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心灵奇旅,还是心灵鸡汤?

2021-05-24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理想编辑部 看理想

"

带着感恩接纳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做惯常的事情,但并不如惯常一样。

"

2020年末,一部电影悄无声息地上线,皮克斯的新片《心灵奇旅》(Soul)。

许是因为黑人、灵魂乐的题材过于小众,在上映之初,它并不被看好,排片只有少得可怜的2%。

许多看完电影的人惊呼,在这个寒冷的岁末,《心灵奇旅》带来了久违的温暖,“皮克斯送给社畜社恐的一记摸头”,“皮克斯讲了一个所有元素都见过但前所未有的故事,终于梦想和目标都不再重要”。

它一度拿到了豆瓣9.4分的高评分,随后排片也依靠着高口碑一点点上涨,票房预估也从一开始的3千万变为了3亿。

有人说,它就是没法感动到我;也有更多批评的声音指出,它其实是一碗悬浮的“鸡汤”,感动过5分钟就没有了。

那么,这究竟是一场心灵奇旅,还是一碗心灵鸡汤呢?

01.

心灵急转弯

《心灵奇旅》是皮克斯工作室的第23部动画长篇,主要导演和编剧则是曾执导《头脑特工队》《怪兽电力公司》的彼特·道格特。

就像这两部动画一样,他的作品一向靠“点子”取胜,《头脑特工队》把情绪具像化为脑海中的5位小人,《怪兽电力公司》则颇有些黑暗童话的意味,怪兽们靠着每晚恐吓小孩获得的哭声用以发电。

在《心灵奇旅》一开头,这种“点子”展现为一次美妙的画面奇观。主角乔伊坠入死亡之地“生之彼岸”时,画面仿佛《2001太空漫游》一般;“生之来处”的导师们,则带有浓浓的毕加索风格。

(*以下有剧透)

至于影片主旨,也还是皮克斯一贯擅长的爱、生命、梦想、友情……

甚至直接可以用电影里的几句“金句”来概括:

“我一直在寻找被称之为海洋的东西”,“这不就是吗”;

“我会享受,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火花不是人生目标,当你想要生活的那一刻,火花已经被点燃”。

即便你没有看过电影,也许从这些台词中就能猜出来电影想要表达的内容。比起《心灵奇旅》,或许台版译名《心灵急转弯》要更加直白一些。

主角乔伊是一名喜欢爵士的中学音乐教师,有一次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在纽约最好的爵士俱乐部演奏,但喜极生悲的乔伊却不小心因为意外去世了。

为了回到人间,乔伊的灵魂在奇幻的“生之来处”成为一名心灵导师,他必须要辅佐一名早熟的灵魂“22”投生成为人类。成为人类需要找到一种“火花”(spark),但 22 似乎看透人世,所有学科、知识与爱好,她都提不起兴趣,更别提找到火花了。

经过经历了种种努力与挫折之后,乔伊与他辅导的 22 都在心灵上经历了大的急转弯,乔伊放下了对音乐已经近乎到有点疯魔的执念,22 则找到了自己千年以来缺失的火花。

而两者共同的锚点,就是一同经历的、生活中那些“日常之美”:一片落叶、一块披萨、一卷来自母亲的线团……

在心心念念的爵士俱乐部演奏后,乔伊达成了目标却有点怅然若失,最后他发现,这也不过是平凡的一天而已。而点亮了 22 的火花也不是任何具象的事物,而是一种对于“日常之美”的热爱,对于生活纯粹的热情。

但也有评论认为,这恰恰是问题所在。

在短短2小时的动画里,这种热爱,并不能支撑起人物的选择与剧情的转变,这导致许多情节就像急转弯一般:22突然就被几个“日常之美”所顿悟了;一向不理解乔伊的追求的妈妈,突然就被他的一句“假如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所说服了;乔伊对于苦苦追求的音乐梦想平和了,说着要“过好每一天”而结尾。

批评的声音指出,动画没有给出答案,这样的解决方法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它只是略带说教地说着要放下、和解、要热爱生活的细节。就连“活在当下,过好生命的每一天”这样的呼吁,也都是空洞而不真实的。

真的是如此么?

02.

当希望破灭时

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心灵奇旅》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共鸣。不管是去年文学畅销榜上的《活着》,还是“年度汉字”这一问题下的最高赞回答是“苟”。

尽管兵荒马乱的2020年已经过去,疫苗业已研发出来,似乎光明就在不远处。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不管怎样,世界都被永远地改变了。

原本我们以为,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一切意外和生老病死都是小概率事件;然而当疫情的出现,让死亡变得开始真切、开始迫近,变得不可琢磨。

当经济开始恢复时,许多人又继续恢复往常繁忙的工作。但也隐约包含着不确定感,从健康、疫情、经济到全球局势,似乎并未完全平息。

在这样的状况下,如《心灵奇旅》所呼吁的“珍惜当下”,似乎就变得迫切而重要。

就像乔伊在死而复生后有了新的的感悟,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也曾经历数十次外科手术,每一次都需要经过深度麻醉,并面临着死亡的恐惧。在经历了无数个“今天就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天”后,作为哲学家的阿多,提出了一种带有哲学色彩的生活方式。

阿多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里写道:“对于死亡的思考帮助我更好地生活,用仿佛活在最后一天,最后一刻的方式来生活,这样的一种态度要求彻底的专注的皈依,不是投射到未来里。而是在自身之上审视,通过自身审视自我的行动,不再把世界看作我们行动的简单框架,而是在世界之中看待它,通过世界看待它本身。”

也就是说,用尽全部、强烈地活过每一天,当次日来临时,新的一天就像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幸运。

阿多最终得出结论:在当下存在的这个唯一瞬间里,我们已经拥有了全部。我们生命的每个瞬间,都有着在某种程度上绝对的价值,即便是平庸的,即使是谦卑的。

这种“活在当下、现在即永恒”的思潮,来源于希腊晚期的哲学流派,斯多葛派与伊壁鸠鲁派。这时亚里士多德已经去世,希腊文化走向衰落,而文明的幻灭则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幻灭。

现代研究认为,这时的西方哲学进入的所谓“虚无主义时代”,不仅无法催生出像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这样为理想奋斗的勇士,甚至会使得理想主义本身被虚无化了。

比如,伊壁鸠鲁派虚无掉了死亡的意义,寻求的是享受当下,享受简单的快乐。

看理想主讲人、复旦大学哲学教授徐英瑾在《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里分析,虚无主义具有拆解宏大叙事的特征,往往是在人们失去希望的时候发生的。

譬如在中国的汉末和魏晋时,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佛教便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主张脱离世俗的社会羁绊来得到灵魂的解脱,便成为了民众逃避现实的某种精神良方。

当然,和平年代也会催生虚无主义,比如在泡沫经济之后,今天日本整体的“佛系”与低欲望时代,就是当阶级固化并由此导致了不少人希望的破灭时,虚无主义成为了许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03.

“每一天都要像生命仿佛要终结一样去生活”

长期以来,由于斯多葛派与伊壁鸠鲁派的主张,多带有虚无主义及其所包含的消极情绪,便常被许多哲学学派所攻击,也很少被主流所认可和讨论。

到了上世纪,熟读古代哲学的哲学家皮埃尔·阿多,对伊壁鸠鲁派和斯多葛派的哲学主张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开发,并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出了其中的积极意味。

阿多认为,在理论的思考与生活的选择之间,并非只是纯粹的“理论指导生活”,其实两者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因果关系。借助生活,作为人类的我们所思考的理论才可以拥有根基,才得以朝向某种方向前进。

往往正如《心灵奇旅》的乔伊那样,我们有时候为了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甚至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迷失自我。但当目标真的达成时,它已经不再让我们感兴趣,而我们会继续追逐别的事物。

这时候,我们并不一定真正在生活,而是在被目标追赶着生活。因而,我们需要去实现让自身与时间的一种彻底皈依,也就是说,带着感恩接纳生命的每一个时刻,做惯常的事情,但并不如惯常一样。

我们既可以全神贯注地集中在此刻在此刻的目标与梦想上,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在这里,在此处,这就足够。

阿多更进一步论述,用“最后一刻”的方式去生活,还意味着用仿佛初次亦是最后一次的方式来看待世界。这样,我们往往会从对事物惯常的、墨守成规的观念里摆脱出来,重新找到对现实的一种天然的、纯真的看法。

如同在《心灵奇旅》里,当 22 进入了乔伊的身体里时,我们跟随着 22 的视角,也从乔伊看似庸常的生活中发现了许多细节之美:好吃的披萨、下水道的凉风、街头的阳光与掉落下的北美红枫成熟的果荚。

这种感受世界,也不只是仅仅沉溺于享乐与美景之中。快乐需要遵循社会契约论,不能伤害和打搅到他人。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对世界的感悟中,也会催生出另一种珍惜:我们都是茫茫夜空中的星辰,有人与人分离的边界,也有许多交汇的温情。

这能让我们在一个更大、更普遍性的视野里看待事物,并从自我的视角里抽离出来;意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事实,引导我们朝向一切生者而打开内心。

这也正是《心灵奇旅》让人感觉到共鸣的原因,影片中的话语来源于自古老的真理,它们在各个时代已经反复出现,在我们的时代也一样。

一方面它们在过去那么强烈地被提及,以至于在各处有意无意地出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留下痕迹;另一方面,它们也总伴随着世世代代的生命体验,一再被重新诠释。

04.

这个世界有人与我们同行

当然,这也许还是没能解答那个问题:即使《心灵奇旅》的内容主旨与皮埃尔·阿多的主张类似,但没能回答对于电影的批评。

确实,《心灵奇旅》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如果你觉得“活在当下,过好生活的每一天”的思考方式很有问题,也没必要勉强接受。因为人生哲学有很多种,本来也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按照一种方式生活。

虽然没法回答有所人的疑问,但《心灵奇旅》还是给予了许多人以慰藉,它不是一剂可以对症下药的药方,更像是一个人生旅途中相遇的陌生人,给予了我们一些短暂的温暖后又离开了。

即使只陪我们走了一小段路,但它能让人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有人与我们同行,有些情绪可以与人分担时,生命中的一些不可承受,似乎也变得更可以承受了。

诚然,电影没有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它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着我们早已熟知的观念。其实挣扎与犹豫都是常态,就像那句著名的流行语所说的“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只是《心灵奇旅》不只让我们在短暂的两小时中停下脚步,思索自身。它也启发了一些人去好奇地了解背后的故事,去了解毕加索,了解这种思想的背后的哲学议题;也启发了这篇文章的诞生,也许还能启发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很明显,我们也很难完全像阿多所主张的那样,尽可能地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事实上,在疲惫繁忙的现代生活里,我们可能需要非常艰难的努力,才可以把自己从日常的循规蹈矩里释放出来,去“享受生活”。

为了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往往会需要进行永恒的斗争,而说到底,这恰恰又不会是永恒的,我们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逼近理想中的状态。

尾声.

在现实中,“活在当下,享受当下”,并不是一件全然美好的事情。

尤其是对于成千上万受苦和身陷苦难的人们来说,“当下”这个词,本身就是难以承受的。

有些事物看上去很美,但置身其中又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必须承认,世界中有让我们热爱,也就有让我们厌恶的事物。

《无权者的权力》一书里写,只要人在自己的生命中有令人期待的事情,有想要执著、想要追求的标准,才会有周旋的勇气。

有些人物拥有着这样的勇气,甚至当他们在受苦、处于绝望的境况中时,也能够在世界中安定存在。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在牢狱中写的信函,几乎每一封都在歌颂世界之美。她赞美天空、云彩、花朵和鸟,她写:在这样一片蓝天前,人们如何能做到凶恶或偏隘呢?

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 Солженицын)在《第一圈》里极力地描写了身为囚徒的感受,他躺在床上,双目紧盯着破损的天花板,“存在的纯粹快乐让我颤栗”。

归根结底,世界也许是华美的,也往往是凶残的。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伊壁鸠鲁的学生)在与伊壁鸠鲁交流时,曾惊叹:“面对这些(世界)美景,一种神圣的愉悦,一种恐惧的微颤攥住我的身心。”在这种哲学主张里,这种“神圣的微颤”,便是人类最伟大的部分。

当这种微颤向我们袭来,不需要试图逃避。就像《心灵奇旅》所示的,当叶片落下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抓住它,抓住这一当下。

参考资料

1. 《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从苏格拉底到萨特的人生哲学》,徐英瑾,看理想App

2.《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法] 皮埃尔·阿多, 姜丹丹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 《翻电Special 心灵奇旅:虚无主义的美学化 VOL.38》,李厚辰,翻转电台

�� 相关节目推荐

《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从苏格拉底到萨特的人生哲学》

围绕现代生存状态,给出哲学家们的生活方案

十种人生哲学,十种生命解读

长按识别,开启你的「人生说明书」

配图:《心灵奇旅》

撰文:苏小七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原标题:《心灵奇旅,还是心灵鸡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