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忻平: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核心所在
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贡献奖”揭晓,9位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在高校公共政治课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尚健在的本市老专家获此殊荣。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拟发布“突出贡献奖”获奖学者系列稿件,本文为上海大学教授忻平篇。
忻平 受访者 供图
“我这一辈子基本只做了一件事,当老师。”上海大学教授忻平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
12月5日,上海的冬天已悄然来临,清晨的空气充斥着冷冽。尽管是周六,上海大学东区的校门口依旧是学子们进进出出的身影,忻平教授正在学院会议室和课题组成员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新书的大纲和内容,从中抽出难得的间隙,接受了记者采访,聊起了自己的教研之路。
在忻平的办公室里,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满屋的书,其中还有大量他自己的学术专著。《从上海发现历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研究》《上海城市建设与工业布局研究》……这位有历史学背景的学者在多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同时,也一直投身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他在不同专业领域开展跨界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先后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除学术研究外,忻平教授还长期致力于在实践中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他在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教委、上海大学工作期间,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和众多教师一起,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此外,他长期担任上海大学创新型思政课程“大国方略”和“开天辟地”负责人,课程多次获得国家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得到中央和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要求全面推广,全国数百家高校学习借鉴,取得了全国性的影响。
为什么当代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忻平说马克思主义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理论原理,更是一种创新实践。它的生命力在于能够化为时代精神,来解决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于能够指导当下的丰富的社会实践,顺利完成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从而引导年轻人,为他们看待世界、看待中国指引方向。就高校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引领年轻的大学生,这是真正的核心所在。
经历很简单始终是教师
忻平,50年代生人,他概括自己的人生很简单,“可以分为两段,70年代下乡当知青。下乡数年考上大学,毕业就是当教师,尽管以后工作岗位变化,但是职责没变,至今为止,始终是教师的身份。”
忻平从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一直学习历史学专业,毕业工作后,也是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和研究。
“我有幸选择了历史学专业,一生受益。”忻平笑谈道,他说,这个专业对认识历史,观察现实、了解社会,体悟人生,对从事的工作和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历史学科和数学很像,最基本的都是求真务实,容不得半点虚假。
与思政课结缘
忻平最初与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结缘,是在担任华师大宣传部部长期间,因为工作涉及思政课改革方面。当时,思政课面临着一个问题,灌输理论盛行于课堂,思政课程涉及到多门理论学科,理论性极强,不少和中学内容有重复。因为涉及很多学科,但是本身又不作为一个独立学科,不仅学生觉得思政课可有可无,思政课教师也总觉得低了其他专业学科一头。为此,他协助华东师大开始了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后来,被调至市教委工作期间,他积极协助上海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领导贯彻落实中央思政课改革“05方案”,推进上海高校思政课新一轮改革。
任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期间,忻平分管上大的思政课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和当时的社会科学学院领导和教师们一起,推动2009年上大承担国家试点高校思政课“六个为什么”的工作,在上大持续推进“项链模式”与“问题逻辑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效果很好,得到了教师欢迎和广大学生的喜爱,获得了教育部领导和市委领导的表扬和肯定。近年来,忻平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与“四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路径,在全国首开“开天辟地”新型党史思政课程,也广受学生好评。
多年以来,忻平在教学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学科与历史学科结合起来,“我经常讲思政的视野,历史的方法;历史的视野,思政的方法。学生也觉得非常有用。”
【访谈部分】
澎湃新闻:您所经历的思政教育曾经遭遇过哪些难题,如何进行改革?
忻平:思政课有规定的教材、课时和学分。以往思政课只需保持政治正确,不要管教学的生动性。结果上课满堂灌,学生不愿意听,教学效果当然不好,学生埋头看外语,教学的目的也达不到。我以前讲授历史学专业课时,学生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你,充满求知的欲望。学生要听,教师也有教学积极性。思政课教学教师也会很认真的教学,可是为什么效果有差距?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被动地听课,没有参与进来,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没有积极性。所以当时对思政课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抬头率”。
这种现象要破题,改革要不断推进,我们上海大学主要是采取几种办法:第一是探索和实践了“项链模式”。思政课应该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结合教材,把各专业领域学术造诣深厚、充满正能量的专家引进课堂,由思政课老师担任主持,让专家进思政课堂讲最精华的内容。甚至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常熟蒋巷村的党委书记常德盛等也请进课堂讲新农村建设,内容新颖,充满时代感,学生有了兴趣,反响热烈,所以“项链模式”改革为我们之后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李梁老师用多媒体将精华部分拍下来,做PPT课件给其他60多个平行班老师共享,这样全校学生也可以共享。
第二个就是教学相长。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两部分人组成,教师主导,学生是主体。一个课堂没有学生参与,只是教师一个声音,学生无法互动只是被动接受,那么,长期下去是有问题的。因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你传播给他们,他会有很多想法,会提出很多问题。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没有话语权,也不鼓励学生提问题,那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课堂失衡,教学效果不会好。这里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所以,我们首先鼓励课堂上学生提问题,然后认真回答学生问题,由此逐渐演化出上海大学思政课问题意识模式。
我们一度把教师一分为二,一部分上课的教师搜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部分轮空没有上课的教师专门解答问题,还请一部分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参与解答问题,这是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收集很多问题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问题有很多趋同,因此整理编写并出版了《释疑与解惑来自大学生的问题》,用以课堂内外帮助学生解决各类问题。同时,我们不断深化这个模式,要求学生优化问题、深化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先回答,这样问题提得越来越深刻。学生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一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没关系,老师进行深入研究,下次上课再来回答问题。注重养成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优化问题尤其是自我解答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有帮助的。现在,这个模式已经成为上海大学思政课行之有效的教学传统。
澎湃新闻:您觉得为何现在的大学生还是要继续系统化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忻平:从理论上讲,“意识形态”提法早已有之。法国哲学家特拉西1801年在《意识形态原理》最早提出,马克思恩格斯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新内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人从来不可能生而知之,知识是习得的。高校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功能,核心在培养人才。还有一条十分关键,就是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包括知识更新,更包括价值观。如何培养一个人,现在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需要有一个基本价值观。这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问题用中国理论解释比较合适。
同时,大学生还迫切要求了解快速前进的中国和纷繁复杂的世界,要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社会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和自媒体时代,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当代大学生必定会接触到社会,必然有自己的看法,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至关重要。如何把学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朴素认识,转化为理性的认识,用理性角度看社会发展,看中国和世界的未来,这很关键。
澎湃新闻:这次获得这个荣誉,对您而言有什么意义?
忻平:在上海大学,思政课程改革是全体教师一起推动实践的,我只是参加了一些工作而已。因此,我个人获这个奖觉得很惭愧,希望成为今后继续努力的动力。现在我们又开了一门“开天辟地”新型课程,我们在继承上海大学行之有效的“项链模式”教学方法上,吸纳上海市十多位优秀党史专家以充实教学队伍,并将最新的学术前沿内容引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一流学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