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拆弹专家”刘德华:世界改变了,我还停留在以前

2021-01-05 19: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她姐 她刊

“太炸了!”

《拆弹专家2》刚开场,她姐就忍不住惊呼。

精良的视觉特效、紧凑又不断反转的剧情、干净利落的打戏、全面升级的爆炸场面制作。

一开场,就是令整个香港国际机场陷入漫天硝烟和一片火海的核弹爆炸,甚至波及整个赤鱲角人工岛。

还有后续的几场爆炸,场场燃炸。

套用一句俗话:全程无尿点,紧张又刺激。

她姐看的是酣畅淋漓。

很多网友也是高呼:“这是年度最佳港片!”、“燃炸!”

网友评论

当然,她姐觉得最精彩的还要数充满矛盾性的人物,在这里不得不说,刘德华再度奉上了精湛的表演。

最复杂的潘乘风,最好的刘德华

影片中,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亦正亦邪,人物所表现的矛盾复杂的两面性,让人忍不住发问:

“潘乘风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好人”还是“坏人”?

五年前的他热血正义,为了救人不顾自己的生命。

但是在一次爆炸案中,为了救一只小猫咪而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

之后,他比常人更加努力,锻炼体能,只为了能再重回一线,继续做拆弹专家。

但是当这种希望渐渐渺茫的时候,他失控了,变得悲观、偏激,成了他人口中的“定时炸弹”。

直到后来他失忆了,一边逃亡,一边找寻自己的身份。

在这过程中,潘乘风这个人物角色的性格变化是非常大的,表演难度也自然更高。

她姐印象最深的有两幕。

一是他吼出那一句“我不是疯,我是痛”时,所展现的被逼到崩溃边缘的情绪;

二是潘乘风眼睁睁看着昔日队友牺牲,忍不住流泪时,眼神里充满了隐忍和无能为力的心痛,而他甚至不能发出半点声音。

《拆弹专家2》

这些都被刘德华诠释的很到位,把内心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跟着他进入其中。

除了心理情绪的表演,刘德华拍起动作戏,也是相当精彩。

特别是在追逐戏中,刘德华全程要“跪”着跑,他演出了那种虽然看似正常人,但又能让人看到还是有残疾痕迹的细致。

不得不说,华仔还是那个华仔。

31年前《赌侠》里饰演的小刀仔,一度成了香港古惑仔的模仿对象。

在《天若有情》中,以一个流着鼻血骑着摩托车,载着穿婚纱的女朋友的镜头,打动万千少女。

22年前《暗战》里以一个简单的背着包穿梭于街头的镜头,就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的桀骜、孤独。

《暗战》

和蒙嘉慧依偎在公车上的一幕,表情内敛,眼神悲恸。

《暗战》

19年前《无间道》中,和梁朝伟一起成就了电影史上的一幕经典。

6年前《失孤》里的父亲,是对自己形象和演技的一次颠覆与突破。

……

到如今,依旧活跃在荧屏上,带给大家好的作品。

有人说:“能红一两年的,是有运气;能红一二十年的,是有道行;能红三十年的,是刘德华。”

她姐想,出道40年,能一直火,备受老中青三代人喜欢的,也就只有一个刘德华了吧。

最笨的刘德华,最拼的刘德华

刘德华火了这么久,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当初他总被人嘲笑“资质平平”,说他只会耍帅不会演戏,是烂片之王,演什么都是自己。

四大天王中,只有他的地位最尴尬:

「唱歌不如张学友、舞技不如郭富城、外貌不如黎明。」

面对这些嘲讽,他给出的答案是——努力,甚至是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

王晶说从未见过比他更努力的人。

当初刚进入这一行的时候,为了得到演戏的机会,无论什么角色他都去尝试,土匪、保镖、死尸等别人不愿意演的,他都努力去演,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演。

别人说他演技不好,他就在每一次拍摄之前,认真琢磨和提高。

后来,终于在1999年凭借《暗战》成为了影帝,从1981年入行,这条路他走了近20年。

为了演戏,他有多拼呢?

拍动作戏,亲自上阵,受伤无数次,导演说他是用生命在演戏。

拍《拆弹专家2》为了演出缺一条腿的自然感觉,不断摔跤,不断练习。

其真实效果被网友们调侃“是真的断了一条腿”。

之前零片酬出演《失孤》,先去沙滩暴晒了7天,把皮肤晒脱皮。

为了呈现真实的效果,主动要求真扇耳光。

拍《投名状》,小拇指被铁链圈住了,无暇顾及,以至于拍摄完成后,小拇指骨折。

拍《风暴》,所有爆炸场景都亲自上阵,把跳楼、撞车演了个遍。

2017年从马上摔下来盆骨撕裂,没有长时间休息,而是很快地投入工作。

出道这么多年,截至2020年末,他一共拍摄了160多部电影,平均每年4部。

他说:“我很笨的,也不知道哪部好,哪部不好,哪部会火,哪部不会,我就只好多接一点。”

所以,他能先后获得三次香港金像奖影帝和两次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演戏如此,唱歌也是如此。

他写歌词,被黄霑公开骂“狗屁不通”。

但是他凭借坚持和努力,发行了100多张专辑,演唱700多首歌曲,唱片总销量5000万张,平均每年15场演唱会。

《忘情水》、《爱你一万年》、《冰雨》、《笨小孩》、《男人哭吧不是罪》等,成为人人都会唱,家喻户晓的歌曲。

57岁的时候,他还在香港红磡连开14场演唱会,唱到嗓子发炎,无奈之下才终止演唱会,并哭着向大家道歉。

无论是演戏还是唱歌,他始终保持着对所从事的这份演艺事业的敬畏之心,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有人说「没有天赋的努力毫无意义」。

但往往是「没有天赋的人,更加需要努力」。

刘德华就是那个,让我们相信努力可以改变天赋的人。

做人学做刘德华

如果说喜欢一个人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那么一个人能够赢得长久喜欢的,一定是因为人品。

刘德华在《鲁豫有约》中说:“我们做了那么多年艺人,除了你的创作之外,最后留下你的品格,就可以很欣慰了。”

《鲁豫有约一日行刘德华》

那么,她姐想,在人品上,他一定是做到了最成功的那个。

1993年,“肥猫”郑则仕曾因为投资的电影票房惨败,背负了几千万的债务,一时间陷入困境,刘德华知道后,立即联系他,给他了许多帮助。

郑则仕

后来郑则仕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娱乐圈没有真朋友,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只有刘德华伸出了援手,这辈子,我都忘不了。”

1997年,张卫健投资失利,几乎倾家荡产,于是向刘德华寻求帮助,刘德华二话不说,签了一张支票。

《我是演说家》

多年以后,张卫健提起这段往事时说:“他送了我一句话,学到就要教人,赚到就要给人。”

在李克勤发展不顺的几年,甚至连演唱会的门票都卖不出去,是刘德华伸出了援手。

许鞍华拍摄的《桃姐》,无人投资,也是刘德华二话没说投了3000万,并主动担演影片男主。

《桃姐》

在蓝洁瑛最落魄的时候,是刘德华为她申请应有的福利,让她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蓝洁瑛还在世时,她曾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值得信任,唯独德华,一直在。

他还主导“亚洲新星导”计划,投资《疯狂的石头》,才有了后来一举成名的宁浩。

刘德华和宁浩

对朋友如此,对粉丝亦是如此。

2007年,有个呼和浩特的华迷写信给华仔说:自己家穷,看不起演唱会,你下辈子能不能不要改名字,还叫刘德华?这样下辈子可能就有钱去看演唱会了。

那一年,他把第一场演唱会定在了呼和浩特。

在演唱会上他说:我下辈子不改名字,还叫刘德华,这样大家都能认出我来。

在演唱会上跪谢歌迷

不仅如此,他还一直热衷公益,帮助陌生人。

1988年为华东水灾捐赠了500万,你可能不知道,那段时间他一直被雪藏;

1994年又创办了“刘德华慈善基金会”;

2008年地震,他组织了捐款活动,最后在来参加捐款的人面前跪下来就为了感谢大家……

来源港娱码头

这些事迹也许大家都知道,她姐却还是忍不住想说一说。

曾有媒体评价他:刘德华是演艺圈的一面镜子。

是啊,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他就如一股清流,拥有着难得的好人品,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愿意在这个世界上,身体力行地做一个好人。

“刘德华 不是我敬业”

前段时间,有一个话题登上了热搜——“刘德华 不是我敬业”。

刘德华在之前接受鲁豫采访时被问做到他这么好会不会很累时,他说:

“不是我敬业,而是现在的标准变了。就好像现在说‘准时’是一个优点,准时不是应该的吗?”

“现在连准时、记台词都成了优点,我觉得这个要重新下定义了。”

《鲁豫有约一日行刘德华》

在采访后面,他还说了一句:“世界改变了,我还停留在以前。”

《鲁豫有约一日行刘德华》

字字在理,句句扎心。

现在,抠图、替身在演艺圈里泛滥成灾,准时、背台词、开全麦等,这些本就应该是一个演员、一个歌手应该做到的事,却成为了被吹捧的对象,动不动就上热搜。

不用替身本来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现在却成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殊不知,对于老一辈的偶像来说,这根本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事。

就如刘德华说不是我敬业,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谦虚,而是觉得这些本就是应该做到的。

守时、努力、敬业,这样的职业操守精神不就应该是每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吗?

作为偶像,不忘初心;作为演员、歌手,坚守自己的本职工作。

2021年,刘德华整60岁了。

香港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一偶像,百年刘德华。”

有人问:在这个流量时代,刘德华还是那个岿然不动的偶像标杆吗?

但她姐想,这个答案可以从粉丝的口中得到。

贾玲喜欢他喜欢了25年,前一段时间被喜欢的天王“表白”,兴奋到不能自已。

微博@贾玲

当初的陈法蓉为了能和他一起演戏,在环球小姐比赛中,只想快点淘汰。如今过去了30年,谈起偶像刘德华,她依旧难掩激动之情。

《奋斗吧主播》

“今时今日再问我一次:当选环球小姐还是和刘德华拍赌侠?答案仍然一样!我要和刘德华拍戏。”

对于90后一代来说,18岁时最喜欢的偶像是他,25岁、28岁、30岁最喜欢的仍然是他。

他从来不靠流量,因为他本身就是流量。

原标题:《被娱乐圈女明星联合疯狂表白,60岁的他凭什么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