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方志四川•艺术】在《二泉映月》里不朽的阿炳

2021-01-10 0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我所知道的阿炳

无相法师

1948年暑假期间,我从上海佛学院到无锡崇安寺中隐院增福庵,看望戒兄智学师傅,幸会该庵一位绍兴居士(南仓门宁绍会中学的校长)——周文华先生,我们俩都住在后楼上,我住东房,他住西房。我们经常聊天,谈得很投机。周校长听说我对儒家的书读得多,对国学有基础,他就很诚恳地劝我改读国学,然后再专攻佛学,并介绍我到国专读书。此后,我就每天早饭后背着书包从崇安寺到学前街之国专读书,中午回崇安寺吃中饭,饭后再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由学校回到崇安寺,所以一天跑三趟,经常看到阿炳。

那时的阿炳衣衫褴缕,头上戴一顶旧礼帽,背着二胡手拿拐杖,有时一人摸索着前进,有时有个中年妇女扶着他走。经常出没在三万昌茶馆店卖唱,有时到城外马路上卖唱。

那时正值淮海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积极准备渡江之际,江南各地谣言四起,人心惶惶,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有时物价一天涨三次,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有的商人乘机囤积大米,待高价而沽,升斗小民买不到米,恨之入骨。我记得那年秋天,南门跨塘桥就发生抢米事件。阿炳脑子活络,就编成小调在马路上边拉边唱,发泄对国统区的不满。唱词年代久远,我记不清了,大意是中(中国银行)央(中央银行)交(交通银行),点火烧……物价一日涨三次,隔日就打水漂,格种日脚叫我那亨熬……同时由于米商囤积大米不肯出售,我就读的国专一段时间也买不到大米,在《新锡报》就登出了题为《国专无米断炊》的消息。阿炳听见人家告诉他,他又编了小调在马路上边拉边唱。

还有一次在崇安寺山门外,一群黄包车夫闲着无事,看见阿炳从三阳那边走过来了,大家围着他逗他取乐,不让他走,叫他唱一段小调才让他走。有时也有顽皮的小孩拿他寻开心,弄些冥币塞给他。1949 年4月23日,无锡城解放了,工人、学生上街游行,欢呼解放,阿炳又编了小调在马路上自拉自唱歌唱共产党。

阿炳故居

阿炳卧室

1950年夏,江南大学、江苏省国立教育学院停办,无锡国专撤并到苏州大学,我因僧人身份,遇住读诸多不便就要求退学了,黄埠墩常善老和尚介绍我到荡口镇西方寺任住持后,就没有再见过阿炳。1952年10月,无锡市佛教协会筹委会聘请我到锡山龙光寺任当家。

1953年春,无锡市政协(在西门老人民大会堂对面复兴路南)成立宗教界学习委员会,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委员合为一组,地点在洞虚宫火神殿,雷尊殿即在火神殿东侧,火神殿后是阿炳的师兄华伯阳的住宅,后门口有一公共厕所。天主教、基督教各立一组,每周学习半天,先学《共同纲领》和时事政治,市委统战部先是派秦锦荣同志来看看,后来又派华荣安同志来巡视辅导。由于这一因缘,所以我和华伯阳、项锡臣、项锡坤、朱凤鸣、吴晋山、岳少圻、顾其宝、颜祥卿等道教界人士联系较多,也了解到阿炳的点滴情况。

阿炳原声《二泉映月》

洞虚宫和崇安寺是道教与佛教二个不同的教派,不能混为一谈,佛教从宋代起就有伽蓝七堂的定制,道教宫观也分若干殿堂,洞虚宫也分为许多殿,在咸丰年间焚毁,限于筹措经费困难,无力恢复原面貌,根据当时的经济力量,所以只能在洞虚宫废址东南角恢复少量房屋,道士藉以栖息。三清殿(即正殿遗址)身下,光绪年间建立大自鸣钟无锡县图书馆,玉皇殿(解放后为少年之家)亦改作他用,道教式微。崇安寺是祝圣都道场,光绪年间恢复,得到知县廖纶的帮助,所以恢复得较为完整。据我所知,道教分两派,一曰全真派,二曰正乙派。全真派必须素食穿道服,不能结婚。而正乙派可以娶妻生子。据华伯阳告诉我,洞虚宫属正乙派,是可以娶妻生子的。根据这一情况,阿炳的父亲是正乙派传人,但是,在许多文章报道中说阿炳是私生子,不该出生的人,与道教实际情况不符,所以值得探讨,必须给阿炳正名。

原雷尊殿大门遗址

阿炳8岁开始跟从父亲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他天资聪敏,加之勤奋苦练,所以在吹、拉、弹、奏上取得突出成就,得到道教界的推崇,参加各种斋醮法事活动收入也不菲。由于他父亲去世早,师兄管不了,生活浪漫,染上吸毒等恶习,导致双目失明,从此毁了一生前途,再也没有人请他做法事了。迫于生活,唯一的出路,只有凭他学得的一手好手艺,流浪街头卖唱为生。每当夜阑人静时,常常听到马路上《二泉映月》《大浪淘沙》的曲子,闻之不胜凄凉,如泣如诉,对阿炳的遭遇产生了一种怜悯感觉。

建国后,无锡的禁毒措施雷厉风行,阿炳无毒可吸,生病在家,卧床不起。1950年秋,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教授从天津到无锡找阿炳录音,在公园路12号三圣阁楼下录下了《二泉映月》《大浪淘沙》数首曲调,杨教授把录音带带回天津放给同行们听,大家觉得太好了,中央音乐学院准备聘请阿炳去天津开音乐会和任教,而此时的阿炳已与世长辞。后来这些曲子流传到欧洲,外国音乐界的文化名人赞赏不已,名噪一时,并评价阿炳为世界级的民间音乐家。

当年工作人员在为阿炳的音乐做收录

阿炳去世多年,作为肉体早已无存,变为一堆白骨而埋在惠山黄公涧畔,但是他的好学精神,他的技艺,今天仍值得人们学习,而千古流芳矣。

世界名曲欣赏—《二泉映月》

《音乐人生》阿炳

作者简介

无相法师,生前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无锡市佛教协会会长,无锡市慈善总会副会长,无锡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无锡市灵山祥符禅寺住持。2018年6月19日,无相法师于无锡祥符禅寺圆寂,享年92岁。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方志江苏(据“无锡史志”)

作者:无相法师

朗读:张丁心(三江学院文新院广播电视编导系教师,文新院双创工作室主任。曾导演、主创微电影、宣传片、纪录片上百部。获第五届中国梦青年影像盛典剧情微电影一等奖,第十八届江苏省高校教师技术教育作品一等奖等3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奖励)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乐: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方志四川•艺术】在《二泉映月》里不朽的阿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