯了的红光亮人物形象,一幅大概是刚刚文革结束后,我也记不得是哪位画家的作品,是人物面色苍白的油画。老师问我:‘你看这两幅画哪幅好?’我指着红光亮说:‘这幅好。’老师说:‘不对,是这幅好,因为真实。’”

《诚城》:第一件被艺术界记住的作品

忻东旺第一件被艺术界记住的作品叫《诚城》。

“有一天,我在大同车站的广场上看到黑压压的一群似乎是我家乡的农民,大包小包地相簇在一起,我先是一怔,接着心咚咚地急跳起来,这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集体出走?我在心里自问。在我纳闷的同时,已被这些生动又亲切的人物形象所吸引。于是我及时的拿起了照相机。当交卷冲洗出来,迎着亮光一看,那一团团,一群群饱满的人群和饱满的形象顿时令我心若脱兔。很快一幅连我自己都感到新奇的作品诞生了,这就是我的成名作《诚城》。”

忻东旺 《诚城》150x160cm 1995年

自此,忻东旺找到了自己创作的方向。1995年,对于忻东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结婚,女儿出生。同年,《诚城》参展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并获银奖。这对于一个无家学可承,二无文化背景可靠,硬是从一个农村娃、一个浪迹乡间、靠画‘炕围子’维持生计的民间画匠来说,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

谈及忻东旺的艺术,这件《诚城》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评论家贾方舟认为,“诚城”这个题目就是“诚心诚意做一个城里人”的意思。当他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时,他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因素已悄然渗入每一位农民的精神意识中,虽然贫瘠的土地难以改变他们的命运,但时代变革的步伐却已震颤了涌动的大地”,所以他才一再选择这一主题。忻东旺在这件作品之前虽然已经有了多次参展经历,但他是从这件作品开始进入对当代问题的思考,这也是为什么从此开始忻东旺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

《明天 多云转晴》 150X160CM 1996

艺术家刘巨德也是因这件作品认识忻东旺,两位艺术家更在后来成为莫逆之交。关于农民工的刻画,刘巨德说,忻东旺经常把农民工或拾荒者、流浪人请到工作室,问寒问暖画他们。“他说画他们‘过瘾’。他喜爱欣赏、阅读农民工脸上的艰辛和受伤后留下的疤痕,包括汗臭发出的那悠悠温馨,他发自心底的爱。因此,他画的农民工从里到外都真真切切,活灵活现,刻骨铭心。”

从此,农民工主题成为了学界认知忻东旺艺术众多标签中最为深刻的一个,也由此触发了忻东旺关于社会文化时代层面的思考。两年之后,他的作品《明天·多云转晴》参加了“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并被挂在了显眼的美术馆中厅重要位置。这使忻东旺对自己彻底建立起信心,碰见靳尚谊、詹建俊等前辈也敢迎上去握手了。

不断超越:忻东旺并不喜欢味如嚼蜡的重复

仅仅画农民工吗?忻东旺并不喜欢味如嚼蜡的重复,而这时,人物写生是忻东旺艺术创作的又一个台阶。

“就在我走投无路之时想起了要加强色彩写生训练之事。那年正好有一位宏芳家农村亲戚小伙子来她妈家走亲。他的形象很吸引我,于是便把那小伙子请到我家里画。整个过程都很激动,取名为《客》。自此,我产生了柳暗花明之感。”

《客》140X120CM 1996

《远亲》160x150CM 1999

《穿税官服的农民》 忻东旺 2006

个子矮小,腰短,腿短,胳膊短,手脚大,脸盘歪,这是刘巨德给忻东旺人物绘画写生的总结。刘巨德说,他曾经亲眼看到忻东旺把一位瘦高的站立女青年裸体,压缩画成体态丰腴的裸女,致使女青年的特征全部被他强化、活力化。这就是忻东旺画画的习惯。

而他的夫人张宏芳也讲说:“我怀疑是画布小的原因,给他一块大画布试试。结果仍然是一样。”他是一个用情感画画的人,即使是一颗白菜、一个桃子,它们在忻东旺的眼睛里都是有着人一般的生命感。

《白菜》60X50CM 2012

《金婚》 160x80cm 2008

忻东旺说,自己的油画并不是循规蹈矩的按照学院传统进行,从造型到色彩都摸索出适合自己艺术追求的方式。

【结语】就像忻东旺自己讲到的那样,他一直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追求自己的方式,并不断地超越,这也正是让人们扼腕叹息的地方,他的离开留给人们太多的遗憾,但他的艺术和思想会永存,并激励后人不断的去铭记和学习。

原标题:《人物 | 忻东旺:我希望自己的绘画具有人类审美的教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