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球的一半|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必须转身

潘文婧
2020-12-29 15:32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危机重重的2020年即将翻篇,总结与反思的工作则刚刚开始。今年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皆因全球疫情放缓甚至停滞;而背负人类活动巨大影响的自然界,有了一丝喘息的时间:一些地方天空变蓝,海水变清,一些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变得更为活跃……这不禁让人们联想到,如果人类多给自然留些空间,世界可能是什么样子。

然而,这喘息对于自然界来说只是一瞬间。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生态系统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的趋势下,人类的“一切照旧”还能持续多久?

2020年本被认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年”,疫情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相关的联合国环境议题谈判进程放缓或推迟。其中,备受瞩目的、原定于2020年在中国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也被推延至2021年。谈判结果仍需等待,但改变“一切照旧”的生产生活方式不能再等待。在2020年即将结束时,我们来盘点一下人类自我拯救的“转型”历程走到了哪里。

现实严峻,希望尚存

联合国在今年9月中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报告中作出预警——在过去10年,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项完全实现,进而影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换句话说,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已经落后进程了。

让人略感欣慰的是,两周后的9月30日,联合国成员国大会坚持召开了史无前例的首次全球生物多样性峰会。会上,157位联合国、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纷纷远程在线发言,表达对生物多样性危机的关注,以及强调了采取行动遏制危机的必要性。 

当地时间2020年9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在联合国峰会上发言。图片来源:新华社

作为联合国史上首次全球生物多样性峰会,保护和修复生物多样性需要的不仅是口头表态,最关键而紧迫的是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

全球科学家与领导人正在达成共识:要想扭转危机,通往可持续的未来,需要在多个领域采取大胆而相互关联的行动。《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5》指出,我们必须改变“一切照旧”的做法,进行必要的转型变革——为了更好的未来,人类必须转身。

而要实现有效的“转身”,遏制和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我们需要针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打“组合拳”。

全球转型变革的各自进程

这套转型变革的“组合拳”需要涉及相互关联的八大方面:土地和森林转型;可持续渔业和海洋转型;可持续淡水转型;可持续农业转型;可持续粮食系统转型;可持续气候行动转型;城市和基础设施转型;涵盖生物多样性的一体化健康(注:One Health,指一个用来谋划和实施规划、政策、立法和研究活动的方针,多个部门借此进行交流并携手合作,以实现更好的公共卫生结果)转型。 

从全球层面来看,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提出的绿色复苏计划、新的减排承诺等,也为八大转型的提速创造了契机。

八大转型现在并不是从零开始,但各个转型的“进度”差别巨大:有的取得了一些进展,有的艰难推进,有的新临挑战,还有的正临机遇。举例来说:

步履维艰:土地和森林转型

土地和森林转型的目的在于保护完整的生态系统,具体的手段包括通过修复扭转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以及避免、减少和减缓土地利用变化。

其中,土地利用变化是陆地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的直接驱动因素。这在过去10年中并未减弱,反而在农业用地、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发展的需求影响下,持续深刻地改变着陆地生态系统。

以森林为例,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2020年发布的最新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全球平均每年失去1020万公顷森林——相当于每两秒钟就失去将近一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土地利用变化是森林消失背后最强大的驱动因素。

而森林的持续减少和退化与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叠加,又使得干旱和林火在亚马孙西伯利亚、澳大利亚等地更为频繁和严重地发生,对区域甚至全球的影响也在持续累积。

2020年8月16日,亚马孙雨林一处起火点。© Christian Braga / Greenpeace

任重道远:全球可持续渔业和海洋转型

渔业和海洋管理的转型是为了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目前主要的手段包括:对渔业捕捞、矿产资源开发、航运等人类活动进行规划和管理、设立海洋保护区、塑料等污染物的控制等。

大规模工业捕捞依然是对全球渔业资源管理和海洋生态保护的最大挑战。其中,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捕捞(Illegal, Unreported, Unregulated fishing, 以下简称IUU捕捞)是海上渔业活动监管的难点。

截至2020年,尽管有部分渔场的一些鱼类资源有所恢复,但是全球整体渔业资源状况依然严峻,93%的全球商业鱼类资源已达到最高捕捞限制或者被过度捕捞。渔业捕捞活动对非渔业目标物种以及海洋生态的影响也依旧巨大。目前,不仅很多海域的鱼类种群状况仍未得到科学评估,而且助长了过度捕捞的有害渔业补贴也还未被全面取消。

2019年6月26日,北大西洋上,绿色和平在海洋科考过程中见证工业渔船捕捞鲨鱼的过程。© Kajsa Sjölander / Greenpeace

蓄势待发:可持续气候行动转型

气候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因素之一,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又使得生态系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贡献被削弱。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在加速淘汰化石能源使用的同时,还需要采取“以自然为本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充分发挥健康的生态系统固碳储碳的能力,并确保生态系统的长期复原力和持续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

南极罗斯海中的冰山。南北极是地球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显著的区域。© Greenpeace / Daniel Beltrá

过去10年中,NbS愈发在全球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形成了更为明晰的定义和标准,其核心目标是“保护和修复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养护和恢复物种与遗传多样性”。

有研究表明,到2030年,每年全球NbS的最大减排潜力可以达到23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要想充分挖掘和发挥这份自然的潜力,则要求生物多样性在各国政策层面更为主流化,能够将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更广泛地融入各个领域的政策制定中,兼顾土地和森林的转型、农业和粮食的转型、淡水利用和管理的转型等多个方面,让生态系统的功能得以恢复和充分发挥。

在全球和中国层面,随着更具雄心的气候目标的设定以及对NbS关注的增加,可以预见针对这一领域的政策、指导原则、资金等的投入会持续增加。如何让这些蓄势待发的力量找准方向,真正贡献于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大领域,是需要各界认真思考和规划的重要问题。

其他转型与危机

可持续淡水转型的进展乏善可陈,河流的破碎化以及湿地的丧失还在恶化,这是对淡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严重威胁。

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粮食系统两个转型密切相关——我们对食物的选择和爱惜程度,直接影响到喂饱现在以及将来的人们所需要的土地和其他资源投入。

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是除农业用地之外,自然生境与野生生物空间被破坏和压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各国在城市化程度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上的巨大差异,可持续的城市化和基础设施转型还更多停留在倡议和极其有限的实践阶段。

今年以来,随着新冠病毒的暴发和扩散,一体化健康(One Health)成为在科学界和环境治理方面越来越被频繁提及的概念。没有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一体化健康转型强调以统筹的方式管理农业、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对野生生物的利用。

未来的希望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型重启

新冠大流行凸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从生命的流逝中吸取教训,仍然“一切照旧”,那么还会有下一个危机出现。

八大转型进展程度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各异,但要想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八大转型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的失败都会牵连影响到其他转型的进程——在目前新冠大流行、经济衰退与国际合作受到威胁的背景下,推动和实现这些可持续转型显得更为艰难且具有挑战性。

但我们别无选择,毕竟,我们现在面对的危机已经发出急迫的警告:唯有转型重启,未来才有希望。

(作者系绿色和平森林与海洋项目经理,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绿色和平行动派”。)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粮农组织. 2020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

2. U. Rashid Sumaila et al. 2019. Updated estimates and analysis of global fishery subsidies. Marine Policy. 27. 2019(103695)

3. Bronson W.G, et al.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ct 2017, 114 (44) 11645-11650; DOI: 10.1073/pnas.1710465114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