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雷军也要“环保”了,小米11将取消附送充电器

2020-12-28 17: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取消随机附赠充电器怎么就成了手机厂商的标配?

文丨BT财经

赶在年度旗舰小米11发布之前,小米官方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小米11取消随机附送充电器,响应科技环保号召,这也是国内首家宣布取消标配充电器的手机厂商。

小米11发布前两天,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凭借一己之力将舆论推到了顶点。11月26日,他在微博上表示:“小米11,轻装上阵,响应科技环保的号召,包装盒中取消附送充电器,希望得到大家支持。”

雷军的这一决定,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讨伐”。不少人表示,小米11不送充电器就不买了,“不买,立即环保百分百,雷总真是有心了”、“不学点好,你要是不生产这个11更环保”。

据此前小米官方的预告,小米11将在12月28日19:30正式发布,定位是全新高端之作。屏幕方面,小米11搭载小米手机有史以来最顶级的屏幕,首发新一代大猩猩玻璃,配置方面则搭载高通本月宣发的骁龙888芯片,拥有12GB内存,运行安卓11。

不送充电器到底能有多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10月份的苹果iPhone 12系列发布会上,苹果率先宣布取消手机包装盒中随机附赠的充电器之后,遭到了网友的一顿吐槽。很快,苹果对此进行了公开回应,称这一决定是“为了环保”,而这种理由也在全球引发了众多嘲讽。

其中,小米公司也加入到了嘲讽苹果的行列之中,其在西班牙推特账号上发文:“米粉们,早上好,今天我们做梦我们的智能手机包装盒中没有充电器,幸运的是,这只是一场噩梦。”

谁能想到,小米两个月前做的“噩梦”正在成为现实。啪啪“打脸”来得这么光速,而雷军自己可能也知道将引发吐槽,他表示,“今天每个人都有很多闲置充电器,这是你的困扰,也是环境的负担,我们深知这一决定可能不被理解,甚至吐槽,在行业惯例和环保之间,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将在12月28日小米11发布会上聊聊”。

那么,不送充电器到底能有多环保?

据此前苹果表示,此举意味着它每卖出一部 iPhone都要消耗更少的原材料,它还允许更小的产品包装盒,这意味着同一个运输托盘上可以多装70%的设备,并减少碳排放。苹果估计,这些变化将每年减少超过200万吨的碳排放量,相当于每年从道路上减少450000辆汽车。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全球气候变暖早已成为世界性的议题,人类活动对于地球的影响也已经摆在了台面之上,而环保更是成为了一项全球共识。有关电子垃圾的话题的确值得关注。

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英国议会环境审计委员会近期发布报告称,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公司在环境友善方面存在不足,苹果通过提升产品维修难度或者收取高昂维修费用,对用户升级更新设备产生负面激励,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造就了“充满电子垃圾的社会”。

而苹果方面认为,该报告没有反映苹果在节约资源和保护地球等方面做出的任何努力,苹果还称,最新系列产品的关键部件都使用了可回收材料,其在今年7月也已经宣布,公司运营上已经实现了碳中和,即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同时承诺到2030年将实现包括制造供应链和所有产品生命周期在内的全部公司业务的净影响清零。

不过,如果要说苹果、小米没有营销方面的考量,显然外界也无法相信。

小米官网上33W充电器卖69元,苹果官网上20W快充头充电器卖149元,似乎并不便宜。须知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是手机本身,还是附赠的充电器,甚至包装盒,无疑都是成本的一部分,最终还是由消费者自己买单。

据IDC统计,苹果2019年出货量为1.91亿台,若未来每年1亿台苹果机主选择额外购买快速充电器,均价20美元,则能带来20亿美元的增量市场空间,小米显然“眼红”了。

第三方快充市场迎来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苹果取消赠送充电器时,就有分析指出,苹果和有非常强势的风向标作用,预计会带动这一产业风潮,不排除后续仍会有国内手机厂商跟随的可能,更多消费者将单独购买充电器。

随着消费者对快速充电需求的提升,快充产品有望获消费者青睐,第三方快充需求彻底释放。

充电器是一个纯粹工具性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它只要安全、耐用、充电速度达标,就完全满足了使用体验。一个低品牌忠诚度,低特色的工具类产品,在使用体验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价格将会成为最值得考虑的因素。

而价格方面,则是专注配件的第三方的拿手好戏。以绿联为例,同样是20W的充电器,iPhone官方的价格几乎是绿联的三倍,而两者在使用体验上,几乎没有区别,而绿联65W充电器,只需要苹果20W一半的价格。

苹果开了头,三星、小米陆续跟进。目前来看,取消随机附赠充电器似乎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虽说还未大范围展开,但是却有了蔓延的势头,其它厂商后续也这么做或许是可以预见的事情。而对于小米等手机厂商来说,则需要在环保的口号之下做到实打实的环保,保全消费者的权益。

欢迎关注【BT财经】,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