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他被称为中国年画王,刀耕不辍70年,却在94岁时遇到“土匪”

2021-01-10 13: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了望哥 了不起的匠人

我只是个一辈子喜欢年画的老人。/ 《杨家埠年画》

年画

©杨洛书

No1 · 壹 · 杨洛书

年画又称“门神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每值岁末,中国民间家家户户张贴门上,寓意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在过去,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

在动画电影《小门神》中,因为近年人间不再张贴年画,门神神荼和郁垒面临“失业”,两位门神决定去人间,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证明自身的价值。

而位于山东省的中部的杨家埠,被人们称为“年画之乡”,每到腊月,那里的人们就会将心中的愿望刻印成一张张年画,以此宣告新一年的到来。

杨家埠的木版年画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曾一度出现“画店百家,画种过千,画版上万”盛景,是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齐名的全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

而杨洛书,便是这里一位几近百岁传承人,人们都称他为“中国年画王”。但他却总是强调,我只是个“一辈子喜欢年画的老人”。

杨氏世代居于杨家埠,及至杨洛书的父亲杨盛德,其在当地已成声望名家。杨洛书刚出生时,还是年画畅销,画业兴隆。

没想到第二年,就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那天,杨洛书的父亲一开大门,迎接他的便是三支匣子枪,土匪把刚满周岁的杨洛书‘绑票’了;他的父母倾其所有,用3600块现大洋才将他赎回,由此家境跌落。

当时有人曾送他父亲一句话:“今天因‘画’遭灾,日后因‘画’而盛,命中有画啊。”这个“命中有画”的孩子,就是杨洛书。

在耳濡目染中,杨洛书从小就迷上年画艺术,他说:“年画是我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啊!”

他七岁开始摸刻刀,十四岁时就跟父亲学印年画,十七岁正式进作坊,在二十五岁时便掌握了木板年画制作技艺的全过程。

在30岁时,杨洛书接手了父亲的同顺德画店,从此几十年刀耕不辍。

如今,杨洛书的五根手指中有三根已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状态,指节肿胀,鼓着一个个大包。

“平时刻的都是硬木,你得把刻刀插在木头里,让刻刀在木头里走,必须得用气用力,不然刻不了,70多年我都是这样用力,骨头已经变形。”杨洛书说。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修炼,杨洛书制作的年画既秉承传统,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构图生动、夸张,刀法粗犷、质朴,韵味十足。

如今,杨洛书的“同顺德”画店中珍藏有3000多块画版,其中包括百余块明清时代的木版。1993年,杨洛书将50余块明清画版无偿捐献给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经专家考证,其中一块刻于明朝弘治年间的方贡笺木版年画画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质年画画版之一,堪称无价之宝。

No2 · 贰 · 续写年画传奇

在杨洛书眼中,流传了几百年的年画制作技法历久弥珍。他要求同顺德的木版年画全部纯手工制作;版材选梨木;印刷需用宣纸;

直到现在,同顺德画店仍然保留着从前的技艺和姿态。他说,“这些都是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不能丢。”

如今,年画已非过年必需品。随着大众对传统艺术的重新审视,传统年画又成为人们怀旧和收藏的对象。杨洛书也勇于创新,在1980年代便首创“木版年画挂历”,在市场上畅销一时。

在杨洛书看来,年画讲究“随俗渐进”。如果没有创新,没能贴近时代,年画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因此杨洛书也在原汁原味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这些年,杨洛书不断开拓年画题材,在民间生活中汲取营养,挖掘、搜集、整理、创作了一大批艺术珍品。

过去的《水浒传》木板年画大多以武松、鲁智深、李逵几个人物为主,而杨洛书打破原有题材,力求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形象全部呈现出来,

他专门赶到梁山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他又到沂水等地购买了2.5万元的一卡车梨木用于创作,用卡车运回杨家埠。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百单八将”在香港回归前夕结集问世,版画中的一百零八个人物神态各异、表情不同,成为迎接香港回归的一份厚礼。

后来,杨洛书带着新书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在“中国杨家埠木版年画展”上,进行了刻版、印制年画表演,备受欢迎,被当地媒体誉为“中国年画王”。

从日本回来后,杨洛书潜心创作。又继续雕刻了《西游记》《三国人物》《红楼梦》等木板年画,并成为一生的代表作品。

2003年,作家冯骥才发起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并将抢救木版年画作为工程的龙头项目率先启动。冯骥才问杨洛书:“他们还这样爱年画吗?”老人忽然变得很激动,说:“没有年画——他们过不去年啊。”后来,冯骥才为杨洛书出版的木版年画集作序写道:“它绝非可有可无的年节物,而是老百姓心灵最美好的依托。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o3 · 叁 · 年画的传承

传承首先源自家传。杨洛书的儿女及孙辈多人都在从事木版年画的工作。

长子杨付江从小就跟着父亲学艺,如今也在画面上做了一些创新,比如修改线条走向让人物更加立体,删除部分装饰让画面更加干净。杨洛书的长孙杨传峰也在当地经营着一家画店。

家传之外,杨洛书广收门徒。他注册年画品牌“同顺德”,成立工作室,带动杨家埠年画产业的发展,其工作室每年平均印刷木版年画150万张以上,畅销国内外。

“木版年画手艺传承到我这不容易,不能让年画艺术在我这儿消失,我还要更好地让它得到传承。”如今,杨洛书已收了数十名弟子,其中不乏小有所成者。

如他的二弟子王圣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河镇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每年都要来拜会师傅,平时则电话交流刀刻手法等技艺。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杨洛书对年画艺术的传承也倍有信心。“现在看来,杨家埠木版年画能传到底,消失不了。”

最近几年,杨洛书开始了“打假”工作。因为随着杨家埠年画的逐渐知名,已经有人开冒“同顺德”老店和杨洛书之名制作假画。

杨洛书把这件事看成一个污点,因为这些仿制品出自机器印刷,做工粗糙。看到那些仿品,杨洛书老人痛心地说:“我的手都是颤的。”

他觉得“打假”的活不好干,但还要坚持,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消费者一个交代,因为年画造假不仅抹黑了他,也抹黑了整个年画市场,他说:“尽力去擦掉这个污点。

杨洛书还有两名日本徒弟,其中一名叫内山直子。内山直子来自日本福冈,杨洛书眼中的这名日本弟子实在、聪明,又肯吃苦,是块做木版年画的“好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内心深处热爱木版年画这门艺术。内山直子回国后,在当地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每年,她还会给师傅杨洛书写信问候。

No4 · 肆 · 年画作品

1

2

3

4

5

6

Fin-

运营 |匠匠

编辑 | 金木

原标题:《◎发现中国好手艺.06 | 他被称为中国年画王,刀耕不辍70年,却在94岁时遇到“土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