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石库门:熟悉又陌生的上海记忆

2021-01-07 0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徐光寿 上海通志馆

出现于租界的石库门建筑

到了上海,不去看石库门是遗憾的。

石库门,是上海一种特有的建筑。几代上海人的青春岁月甚至全部生命,都在石库门里度过。尽管岁月老去,尽管容颜变迁,尽管迁入高楼别墅,或者远居海外,但只要谈起石库门,只要看到石库门的影像,许多人都会有一种抑止不住的激动。

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身处异地的上海人每每怀念上海,其生于斯长于斯的石库门民居就是重要的对象。

说到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的产生,还得从1843年上海开埠和1845年租界开辟说起。

上海开埠源自 1842 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五处通商口岸之一。但是,当时的上海只是隶属于江苏省松江府的上海县,虽地理位置适中、水陆交通便捷、农业物产富庶,被誉为“东南壮县”,但毕竟只是一个“县”级区划,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其他四个通商口岸相比,行政级别最低,因而列在“五口通商”之末,中英之间几乎没费什么争议就将上海划定为通商口岸。

开埠之时,位于今天黄浦区东南靠近黄浦江边的上海县城,被称为“老城厢”。除砖石结构的城墙外,老城厢内各类建筑总体上属于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虽然有人埋怨老城厢“建筑不够优秀”,但在租界出现以前,老城厢2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居住着20多万人口,也算是不小的奇迹了。

但是开埠以后,上海的城市发展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与模式,因为1845年上海出现了第一块租界——英租界,随后美、法也在沪开辟租界。

这幅1848年法文上海地图中,标注了开埠初期的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县城的基本情况。红圈内为早期英国领事馆在上海县城内的位置,其具体地点至今并无权威定论。图中苏州河同时标注了“Woosung Soochow”的字样

地图来源 | Histoire de 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i by Ch.-B. Maybon

1845年以后,随着英、美、法等国租界的陆续开辟和不断扩张,上海城市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跨越——跨越老城厢的城墙向外发展,从而使城市内部逐渐出现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租界城区和华界城区,一新一旧。随着西方列强在华势力的增长,租界城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畸形的繁荣,并逐渐取代原来的城市区域,成为整个上海的标志和象征。

租界边境

1899年上海租界华界之间的界碑,具体确切位置已无从查考

图片来源 | Harvard Yenching Library

租界的出现和拓展,带来了西式建筑风格,使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的出现有了可能性。而使石库门建筑最终出现的,还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的两次农民起义。

一次是上海城内如火如荼的小刀会起义。在苏南地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推动下,1853年至1855年,上海小刀会反清起义在老城厢爆发。小刀会迅即占领了老城厢,导致老城厢局势动荡,驱使城内华人尤其是官商向租界迁徙,致使租界原先洋人独处的局面守不住了,逐步改变了上海城市的地域结构和人口结构,华洋杂处的局面从而开始出现。

另一次是当时在大江南北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853年3月,洪秀全领导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并迅速席卷镇江、扬州等地。苏南地区政权更迭、局势动荡,不仅驱使大量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向东逃难,进入苏常乃至上海地区。他们与因小刀会起义而从老城厢迁出的官商一起,避居租界寻求庇护。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至1854年初,租界已有华人2 万多人。几个月的时间里,租界里便已建造华人居住的房屋800所。

特别是1860年至1862年间,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率领太平军主力东下苏常、杭州地区,前锋三度迫近上海。猛烈的战火迫使苏南和浙江一带大量的富商、地主、官绅纷纷举家避居租界。大批难民“从长江右岸广大冲积平原上的城市和乡村中逃出来”,上海“变成了大批无家可归的中国难民的避难城”,上海租界里的华人增加到30万甚至50万人。

对此局面,英国领事、租界当局起初都持反对态度,因为这样给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难民乱搭棚屋,对市政管理、城市卫生都造成很大麻烦。但是,外国商人欢迎这样的局面,因为房地产生意大有可为了。

外来人口的激增,刺激了租界房产建造和租赁市场。为了安顿这批从老城厢迁徙而来的官商,更重要的是接纳从苏南、浙江一带来的富商、地主、官绅们,租界官商开始建造一批专供华人居住的民居。于是,外国商人(也包括部分华商、买办)对房地产投资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们不仅“把自己的,以及所能筹到的资金,都投资于房地产上”,甚至从他们原先从事的“正常贸易业务中抽出他们的资金,转向不动产”的投资。

1926年的上海地价图

图片来源:Virtual Shanghai

在不断扩大租地建屋规模的同时,面对局势的变化,租界当局也以所谓安全问题,一面宣布中立,一面筹组武装,实行“武装中立”。这又为人口大量涌入租界提供了安全保卫,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因为产生于租界,并由西人规划、设计,也因为主要供华人居住,租售给华人,这些建筑往往是中西合璧式的。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石库门开始在上海的英租界最早出现,至今已经超过150年的历史。

在正式的石库门建筑出现之前,洋行和商人们捕捉商机,首先兴建了一批联排木屋,或租或售给逃入租界的这些富商、地主、官绅居住,也出租给那些闯入租界谋生的华人平民。

最早的联排木屋虽然在形式上采用了西方住宅的毗连形式,但材料上用的全是木头,容易着火。为了安全,租界当局勒令洋行和商人们将简易木屋拆除,改建西式砖石结构的住宅。因而在1870年前后,上海开始建造砖石结构的住宅。这种砖石结构的联排建筑,不仅采用了西式建筑方式,而且普遍用砖石做外墙材料,西式建筑风格更加鲜明。

联排的老式石库门建筑,图中建筑为中国齿科专门学校等

之所以称“石库门”,是因为每一幢房子都有一扇以石料箍着的黑漆木质大门,这种用石条围箍大门的建筑,就被叫作“石箍门”。而脱胎于宁波方言的上海方言中“箍”“库”发音相近,久而久之,这种建筑就被称为“石库门”。

这是“石库门”名称来源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种,是就石库门住宅的建筑风格而言的,认为它既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又采用了西洋建筑的材质和风格。19 世纪后期的上海老式石库门,既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和传统木料的结构,又采用砖石为主的西式外墙,外门也选用石料作门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木质大门。这种以砖石为外墙、内部木料结构、以石料为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中西合璧建造起来的住宅,被称为“石库门”。

总之,第一批石库门建筑应运而生。

早期石库门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就在老城厢传统中式建筑、租界里完全西式建筑之外,又增加了一种新的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的石库门建筑。这是上海城市建筑群的第三种风格,三种建筑风格共同组成了近代以来上海独特的城市建筑新风貌。它经历了从旧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的变迁,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

从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上海石库门建筑跨越了三个世纪,经历了从老式石库门到新式石库门两个发展阶段。

石库门建筑出现后的半个多世纪以内,属于老式石库门住宅时期。

最早的石库门建造在英租界的河南中路、宁波路、浙江路一带,其后扩展到法租界、上海老城厢内外及近郊一带。据1876年出版的《沪游杂记》记载,当时有公顺里、上麒里、兆荣里、清和里、兴安里、龙兴里、青阳里、亲仁里等。又据《黄浦区地名志》载,1976 年前河南中路531弄的吉祥里、南京东路306号的青阳里、南京东路338弄的亲仁里、汉口路 360 弄的昼锦里等已经建造。

最早的老式石库门住宅,进门是一个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一般宽约4米,深约6米,是会客和宴请的地方;有东西两厢房的石库门,宽度为三开间,一般为二层,俗称“三上三下”。客堂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往往有一口水井;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用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做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门上配一副铜或铁的门环。

老式石库门有早期和后期之区别。早期老式石库门兴建于1869年到1910年间,具有中国传统深宅大院的特点,空间布局一般为三~五开间,共两层,房屋前后围墙高度基本一致,形成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离的包围圈。

早期石库门平面形制(三开间、五开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期老式石库门兴盛于1910年到1919年间,单元平面由原先的三开间二厢房改为单开间或双开间一厢房,后天井面积减小,采光状况改善,弄堂增宽。在栏杆、门窗、扶梯、柱头等局部采取了西洋式装饰;石库门的门楣添加了修饰,先后采用半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门头。

后期石库门平面形制(单开间、两开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期老式石库门代表性建筑有兴仁里。兴仁里位于北京东路之南、宁波路之北、河南中路之东,建于1872年;共由24幢两层房屋组成,有三开间和五开间两种形式。1980年被拆除。

兴仁里旧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期老式石库门代表性建筑有东西斯文里、树德北里以及1915年建造的大庆里等。斯文里位于新闸路北面,由大田路分割为东西斯文里,由706幢二三层砖木结构房屋组成。斯文里现已经被拆除。

斯文里旧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库门虽处闹市之中,仍有高墙深院,颇受当时社会中有钱人士的欢迎。

时间的长河流入20世纪,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在1910年前后,新式石库门——一种改进版的石库门诞生,原有的石库门渐渐被淘汰。新式石库门的规模比老版的小,由两层增加到了三层,大多采用单开间或双开间,双开间石库门仅仅保留一侧的前后厢房,单开间则完全取消了厢房。新式石库门最大的变化是后面的附屋改坡顶为平顶,上面搭建一间小卧室,人们叫它亭子间。亭子间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周围砌以栏杆墙,作晒台之用。新式石库门还缩小了居室的进深,降低了楼层和围墙的高度。

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而不是像老式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早期石库门门楣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新式石库门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是石库门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显然,新式石库门更加西方化 。

新式石库门代表性建筑有1924年建造的淮海中路尚贤坊、1925年建造的建国西路建业里、1928年建造的延安中路四明村、1930年建造的浙江中路新德里等。而 1912 年始建的环龙路老渔阳里,则是从老式到新式的过渡。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式石库门建筑已相当普及,约有三分之二的上海市民居住其中。

20世纪20年代,在石库门住宅的二层与屋顶之间加建阁楼,这种阁楼被称为三层阁;再往上就是屋顶。三层阁中间部分约有一人高,两边高度逐渐变低,人只能躺卧着。为增加三层阁的采光和通风,在屋顶上开窗,也就是在斜屋面上开辟凸出的窗。屋顶英文“roof”,其音近沪语“老虎”,于是,这种开在屋顶的窗就被上海人用洋泾浜英语读作“老虎窗”。

过街楼建在弄堂口上方,屋里住人,底下可以通行。过街楼下,人们打牌、打康乐球、下棋、抽烟吹牛等,也是裁缝、修鞋匠、剃头师傅做生意的好地方。下雨天,过街楼下会挤满躲雨的行人。

1928年南京路东望,照片上可见石库门建筑群

图片来源:Virtual Shanghai

弄堂里也出现了“二房东”现象。所谓二房东,就是从大房东那里承租房子,自己居住一部分,将其余的分租给其他人居住,既可以分担房租也可提升房租以谋利。早期二房东只求减轻自身生活负担,不以赚钱为目的。20 世纪 20 年代后,因租界人口增多,住房紧张,房租因而渐涨,形成了以谋利为主的一个二房东群体。据上海市公安局1929年调查,全市有二房东126032户。1952年调查,老式石库门中有二房东的约占 90%;新式石库门有 44%,总数约13万户。

石库门逐渐衰落于 20 世纪30 年代后。随着新式里弄和花园洋房大规模建设,石库门渐被淘汰,变成社会下级群体的聚居区,甚至逐渐沦为棚户区,出现了一栋石库门中住着许多家人家的现象,这种现象后来被改编成上海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图片来源见水印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上海仍9214条里弄,约40%的上海人在石库门中生活作息。此后40年间,石库门仍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主体建筑,直到 1990 年前后上海开始大规模拆迁和改造石库门。如今,市中心大部分石库门建筑已被拆除,只是在局部城区还选择性地保留着一些石库门建筑。

上海人对石库门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对此,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素有“城市遗产卫士”之称的阮仪三教授深有感触,他指出,石库门是上海特有的一种居住房屋,也是旧上海最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住房。这些石库门房子衍生了上海的文化,留存了上海的记忆。

因此,必须用修复性保护代替简单的拆除。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最新梳理的数据显示,上海以石库门里弄为单位的建筑群仅剩1900余处。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最具上海特色的民居,市规划部门已启动了石库门保护倒计时计划,除历史风貌保护区、不可移动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等保护方式之外,再研究以“街坊”的形式,对一些成片的石库门里弄进行“挂牌”保护。

改造后的石库门建筑

新天地区域,就是对石库门采取拆迁和改造两种方式,使之兼具商业和居住两种功能,改造效果十分显著的石库门建筑改造的典范。

中西合璧、新旧辉映的建筑风格

石库门建筑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与它具备众多独特的建筑风格有着密切关联,它是具有海派特色的近代优秀建筑群体。

中西合璧,这是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二层楼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一般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石库门建筑内部既有体现江南院落民居风格的天井、客房、厢房等,外墙又融合了欧洲联排式的结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结晶。山墙上的中式屋檐和巴洛克风格的西式装饰共存。这种中西合璧的风格,不仅体现了石库门面向中国民众的明确定位,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聚族而居、以合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应,对外封闭、对内敞开等特点。

石库门建筑更接近于江南传统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合院形式

安全性强。石库门建筑基本保持了中国传统住宅对外较为封闭的特征,虽身居闹市,但关起门来却可以自成一统,满足了动乱年代富商、地主、官绅举家拥入租界陌生环境的安全需要。

砖木结构。上海石库门多为砖木结构,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红砖外墙,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二楼、三楼都有出挑的阳台,总体布局采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石库门建筑群体布局紧凑,相互毗连,成片纵向或横向排列,比四合院占地省,比欧美式洋房造价低,容易为中国买家或租客所接受。

精彩门楣。既为了迎合中国买家或租客追求安全的心理需求,也为了合乎中华民族传统居住文化注重三合院、四合院大门的建筑风格,石库门民居特别在住宅的“门”上大做文章,一般是以花岗岩石料为门框,以黑色厚重木料为门,以木轴开转,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

形形色色的石库门门楣

石库门建筑的大门不仅高大厚实,而且门楣部分往往是最为精彩的部分,这里的装饰最为丰富。既然石库门建筑由其“门”而得名,所以会在“门”上多做装饰。在早期石库门中,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后期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

“里”“弄”概念。石库门里弄名称通常以“里、坊、弄、村”结尾,命名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产权人公司的名称或与其有关的因素命名,如以投资方四明银行而得名的四明村和以业主吴梅溪、吴似兰兄弟命名的梅兰坊等。第二种是以里弄所在周边或自身特征命名,如以邻近保安司徒庙而得名的保安坊。第三种采用一些吉利祝福的词汇,如吉祥里、如意里和永平安里等。这些名称一般都会刻在里弄弄口的过街楼上,还同时刻有建造年份。

一般人往往读不准“弄”这个词的音,其实,“弄”只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称。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里,就是常说的“里弄”,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提高。后几种又称为新式里弄,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两大租界内,总体上比石库门更接近欧洲近代住宅的建筑风格。

新式里弄外形别致整齐,装修精致舒适,室外弄道宽敞,楼前庭院葱绿,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已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文章节选自上海通志馆主编“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徐光寿著:《人杰地灵新天地》(学林出版社出版)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此鸣谢!

原标题:《石库门:熟悉又陌生的上海记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