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被普林斯顿录取后,我后悔了
原创 JW 爸爸真棒
明年五月,当普林斯顿新一届的毕业生们高歌校歌Old Nassau来回首四年的酸甜苦辣之时,原本属于毕业生Scott Newman学生的座位将空空如也。
此时的他,正逍遥在距离母校两万公里的悉尼,沐浴着在冰天雪地的新泽西州奢望不及的暖阳。
△Scott Newman
如果不是中途离校,Scott现在应该在全美排名第一的“大牛校”普林斯顿大学就读大四,东奔西走向顶尖投行和咨询公司投简历、参加各路高大上的社交酒会、同时和好友们喝得酩酊大醉为大学最后一年狂欢。
但他,却选择在大学最后一年逃离普林斯顿,通过网课勉强拿个学位,然后再也不踏上这片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土地。
Scott是普林斯顿这类名校学生的典型:从小在纽约上东区长大,中学被送去美国top 5的住宿高中Lawrenceville,每年飞到在南法和巴黎度假。
△Lawrenceville官网首页
“在澳大利亚最完美的一点是,这儿的人压根不知道普林斯顿是什么,” 22岁的Scott说到,“我的确很感恩我在这所得到的教育。但我将来不会把我的孩子送来这,更不会把这所学校推荐给任何人。我很后悔来普林斯顿。”
听完这一段,用当下潮流来说,这必是凡尔赛的天花板吧。
Scott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写了一本回忆录,起名叫《The Night Before the Morning After》(the morning-after通常被意为宿醉或是紧急避孕药,这个书名可理解成作者在光鲜亮丽的花花世界中如醉初醒的经历)。
在这本书里,Scott妙语连珠,娓娓而谈自己的成长经历,讽刺和抨击所谓的“顶尖”高中和大学背后的不堪和混乱,以解释为什么自己最终选择离开普林斯顿。
这本书一出版便招来各式各样的议论,触碰到了不少人的敏感点,Scott信手拈来的生活是多少人望之而不及的。
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毛头小孩的天真任性和年轻人初入社会时片面的世界观。
的确,小编读了几章之后便不禁感叹,这凡得,斯坦福法学院毕业的王骁看了都得礼让三分吧。
但如果仔细剖析Scott阐述的升学过程以及他有理有据的议点,我们发现他的人生经历更像是一幅放大镜,它将一些我们试图规避的“潜规则”赤裸裸地暴露在我们眼前,虽然让人感到不适,却迫使我们直视这个竞争越发激烈的教育制度正在如何改变新一代年轻人的思维模式。
书中Scott提到,自己能录取普林斯顿靠的不是运气也不是努力,而是他对升学“游戏规则”的了如指掌。
十五六岁的他,和他学校里那些同样是美国富裕家庭中的幸运儿们一样,秉着青春无悔的信念过着纸醉金迷、及时享乐的生活。但是从高中第二年开始,他的愿望清单里又多了一个新目标:要考进哈耶普斯这类录取率为个位数的学校。
这不是一个无所事事时突然迸发出的“坏点子”,而是他一直以来的逆反心态:要去挑战不可能,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图片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官网
Scott亲眼目睹了身边无数成功进入牛校的学长学姐的申请轨迹,他深深地懂得如何巧妙的讨好招生官,如何把自己包装成他们想看到的样子,如何选择最吃香的课外活动,最后,演绎出一个“三好学生”的形象。
手握的人脉和资源,他以目标为导向,暑假去巴黎学电影学写作,寒假去约旦学阿拉伯语。
Scott在学校里担任校刊主编,加入了各种社团担任职位,还创建了社团。为了提高GPA,他每周末闭关在宿舍学习,谢绝了所有派对和社交的邀请,那些“高中生该干的事”,他一件都没干。
如他所愿,他以荣誉生毕业,8所常春藤中他录取了6所,专业是他简历中最突出的写作,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落在他的计划之中。
但他说,这些所谓的活动,他上的那些课,结交的那些人脉,都不是他真心热爱的,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在招生官翻阅他简历时的一瞬间发挥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用。
Scott说,他的成功源于他懂得如何“play the game”。常春藤的招生官喜欢那些对某一项领域非常热爱非常有建设的学生,所以他先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定位,然后决定把自己包装成一名飞速发展的写作者和历史学者,专注于参加那些能凸显自己优势的活动。
△Scott Newman
他知道招生官喜欢有领导力的学生,所以他拉着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创办了新闻社,就为了体现自己想要“融合多元的文化,让社会变得更好”的一片衷心。
四年后,Scott回忆道,“回头看这段社团经历,哪来的改变世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我自己。”
Scott的申请季并没有一帆风顺。他被普林斯顿和哈佛waitlist,耶鲁则直接给了他拒信。他说,最终帮他争到普林斯顿offer的是自己坚持不懈的“拉人脉”。
他先是向n位教授发去自己感人肺腑的“宣爱情书”,表示自己对他们的研究领域兴趣浓厚,希望自己能有幸旁听他们的课程。
然后在课后主动向教授推销自己,还不忘回家后和教授们email保持联系。他找到各种奖项拿到手软的在校大佬来带他参观校园,然后不经意间向大佬提起自己高中的一些成就。
就这样,Scott靠着厚脸皮,建立起了一张高朋满座的人脉关系网,得到了一封又一封含金量极高的推荐信。
最后,他把这些推荐信打包起来寄到了耶鲁和哈佛招生官的办公桌上。当然,他不忘在最后附上一句:尽管我已经收到了不少很好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我心永远在普林斯顿(哈佛、耶鲁……)!
就这样,普林斯顿被他的一片真心打动了(虽然哈佛没有)。
进入大学后,身边本来想着靠自己改变社会现状的同学们都变心想去华尔街搞金融搞咨询,或是去硅谷搞科技,昔日的雄心壮志在金钱和社会阶层的诱惑下被磨灭得一干二净。
Scott说:“原本我梦想成为一名作家,进入大学没多久,我发现也许去银行工作才是对的选择。”
大家虎视眈眈地盯着寥寥无几的大公司实习机会,忙着在LinkedIn上结识人脉,coffee chat安排了一个又一个,仿佛每个人都像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地根据模版“爬梯”。
Scott觉得,这样的大学生活早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初入校园时生机勃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扼杀得丝毫不剩。
同学们的闲聊话题不再是关于克儿凯郭尔的存在主义或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是互相交流改做些什么活动才能拿到高盛或是普华永道的offer。
仿佛时光重现,一切又变回了高中时为了升学逼迫自己变成招生官会喜欢的样子。
也许Scott太过直言不讳,身在条件优渥的环境中对现实的理解该不够充分,他的很多观点都使人不禁打怵。但他所描述的让我们发现自私自利之心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在当今的名利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顶尖大学录取率年年下跌,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之下十几岁的高中生们都不得不去寻找一条能保证他们进入梦校最有效的道路,而其中不乏有一些违背心愿却能保全自己的手段。
Scott怪普林斯顿逼自己放弃写作梦想,可这到底是他长久以来对自己人生目标的拿捏方式的不准确,还是一个顶尖名校对学生的毒奶呢?
不可能整个学校所有的学生都被迫放弃梦想去准随华尔街的浪潮,也不可能每一个选择金融或咨询的年轻人都是为了追逐金钱和名声。
Scott所描述的一切不过是他看到的一小部分,也仅展现了他社交圈的单一化。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能代表整个学校,更不能向他所说的一样形容整个顶尖高校圈。
不过,Scott的经历依然为当代年轻人敲下了警钟。虽然身处龙争虎斗之中,一味追逐名利并不深度思考更长远的人生目标将会为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
残酷的竞争让人变得练达,能使人一眼看穿掩盖在种种迷障下的真实,对人性的了解,和对人生的解释也多了几分禅意。
但另一方面,愤世嫉俗地把自己的决定归因于教育和社会制度的腐败,也从字里行间呈现出Scott羞于承担责任和正面面对错误的心态。
本文翻译自:https://www.newsbreak.com/new-jersey/princeton/news/2125992267133/princeton-student-ivy-league-made-me-a-social-climbing-weasel
原标题:《被普林斯顿录取后,我后悔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