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2020-12-28 15: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毒品的危害大,

普及禁毒知识非常重要,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禁毒方面的小知识。

认识毒品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指出:“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一、鸦片

鸦片,俗称“大烟”。鸦片是从罂粟的未成熟蒴果中,经割破果皮将流出的浆汁干燥后得到的深棕色膏状物。吸食鸦片会对人体产生极大的损害,吸食者会变得面色蜡黄、神情呆滞、骨瘦如柴,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二、吗啡

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白色结晶粉末。它的毒性是鸦片的8~10倍。它是一种具有很强镇痛作用的生物碱。过多吸食成瘾,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三、海洛因

氯胺酮,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由于英文名称以K打头,也被称为“K粉”。吸食氯胺酮主要是在歌舞娱乐场所,以群居为主,将氯胺酮粉面溶于啤酒、饮料中或用吸管鼻吸,产生兴奋麻醉感觉。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等现象。

四、大麻

大麻,别名火麻,大麻的叶、花、茎含有大麻酚、大麻二酚和四氢大麻酚。吸用大麻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减退。长期服用会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便出现失眠、食欲减退、呕吐、颤抖等症状。另外,由于大麻中焦油含量高,所以致癌率也高。

五、冰毒

“冰”毒,化学名称为甲基苯丙胺,一种合成兴奋剂。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六、摇头丸

摇头丸,以MDMA、MD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由于滥用者服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难以控制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

七、K粉

氯胺酮,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由于英文名称以K打头,也被称为“K粉”。吸食氯胺酮主要是在歌舞娱乐场所,以群居为主,将氯胺酮粉面溶于啤酒、饮料中或用吸管鼻吸,产生兴奋麻醉感觉。有很强的依赖性,服用后会产生意识与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状等现象。

八、可卡因

可卡因,又名古柯碱。可卡因是与海洛因齐名的、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另一种极其危险的毒品。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使用,则可导致死亡。

吸毒的危害

一、对身体的危害

大脑病变。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毒品能直接改变人脑中部分化学物质的结构,破坏、扰乱人体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有的甚至毒害、损伤神经组织。

1、心脏病变

毒品毒害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对循环系统的毒害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缓。

2、瘦弱不堪

吸毒者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提高,蠕动减弱,出现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食欲不振,甚至完全丧失营养摄入严重不足。

3、传染疾病

毒品破坏人体免疫机制,使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

4、艾滋病传播

吸毒者使用不洁的注射器或共用注射器造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直接血液传播或通过性接触感染爱滋病毒。

二、自伤、自杀、自残

吸毒者难以忍受毒瘾发作的巨大的痛苦,往往采取自伤、自残甚至自杀的方式摆脱毒瘾的发作。

三、加速死亡

吸毒者为满足毒瘾,易造成吸食(注射)过量毒品导致呼吸中枢衰竭而死亡或毒品中混杂有毒、有害物质出现过敏性休克及各种复杂的并发症,严重者导致死亡。

如何才能远离毒品

认识必须到位。要充分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性,摒弃吸毒时髦、偶尔吸一下不会上瘾、上了瘾再戒也不迟等等不正确的认识。

正确面对挫折 。人一生会遇到不少挫折,中学生也不例外,包括家庭意外变故、学业压力、升学失利、交友受挫等,这时,人免不了陷入苦恼之中,一些人可能就会以吸毒的方式寻求解脱。要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挫折,用适当的方式排解苦恼。

学会拒绝诱惑 。有些毒品贩子会把毒品藏在烟里,免费引诱学生吸,一旦学生上了瘾,他们再高价向学生出售毒品,这样的事例已经有一些了。所以,我们中学生一定要学会拒绝这类诱惑,提高防范意识。

来源/爱辉警事

原标题:《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