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APP年度报告里的你,是你吗?

易之
2020-12-30 21:1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又到年末,各大APP的年度报告、账单也纷纷出炉。网民一向乐于参与这种年度总结,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总结。

其实,很多人恰是通过这种数据分析来了解自己的。比如打开网易云音乐的年度听歌报告,才发现一首欢快或是悲情的歌,被自己听了这么多遍;发现这一年是那么元气满满或是“人间不值得”啊。再比如微信和支付宝年度账单,人们才发现原来自己曾经这么阔过,而自己的欲望又是如此膨胀,这些天文数字就这么一点点被自己花掉了。

现在人们一大半时间都是活在网上的,现在手机里的使用时间统计,很多人动辄6、7小时起步,扣掉吃饭与睡觉,都是在网上。如此看来,年度报告其实是把我们的网络生活进行数据呈现,把你一大半的生活总结了一下,展现一个网络世界的自己。

不过,这些年度报告里的自己,是真实的吗?

某种程度上,这些报告建构出来的,是一个大数据的自己。这些榜单主要是基于数字抓取,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这些数据当然是有意义的,确实是自己的记录。但如果认为它们就足以代表真实的自己,可能也就意味着承认,我们是可以被数据化的,成为可以用算法来解释的个体。

然而很多时候,人跟数据又有点不一样。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有人找我荐书,我总爱说几本要么繁体竖排的古书,要么作者名一长串、标题就很拗口的大部头著作,毕竟公开场合不能掉价。但如果自己打开微信读书或是其他读书软件,手指总是情不自禁地向网络小说滑去。后来我索性关闭了“阅读书籍展示”的功能,避免被人看穿。如果出一个根据大数据合成的年度阅读报告,那我大概和中学学渣差不多,天天看闲书。

但是,爱读闲书的是真实的我吗?我觉得不全是。至少努力装作阳春白雪,注重“社会形象”,假装斯文、爱掉书袋的,才更是真实的我。数据其实很难完整诠释一个人,数据没有那么丰满,因为一个人有刻意掩饰的一面,有难以言说的情感需求,有人之为人独特的精神状态。

所以,数据有点像“扒光衣服的人”。但谁都不会是以裸奔的姿态活着的,都需要遮掩与修饰。网易云音乐的年度报告,显示我这一年很“丧”,但是没有记录自己努力微笑的样子;微信的年度账单,显示我这一年大手大脚,但是没有记录自己买到包包时开心到起飞的样子。

之所以有的时候看数据会有“原来我是这样”的感觉,其实也是因为数据没有记录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心情、感受、三观。而这些,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才是最重要的吧?

当然,APP年度榜单依然是有价值的,它能通过无感情偏向的数据,展示一个非常直观的自己。但如果看到数据化的自己,是如此的“庸俗”且“无聊”,高学历的自己竟然大部分时间在刷短视频,也别太难过。

人就是这样,总是复杂多面的呈现,或许你“庸俗”,但你大概永远也不会在心底否认高雅的价值,多年苦读带给你的精神世界,数据不知道,只有你知道。

设计 王璐瑶

    责任编辑:李勤余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