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如果项羽和刘邦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中国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2021-01-11 08: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逢年过节,免不了走亲访友,在亲戚家和朋友家用餐,或者说请他们来自己家吃饭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其实有一点隐患。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亲朋好友共餐极易造成多人感染。

有网友指出,应普及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病菌传播;

也有网友认为,合餐制更符合国人习惯和传统;

还有网友认为,应加大对分餐制的宣传和科普工作。

那分餐制应该普及吗?

01

分餐制是本土文化

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制,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其产生的历史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古老,存在的时间也就是1000年多一点。

在此之前,其实我们主要的饮食方式是分餐制。

从上古文献和残存的器皿图案可知,我们祖先聚宴吃饭,是双膝着地“跽坐”着,人前各一案摆放饭菜,即便只有两人,也是分案而食。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某日请一个新来投奔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就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

显然,那时候的宴席,是一人一份的。

我国早在周秦汉魏晋时代,就已实行分餐制了。

从出土的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均可见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却未见多人围桌欢宴“合餐”画面。

出土的实物中,也有一张张低矮的小食案,除了壁画、石像、画像砖等证据之外。很多成语的来自也与分餐制密切相关。

比如染指于鼎,便来自于《左传 宣公四年》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

说是当时郑国的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得意地给子家说自己的手中动了,今天肯定有好吃的。

子家还不信,但一进宫,就发现郑灵公正让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好分给大家吃。

子家不禁感叹公子宋神预感,便把这事给郑灵公说了。

可没想到郑灵公平时不喜欢公子宋,这次想趁机恶心他。所以分甲鱼的时候独独没有分给公子宋。

公子宋也耿直,直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灵公因此大怒,后来酿成一场内乱。

还有举案齐眉,是说《后汉书·逸民传》记隐士梁鸿受业于太学,还乡娶妻孟光,夫妻二人后来转徙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

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传。

还有名的鸿门宴,说范增打算借着项羽宴请刘邦的机会,让项庄在宴席上舞剑,以便借机行刺刘邦,而幸得项伯相助,两人对舞,才让刘邦逃过一劫。

正是因为分餐制是众人一个小桌子,围成一个圈子吃饭,才会在中央留下足以让人舞剑的空间。

02

胡椅的传入与会食制

南北朝时代,随着北方的胡人纷纷南下,逐鹿中原,很多外来的文化元素也纷纷进入中华大地。

公元5~6世纪,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等新出现的高足坐具,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

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我们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

有意思的是,椅子上的仙人还用着惯常地蹲跪姿势,双足并没有垂到地面上,显然当时的高足坐具使用不久或不普遍。

在同时代的其他壁画上,又可看到坐胡床(马扎子)的人将双足坦然地垂放到了地上。

至唐代,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

而伴随这些胡床、椅子的传入,人们吃饭的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改变。

如传世的《备宴图》,描绘了宫中大宴准备情形:在巍峨殿宇的侧庭,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

再看敦煌473窟唐代宴饮壁画,画中绘一凉亭,亭内摆着一个长方食桌,两侧有高足条凳,凳上面对面地坐着9位规规矩矩的男女。

食桌上摆满大盆小盏,每人面前各有一副匙箸配套的餐具。这已是众人围坐一起的会食了。

不过在这个时候,大家对坐在胡椅上会食的用餐方式,还不是很习惯。

比如西安附近发掘的一座唐代韦氏家族墓中,墓室东壁见到一幅《野宴图》壁画。

画面正中是摆放食物的大案,案的三面围放着大条凳,各坐3个男子。

男子们似乎还不太习惯把双腿垂放下地,依然还有人采用盘腿的姿势坐着。

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席地而坐的分餐制依旧还是主流。

南唐画家顾闳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就透露出了有关的信息。

这幅长卷中,绘有韩熙载及几个贵族子弟,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上,欣赏着一位琵琶女的演奏。

他们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8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具,互不混杂。

03

宋代与会食制的流行

在晚唐五代之际,表面上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那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

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了,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还没有出现后来那样的津液交流的事实。

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特别是到了宋朝以后,宋朝这个朝代是市井味儿的,因为从北宋起,饮食开始接地气了。

美食从豪门贵族走向街头百姓,从琳琅满目的飨宴到贴近民众的茶楼酒肆,饮食逐渐成为具有人间烟火味道的市民活动。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于是继续坚持那种需要占用不少空间,又重繁文缛节的分餐制而言,还是到茶肆酒馆中一同围桌而食,推杯换盏来得快活自在。

于是,会食制开始逐渐地取代分餐制,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

不过虽然会食制取代分餐制成为社会主流,但是还是有不少元素遗留了下来,其中之一便是“白席”。

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北方民间有红白喜事会食时,有专人掌筵席礼仪,谓之“白席”。

白席人还有一样职司,即是在喜庆宾客的场合中,提醒客人送多少礼可以吃多少道菜。

其实,在陆游之前,《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他们主管下请书、安排座次、劝酒劝菜,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

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东道主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其实无论是分餐制会还是食制,都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

我们今天想要改革的进食方式,有人主张实行“公筷”,这种名合实分的方式比较简便易行。

我们认为,即可以按照唐代的模式,即“大桌分食”。

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在一些更为严肃的场合,也不妨采取过去的分餐制,而在日常聚会撸串中,则不妨继续过去的会食制。

总之,采取何种进食方式,都是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而定,反正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饮食文化,又何必分得这么细呢。

原标题:《如果项羽和刘邦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中国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