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像人类学家一样坐地铁

2020-12-29 07: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乘坐地铁,是都市生活里最为寻常、漫不经心的日常。事实上,我们对工具的观察分析,常被忽略无视。因为,载体就是透明的介质,只要目的达成,自身意义,往往也遮蔽起来。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和公交车并无二致。但如果作为一整套“空间系统”、“地理和时间综合体”呢?答案就很不一样:它有地下的空间,有线路延伸交错的网络,更有每个站名背后的群体记忆,世代象征。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就是一本从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出发,思考历史与当下,我们与他者的“小册子”。作者马克·奥热,是法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深受列维-施特劳斯、涂尔干和莫斯影响,天生具有一善于省思的头脑,细腻敏锐的眼光。

 

地铁路线就是用不断的细密分岔和联结点,也暗示了每个人生活的可能性:也许指向闹市区,聚集了移民、妓女和小偷,也许通往声色场所,“接受魔鬼的引诱”。甚至,当你把生活想象成直线往返的路径,你还会生出一种“忠诚感”。奥热发现,地铁也在训练,培养出人们生活的精确感。你会分辨熟练的乘客身上的“生活技艺”:“令人见识到他完美掌握身体运动的能力:在通往站台的走道上,他走得不疾不徐;他看起来轻松自在,五官却保持警觉。”他能听音辨位,判断站台距离,在哪里停下,距出口最近……这种像机器一样精准的肢体动作,呈现出老练乘客对地铁空间和时间的熟稔体认。

 

作者饶有兴味的是地铁所承载的某种交汇。历史与当下,共通与差异,自我与他者都在地铁中混杂并置着。“让我们在搭地铁的路程中交叉对照的,正是我们自身的历史”。今天的路线和过去的路线交错成为团块,“以至于没有任何隔绝的方式,能够壁垒分明地切割个人和群体,我们的私生活和我们的公共生活,我们的历史和他人的历史”。每个地铁站名,都有多重回忆,有时是文学的、政治的、宗教的或者关涉战争记忆。当你谈论站名,意味着你也在讨论阅读,绘制地图。

 

最切身的差异性,来自地铁里乘客的年龄,作者用“世代”表述了年轻人和青春不在的人的鸿沟。那就是记忆的历史没有交集,我们无法体验他人的历史,共通只在于他们和时间的关系。地铁能将从记忆里翻找、查证的人,和只能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人分别开来。譬如,地铁中出现的“胜利”字眼,只有在事后纪念中才产生意义,历史亲历者在当时并不会察觉意义。年轻人只是从仪式里直接习得了意义。集体仪式能传达集体情感,“搭乘地铁就像是在参与纪念祖先得庆典”。个体意识最终也会混淆在集体中,通向历史意识。

 

站名纪念的历史,唤醒的不只是私人经验,“这些名字里的某几个,响亮到足以呼唤出浩大的战争场面(香榭丽舍-克列孟梭站、夏尔·戴高乐站),另一些则直接令人意识到相关历史建筑的画面(马德莱娜站、歌剧院、协和广场)”。历史感也在巴黎市中心向郊区延伸的过程中减弱消失,反而带有了异国情调。象征性的仪式,成了地铁空间的某种特质。地铁具备仪式中的规律感、秩序感,周而复始的日夜,不可违反和逆转的模式。它内含巨大的契约精神、公共约束的空间系统。然而,契约只有在遭到背弃和蔑视时,才会凸显,这是个悖论。地铁中的逃票者和小偷,就是最好的例证。

 

巴黎地铁,在作者眼里,成了“田野调查”的分析场域,每个人的“记忆之场”。作者说道,地铁总是划出童年的地域范围,人生际遇和贯穿生命的坐标轴。随着年纪、工作和居住的理由,地铁总在“同步延展”记忆的范围。

(文章首发于《长江日报》)

作者:俞耕耘,文艺评论人,专栏作者,现居西安。微信公众号:书语云中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