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的“上海时间”⑦|景观设计师眼中的“城市即展场”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视频 陆林汉
2021-01-13 08:5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艺术的“上海时间”,上海市政总院景观院院长钟律谈城市与光影。 编辑 陆林汉(03:03)

以“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为主题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前不久落下帷幕,然而,艺术的“上海时间”仍在延续。“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近期深入探访上海滨江美术馆群,探寻艺术的“上海时间”与背后。

本期对话的是上海市政总院景观院院长钟律,作为“景感空间”理论的提出者,她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空间特征、自然和文化氛围以及各种感知存在出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即展场”。

后世博十年,滨江见证了美术馆的勃兴。“艺术空间成为滨江岸线重生的重要推动力,面对大众的艺术文化活动是一次对于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整合,是记忆与现在的耦合,是瞬间与永恒的邂逅。”钟律说。

每当节日,随着夜幕降临、外滩海关大楼上钟声敲响、陆家嘴高楼上光束亮起,浦江两岸的一个为时5分钟的光影盛宴伴着音乐开启,一时间从北外滩到南外滩,以及陆家嘴滨江,无数台手机记录着这个由建筑构建出的视听盛宴。原本空间的艺术因为灯光和音乐的加入,亦成为了时间的艺术,滨江防汛墙,成为舞台的中央。

科艺融合外滩金典建筑群夜景亮化

“外滩灯光秀”的创意来自上海市政总院景观团队,其实这只是滨江生活的一个层面,在今年“上海设计之都”的活动发布中,上海市政总院景观团队集成的设计作品《浦江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荣获了“十年十大事件”的奖项殊荣。随着2017年底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实现滨江实现贯通、2020年底苏州河滨水岸线基本贯通开放,“一江一河”沿岸成为人们漫步、跑步、骑行、健身、摄影等活动的首选之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变化,也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浦江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和“外滩灯光秀”是如何打造的?“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为此专访了上海市政总院景观院院长钟律。

钟律近照

早在2008年,钟律就带队设计了外滩景观整体改造,同时调整交通布局,释放路面步行空间及观景平台。当时把外滩33栋经典建筑群的风貌留在城市里,从城市肌理过度到滨江带,也确保了未来滨江景观带贯通开放。近十年来,上海实现滨江两岸贯通从规划到落地,再到提升和优化,探讨上海是如何不断营造城市滨江绿色生态空间,并提升其城市公共服务功能,还江于民、还景于民,让江河回归。

如今,在外滩滨江上,又立起了三座《光音伞》(又名“情人伞”),这是观赏万国建筑灯光秀及黄浦江两岸景色的最佳位置,也是一件艺术交互装置。“情人伞”指向的是上世纪80年代外滩情人墙的记忆,如今城市的记忆与城市空间与日常生活一同生长。

外滩“情人伞”

上海滨江带:回归的江河,也是城市文脉的回归

澎湃新闻:浦江两岸与上海的城市文化息息相关,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以工业为主的滨江生态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上海世博会开启了滨江的改造,此后带动起世博片区的复兴,最初是如何定义和规划黄浦江两岸开发的,现在实施情况如何?

钟律:早在2010年,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并将其上升为全市重大战略。2008年我有幸参与并带领团队设计了上海外滩滨水区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外滩滨水区是上海市最具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区域,同时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当时定位以简洁谦逊的设计姿态,优雅现代的设计理念,尊重场地历史积淀,把外滩33栋经典建筑群的风貌留在城市里,从城市肌理过渡到滨江带,确保滨江景观带贯通开放。并通过交通整体调整,下穿车道释放路面步行空间及观景平台,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外滩地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为市民提供优美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呈现上海最经典的滨水景观区域和公共活动中心。

苏州河畔,艺术定制混凝土防汛墙

后世博时代,黄浦江、苏州河孕育上海城市文化的“一江一河”,持续推进贯通开放,上海的滨水公共空间不断被赋予新景观、新功能和新内涵。其中,塑造活力水岸、实现“还水于民”,引导区域功能错位、强化功能导入是其成功的关键。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终于全部贯通并向公众开放。黄浦江两岸岸线贯穿上海五区。无论是黄浦滨江、虹口滨江、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还是江对岸的浦东滨江,日益成为人们漫步、跑步、骑行、健身、摄影等活动的首选之地。听江水拍岸、看绿意盎然,上海母亲河真正实现了“还江于民”。

滨水空间组团式花镜结合碎石铺装,打造流线半自然式植物造景滨水岸线(黄浦段)。

随着系列滨江“堵点”的打通,形成顺畅慢行体验网络。生态基底构筑滨江绿廊,串联点线面生态斑块;城市夜景科艺融合,运用“沉浸式光影空间”,营造全时滨江“浦江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的城市品牌。

2020年11月,上海市经信委组织的“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发布,上海市政总院景观团队集成的设计作品《浦江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荣获了“上海设计之都十年十大事件”的奖项殊荣。《浦江贯通24小时城市活力圈》包括了:“上海黄浦江两岸滨江开放空间45公里贯通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黄浦江两岸滨江夜景改造更新工程”,以及正进行中的“上海苏州河两岸夜景景观设计工程”、“上海静安区苏州河两岸贯通实施工程”等。创造这种具有复合型体验和情感价值的文化场景,也意味着我们的城市发展要从“有序”到“有趣”的观念转变。

苏州河畔建筑故事铭牌

未来,相信这些上海设计新名片将进一步赋能产业、点亮生活、服务城市、洞见未来,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和生活,真正让建筑可以阅读,让街区适合漫步,让城市始终有温度。

“台地花园”

澎湃新闻:在滨江带的建设中,如何与公众发生更多的关系,如何“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钟律:一座成熟的城市,不取决于它的历史有多悠长、它的经济排名多靠前,而在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能否在这座城市里各取所需,能否在营造的空间中感受到舒适,能否从身边的建筑中阅读到过往的记忆。

近年来,上海市推动黄浦江两岸贯通及滨江岸线转型工作,滨江岸线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随着持续推进贯通开放,上海的滨水公共空间不断被赋予新景观、新功能和新内涵。

苏州河畔滨水绿地趣味小品

围绕“还江于民”的宗旨,回归的江河是将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土地价值回归;是以公众精神需求为导向的回归;是城市文脉、精神可阅读的回归。将黄浦江两岸地区打造成世界级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新一轮的慢行系统设计让江河回归民众的视野。

南外滩滨江步道

上海市政总院先后完成了南外滩滨江绿地,上海船厂滨江绿地,陆家嘴南、北滨江绿地,前滩友城公园及休闲公园滨江绿地,鳗鲡嘴滨江绿地,三林滨江绿地。并配合完成杨浦滨江公共空间和综合环境(—期)工程(丹东路-怀德路)、东昌路轮渡站贯通等设计。

其中,黄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岸线总长8.3公里。工程由外滩段、十六铺段、南外滩段、世博段以及南园段依次展开,该区段工程现已基本建成。

南外滩绿地雕塑

南外滩“时光回响”雕塑

在黄浦区绿容管理局指导下,打造了时间和空间概念交织的“时空花园”,并构筑串联中山南路沿线公共绿地成为以“城市漫步”为主题的黄浦绿链,从空间复合、时光叠加、季相变化复兴黄浦水岸。未来沿着黄浦滨江畔,将有近20个口袋公园与生态绿地,形成“时空花园·城市漫步”的滨江景观;结合周边地块开发,黄浦滨江边将打造“立体城市”,创造更多市民可亲近、可感受的高品质新空间。

“台地花园”该景观院荣获多项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澎湃新闻:世博后的10年中,滨江岸线上首先诞生了一系列美术馆,如何看待滨江开放艺术先行的状况?艺术给滨江发展注入了什么?

钟律:聚焦目前浦江两岸滨江艺术空间,逐步从点状的空间走向带状,从室内的展览走向室外,把空间艺术更大程度地辐射出去,形成一条与生活相关联的“滨江艺术带”。

每座城市的发展都悄无声息地快速进行着,与艺术相关的老建筑更新也在逐渐增加。艺术空间的介入,成为一个个激活滨江改造更新的重要节点,城市面貌与市民艺术生活方式在这股浪潮下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

滨江现存的工业遗址,也是对场地中的时间与空间最真实的投射。无论是建筑的改造,抑或是艺术品的新生,都是对于从前故事的续写。而艺术空间成为滨江岸线重生的重要推动力,面对大众的艺术文化活动是一次对于建筑空间、公共艺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整合,是记忆与现在的耦合,是瞬间与永恒的邂逅。

龙美术馆结合原北票码头保留煤炭漏斗改造而成,于2014年建成运营。

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场所,将原本封闭的建筑空间转化为公共文化空间,“更新”的观念与“原真性”保护修缮理念似乎永远存在某种矛盾,而事实上原真性在建筑脱离其原本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条件下也是不可再现的,工业遗产的修缮和保护更应在延续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基础上,建立新时期的时间性与场所感,由此拉近大众与艺术和设计的距离。

强调“新旧共生”的设计策略,在尊重历史环境整体风貌基础上,工业遗存作为艺术呈现的载体,建筑更新在空间和功能上充分活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成为艺术展陈的城市文化空间。以场景再现、要素演绎等多元化手法,彰显历史文化底蕴。强调多样化功能的重塑,植入创意、展示、演艺等文化功能,旧迹斑斑的“锈厂”逐渐蜕变为文化时尚的“秀场”。同时,作为建筑本身也是场地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与周围景观自然衔接,打破传统场地边界概念,将美术馆的边界延展至室外,吸引公众来感悟艺术、体验自然、感受工业蜕变后带来的活力。

城市即展场:灯光艺术等“景感空间”的打造

澎湃新闻:如何把河流对上海的意义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表现在外滩灯光秀之中?

钟律:我与城市灯光的相遇,源自一次机缘巧合。2018年4月,我受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之邀,参加《中国上海外滩夜景景观照明国际研讨会》,与国内外资深的灯光、建筑、景观等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和团队一同探索交流外滩景观灯光的提升工程。在论坛中,我分享了《光的营造》的学术报告,从景观规划专业角度入手,交流了我的思考,提出了“基于心流理论的互动体验式创新景观设计”的理念;以“光·景”命题,探讨灯光作为媒介所创造的艺术与人文景观。从装置、雕塑、影像、音乐、多媒体互动、光影空间、建筑景观等多样的灯光艺术形式进行呈现。“光·景”灯光艺术创造,应该由艺术家、公众、文化、地方、商业与艺术作品之间发生联动,并作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

环境设计应该以情感体验多角度探讨心流理论,用“心流体验”科艺融合运用“沉浸式光影空间”,“光·景”理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的统筹下,上海市政总院也加入了“2018黄浦区滨江景观照明改造更新工程”。

外滩灯光秀

基于我对很多城市空间项目的经验积累,并从城市空间整体角度出发,我理解的光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是: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光是建筑另一种空间呈现。所以当时,我提出应该有一首定制的曲子对光音与建筑进行联结,让音乐的旋律,与建筑的秩序,共同产生光的律动。这样的设想,得到了项目组的支持,但是要呈现它,它的工程量又是巨大的。整个工程团队囊括了20多个专业跨界合作,不仅有灯光设计师、文物保护和历史建筑方面院士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音乐艺术家,以及众多多媒体艺术指导。工程实施是近800名工程技术人员昼夜奋战,动用各种施工车辆80台,并运用双色温加RDM反馈技术,安装各类灯具3万余套,更是在沿岸堤墙上、瀑布水景后以及水下增设了5万个灯点。

为了寻找一首合适的城市定制乐曲,整个团队也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寻找。我们的团队也遇到了作曲家罗威专门为外滩创作的《外滩漫步》,最终呈现在浦江之上演奏属于上海的浪漫之声,音乐带动灯光,灯光照亮建筑,建筑构成城市夜景画卷,共同演绎外滩故事,最终得以展现上海精神。提升工程从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至外白渡桥,总长1.2公里,共计33栋“外滩经典万国建筑群”核心段落,成为了卓业城市的“国际样本”。

而今,项目经过三年的不断优化成熟,由上海市绿化市容景观管理处运营指导,与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创作呈现,从2018年到2020年,每一年的灯光秀都是在不断的升级演绎,音乐也作为了灯光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公共艺术作品。我们所要打造的灯光秀,它不仅仅是单纯性的产品炫技,应当被理解为一次艺术邂逅。

行人漫步于外滩“情人伞”下

当音乐与建筑跨领域的呈现,城市的感知作为必要诠释,公众也开始关注公共艺术在城市场景中多样化。我们团队原创的公共艺术作品《光音伞》,位于浦发银行大楼正对面的外滩景观平台,是欣赏万国建筑灯光秀及黄浦江两岸景色的最佳位置。这其实是一件多功能集成的艺术交互装置,在风格上与外滩建筑达到共鸣,整体造型创意取自于上海特有老建筑Art Deco 设计风格。三座“情人伞”是12边形的几何体,由座椅、灯柱、伞膜组成,分别加入分体式音乐设备及亮化设计,形成全新立体的户外聆听空间。“情人伞”也寓意了外滩70年代情人墙的记忆,继续演绎“他、她、他们”浪漫故事。公共艺术是文化的可视性形式,是文化象征符号的具体呈现,与城市空间与日常生活一同生长。当跨学科的艺术共同呈现的时候,人们对公共艺术也有了新的认知。

澎湃新闻:“城市即展场”的概念如何演绎?

钟律:城市空间现今往往被定义为“流动的展场”,通过探讨城市空间在不同语境下艺术表达如何介入空间再生,它们或承载记忆、挖掘历史,或关注空间修辞与城市戏剧场景的重塑。将空间实践与最鲜活的城市生活、街区再造结合,重新定义城市更新实践的模式。

静谧花园

多年来,我在大量从事设计案例中,一直思考,如何从人文价值融入精细化设计角度,践行原创的“景感空间”的理论,将人文、社会、生态三者高度融合,打通各个专业之间的界限,构成平衡的“景感”空间。“景感”是一种文化氛围和生活态度,是凝聚人精神需求的载体。“景感空间”是一种视知觉、情感等的融合,在“异质同构”之下,在外部事物中获得审美体验。城市设计应当从空间特征、自然和文化氛围以及各种感知存在,及人具身传递景感运营的价值出发,表达空间感知、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即展场”。

例如,位于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已逾百年历史,坐落其中的“八万吨筒仓”,曾顶着“亚洲最大容量散粮筒仓”的金字招牌,也是上海重要的工业遗产。在2018年进博会期间,我的团队为上海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策划的光影秀,前期分析因当时黄浦江夜游游线在筒仓这个节点转弯,预计有三分钟的停留时间。我们景观团队应用可视化数据、技术路径、影片结构三大要素,提出用三分钟讲述“百年码头·创意民生”的故事:以城市的兴生和筒仓的再生过程,展示黄浦江自开埠以来的历史画卷以及浦东改革开发以来的成就。

筒仓改造后在2017年成为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季主场馆,图为主入口立面。 ©田方方

经过几次设备优化更替,由法国团队创意升级,工业遗存“八万吨筒仓”仿佛成为了露天电影院的幕布,也让老建筑产生一种想象活力。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大多数文化艺术项目能为艺术家提供自由发挥想象力、激活创意思维的空间,加上城市滨水空间集时尚生活、美术创作、创意研发、展览展示、休闲娱乐、艺教活动等复合功能为一体,容易吸引年轻力量集聚。

嘉兴九水连心样板段

“景感空间”理论推出城市意象的输出,从学术延展实践,以感知为出发点,打造一系列心灵地图、城市愈疗,沉浸演绎等场景模式。用新型理念开创原型模型、体现场所精神,延展城市舞台、深耕城市空间。

南外滩滨江栏杆雕塑

南外滩江中绿岛

澎湃新闻:你过去提过“明日城市”的概念,“明日城市”与上海未来建设的关系?

钟律:“明日城市”是我两年前在中华艺术宫一次公教分享的题目,其中包括城市文化、市民社会、城市展望。“明日城市”是富有意义的空间、是社会与文化秩序的建立。“城市的秩序”为大众生活与大众文化的历史性、社会性实验提供了特定的框架与方向。真正的“创造型城市”,即一个市民和公民自我授权的城市。在那里,有关当地历史传统的活跃知识,以及地方风格与思想的活泼生机,标志着一个“文化上共同”的地区。

    责任编辑:陆斯嘉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