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个人、组织与未来:远程工作元年思考总结

2021-01-11 1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此时此刻,对于我来说成就辉煌还是一事无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前的组织让我走上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每个人总是期待成功,成功却又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也曾期待成功,印象中的成功是在寒冷的大年夜前夕驾一辆豪车回家,在乡邻钦羡的目光中紧一紧黑色的皮手套施施然下车,与儿时的好友侃侃而谈。

当我在 Comunion 远程工作一年半之后,再回首看这个略显幼稚的幻想,恍然隔世。当我写这篇总结的时候,我特意留下了3天的大块时间思考,没有执行组织任务,也把手头的工作统一进行了搁置。当我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这段时光,我才发现这个组织的魅力与伟大。

NO.1初识,信任的进化

很多人都说,未来的组织和公司形态是扁平的,是无边界的。由于自己原本一直在垂直度较高的体制内工作,初识这些概念感到十分新奇。特别是经历过组织的解构与重建之后,更加的认识到一些问题是不以组织形式为转移的。

2020年10月份的时候kering还问我:你在 Comunion 待了这么长时间,又没有工资,是什么让你一直这样坚持呢?我当时给出的回答是随着组织的成长个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再回顾这个问题,似乎又没有这么简单。

刚加入组织的时候,是有一份激情在里面,这段时间大约在2019年10月份至2020年1月份。这段时间以各种形式疯狂的参与各种任务,非常积极的对外输出,甚至可以整天的去招募新成员。

这段时间基本上没有成果性输出,只是承接了几项任务,并且完成度不高,唯一的遗产可能就是 BBS 上面的几篇文章了。

2020年2月份组织的解构还是给了我比较大的冲击,从我个人角度,我相信人性本善,我乐意去相信别人。当看到之前还能深夜2点指导你工作的人说离开就离开,连个招呼都不打,并且带走了媒体账号的时候,心里没有火气是骗人的。

现在回首去看这件事情,剩下的唯有释然和祝福。毕竟一起深夜修改文章过,一起在酒桌上碰杯,也曾一起畅想未来。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们的初心是解放更多劳动者,使之可以获得资本收益。哪怕很多老成员离开了,Comunion 也支付了其酬劳,当 UVU 上所时,其可以选择变现或持续持有,从这个角度来看,Comunion 完成了最初的劳动价值转换。

而对于接触组织更加深入的成员来说,这种价值转换机制和组织运作理念才是无价的。例如,离开的成员从背景普通的影视行业转型成为区块链组织行为领域的行业专家。

从组织角度来看,构成组织的核心是愿景,组织运转不能只靠激励,动因同样重要。经济刺激在企业和大多数组织中被广泛采用,可以算是一项社会共识。我们的使命是去打破这板结的社会结构,如果还套用激励理论,很容易进入“线上组织线下化”的陷阱。

很多DAO组织都大量使用激励机制,当组织出现异常现象时,却鲜有人提及。例如,为慈善机构工作和开源社区的人们,他们基本没有报酬,但却很少听说他们抱怨没有工作动力。

人们需要报酬,但物质激励绝不是真正的动因,拿我自身来说,我参与 Comunion 是我发自内心想做,从这方面来看也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信仰。

现在的 Comunion 更加的成熟,并且存在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例如,保障因素有完成任务可以获得对应的 Token (资金保障),通过设置执行委员会明确了核心领导团队(地位保障)等等。

从我自身来说,真正让我逐步从热爱到发展成为一种信仰是由于动力因素,工作有挑战性,可以获得团队的认可,可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个人可以获得成长等等。

诚然对于跟多人来说,追求保障因素优先与追求激励因素,但却往往等不及改变就沉沦在更高的保障因素追求中。

就好比我开篇提到对于成功的幻想,只是对于物质的追求,自己并不知道去做什么?为什么去做?如何去做?当超过一定临界点,改善保障因素只是幸福与追求的副产品,而不是幸福的原因。

NO.2激进,从急于表现到自我认知

2020年2月份到4月份是组织重组与理念升级时间,这段时间开始有了一些个人思考,但受限于个人认知不足,很多事情不能认识其发生的本质原因。

拿 AMA 社群为例,主要运作方法和执行框架全部是基于原社群的优化,只不过进行了一些文字性内容的更改,并且写的一些文案有70%还是kering帮忙修改的。这个阶段是一个急于表现自我的过程,因为组织就剩下了两个人,急于为组织做出奉献,却忽略了自身程度的不足,执行上的勤奋掩盖了思想上的懒惰。

5月份到7月份很快尝到了思想懒惰的苦果,这段时间自身游离在组织边缘,本意是以独立节点身份组建组织社区,期间链接到声创汇、创业时代等轻量创业者平台成为其联合举办人,举办了几场独立AMA宣发活动,也组建了一个自己的粉丝群。虽然搞的热闹,但却没有什么结果,很多项目都承诺合作,却没有实际产出。

所幸的是在7月底上海之行和kering的一席谈话点醒了我,自己太依赖与借力思维,自身程度不够,凭什么去要求别人围绕你转呢?并且自身并没有相应的战略计划,只是依靠自身感觉指哪打哪,导致每天虽然忙碌,却没有实际产出。

上海之行接触到新组建的团队,和泽辉、Uta、王帅第一次见面,也接触了一次和真正成功创业者深度接触的机会。回来之后我通过反复思考和有意识的阅读,逐渐认识到自身知识积累的可怜程度,也明白了创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拿我自身经历来说,首先自己没有周密的执行战略,寻求链接的过程充其量算是意外战略。这两种选择来自两种完全不同的源头:预期机遇和意外机遇,两者之间的演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没有在两者之间做出决定,所以不能持续行驶,并且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保障因素和激励因素。

其次,由于没有执行战略,当面临新的机遇时,无法有效衡量与抉择。例如,当我和声创汇联合举办社群分享活动时,没有仔细思考并列出哪些事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达到预期,也没有思考实际可控性。导致的结果是其它联合创始人不愿意帮助自己,并且实际社群效果并没达到预期。

NO.3进化,和一群靠谱的人一起工作

在kering的建议下,我回归组织核心,参与组织协调工作。这段时间我才真正沉淀下来,去审视自己的差距。从达克效应来看,我以为自己在开悟之坡,实际还在愚昧山峰而已。

之前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自身认知的不足,当真正从组织角度来建设,会发现能运用到的方法是如此的苍白。

社会发展至今,其运作规律一定是科学的,此时自己不仅没有自己的方法论,甚至连模仿都不会。例如,我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去写网链组织应用手册,原本需求是告诉人们如何从0到1使用网链组织,但我第一版却是用大量的篇幅去阐述什么是网链组织。经过kering的耐心指点,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根本不会写作。

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修订,网链组织应用手册才算成型,通过这件事情我认识到一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正如我刚加入 Comunion 的时候去看 Wiki 和现在再看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认识。

之前更多的是认为写的挺有道理,现在会去思考其背后支撑的理论。当我试着去理解这些理论时,才深刻理解 Comunion 的本质,这是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领导者的转变过程。商业创新是异常艰难的,更何况构建其底层的范式,创新讲究“知行合一”,之前的自己有行却没有知,这就注定无法在混沌的边缘找到确定。

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也会认真观察和学习其他成员的工作方式,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甚至还有国外的成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习惯都不尽相同,但我发现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因为相信而看见,并且每个人会坚守自身原则。

我也逐渐反思自身,当自己应对复杂事件时,是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走,还是去捍卫自己最想追求、内心深处最坚定的那份最纯粹的初心。

今年的 Comunion 团队很稳定,也许从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这群人很无聊,本身工作挺忙的,晚上回去了熬夜写代码,还举行线上会议,开发分布式协作工具,定期复盘,最离谱的是本来没几个人还搞个执行委员会。

但正是这些看似无聊没有意义的举动,我们每天都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明天等着我们的是什么,每一天会比昨天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Comunion 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组织框架和文化,正如我们撰写的网链经济白皮书中提到的,利用网络汇集智慧,区块链链接价值,应用各种生产力工具,聚合流动性的生产要素。

和一群靠谱的人,一起做点有意思的事,并且认真思考,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做的。其实这些东西并不难回答,能够解决生活工作中痛点的,能让生产生活效率提升的,都是正确的事。正如我11月份的时候和一位朋友对接柴油供给的事情,可以很快的看到问题产生的主要矛盾并且分类列出解决办法。

NO.4前行,与时间为友

商业中有个经典理论,在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基础上投资才是适宜的。其实我现在也是一种投资,对于自己未来的投资,以时间换空间,以思想换收益。

我之前总希望自己成功,但却不知道什么是成功,现在反思,也许自己想要的是一种自由,一种有权选择愿意或不愿意从事什么工作的自由,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国家的大部分人都无法自己选择工作,包括我自己。

我现在会更多的思考人的第一性原理:我到底是谁?我要成为谁?为什么要成为谁?我会去审视自己能否理性和诚实,能否诚实的面对自己,客观地衡量自己。

我认为在组织中更多的学会的是如何思考,我的时间、精力、才能都是有限的,这是有限的资源,而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事情在争夺这有限的资源,之前我会在无意中把资源放在那些能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短期活动上,而不是长期战略。

这样就导致我投入的资源和战略方向不一致,有时候自己会反思,时间都去哪儿了。假如我没有加入 Comunion 没有遇到一群这样的朋友和同事,那么我可能不会理解甚至认识这些问题。

有一句话叫做风物长宜放眼量,说的就是要往远处看,往大了看,看未来看全局,不骄不躁,持之以恒,Comunion 为我提供了足够大的舞台,让我尽情展现天赋。虽然看起来像喊口号,但其实说明了一个价值观:好的组织是在培养人的,而不是从人身上吸收资源。

因此我也坚信自己所在的组织是一个好组织,它可以通过改变组织中的每个人到真正改变世界。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坚持内心,不急不躁,好故事从来都是来自于有挑战的工作,与其讲述他人的故事,不如持之以恒书写自己的传奇。

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只体现在金钱和利润上,而是体现在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上,相信时间终将会成为我们的朋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