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导演李路:阅历越广,对《巡回检察组》会理解越深
头发油腻,戴着眼镜,看着像骗子的中年男人避开检察院视线,向受害人家属吹嘘自己可以平事,从监狱里捞人。被赶出来后,这个男人一边打电话找混混打听陈年旧案,另一边,搭上监狱周围的掮客,混入其中了解怎么才能捞出人,遇到警察围追堵截,就带着老大翻窗爬墙得逃跑……这是《巡回检察组》男主角的登场,似乎和检察官无关,也和司法机关无关,他声称自己叫郑天明。郑天明的掮客日常拍了11集,直到第12集,他才亮出身份,自己是巡回检察组组长冯森。
如果没有等到第12集,可能会连这部剧的男主角名字都弄错了。
《巡回检察组》剧照,于和伟饰演角色开场声称自己叫郑天明
《巡回检察组》剧照,于和伟饰演其实为巡回检察组组长冯森
1
继三年前反腐反贪力作《人民的名义》后,导演李路操刀的检察法治剧《巡回检察组》,有一个传统国产正剧不常见的开篇桥段:检察官卧底戏份十足,重大杀人案侦查出错,监狱里氛围波诡云谲,狱警也挥棒打了犯人。看着港片长大的一代人或许能看出刺激的“港片感”。
但有人喜欢逐步铺垫的卧底桥段与“监狱风云”,就有人认为这不够现实,主题推进太慢。
《巡回检察组》海报
“我大概看了一下评论,我做完了,接力棒交给观众。每一部都是一个重新开始。重新开始的魅力所在,就是什么风格,哪些演员,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之上二度如何提高。所以在筹备期,我就在想如何突破自己,前面有‘名义’,再不想被对比也避免不了,毕竟都是我的作品,压力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的事。但整体来讲,口碑是在意料之中的。也有说受众广度不如《人民的名义》,我说,不要这么累。”
李路在接受澎湃记者专访时,不等提问就坦然地开场先说到有关“对比”。
“不要那么累”是李路的心态,但在执行上,他的确“较劲”,非常重视观众反馈。刚播前几集,观众反应植入广告太生硬了,影响观感,容易出戏。李路一看到,就跟各方沟通,三四天后,后续剧集中的植入广告就全部删除了。
“有几种评价是之前预料到的,比如植入广告这事。当时时间比较赶没有办法,一是司法题材,生活场景相对比较少,大多数是办公室。二是植入团队也没有什么经验,没有把它揉在剧情里面,当时在现场我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播出后,效果确实不好,那就全删了,应该向观众说抱歉。”李路说。
《巡回检察组》导演、总监制李路
但这种当机立断,能让广告直接删除,也代表着李路这次对全剧的掌控力。其实国内涉及到公安、司法,或是政策政治类话题的剧集,创作者都需要与各方协调,第一步总是很难,李路经历了上一部许多投资方陆续撤资,但剧集播出后却大放异彩后,业内业外都对李路信任度倍增。
“这就是之前我讲过的‘最大公约值’的问题,观众喜欢,政策允许,各方满意,这个就需要多年的积累了,能表述到什么程度,在各种冲突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化解,这个需要导演的功力。这个如果没有多年的思考、较多的社会阅历和人际半径,没有实际操作过的人很难把握好。”
2
李路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所谓什么能拍,什么不能拍,他认为很难细化讲解,是经验所得,这也是国内无数影视从业者希望有的能力。因此,这一次,李路答应继续拍检察系统题材的前提,就是尽可能不做妥协。
《巡回检察组》的剧本由常年写刑侦题材的编剧余飞操刀,李路主张给编剧足够的自由度,“我们沟通都是在重要节点上,比如说开始创作的时候,另外就是要把扫黑除恶的情节贯穿式加进去时。”余飞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结尾几集剧本反复被打回来重写好多遍,最后都写得麻木了,经历过痛苦的瓶颈期。
剧本中突破性地大量加入监狱戏份,这是国产剧较少出现的情境。一道铁门后的尺度在哪?监狱风云是吵架还是打架,又或是相互戕害?李路承认,这是他这次面临的最大难题和盲区。
“你说官员商人老百姓,这些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了解,也可以去调研去体验,但是监狱,我们是个盲区。我们原来只是间接了解,港台和国外的电影,或者我们之前有一些监狱题材影视作品,但那不是当代的监狱,或者不是中国的监狱。这一关不突破,我就没有底气。”李路说道。
李路争取联系真正的监狱管教和巡回检察官进行零距离接触,“我们只能去大量体验生活,自己去真实的监狱实地了解,拍摄过程中也请了一些专业人员来做检察顾问和监狱司法顾问。包括剧本的具体内容的论证都做了非常细的探究。这一部分既然拍了就要拍对,既然是现实的东西,就必须是非常准确的。”
在整个狱警和犯人为主的监狱戏份中,有评论认为不够现实,比如开篇犯人沈广军撒谎诬陷狱警打断自己胳膊的情节太戏剧化,李路不认可:“首先监狱不是一谭死水,犯人有各种各样的,服刑期间有二次犯错的可能,如果再犯错就需要严管,我相信编剧做过相应考察。其次这个诬陷是剧情需要,影视剧需要遵循一些创作规律的。”
李路与于和伟
到了演员层面,李路坦言所有演员都是他决定的,尤其是男主角于和伟,是他锁定的目标,李路笑言,如果于和伟不来,他可能就不拍了,“我跟我的出品方讲,不是他不行。他们说为什么非要于和伟,可以找谁谁谁,罗列了很多,我说我不想。因为在冯森这个年龄段,他饰演这个角色是最合适的,他演过曹操,这之前拍过《猎毒人》等等,我都看过,我觉得他非常合适冯森,这是最重要的,不是别人不能演,而是我想要的就是他。”
3
《巡回检察组》贯穿一个930杀人案,富二代黄四海过失杀人案,以及检察官冯森妻子被杀案。由于案件交错,也引出了数个检察官、官员、狱警等人物。讲到创作这部剧的初衷,李路解释,2020年也是扫黑除恶的收官年,正好三年时间,“这个戏当初是为了写巡回检察,是最高检一个新的举措,就是为了防止腐败,杜绝驻监检在监狱里边会和监狱部门长期达成共同情感搞关系。后来觉得要把扫黑除恶的命题提出来加以贯彻挺好的,完全不牵强,众多的案件都可以围绕这一点。”
《巡回检察组》剧照
而这部剧最重要的是“写出复杂人性下的当今社会,人物百态,现实主义作品要去求真,以及邪不压正,正义拿住邪恶,光明能战胜黑暗,分子分母要分清楚”。
李路感叹播出不易,他表示,在播出前,《巡回检察组》经历了他所遇过的最多部门的提前把关,“我们是司法部看,广电总局看了,中央政法委看了,公安部看了,最高人民检察院也看了,他们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才有这部剧今天的播出。”
【对话】
编剧余飞把人物的宽泛度写得非常好
澎湃新闻:一直追下来,《巡回检察组》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在公检法题材里,还比较新鲜。
李路:其实这是我一贯的风格,从《老大的幸福》到《坐88路车回家》再到这部,温暖向上才是我的主题。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历练的社会,纵深的社会,复杂的人性,还是我一直要表达的东西,各色人等的社会切面的维度会非常宽广。我做的这些剧大部分是群像戏,有高官,有老百姓、有商人,所以拿一种剧的类型来衡量《巡回检察组》都不合适,但整体可以用普法剧或者法治剧这个角度去理解。
《巡回检察组》剧照
澎湃新闻:一开始和编剧余飞老师比较充分去沟通想要的剧本和角色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
李路:我希望编剧在没有限定没有约束的情况下,来创作一个电视剧。我们只是在重要节点沟通。更多主要是编剧自己去发挥。众多演员和我,都跟余飞有各种各样的沟通,于和伟、宋春丽、成泰燊等,都在不断沟通,去调整里边的人物脉络剧情发展。
因为这个剧本逻辑性相对比较强的,好多时候编剧自我评价还不足够,得有第三方客观冷静去帮助他理解这条线,自我兴奋并不等于是高级的,这个非常重要,这个剧跟《重案六组》的单元剧不一样,它是一个长篇连续的案件。
澎湃新闻:反复去沟通重写的,是出于什么原因?
李路:首先是逻辑性,第二是高级性的问题,之前有几部剧我也是比较喜欢的,但是后半部分连演员、导演、投资方都明白烂尾了,所以我们绝对要杜绝这种情况。每次“不行”都有非常具象的理由,但是现在回忆不起来了。我曾经说过,如果飞机大炮都上来了就不对,不是这个剧的东西。
澎湃新闻:目前来说你对这个剧本最满意的一个点是什么?
李路:这个剧本最满意的一个点,还是余飞把人物的宽泛度写得非常好,他的命题作文里的松绑性操作,有职业剧的独特性,因为他原来就熟悉公检法题材,不像其他编剧可能需要另起炉灶,重新学习。余飞可以吸收去打通这一块。
专业上这次跟余飞合作得还是非常愉快,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编剧。我们俩相约再拍两部戏。
《巡回检察组》剧照
“必须是秉承公平正义,这才是检察官的职责所在”
澎湃新闻:主角冯森非常有个性,出场就是一个卧底的形象,几集以后才揭示身份,有充分考虑到年轻人的新鲜感?
李路:我们在造型上和拍摄上做了大量文章,这种戏,不把它埋得深一点,很快就暴露就是个问题了,我们千方百计地给他规避,台词上,拍摄上,都让他往掮客的路上去。
我们拍这些作品还是全域的,东西好看最重要,千万别低估90后00后,他们老深刻了。
《巡回检察组》剧照
澎湃新闻:在冯森这个角色上,你想体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
李路:他就是正能量的化身,现当代检察官综合体人物,尤其巡回检察官,他们就是在工作中要对监狱系统,要对同行,要对整个的制度进行一些监察的,提出不同意见,提出改进意见的工作以及方法论。
他就是在自身家庭不幸的情况还要不断分析,保持冷静和客观。一个国家失去了公平正义,就失去了国家的基本准则。所以涉及到每一个百姓切身利益的,别人都会遇到这些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情,必须是秉承公平正义,这才是检察官的职责所在。
韩雪 饰 罗欣然
澎湃新闻:其他演员呢?比如韩雪老师的角色好像有一些争议。
李路:韩雪是个很有文化感的演员,她英语自学,现在又自学法语,作为一个演员,这么强的学习能力,上进心很难得,让她成为一个检察官,一个知识女性,非常非常这个准确。性别是排在第二位的,工作能力是第一位,她在的岗位上是核心人物,韩雪在办案中体现的认识和能力,我还是基本满意的。
“我很难给它定义成哪一种剧”
澎湃新闻:作为一个很普通的观众,冯森的角色是好几集之后才揭示的,整体节奏对于观众来讲弱化了爽感,不像是反腐题材,弱化了案子的过瘾感,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观众方面会容易因此失去耐心。
李路:上一部戏,写实的成分相对多一些,周梅森老师在自己的电脑里做了几百万字的大纲收集,所以能看到,那部的一开头主要有故事色彩。而这个剧叫“巡回检察组”,它是戏剧性的另一种处理方式,不能要求每一部剧都是高起戏,或者冲突感很强。这是两种剧型,所以在风格上也不可能同日而语,一般来说大部分剧是一条线或两条线,这个剧(《巡回检察组》)是多条线。它是一个横向的线,细节信息量比较大,不是一个普通的刑侦剧。
所以我很难给它定义成哪一种剧,只能说是一个普法剧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它所涉及的各种类型剧的模式都有,是一个综合体。
韩童生 饰 张友成
中国的电视剧跟美剧英剧都不太一样,人家那个是按季播的,中国观众习惯的是听书式的,每天给他两集,所以说一方面要遵循中国听书的规律,另一方面作为我们创作者要引导观众,观众是给啥吃啥,还是要引导,像这种剧我觉得能起到一点引导观众提高耐心和审美的问题,如果总是做那些强情节剧,可能影响很多人,也达不到我们要求的艺术传播的高度。你看你也在谈一集要有几个高点,其实已经被套路了。
高点非要有吗?前几年古装横行一片飞来飞去,这两年现实主义成为真正主流受欢迎的题材一定是有原因的,因为大家已经觉得不能都是那些穿越不接地气的事儿,还是要有一些关照现实,发生在身边的,或者哪怕有一些监督系统的东西,看过之后觉得有意思。所以我们拍的时候从剧本做起,有现实关照,但不会是出安全牌,而是要创造桥段,重新规划出所谓高级的一些东西来。
吴刚 饰 宋志明
澎湃新闻:某一些场合,镜头切换非常快,台词密集,不止一层的含义,感觉如果不了解国内体制,就很难跟得上剧情。这种门槛会劝退观众吗?
李路:看这种剧会有寓教于乐的意思,很长知识,所以有着不小的观剧门槛,类似于给你一个题目,你自己去找若干的书,你可以找5本书,你也可以找50本书完成这个题目。比如说像我们看《纸牌屋》,它上来就说党鞭,我马上要去查党鞭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陷在这个门槛里头,顾着去做解释的话,就拍不出这种剧了,我觉得要让大家克服这点,并且让大家了解什么叫巡回检察制,什么叫各个部门相互协同作战,就像当时看着看着你就明白什么是党鞭。
随着我们的年岁增大,阅历加强,文化机构到司法机构到社会生活,观众对这个剧可能会慢慢理解更深刻一些。每个观众在看一部剧的时候获得感是不同的,得到的收获也是不同的,能看懂多少就看懂多少。
澎湃新闻:目前对这部剧你自己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吗?
李路:从我个人来讲,我在最后同意去拍这部剧的时候,就跟合作方讲定得很清楚,演职人员必须我定,这个戏的走向也必须听我的,我很清楚地知道,所以说这次妥协得较少,坚持得较多,才能把一部作品拍到一定程度。
当然,也不是说每次影视作品一定是在不断妥协当中前进的,达不到的尽量达到,但肯定还会有所下降。但是从导演制作人这个角度来讲,能够完成自己预期的想象的一些东西,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可能不会全部呈现出来我的想法,但大概是我想的那样就挺好的了,比别的妥协比例很大的导演制作人要开心多了,基本完成设想和预期。
有好几场戏表演完,现场会自发鼓掌
澎湃新闻:在这个题材上有什么特别重要的要规避的?我也发现《巡回检察组》提到一些反腐,包括钱权交易这个部分,其实是一个暗线,没有把它拿到明面上去讲。为什么呢?
《巡回检察组》剧照
李路: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就不是要去展现这些东西,这个也是我们自己接受上一部的一些经验,不去展现腐败的过程,但要体现反腐的力度和警示意义。再一个确实两个剧的种类不一样,我要再这么拍不就重复了吗?
再一个,检察官是一个工作,巡回检察是刚刚实行的一个新的检察系统政策,这是画人不是画鬼,必须是在正确的规范的轨迹下运行的系统,不能瞎编,一切都得是在法制体系内,不管是公安、司法、监狱都不能改,都必须是在轨迹下去运行的,这可能是这个剧要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部门看了剧都给我们一个高度的评价?主要还是这点,政策上的拿捏很重要。
澎湃新闻:剧里面涉及到的人挺多,你是怎么看待这一类剧当中部分角色口号喊得太多了。
李路:这种普法剧一定是弘扬正能量的,鞭挞假丑恶的。你必须是有一定的比例去传达,目前我得到的客观反馈来看,我觉得这种剧还是要好好地去讲故事,不要直白地喊口号。
以事实为依据,不管是司法人员还是百姓,以他的行动,以他的人性为脉络,不管是大人物小人物,在全剧当中都会有一个起承转合的交代,都会有一个契合他自己身份的表演和剧情,完全是切合实际的,包括从冯森嘴里说出来的话,都是创作者要表达和弘扬的价值观。
包括美剧英剧,都是宣扬这部剧所要宣扬的一些东西,这也就是所谓的作者意图。不拍这个,那你干嘛呢?这种东西很假吗?我不觉得,这个做法我觉得很高级很温暖,是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个创作者一个制作人需要去做的,如果这点心思都没有,我觉得就是主题立意不正,那就别拍这种戏了。
澎湃新闻:不管观众爱不爱看,是必须表达出来的。
李路:如果拍得不好看,那只能说是我们技法不到位,主创的表达不够好。但是这个比例一定要有,这是中心思想,是你要表达的,就像冯森跟熊绍锋(冯雷饰演)那一场戏那么长,两个人的博弈,拍完那场戏,全场给二位鼓掌。
冯雷 饰 副检察长熊绍峰
他们能讲到大家现场起立从不同角落跑到现场给他鼓掌,第一是因为演得好,第二是因为台词表达得好,准确,一气呵成。把一个正义的检察官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表达得淋漓尽致。有好多场,演员表演后大家都不约而同就在现场鼓掌,感动了现场创作人员的感情是真的,没有人拍任何人的马屁。
而且我认为,把这些拍出来,拍好,就是创作者必须要做的事情。作为导演,作为总制作人,脑子一定要有这根筋。如果正能量不弘扬,不去信仰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不去把公平正义的主题分享出来,那这个剧也出不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