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澜漫笔 | 汉中行(五):走进武侯墓园,看一代名相的丰功和廉洁
原创 喻山澜 中国市场监管报 收录于话题#厚重历史 文化瑰宝6个
公元234年8月,一代名相诸葛亮病逝于军中。他去世的地点大概人们都知道,叫五丈原,位于现在甘肃省宝鸡市岐山县。
诸葛亮去世后埋葬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也许不少人并不知道答案。
去了一趟陕西汉中,我了解到,诸葛亮去世后,秘不发丧,遗体被悄悄运到数百公里开外的汉中郡,就埋在现在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下。
这是全国唯一的诸葛亮墓地,也叫武侯墓。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追谥忠武侯,所以后世称其为武侯。
11月21日,一个天气阴冷的早晨,门刚开,记者就走进武侯墓园。此时,这个4A级景区里尚没有一名游客。
冰冷的晨风吹着,似乎发出一种呜咽声;墓后的笔锋山上,树木凋零,树叶飘飞,洒满一地。
来到武侯墓内山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楹联:“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采,十里定军草木香。”这是嘉庆七年汉中知府赵洵所题,它能马上把游客带入主题,让人对诸葛武侯肃然起敬。
再往里走,便是卷棚式“拜殿”,又名献殿,明三暗五,雄伟宽敞,是历代专门祭祀诸葛亮的场所。记者目之所及,满是层层匾额和楹联,颂扬诸葛亮的功德业绩。其中,“三代遗才”匾额歌颂诸葛亮是夏商周三代以后出现的才子,“出将入相”匾额则歌颂诸葛亮能文能武;“名垂宇宙”匾额则称赞诸葛亮的大名流传于天地之间。此外,还有“功盖三分”、“儒行将略”……
献殿前右侧一株千年汉柏上盘绕着一棵寄生的木本藤科花木,俗称“爬柏凌霄花”,以其攀爬古柏高出树梢而得名。据称每年夏至前后,凌霄花开,满树红英,甚为壮观,有“夏至藤花染绿树,七月古柏戴红冠”之感,古人曾以“千年古柏开红花”称颂。据史载:此花高雅、纯静、顶风、傲雪,人圣脱俗,植于武侯墓,象征诸葛亮为蜀汉帝业“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
大殿紧连拜殿,正中的像龛上供奉着诸葛亮的高大塑像,左手抚膝,右手据卷,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端庄持重,凝目沉思,似运筹于帷幄之中。两书童侍立左右,一持剑、一捧印。
像龛下,左有龙骧将军关兴(关羽之子),右有虎贲将军苞(张飞之子)的大型立式造像,英俊威武,栩栩如生。据《忠武侯祠墓志》记载,这批造像系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遗物,是全国现存武侯庙古迹造像中历史最悠久、造型工艺最为精湛的文物。
由于游客很少,大殿内缺乏照明物,显得较为昏暗。记者瞪大双眼,细细扫描,见两侧墙壁上,悬挂着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的木刻吊牌。相信《出师表》很多人都熟悉,至少听说过,一共两篇,各短短600多字,但诸葛亮复兴汉室的决心跃然纸上。现在看来,也令人唏嘘不已。
出大殿后门,记者来到一攒尖式四边形坟亭,内竖有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陕西按察使赵健所立“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墓”墓碑和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果亲王(康熙皇帝的第17子爱新觉罗·允礼)所题刻立的“汉诸葛武侯之墓”墓碑各一通。碑前放着一排花篮,飘出淡淡的花香。碑的上方,是“双桂流芳”匾额。
碑后,是诸葛亮的坟冢,一代名相就安葬在这里。据史料记载,诸葛亮遗体安放时,头西脚东,取“永怀西蜀”之意。墓呈汉制“复斗式”,高4米,直径21米,周长64米。
查阅《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其中记载:诸葛亮病逝在第五次北伐的五丈原军中。病逝之前曾遗命说:“死后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死后埋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傍山造坟就可以了,坟的大小以能放进一口棺材为准,入棺时不要穿新的衣服,平时所穿就行,坟墓内不要埋葬任何东西。根据其遗愿,当年年底,后主刘禅就将他安葬在定军山下。
诸葛亮一生廉洁,为史书所肯定,后人也广泛赞誉。上述这句遗言,正是他廉洁自律最好的注解。
墓园里的游客渐渐多了些,游客七嘴八舌的议论也传到我耳中,大家对诸葛亮都是一片称颂之声。我在墓园中边走边看,并不时陷入沉思……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喻山澜
原标题:《山澜漫笔 | 汉中行(五):走进武侯墓园,看一代名相的丰功和廉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