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担任阿拉善SEE理事这三年,90后刘欣:越受挫折质疑,越爱它

2021-01-29 10: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撰文 ▏尹晓

编辑 ▏肖泊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创新家( social_innovator

2020年10月30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以下简称阿拉善SEE)第八届理事候选人报名的最后一天,第七届理事刘欣最终决定不继续参选。这是她参与公益的第10年,但细数过往的公益经历,过去3年担任理事的浓度、烈度或许以往的7年加起来也无可比拟。

2017年11月7日,阿拉善SEE在长沙举行第七届治理团队的换届选举,26岁的刘欣竞选成功,成为了阿拉善SEE历史上最年轻的理事。她因此被一些人看作是传承的代表、未来的希望,也被一些人质疑其能否胜任。

刘欣

去过3年,刘欣将大量的时间倾注在阿拉善SEE各地环保项目中心的筹建、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以及重庆项目中心的落地发展。

挫折、争吵经历多了,刘欣对阿拉善SEE这个组织有了更多的感知,“生气的时候会觉得很讨厌,但气消了又会觉得更爱这个组织了。”作为理事面对的挫折、质疑,也正是刘欣热爱阿拉善SEE的原因——“不只是我,其他理事也一样,管你是什么咖,别人都有权质疑,有权发声,有权提出问题和建议。”

1

第一位90后理事

2017年11月7日,刘欣当选阿拉善SEE第七届理事。

竞选演讲时,刘欣曾向在场会员承诺,担任理事后会推动搭建和完善培训体系,以巩固阿拉善SEE在各地建立的项目中心。为此,她采访过100多位新老会员,大家普遍认为这是重要且紧急的工作。

然而,在新一届治理团队产生后的闭门会议的理事分工中,她的那些承诺被当场作废。

“我当时被分到了跟我竞选承诺目标不一样的工作——新项目中心建设和国际合作。”刘欣直言,这是她整个理事任期中的一个遗憾。

而在以理事的角色参与阿拉善SEE的治理之前,刘欣对这个组织的认知和理解还经历了一个不断形塑的过程。

抱着探索创新公益之路的目的,刘欣一开始是把阿拉善SEE列为研究对象,后来她被这个组织的文化和企业家精神所吸引。2015年11月,她加入阿拉善SEE成为正式会员。第一次参加阿拉善SEE的活动是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治理团队选举大会。看着那些在商界被奉为“大佬”的企业家们选举、投票、吵架,吵完了还坐在舞台上聊天,她觉得很有意思。

“好玩吧,下一届你也来选。”同行的朋友随口递的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变成了现实。

刘欣的背后,是辽远的阿拉善沙漠

在第七届理事竞选报名的最后1个月,刘欣决定参与竞选,“我觉得阿拉善SEE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组织,但解决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吸引我的参与,主要看着大家吵架让人着急。”她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找到问题根源,并尝试推动解决。

加入阿拉善SEE两年后,刘欣认为机构在快速发展和创建各地新环保项目中心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隐患——摊子铺开了,相应的配套没跟上。新建的项目中心如果发展不好,她甚至觉得会“有损阿拉善SEE的机构品牌”。为此,刘欣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搭建和完善培训体系,为各地新中心运行和发展赋能。

100多位新老会员对此的共识,进一步增强了刘欣参与竞选的决心。作为加入不到两年的会员,如何在时间、精力、人脉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争取广大会员的支持?刘欣尝试用90后的方式去拉票。她定位自己竞选理事最核心的价值是代表年轻人、代表传承和创新,并通过远程视频,邀请历任会长和各地项目中心主席发表对年轻人的看法。

正式竞选当天,这些视频内容呈现在了竞选舞台上,7分钟的演讲中,2分钟动画视频介绍过去的公益积累,3分钟动态视频PPT演说未来施政纲领,最后2分钟问答。最后,刘欣在充满争议和期待的矛盾中竞选成功。

2017年会员大会在长沙,竞选理事演讲

2018年初,刘欣逐渐投入到新中心的建设工作,发现这是一件“很累很苦”的差事。她需要翻出全国的朋友圈,联络各地的企业家人脉发展会员。新中心成立时,她担任会议主持、参与慈善拍卖……

2019年3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最大的贫民窟基贝拉

“虽然在新中心的建设上投入极大精力,但我当初竞选理事时推动搭建和完善培训体系的初心仍一直放在心里。”

对此,阿拉善SEE内部有年长的前辈对她说:“这一届理事会班子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推进项目中心建设,作为理事,应该共同优先去推进这项工作。”刘欣说,“这我也能理解。但是,我在竞选理事的时候的承诺,又该如何平衡呢?”

2

“把种子埋下很关键”

刚进理事会的刘欣没经验、羞涩,“几乎不怎么出声”。之前她觉得“大佬”们吵架“很有意思”,自己也想参与解决问题,却只能干着急。但当她真的参与决策,却开始害怕吵架和冲突,甚至在理事会上哭过几次。

在阿拉善SEE的治理团队中,刘欣是个有疏离感的年轻人

“不要觉得自己年轻,我就跟大家是一样的。”刘欣尝试调整心态。过程中,也有理事鼓励她“不要因为自己年龄小,总是诚惶诚恐,拿出竞选时的勇气,大家选你就是相信你可以发挥年轻人的作用。”担任理事的第二年,她试着在理事会里寻找自己的角色。

常年在国外学习、生活,并曾担任跨国集团高管,刘欣借助国际资源优势,在阿拉善SEE国际交流与合作业务方面逐渐发力。她主要参与了三方面的事务:一是参与全球各大环境与气候变化会议,在国际上发声。组织阿拉善SEE会员参与国际会议;二是拓展资源,跟国际相关机构和人士建立合作;也想进一步尝试在不同国家设立办事处,以便于更好的对接当地的资源。

在这过程中,刘欣推动成立了阿拉善SEE的国际顾问委员会。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总裁章新胜、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院院长 Alex N. Halliday 、极限探险家 Richard Sneider、哈佛大学教授Edward Cunningham、全球野生动物保护首席保护官 Russ Mittermeier 已经加入其中。

盘点3年的理事任期,刘欣在国际合作业务与重庆项目中心创立发展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感。

2019年9月25日,在纽约SEE A Better Future主题招待会上,刘欣给哈佛大学教授Edward Cunningham颁发国际顾问聘书

2018年5月27日,刘欣推动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正式成立,并竞选为首届主席,她在任期内明确了大的业务方向——聚焦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议题,将长江鲟作为旗舰物种开展长江水生态的项目资助与研究。由于重庆地区的公益生态较弱,刘欣还与其他三位企业家公益人发起成立了“米窗共益空间”,此空间占地近1000平,旨在为重庆地区公益生态发展赋能。截止2020年12月,重庆项目中心总筹款近970万元,各类活动覆盖约6000人次,各类项目推广及99公益日传播户外媒体覆盖达80万人次。

米窗共益空间

 

2019年5月26日,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一周年庆暨《送长江鲟回家》项目启动会上,总共放生了300多尾长江鲟。刘欣放了最大的一尾,险些被拖下水

“把种子埋下很关键”,刘欣相信未来发展好的可能性会更大。为了让重庆项目中心更好地与属地结合,刘欣也尝试在重庆寻找合适的环保基金会,如果实在找不到,她认为成立一家在地的民非或基金会是一件“紧迫”的事情。

随着对理事会及各项事务的参与越来越多,刘欣做事情也更用力了一些。

2019年8月,刘欣(图左)参与三江源溯源长江的探索行程

在这段足够“辛辣”的过程中,刘欣形容自己的状态是“一天天斗智斗勇,经历各种挫折和委屈”。但这个年龄段经历这些,她也觉得有助于提升未来面对更多更大的挑战和挫折的承受能力。

为什么这么积极的“受虐”?“这就是价值观和使命感在驱动你,没办法,活该。”刘欣说。

2018年1月,刘欣获颁“杰出贡献之会员发展之星”奖

 

3

不想成长那么快了

第七届理事的任期已经结束。刘欣作为阿拉善SEE理事的身份也已告一段落。形容现在的心情,“很像之前一直在坐火箭,现在要着陆的感觉。”她说。

相较于更大规模的90后公益人,刘欣或许是冲往公益江湖最高处的一小撮人。她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以及在90后普遍罕至的舞台上所经历的挫折、困境、挑战、质疑、成长……某种意义上像是同龄人的“探路者”,在与50后-80后公益伙伴们的协作与冲突中,刘欣以更强烈的反作用力认知和调整自我。

环保公益途中,刘欣也一直在定位自我

在阿拉善SEE第八届理事竞选报名的最后一天,刘欣最终决定不继续竞选了。“不是不想做事了,而是想稍微轻松一点地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值得推动的事儿。”同时,她也认为,应该把理事让给更多新的没有参与的人,这样可以结合更多的力量,让这个组织更好。

最近,刘欣系统了解了阿拉善SEE会员的整体构成情况,发现90后的会员只有20位左右,并且大多都是会亲的孩子。

刘欣想做好一个年轻女性的代表,接下来更多地投入到发展90后会员、国际发展、代表女性发声并促进更多女性的参与等方面。

除此之外,刘欣还计划创建一个“青年善财联盟”,意在帮助正直事业上升期的青年人,兼顾公益、商业两种视角,促使大家更好更可持续的做公益。她认为凝聚年轻人,除了让他们做事,还应该为其赋能。

“任何东西就像生态平衡一样,失去了平衡都不好的。”这些规划,刘欣并不打算快步推进,“成长太快,我成长的代价太大了。”她说。

前不久,刘欣也正式卸任重庆项目中心的主席。卸下主席的身份之后,她更多地穿一些自己喜欢的相对年轻化的衣服。这对她来说,就是一种难得的“解脱、放松”。

“平时我穿衣服,都要刻意端庄、正式,因为年纪轻,更不能在正式场合像个小孩子一样嘻嘻哈哈。”刘欣说,“因为我比一些企业家会员的孩子还要小。我希望给大家一个好的引导,别让企业家和我一起做公益的时候,感觉我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在一群企业家中,年轻的刘欣需要表现出超出自己年龄的端正与成熟

刘欣的自我“武装”不仅在着装,还有说话做事给人的压迫感。很长一段时间,刘欣到什么场合都是最小的,这让她没有安全感,而保护自己的方式,可能就是别人口中的“霸道和强势”。

长时间以坐火箭的速度穿梭,甚至一度让刘欣觉得很多事情都没什么意思。“很多都见过、经历过,很多地方都去过,就一定要找那种更有刺激性的事,才会让你觉得你是活着的那种感觉。”

“年轻人”是个从高处落下的前缀,有时反倒会让人拘谨

结束阿拉善SEE理事的三年任期,刘欣意识到了平衡的重要。“不想成长那么快了,感觉一直‘坐火箭’会离自己真实的年龄、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她需要调整节奏,让自己的成长有时间和空间沉淀下来。

这样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刘欣不想再追求创新与探索,或者不再对世界保持好奇。相反,好奇心与创变对她而言是“活着的源动力”。在她眼中,人生就像股市曲线一样,高低起伏,变幻莫测。或许,作为个体可以努力把握的是,不执著于高点,也不在触底的时候颓唐沉沦。END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