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部校共建二十年,红墙院落中的复旦新闻不断拓展自身成长潜能
12月22日下午,随着一场主题为《在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指导下,推进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讲座的结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历时两个月的“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圆满收官。这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李琪。多年来,正是在部校共建的推动之下,有数十位像李琪一样的学界、业界专家走上复旦的讲台,为广大新闻学子带来一场场精神的盛宴。
从2001年12月起,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签订协议共建新闻学院,这一举措开创了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如今,这一模式已走到第二十个年头,也成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史中的一抹亮色。在这片红墙院落中,部校共建为复旦新闻学院的成长,搭平台、引资源,促进了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培养了无数信仰坚定,专业过硬的新闻人才。
时光走过二十年,向阳生长、开启新河
二十年间,复旦新闻在部校共建的大背景下向阳生长,不断拓展自身的成长潜能。截至目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已分别与今日头条、腾讯、澎湃新闻网、网易等新媒体巨头以及上海市网信办、中国联通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将一线新媒体纳入复旦新媒体教育框架。同时,复旦新闻也建立了以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上海新媒体实验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代表性的实践基地,为学生的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步入常态化、实战化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丰富的实践基地与专业资源。
此外,“部校共建”后学院充分挖掘与集纳社会资源,在80多个国家级媒体、上海市等地方著名媒体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近10年共有8位新院教师前往媒体挂职,推动产学互促。更进一步,在部校共建的支持下,复旦新闻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化“走出去”。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自2017年设立以来,项目课题组先后赴越南、印尼等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14所高校、3所华文中学、4家当地及中国驻外媒体机构、2个政府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更加有助于提高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在部校共建的大背景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也搭建了“大思政”格局,为每一位新闻学子补好精神之钙。新闻学院于2016年就制订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并被列为复旦大学课程思政示范学院。近年来,重点打造和组建了一个“专业课程+前沿讲座+特色实践”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思政框架。2019年,共有 11门专业课程通过了学校课程思政项目验收,并报批上海市领航课程。2016年至今,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的“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影响广泛、广受赞誉,仅2020年即辐射6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学生8800人次。结合今年的时政热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领导班子悉心策划讲座主题,积极联络讲座资源,讲座体系中既涵盖浦东开发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深化改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城市建设和治理现代化等国内热点,也包括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自信、当前国际形势与中美关系等国际关系议题,还安排了“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共党史研究”等“四史”教育内容,为新闻学院“大思政”格局的搭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收获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时光走过二十年,思政育人,润物无声
2019年4月28日,复旦大学举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会后,复旦新闻学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院长米博华任组长,并出台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关于构建“大思政”格局: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了“办好思政课‘主心骨’”“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三个模块的多项亮眼举措。
开展学院学工队伍“形势与政策”思政课与博士生讲师团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讲好思政课,博士生讲师团走进支部讲党课,强化学院思政教育根基。
着力建设好“复旦大学网络文化工作室”。疫情期间,由该院周葆华、徐笛、崔迪等老师带领的“谣言可视化”团队完成了《看了946条辟谣信息,我们提炼出一些信息辨别方法》的数据可视化作品,在疫情期间打出新闻学子的正能量。
该作品获澎湃新闻发表
凸显富有学科特征、发挥学科特长的学科思政。由学生自主运营的团队“复新传媒”发挥专业特长,制作的展现钟扬教授奉献精神的《种子的初心》以及老系主任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历史故事的原创手绘微视频均赢得广泛赞誉。
原创手绘微视频均赢得广泛赞誉。
复新传媒学生作品
推进“课程思政”示范院系工作。以“国情教育”和“走进新闻传播”名编名记系列讲座,以《新闻评论》等专业课打造“课程思政”双剑合璧。
“走进新闻传播”系列讲座。
落实“课程思政”各门课程制度建设。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教育部网络共享课程,马新观教学团队也在2018年被评为复旦大学“十佳教学团队”并被授予“钟扬式教学团队”称号,同时被上海市教委列为2019年“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推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新观”团队。
强化教师政治理论学习;选树身边典型,抓好典型引路。以“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评选活动为依托,梳理优秀导学典型,倡导优良师风学风。
复旦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
同时,复旦新闻也邀请市委宣传部和媒体人员担任专业硕士学生的业界导师,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层面,担当学生的引路人。截至目前,业界导师涵盖市委外宣办、新华社、人民日报、上海报业集团等20余家单位,累计拥有业界导师近30名,极大丰富了学院的专业教学体系。
时光走过二十年,部校合力,硕果累累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搭建起产学互通、德才兼备的五维育德体系,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同学们各美其美,一展风采。
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由复旦新闻开创,是全国新闻传播学界首家由研究生自主创办的学术年会,20年间从未间断,年均收到来稿200余篇,参会者横跨海内外,2019年更是实现了四校联盟合办论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2020年是学术年会创办的二十周年,来稿量创历年新高,并首次实现与remix平台合作进行线上转播,观看规模达3218人次,惠及五湖四海的新闻传播师生。此外,以“新学沙龙”、“新闻晚会”等多彩的特色学术、专业活动打通本研,满足学生的课余知识需求。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术年会。
第156期 新闻晚会
同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也一直精心打造文体美育的教育体系。“游力四方”记者节游园会、“新韵合唱团”、研究生中秋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同学们拥有丰富的自我展示空间。新院学子也更在“院系杯”篮球赛中屡创佳绩。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新韵合唱团。
复旦新闻人在实践中“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品牌实践“记录中国”自2016年启动以来,足迹遍及全国20个省份,涵盖39个县市,采访对象300余人,切实增强了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项目荣获2016年团中央全国大中专学生专业实践“千校千项”最具影响好项目,2017年、2018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专业实践优秀项目二等奖,2018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两年,也荣获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二等奖、2019年复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实践项目、2020年复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实践项目等多项奖项。
多年来,复旦新闻“好学力行”的院训被深深熔铸进部校共建的育人进程。在未来,复旦新闻也会继续搭建更宽广的平台,深耕更扎实的专业、培育更多彩的校园文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