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
  • +1
    76

历史冷知识:古人书写的标点符号,和今天大不一样

2021-05-16 17:40
山东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中国古代史123个

写文章是离不开标点符号的,下图这首标点符号歌想必每个人都耳熟能详。但是相比起我们所生活的现在,我们对上千年前古人的了解就很少了。

古人也用标点符号吗?他们是怎么用标点符号的呢?古人的标点符号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同吗?

汉代许慎早已经在《说文解字》中,收录了“、”号,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可见我国拥有标点符号的历史,早在汉代之前。

一、萌芽时期——先秦

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标点符号。这些标点符号以线号为基础,变体有竖线号、横线号、曲线号、折线号几种。它们的主要功能都是起分辞的作用,即把不同条的卜辞隔开。

在殷周金文中,标点符号的种类有所增加,出现了由甲骨文线号演变而来的勾识号,二短横号和单短横号。

春秋战国时期,除继续使用二短横号,更重要的是使用了各种形体的点号,且各号的用法增多,使用频率增高。春秋末期的二短横号除了继续表示重文之外,还产生了合文的新用法。

先秦是标点符号的萌芽期,因此这个时候的标点符号种类不多,形体不规则,使用具有任意性。但先秦时期出现的标点符号,是汉语标点符号的源头,奠定了后代标点符号发展的基础,后代许多标点都是由这一时期的标点符号发展而来。

二、发展时期——秦汉

秦汉时期,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比起先秦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

秦代睡虎地秦墓的竹简中使用了四种标点符号,二短横号、勾识号、黑方号、圆点号。

汉代使用标点符号更多,其中包括之前已经出现过的圆点号、勾识号、黑方号、横线号、二短横号,和新产生的顿号、逗号、句号、括号、三角号、斜线号、扁方框号、尖角号、竖长点号、节字号、马字号、儿字号、网纹号。

其中有些标点符号的作用已经被确认,比如圆点号用于分章、勾识号用于句读、黑方号用于篇首或句读、二短横号用于重文和合文,黑三角号作为章首和句读;同样有一些标点符号仅存在于一些简牍中,对其使用尚且存在争议。

其中顿号、逗号、句号、括号这些标点符号一直到现代仍然被广泛使用着。但其作用与现在有些不同,比如当时的括号起到的是删除的作用。

两汉除了标点符号种类的增加,其用法也有增加,从并列的短语词语到章节篇章的名字皆可以用标点符号来表示。而且在汉代最早出现了句读一词,自觉运用句读来帮助人们对古书的理解,这在汉代的注释著作中表现得比较充分。

不仅如此,汉代还产生了对标点符号的理解,《说文解字》中也对标点符号进行了肯定。

三、保守时期——魏晋至唐五代

从魏晋至唐五代七百年间标点符号的发展相对标点符号的整体发展来说是比较保守的,其中的标点符号很多已经在两汉中见到。

魏晋至唐五代流传下来可以作为研究的材料并不多,就可以见到的材料来看,标点符号大约有十八种,其中包括圈句号、圆点号、双圈号、圈点号、顿号、方框号、方圍号、卜字号、竖线号、直角号、三角号、圆钩号、乙字号、斜线号、短横号、节字号、尖角号、二短横号。

其中新产生的标点符号只有双圈号、圈点号、卜字号及圆点号的变体省略号四种。

圈句号可作句读、隔开大韵、标出书名和人名等作用,圆点号可用于隔开文章的不同层次,隔开大韵等用处,与圈点号的作用相似,但圆点号除此之外还有作减字之用。

但是保守是就标点符号的整体发展倾向而言,保守期内部仍然存在发展,虽然这一时期见到的新标点不多,但标点符号的用法比秦汉大有增加。

四、成熟时期——宋元明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深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雕版印刷的广泛流传导致的文化普及,标点符号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到宋元时期终于发展成熟。

从标点符号的种类上看,标点符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的类型,比较规则的就有连圍号、半圆号、圆圍号、阴文号、八卦号、横括复合号、鱼尾号、圆括号等,除了比较规则的标点符号之外,还有其变体,标点符号及变体一共三十多种。不同的名词也用不用的标点符号来作区分,如黑三角号用于山名,半圆号用于湖海沼泽,方圍号用于州名等。

古代标点符号的种类在宋元明时期已经基本完全具备,其形体也有更加规范的趋势。

从标点符号的用法来看,现有的标点符号已经基本满足了任何一种语言层次和任何一种语言性质的需要。可以说宋元明时期的用法可以说已经基本形成了体系。

从标点符号的使用来看,宋元明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从无周遍性使用标点符号的随意性到有周遍性使用标点符号的自觉性;标点符号的使用也比较规范,大小一致、位置固定、占格合适。

宋元明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已经进入成熟期,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存在严重的多号一用,一号多用现象,还有很多钞刻本不用或很少用标点符号。

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标点符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旧式标点的格局已经形成。

五、拓展时期——清代

清代的标点符号虽然有所发展,但并没有飞跃性的进步。种类上只新生了用作书名号的双横线号和规范的六角括号。在使用上,清代的标点符号具有整个古代标点符号使用的共性,使用标点符号的书籍总量大大增加,超过此前的任何一个时期,在坊刻书籍上,特别是民间文学作品上体现出来,多是供低层次文化读者学习阅读的,而不会体现在高层次文化读者所阅读的作品中。除此之外,官方编纂书籍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却有所倒退,四库全书中收录的三千余种书中,无论原书有无断句标点,在编入四库全书时一律去掉标点符号。

文史君说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故事很容易给我们一种古人不用标点符号的误解,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新式标点符号之所以叫新式标点符号,正是因为我们曾经有过旧式的标点符号。

清末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也为中国标点符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风潮。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标志着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这时候的标点符号,已经结合了西式标点符号,与我们现在用的标点符号也相去不远。

参考文献:

1.《中国古文标点特征和创制机理-与欧洲标点传统对比》孙坤,《中国语文》,2015年第六期。

2.《标点符号的起源及其演变》韦湘燕,《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增刊。

3.《我国古代标点符号考略》陈海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三期。

4.《古代标点符号微探》林琳,《文史杂志》,2005年第一期。

5.《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管锡华,2002年9月,巴蜀书社。

(作者:浩然文史·黄焖鸡米饭)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

专业学者团队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号首页点联系我们

稿酬优厚

原标题:《历史冷知识:古人书写的标点符号,和今天大不一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76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78)
    发表
    热评论
    真的 活见鬼
    2023-03-11 ∙ 浙江
    回复
    举报
      网红店??带网红的直接无视就可以
      2023-03-10 ∙ 安徽
      回复
      举报
        有些卖麻花,还有网红餐饮估计也差不多吧。制造一种假象
        2023-03-10 ∙ 重庆
        回复
        举报
          乱象
          2023-03-10 ∙ 陕西
          回复
          举报
            托,都是演戏
            2023-03-10 ∙ 山西
            回复
            举报
              这种“托儿”还少吗?大到房地产,小到包子铺
              2023-03-10 ∙ 辽宁
              回复
              举报
                乱象
                2023-03-10 ∙ 浙江
                回复
                举报
                  鬼包子很多地方都是整笼卖,服务很不好,以后身边的人都不会去了,我以前去买过的那家店都已经倒闭了
                  2023-03-09 ∙ 未知
                  回复
                  举报
                    从来不去网红推荐和所谓网红店
                    2023-03-09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傲娇的小芒果丶 真是的
                      2023-03-09 ∙ 云南
                      回复
                      举报
                        新开店现在都这个套路
                        2023-03-09 ∙ 上海
                        回复
                        举报
                          这种网红店铺找托是挺可恶的
                          2023-03-09 ∙ 山东
                          1
                          回复
                          举报
                            电视里看到过投资群里500人,499个演员。
                            2023-03-09 ∙ 陕西
                            1
                            回复
                            举报
                              托就算了,开了封的食物买走了还回收太过分
                              2023-03-09 ∙ 福建
                              1
                              回复
                              举报
                                有这个时间不如好好做保障
                                2023-03-09 ∙ 陕西
                                回复
                                举报
                                  这种套路销售早已被证明是饮鸩止渴了还在玩,真Low!
                                  2023-03-09 ∙ 中国香港
                                  1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真的 活见鬼
                                    2023-03-11 ∙ 浙江
                                    回复
                                    举报
                                      网红店??带网红的直接无视就可以
                                      2023-03-10 ∙ 安徽
                                      回复
                                      举报
                                        有些卖麻花,还有网红餐饮估计也差不多吧。制造一种假象
                                        2023-03-10 ∙ 重庆
                                        回复
                                        举报
                                          乱象
                                          2023-03-10 ∙ 陕西
                                          回复
                                          举报
                                            托,都是演戏
                                            2023-03-10 ∙ 山西
                                            回复
                                            举报
                                              这种“托儿”还少吗?大到房地产,小到包子铺
                                              2023-03-10 ∙ 辽宁
                                              回复
                                              举报
                                                乱象
                                                2023-03-10 ∙ 浙江
                                                回复
                                                举报
                                                  鬼包子很多地方都是整笼卖,服务很不好,以后身边的人都不会去了,我以前去买过的那家店都已经倒闭了
                                                  2023-03-09 ∙ 未知
                                                  回复
                                                  举报
                                                    从来不去网红推荐和所谓网红店
                                                    2023-03-09 ∙ 广东
                                                    1
                                                    回复
                                                    举报
                                                      @傲娇的小芒果丶 真是的
                                                      2023-03-09 ∙ 云南
                                                      回复
                                                      举报
                                                        新开店现在都这个套路
                                                        2023-03-09 ∙ 上海
                                                        回复
                                                        举报
                                                          这种网红店铺找托是挺可恶的
                                                          2023-03-09 ∙ 山东
                                                          1
                                                          回复
                                                          举报
                                                            电视里看到过投资群里500人,499个演员。
                                                            2023-03-09 ∙ 陕西
                                                            1
                                                            回复
                                                            举报
                                                              托就算了,开了封的食物买走了还回收太过分
                                                              2023-03-09 ∙ 福建
                                                              1
                                                              回复
                                                              举报
                                                                有这个时间不如好好做保障
                                                                2023-03-09 ∙ 陕西
                                                                回复
                                                                举报
                                                                  这种套路销售早已被证明是饮鸩止渴了还在玩,真Low!
                                                                  2023-03-09 ∙ 中国香港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中方出手连环反制
                                                                    • 中方连环反制,美指期货应声下跌
                                                                    • 10位在韩志愿军烈士寻亲线索公布
                                                                    • 乌外长:乌克兰代表团即将访美,就矿产协议进行磋商
                                                                    • 多个美股热门中概股盘前跌幅扩大至10%
                                                                    • 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特有树种是
                                                                    • 被誉为地球之肺,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雨林是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