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世纪欧洲真的如传说中那样黑暗封闭吗?

2021-05-17 2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熊掌 循迹晓讲 收录于话题#中世纪欧洲2个

|循迹晓讲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熊掌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5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近来随着某部热播电视剧引起的秦国热潮,很多人开始将500年到1500年的中国和同时期的欧洲做比较,认为中世纪欧洲之所以如此黑暗和野蛮,是由于没有实现大一统及没有推广郡县制度的缘故。

这种观点实在令人难以苟同,且不说在公元500年前,欧洲的大多数地方已经由罗马帝国完成了一统,就算是在中世纪早期,加洛林王国和查理曼帝国也在欧洲大陆短暂的实现过统一,并推行过和罗马类似的流官治理国家制度。

大一统和流官统治,并没有阻止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更谈不上是中国唐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唯一推动力。

我们更加要追问一个问题:欧洲的中世纪社会,真的像我们想像的那样黑暗、闭塞、落后吗?

01

“黑暗”的中世纪欧洲

一穷二白的农民、粗鲁的武士、只知道念上帝的教士、脏乱的城市、荒凉的乡野,是大多数中国人对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的欧洲社会的固有印象。

过去,欧洲很多学者曾经将欧洲的这个千年当作辉煌的罗马帝国和生机勃勃的文艺复兴欧洲的反面镜像,将其称之为黑暗、愚昧和闭塞的中世纪欧洲。

开普勒说过:“罗马沦陷后,欧洲沉睡了1000年。”历史学家布克哈特也说:“敬畏自然,沉溺书卷和传统窒息了中世纪科学”。19世纪科学家、神学家威廉·惠威尔评论:中世纪是“思想绝育、神学主宰和哲学思辨过度”的黑暗时代。

|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庄园 图源于网络

不过要注意,这些17到19世纪的学者的思想中还保留着一些文艺复兴后时代极端反对中世纪哲学传统的残余,对这个千年的观点难免过激。

随着最近一百多年对中世纪资料的不断发掘,史学界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看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现在,历史学家的普遍观点是这样的,从前的学者对中世纪欧洲的印象只是公元500年到1200年的中世纪早期或中期的一些片段信息,而并不是中世纪欧洲的真实样貌。

真实的中世纪欧洲,是穷困与富庶交替,神性与理性并存,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拓展的成长型社会。

|关于中世纪骑士的油画 图源于网络

对比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两种不同的历史演进模式:罗马是先在意大利半岛孕育成熟,然后将自己的完善发展模式一个接一个的在半岛之外的领土复制成功。

而中世纪像是在罗马帝国崩溃后的荒野上洒下无数种子,有多个文明核心在不同的地方孕育和发展,在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下,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终演变成百花齐放的近代欧洲。

篇幅所限,对“野蛮”中世纪的谣传我们不能一一澄清,不过至少在科技发展、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我们会为大家展示一个与开普勒们所描述的“黑暗时代”完全不同的中世纪社会。

02

中世纪欧洲的科技进步

对中世纪欧洲的主要诟病之一,是由于宗教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使得科技落后,在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的科技跃进式发展的同时,欧洲却丢失了罗马时代的辉煌科技,成为完全不懂技术是何物的野蛮社会。

实际上,在某些方面,中世纪欧洲的科技相比罗马时代,不但没有退步,反而是有所进步。

罗马帝国的崩溃,使欧洲丢失了两项关键的农业技术:对作物施肥和深耕土地。

但经过长期生产实践,中世纪农民探索出了不同的技术路线,重新解决了土壤肥力下降和耕土不足两个难题。

| 中世纪场景画,画中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 图源于网络

中世纪农民普遍采取轮作制度,轮耕从三圃轮耕增加到四圃甚至五圃轮耕。欧洲的轮耕制度并等于原始的休耕制。通过同时种植主食小麦、饲料用紫苜蓿和黑麦、豆类植物,在不同的土地区块里同时进行种植粮食、饲养牲畜、种植蔬菜兼固氮增加肥力等多种任务。

比起罗马农民的单一种植模式,多圃制在保证口粮的同时,提供了更多的蔬菜和肉蛋奶产品。

通过引进东方的挽具和轭具,马耕在罗马时代后的欧洲得到了普及。伴随着马耕出现的有轮犁比传统罗马犁更加适合欧洲北方的厚壤,多马或多牛牵引的有轮犁,一次耕作就可以翻耕一整个条块地的土地。

这样,既保证了耕耘的深度,同时较之罗马时代的耕作更省力和有效率。

|风力磨坊内部结构 图源于网络

罗马时代只是零星设置在欧洲各地庄园里的水车,在中世纪得到了普遍应用。水车不但可以用来灌溉和为锯木厂提供动力,也发明了用于研磨麦粒的水磨,水磨进一步发展,又诞生出以风为动力的风车磨坊。

水力和风力在中世纪晚期更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的场景从排干沼泽到金属冶炼,非人力机械的运用较之罗马时代更加广泛。

|中世纪的机械技术较之罗马时代有所提高,座钟是中世纪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的典型代表 图源于网络

中世纪中期,欧洲的建筑技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石制教堂、城堡和市镇建筑。

有一种说法是法国在中世纪中期为了修建教堂、城堡、市镇大厅所开采的石块,已经超过了埃及全部金字塔和神殿所需石块的总和。

在建筑风格上,中世纪也有独特创新。从12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建筑风格代替了从罗马时代继承过来的传统风格,这种被时人嘲讽为“野蛮的哥特人才会修建的”哥特式建筑,其实较之罗马式建筑技术含量更高。

|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之一巴黎圣母院 图源于网络

圆顶肋拱、尖拱、飞扶壁和大幅彩色玻璃窗的采用,使得哥特式建筑兼具有高大庄严的外观和明亮通透的内部环境。这一时期修建的圣米歇尔修道院、兰斯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建筑,都成为不逊色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中世纪建筑典范。

和教堂建筑同步发展的是军事建筑。

|罗马尼亚布朗城堡(即德古拉堡) 图源于网络

中世纪最标志性的建筑就是遍布欧洲的大小城堡。从中世纪早期一座简单的木制碉堡,慢慢发展到后来具有多重帘式城墙、高大箭塔、石制中心碉堡的中世纪晚期城堡。

一座配备完善的中世纪城堡只需要几十名守军就能抵挡上千名敌人的围攻达数月之久。而城堡的坚固反过来促进了攻城技术的进步。

13世纪中晚期,大型投石机得到广泛应用。爱德华一世曾制造过一台巨型投石机用来轰击苏格兰的城堡。这台投石机可以将300磅重的巨石投出100码,其综合威力超过了同时代蒙古军使用的襄阳砲。

03

“契约社会”的形成

既然说到城堡,就不可不提起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

明治维新时,日本学者将欧洲的feudalism翻译成汉字“封建”,大抵是借鉴了中国古书中封建二字的原意。但中世纪欧洲并不只存在feudalism,即基于领地的封建契约这唯一一种政治联系。

除了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之外,中世纪欧洲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契约,如教会和世俗领主之间的契约,城市与领主之间的契约,市民和城市间的契约、农民和领主之间的契约等等,一个中世纪人身上背负着往往不止一份契约,而是被多份契约牵扯进一张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网中。

|1421年亨利五世时期拉丁文羊皮纸手抄契约 图源于网络

这张契约构成的大网是如此细琐而庞大,乃至于中世纪的欧洲社会里几乎没有人能将自己的权责关系割裂开。

所以,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与其称其为“封建”,不如称其为“契约”社会。

身在契约中的每个人都承担有限的“权利”与“义务”。中世纪欧洲和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不同,就是没有一个可以无视契约、掌握绝对权力的至高者存在。所有的权力都不同程度被契约所约束,就有了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可能。

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小小历史片段能让我们领略到契约是怎样发挥它的效力的。

13世纪末,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和法国国王在法国南部的加斯科尼地区大打出手。为了筹集远征加斯科尼的资金和军队,爱德华一世召开了一次议会。但与会的贵族们异口同声的拒绝前往大陆为国王作战。

因为“征服者威廉时代签订的契约规定了我们并无出海作战之义务”。怒火中烧的爱德华一世对一名贵族大喊:“以上帝的名义,你要么去法国,要么去死!”那位贵族毫不犹豫的反驳道:“以上帝的名义,我既不去法国,也不去死!”

|著名的限制君权文件《大宪章》,其内容主要是对之前签署的封建契约的强化 图源于网络

显然,敢于公然这样顶撞最高君主的官员在绝对君主制的东方是不可能存在的(除非是所谓“权臣”一样代替了皇权的角色)。

契约带来的有限责任和有限权力避免了英国的农民和市民们将金钱和生命浪费在遥远的大陆争霸战里。反过来,当这位贵族驱使他手下的骑士和农民去执行契约之外的任务时,爱德华一世也会同样发难,阻止他对本地资源的过度消耗。

契约网络以这样互相牵制的力量,让罗马帝国崩溃后一穷二白的欧洲不再进一步将宝贵的资源过度浪费,从而让社会的物质意义上的财富和精神财富自发累积,进而由量变到质变,完成从中世纪到近代的跨越。

题外话,中世纪欧洲最大的资源消耗大概要属十字军东征了。不过十字军东征也有对欧洲相对有利的一面,除了挽救了行将崩溃的拜占庭帝国之外,也促进了东方文化和思想 “入侵”中世纪的欧洲。

04

现代大学的形成

中世纪欧洲在精神财富上的增长,首先得益于东方思想文化向西方的“入侵”。

让人们惊讶的是,在公元500年至1500年这个时间阶段里,尤其是1000年到1500年之间,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最深最广的,并不是中国或伊斯兰世界,而是欧洲。

缺乏一个绝对君主控制的欧洲大陆,尽管其封建领主对所谓“异端”思想和外来文化并不买账。一直试图垄断思想的教会甚至相当敌视外来思想文化。但却不能阻止拜占庭和伊斯兰文化向西方一轮又一轮的输入。

首先“引狼入室”的是中世纪自由程度最高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

十字军东征开始后,城邦共和国和伊斯兰世界展开积极贸易,带回珍贵的香料和丝绸的同时,也带回来了“异端”的科技、文化和思想。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集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伊斯兰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特点、融汇东西方艺术精华的建筑得益于威尼斯在中世纪的兴盛发展。图源于网络

现存的意大利城邦共和国的建筑遗迹告诉我们,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城邦就开始有意识的模仿伊斯兰建筑风格修建庭院和楼房。造纸术、丝绸纺织技术开始在意大利北部广泛推广。

11世纪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和博物学家阿维罗伊的著作经意大利学者翻译后,在新兴起的思想中心----大学中广泛传播,甚至于巴黎大学出现了一个专门研究阿维罗伊著作的拉丁-阿维罗伊学派。

在这些新流入的著作的引导下,欧洲的学术界逐步走出了经院哲学的束缚,开始偏重实用和理性。

到了13世纪,法律和医学已经摆脱了“乱力乱神”的思维,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相当于中国“格物”学的自然哲学也稳步发展,以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学者开始冲破“神主宰精神生活”的格局,开始思索人的理性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冲突。

|中世纪大学的代表学府之一----剑桥大学 图源于网络

同样在12至13世纪,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新的自治团体----大学出现了。

早期大学设立的目的,和中国的书院目的类似,为识字阶层培养新鲜血液。但和书院不同之处在于,中世纪大学并没有一个“山长”一样的学术权威角色。

相反,教师的收入能否丰盈,全得看上的课是不是足够有趣,能够吸引足够多的学生来上课。竞争压力下,越是超凡新奇的思想,越受到大学师生的欢迎。

根据现存资料考证,中世纪中期大学里流行的思想主要有如下几种:

1.伊斯兰思想,即以阿维森纳和阿维罗伊著作为基础的阿拉伯译作作为理论基础的思想。

2.古希腊思想,大约12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著作通过翻译从伊斯兰世界流入欧洲,为欧洲传统的古希腊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3.犹太思想,一些犹太宗教学者开始将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教理论互相融合,引发了欧洲基督教学者的效仿。

4.传统基督教理论,安布罗斯、哲罗姆、奥古斯丁等人的传统理论,在这一时期又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传统的和外来的思想在中世纪大学里的交融和碰撞,使得中世纪晚期的大学诞生出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人文主义。

在马利西奥·菲拉诺、库萨的尼古拉、英国的邓司·斯科特、奥卡姆的威廉等新一代学者心目中,宇宙是无限广大的,并非由上帝而是由某个遥远的不知名存在缔造的,与其将精力放在不可预知的神谕上,不如多留心触手可及的事物。

正是在这些跟中世纪早期宗教思想大相径庭的新思维引导下,中世纪晚期的学者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科学、数学、古典文学等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自然科学和文学的大发展在此时已经呼之欲出。

05

富足的社会

科技、政治和思想的发展,只不过是繁荣而充满活力的中世纪社会的几个剪影罢了。

现在,历史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将中世纪看作是将罗马帝国崩溃后的荒芜时期和文艺复兴繁荣时代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在这个我们曾认为是“黑暗、愚昧、闭塞”的千年里,欧洲社会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完成了财富积累。

到14至15世纪,欧洲已经具备了一个繁荣且充满活力的社会的全部特征。

|中世纪晚期威尼斯城圣马可广场祭典 图源于网络

在这两个世纪里,从中产市民到一般平民的生活都越来越富足。

在15世纪的意大利北部城邦,羊肉和小牛肉已经成为一般市民餐桌上的固定菜肴,香料、葡萄酒和砂糖也不再是贵族们的专属。在更早时代的法国南部农村,一个中等收入的农民可以每周享用每次肉食,即使是田地不多的农民的饭桌上也摆放着奶酪、鸡蛋和咸猪油。

事实上,正是在中世纪的晚期,欧洲人变成了世界上最嗜好肉食的人群。

除了水磨、风车、有轮犁之外,火药、镜片、机械钟表技术的日臻成熟也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航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卡拉维尔帆船,欧洲人向更远的海域探索,发现了亚速、加纳利、圣多美岛,并将在15世纪行将结束之时,迎来前所未有的地理大发现。

在中世纪晚期,佛朗西斯科·彼得拉克的人文主义教育模式已经在意大利广为流行,富裕家庭聘请的家庭教师不再执着于传统的宗教和技艺教育,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散文、诗歌和历史上。

北欧和西欧的大小城镇里成立的地方学校培育出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里,中世纪晚期才会出现薄伽丘、彼得拉克和但丁等文学大师,率先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大门。

所以说,欧洲并不是从黑暗愚昧无知的中世纪纵身一跃跳入繁华灿烂的文艺复兴时代的。

公元500年到1500年的一千年,更像是一段不断跋涉向前的旅程。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已经有半只脚踏进了文艺复兴的门槛。

(END)

原标题:《中世纪欧洲真的如传说中那样黑暗封闭吗? | 循迹晓讲》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