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湖清水一城绿 ——写在峡山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

2021-01-01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峡山水库,“齐鲁第一库”,是我市的主要水源地和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牵手黄河长江,滋养千里沃野。

2020年是峡山水库建成60周年。从1958年誓师开工建设,到安澜、发电、供水的功能转变,在建设者和一代代守护者的奉献中,峡山水库走过了厚重的一个甲子。

饮水思源。因水而立、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因水而富的峡山区坚决奉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实践“两山”理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一路高歌。如今再瞰这一湾库水,青蓝碧透,一派生机。

兴利除弊,难忘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深秋时节,峡山湖畔,水光潋滟,鱼跃鸟飞,浩渺水库犹如一颗明珠闪耀潍坊东南,涌动的生命之源正孜孜不倦地哺育着一方土地。

缘于对水的“渴”望,2019年11月,省政府在我市新建成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将黄河水、长江水调入峡山水库作为战略储备,实现黄河水、长江水、当地水的有效调配,输送胶东调水干线,每年向潍坊、青岛、烟台、威海等地供水数亿立方米,从此,青烟威潍不再喊渴。峡山水库由此也不再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水库,转而成为山东水网的一个重要节点,与山东半岛紧密相连。

峡山水库流域面积4210平方公里,总库容14.54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53亿立方米。以水为脉,交织成网,覆盖潍坊市主城区及寒亭、坊子、滨海、高密、昌邑、峡山等县市区,300余万人共饮一湖水。

可谁能想到,眼前举足轻重的峡山水库是60年前10万民工靠肩挑手抬,用一担担、一筐筐、一车车土堆积起来的。

峡山水库位于潍河中游,潍河作为我市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被誉为“潍坊的母亲河”。然而,历史上的潍河由于得不到治理,频繁决口,泛滥成灾,中下游群众深受其害。据史料记载,潍坊市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到1949年的348年间,发生过水灾118次,平均2.9年遇一大水灾。局部水灾,年年皆有。

洪涝成灾的同时,潍坊因受气候影响,春秋冬三季干旱少雨,且分布不均,历史上毎遇大旱,便给百姓带来极大的灾难。“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连年大旱,五谷不生,树林枯死,蝗蝻遍野,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至四方,子女贩捎於外省,残朽者骨肉相食,逃亡者死至七八,尚存者十之二三,人烟鲜少。”史料记载。

解决潍河水患并破解干旱困局迫在眉睫!1958年,当时的昌潍地委决定修建峡山水库。本着“谁受益、谁修建”的原则,由库区周边的昌邑、安丘、潍县和高密民工“出夫”参加修建。

“当时生产资料相对匮乏,石头都是一点儿一点儿用大筐背上来的,有的是靠手推车。”如今,遥望这座宏大水库,耄耋老人于召洪至今仍记得参与水库建设时的艰辛,耳边似乎还响起机械的轰鸣声和齐心协力的打夯声。

在峡山水库史料展览馆内,通过展陈介绍,我们仍能想象当初虽艰辛但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缚住蛟龙,腰斩潍河”,工地上醒目的八个大字,给大家以无穷力量。“当时干部民工都很拼,人人争分夺秒,个个干劲十足。为了赶进度,实行三班倒,当时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夜战峡山’。”据当时参加水库修建的盛永治回忆,到了晚上,工地上灯火通明,远远望去,像一座不夜城。为了鼓舞士气,在各个工段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出台了各种奖励政策。

在大干快上、争创一流的热潮中,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其中,昌邑卜庄营的模范事迹被拍成电影纪录片《峡山水库帅旗飘》,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

历经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从1958年11月开始,到1960年9月,闻名遐迩的峡山水库基本建成,当年蓄水。从建成蓄水到除险加固再到增加兴利库容建成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弹指间峡山水库走过了60多个春秋。

担当作为,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水源地

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水源地!

2008年,潍坊市以峡山水库为中心,将周边分属昌邑、安丘、高密、诸城四县市的部分村镇合并成立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峡山区自成立那天起,就把保护一湖清水作为第一要务,矢志不渝。

为实现库区渔业资源和水库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峡山区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对环水库100公里地段全部实行围网封闭。“水库圈起来后进行增殖放流,2008年以来共投放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3.76亿尾,既净化了水质,又改善了渔业结构。”峡山水库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姜言山说。

保护水源地是峡山的立区之本,峡山区给生态保护划定了一条清晰的红线,不要冒烟的企业,不要带污染的GDP,所有与生态保护相悖的污染企业一律关门停业。

一家规模较大的焦化厂,每年纳税超过3000万元,是当时全区最大的税源,再加上其上下游企业的税收,达到6000多万元,峡山区于2012年毅然关停了这家焦化厂。据统计,因关停企业而减少的税收相当于峡山全年财政收入的70%;拒批的涉污企业,总投资额也有100多亿元。

坚决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峡山水库成立联合执法大队,由水政渔政监察大队、峡山公安分局特警大队水库中队、水质监测管理科和峡山水库环库保洁大队4支队伍进行常态化巡逻值守,负责日常水面管理、沿库秩序管理、水质安全管理和环库保洁管理,防止非法捕捞、非法种植、排污等污染水体行为。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大力开展“清河行动”,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

采访中,刚刚巡湖归来的水政渔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宋泉梁告诉记者:“我们现在8个人分两组两班倒,24小时巡逻值守,对于垂钓、游泳、放牧等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制止,同时及时清理库内非法网具。”

除了人防、物防,技防也很重要。走进峡山水库环湖视频巡防中心办公室,眼前的大屏幕由12个视频监控影像屏幕组成,循环播放着实时情况,三名工作人员正专注地看着监控录像。

峡山水库管理局工程技术科副科长王玉良介绍,他们投资1100余万元建设了峡山水库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环库监控点105处,对水源地进行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监控管理。

造林绿化可以涵养水源,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峡山区以环湖、沿河为主,大力实施“绿满峡山”战略和“三年生态提升”计划,全区共造林1.5万余公顷,恢复湿地2000余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7%,先后摘得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等绿色“招牌”。

漫步峡山湖畔,清风吹拂,水鸟翩翩,近距离感受碧水蓝天,让人心旷神怡。在王家杭桥两边的水面上生长着茂密的植物,见记者不解,峡山水库管理局水质监测科科长谭好臣连忙介绍,这是一项新的净化水质技术措施——生态浮岛。“主要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2019年6月,总投资460万元的生态浮岛净水试验项目建设完成,安装水面浮岛2万平方米,种植水生植物黄菖蒲、千屈菜各1万平方米,目前水生植物长势良好。

加强水源保护,加大环境治理,一道道生态屏障高高竖起后,峡山水库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

将保护进行到底!2020年3月,省政府调整峡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对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加以明确;2020年12月,市政府启动总投资26.51亿元的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建成后可从根本上解决峡山水库及下游河道水质安全威胁,确保供水安全。

水清城绿,“两山”论里奏响高质量发展新乐章

2015年,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是山东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

491平方公里的峡山区,拥有144平方公里的峡山水库,3333公顷的生态湿地和45%的森林覆盖率,全域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多个,空气质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清新”标准的两倍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有“半岛绿肺”之誉。

水润峡山,良好的生态是最美底色,为峡山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着眼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峡山区瞄准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有机农业是一种能促进环境良性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绿色优质的有机产品一直是市场上的宠儿,但它也有着近乎严苛的标准,被许多人称为“现代农业皇冠上的明珠”。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良好的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为峡山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峡山是生姜主产区,以有机大姜产业为例,目前,峡山是全国唯一的无土有机姜种植地,现有有机姜86.1公顷。从2014年开始,通过不懈的科研攻关,有机姜从最初的亩产800斤到现在亩产6000斤。

“普通的大姜每公斤卖20元,我们的有机生姜在电商平台可卖到近百元。”在峡山区有机姜融合创新产业园,负责人孙建涛最近几天正忙着采收有机姜。

园区大棚内配置了物联网设施,自动检测营养、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大数据实时分析可自动施肥、浇水等,大姜免喷洒药物且无病虫害,广受市场欢迎。“未来产业园将带动更多农户进入有机姜产业链条。”孙建涛表示。

从传统姜种到脱毒姜苗,从传统土田到基质栽培,从传统人工种植到智能大棚种植,有机生姜融合创新产业园实现了颠覆性变革,正在打造面向全国的有机生姜和脱毒姜苗供应基地。

作为我市有机农业的聚集地,去年,峡山区提出了建设“三个一万亩,打造地域品牌”的命题,在全区推广发展有机菜、有机姜、黑木耳三大农业特色产业,打破农民增收瓶颈,推动峡山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有机农业在峡山蓬勃发展,华以、优渥、新和盛、神州姜窖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加速崛起,脱毒姜苗育繁推中心、兴峡高效农业示范园、峡耕番茄小镇等重点项目先后落地,峡山区成功举办了两届峡山湖有机产业国际论坛。目前,全区建成有机农业园32个,有机种养基地1.5万公顷,有机鱼共有8个品种通过认证、认证面积达到1.5万公顷,注册有机产品商标20个,认证有机产品120多个,20个蔬菜品种通过欧盟、美国有机认证,10种产品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产品,实施“全民艾健康”行动,被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授予“世界艾灸之都”。仅现代高效农业一项,峡山区农民年增收3亿多元。

如今,这里拥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三块金字招牌,是全国唯一一个“三区”共建的国家级示范区,2020年又以全省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山东省优质生态农产品基地,是全省唯一以农业项目入选的地区。

因湖而生,由绿而兴,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让峡山成为绿色、高端产业集聚的理想之地,现代高效农业、高技术产业、医养健康产业、金融产业、文化旅游教育产业持续膨胀,一条“峡山路径”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峡山产业变“轻”变“绿”,好生态带动好产业,好产业反哺好生态,画卷之上,一个个现代化高品质小区拔地而起,商超、医院、学校、公园等公共服务项目日臻完备,绿水青山间,峡山人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生态的“甜头”惠及越来越多的人,随着绿色城镇的快速崛起,峡山区渐成“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宜居宜业之地,已经连续多年承办国际乡野马拉松赛、世界华人网球赛、金风筝微电影大赛等国际赛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高水平转化使峡山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2.92亿元、2615万元、3587元增长到2019年底的41.79亿元、2.32亿元、23804元,分别增长了2.23倍、7.87倍、5.64倍。

2020年,峡山区上榜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这也是潍坊市首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十年风雨兼程不忘初心,一甲子岁月如歌砥砺前行。在峡山水库,生态蓝图一绘60载的坚守与担当无处不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带来生机无限……

来源:潍坊日报

原标题:《一湖清水一城绿 ——写在峡山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