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栗子:别看我小,我的益处多多
栗
chestnut
子
- 补益健身 -
“齿根浮动叹吾衰,
山栗炮燔疗夜饥。”
——陆游
《夜食炒栗有感》
“客来为说晨兴晚,
三咽徐收白玉浆。”
——苏辙
《服栗》
在形形色色的果品之中,栗子虽然“其貌不扬”,但却是香甜味美、补益健身的佳果。
在中华大地,野生栗树出现的历史十分久远,中国古人栽种栗树、用嫁接术改良栗树品种的年代少说也有两千多年了。《诗经·郑风》中,已有“东门之栗,有践家室“的诗句。栗树对土地的适应性强,平原、山坡、丘陵、瘠土、砂地,几乎到处都能生长,并且容易成材结果。
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栗子是最好的食品之一,《礼记》把栗、枣、饴、蜜,同列为晚辈奉养长辈与老人的重要食物。栗子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多量糖分,可用以代替粮食度荒年。《史记》载:“秦饥,应侯请发五苑枣、栗。”6世纪时,《名医别录》说栗子“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
宋代陶穀《清异录》曾述及栗子被称为“河东饭"的故事:相传唐末晋王李克用担任河东节度使时(按:其辖地大部分相当于今山西省境内),在一次率军追击汴军途中,军粮一时未能得到补充,民众告知可取当地野生栗子代粮。晋王即命军士速取野栗,蒸熟饱食后,继续奋勇追敌,终于取得最后胜利。事后,晋王之军中官兵称栗子为“河东饭”,而晋王则更欣喜地赞颂栗子为“得胜果”。
食栗能解饥,诗人陆游在《夜食炒栗有感》中写有“齿根浮动叹吾衰,山栗炮燔疗夜饥”诗句,表达了他的实际体验。而李时珍则对栗子给以高度评价,把它和莲子相比美:“(栗)甘仁如老莲肉。”并且说它“熟者可食,干者可脯;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粮食,以养民生”。至于人们所熟知的“糖炒栗子”,食后更是齿颊留香。
栗子的疗病功效,中国古代文献有不少记述。《千金翼方》推荐“(栗子)生食,甚治腰脚不遂” ,对于小儿脚弱无力者,介绍了“日以生栗与食”治疗方法。根据现代医学知识,生食栗子,其中维生素B、C等可以少受破坏,对医治因缺少维生素B1等所引起的腿痛脚软,确实很有神益。不过,食生栗每次不可过多,否则将招致难以消化。过多食入生的或熟的栗子,还可能引起便秘等不良后果。
自古以来,腰腿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中国古人常食用栗子治疗,有人还以诗记之。宋代文学家苏辙(1039-1112)就曾写《服栗》一诗:“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诗句中的“噍”读音“jiào” ,含义为咬嚼;白玉浆指生栗汁。明代诗人吴宽则服用煮栗子粥治疗腰痛病,写了《煮栗粥》诗:“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
中国古人还用栗子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孙思邈盛赞:“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明代《普济方》记载了栗子医治小儿口疮的疗效:大栗煮熟,日日食之,甚效。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生栗子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较多量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E、P)、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钙、磷、铁、钾、硒等),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蒸熟或煮熟的栗子,维生素C有所减少,但较易消化吸收,对人体仍有良好保健作用。
栗子除了果肉有保健医疗功效外,栗壳、栗花、栗树皮也有治病作用。唐代《食疗本草》介绍将栗壳煮汁饮服,可医治反胃消渴;栗树皮煎汤,可用于外洗漆疮(漆过敏)。宋代《太平圣惠方》记载:栗壳烧存性研末,以粥汤饮服医治鼻出血。元代《日用本草》记载,用栗花煎汤内服可医治痢疾、便血。
栗树木质坚实,纹理细直,耐湿抗腐,可供制造轮轴、车辆、船舵等。凡此种种,表明其身价不凡。
来源:《民以食为天》
编辑:白芷
图源:网络
傅维康
教授、主任医师、著名医史学家
1930年生于长汀,1957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历任上海中山医院医师、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医史博物馆馆长兼医学史教研室主任等。著有《中国针灸史话》《中国医药历史漫话》《医药文化随笔》。前二书由外文出版社译为英、法、日、越、印尼、西班牙文出版。主编出版有《中国医学史》、《针灸推拿史》、《中药学史》等。1993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评价为“二十世纪将中国医学史介绍到世界的突出贡献者”。
输1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