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京召开市委全会:多张优异成绩单,部署明年八大重点任务
12月26日,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召开,总结全年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明年工作,审议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岁末之际召开市委全会,谋划部署城市新一年发展,这已经成为工作惯例。今年的全会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奋力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也倍加引人瞩目。
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表示,全市上下要继往开来、砥砺奋进,以“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首位担当,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以优异成绩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会议明确了南京2035年发展远景目标、2025年目标任务和明年重点任务。
2035年远景目标: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名城
2025年目标任务:
围绕聚力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
2021年八项工作:
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大力推进深化创新名城建设、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扩大内需、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功能品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市域治理现代化等8项任务
01
特殊之年,南京亮出四张成绩单
傍晚华灯初上的南京城与美丽的晚霞交相辉映。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南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打好打赢一系列决胜战收官战。
全会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走在前列、令人瞩目的优异答卷。
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南京答卷如何优异?
全会特别展示了四张成绩单。
一是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
率先控制住疫情,27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增长,累计本土确诊病例在长三角四大中心城市中最少,做到患者零死亡、医护零感染,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二是综合实力实现重大标志性突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在GDP超万亿元城市中稳居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创新能力在科技部评价报告中位列第四。
三是全面小康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
过去五年经济总量连跨5个千亿级台阶,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1%,“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市域治理迈出重大实质性步伐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部署全面展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试点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取得积极成效,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名列前茅,城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02
八个方面工作全方位展示“南京2020”
航拍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对于即将收官的2020,全会用八个方面工作予以全方位展示,包括
✦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
✦奋力夺取防疫情促发展“双胜利”
✦持续推进创新名城建设
✦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突出抓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改革开放多点突破
✦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
✦科学谋划“十四五”发展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从八个方面工作中特别梳理了部分亮点。
4月14日,“致敬英雄——南京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平安回家”欢迎仪式在南京举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 冯芃摄
首先是防疫情促发展“双胜利”。
把疫情防控作为大前提
率先实行“防疫+”战时工作机制,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秩序,加快复工复产步伐;依法加强常态化防控,针对入境人员、农贸市场、冷链物流、院感防控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驻场监管、集中监管仓等有效措施,抓紧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正常。
把“六稳”“六保”作为着力点
制定40条细化落实举措,适时出台“惠企十条”及实施细则,建立“先解决问题再说”工作机制,向重点企业派出驻厂员,每月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不畅等难题,全年预计新增减税降费近600亿元,“宁创贷”新增小微企业贷款681亿元。
把“四新”行动作为主抓手
“新基建”投资1130亿元,“新消费”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新产业”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元,“新都市”投资突破1200亿元。
4月29日下午,2020年南京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发布暨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推进会举行。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 冯芃摄
其次可圈可点的是创新名城建设。
连续3年市委一号文,连续3年新年第一会,体现了市委久久为功抓创新名城建设的定力。
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410家,孵化和引进企业7000多家,吸引社会投资超20亿元;
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3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9.1%;
在国内首创建设“海智湾”国际人才街区,56家知名院所、跨国公司落户南京;
8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达1.5万亿元、增长20%……
这组创新名城的数据,集中展示了南京从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到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从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再到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创新模式。
美丽的南京滨江风光。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能否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意义重大。
全会特别用三个词展示了今年南京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污染防治“走在前列”、精准脱贫“实实在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掌握主动”。
污染防治方面
150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部完成;22个国省考断面和7条省控入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PM2.5均值浓度全省最低,空气质量优良率改善幅度全省最高。
精准脱贫方面
实现农村低收入家庭和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收入达标巩固率100%。
风险防范方面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幅度位居全省前列。面对超历史纪录特大洪水,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夺取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
老城南小西湖历史风貌区改造初显成效。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摄
在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南京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亮点成绩不少。
重点群体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制定“宁聚新十条”,分批推出20万个就业岗位,加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培训,积极扶持零就业家庭等群体就业。全年预计就业参保大学生超4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上,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945元/月,完成43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406幢在册危房治理、68个老旧小区和200条背街小巷整治任务,新开工保障性住房620万平方米、竣工208万平方米,新改建租赁住房3万套,加强因病因残因疫致贫等困难群体救助。
03
明年怎么干:重点抓八大任务,在全省全国现代化进程中先行探索、示范引领
璀璨南京夜景。南报融媒体记者 丁劼摄
2021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后,首次视察地方就到江苏,为我们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把脉定向,赋予“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张敬华强调,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南京要强化首位担当,在全省全国现代化进程中先行探索、示范引领。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会提出明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任务
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一要深化创新名城建设,加快形成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增长方式。
明年重点以场景开放带动产品应用、牵引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城市运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创新开放应用场景。
二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高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水平。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梳理发现,今年7月,南京宣布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智能制造装备八大产业,并明确“一条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位专班负责人”的工作推进机制。
市委决定明年为“产业质效提升年”,加强调度推进和绩效考核,推动土地、金融等要素向高效产业倾斜。
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江北新区供图
三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消费投资双稳双增。
重点是实施消费升级四大计划。
消费载体升级计划——推动新街口、夫子庙等传统商圈智慧化升级,加快建设江北新区、紫东地区等新消费中心。
消费品质提档计划——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和优质商品,采取有效措施提振汽车、家电家具家装等大宗消费和5G产品等信息消费,出台有力措施加快恢复旅游消费。
公共消费扩容计划——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消费支出效率,积极促进文化、体育、康养、家政等消费。
消费环境提升计划——完善“宁满意”消费平台,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改善城乡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互联网+”消费。
12月18日,南京企业家服务日早餐会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四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动力活力。
设立民营企业家创新会堂,完善“企业家服务日”相关制度,增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实施新一轮自贸区改革创新行动,对标国际经贸高标准规则,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引领性自贸政策。
紫东地区核心区自南向北鸟瞰图。图片来源: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五要聚焦高质量和一体化导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坚持“东西南北中”协调并进,深化“一核三极”功能布局研究,制定细化实施方案。
主城中心区——持续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落实老城规划“留白”要求,打造美丽古都形象集中展示区和都市产业核心承载区。
江北新区——聚力建设“两城一中心”,抓好重大科技平台和科创载体建设。
紫东地区——加快核心区“数字之城”建设,高水准规划布局紫东科创大走廊建设。
河西新城——聚焦东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提升国际化功能,促进高水平产城融合发展。
江宁、溧水等南部片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禄口机场T1航站楼投入使用。通讯员 吕妍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六要提升城乡现代功能品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古都。
启动禄口机场高铁枢纽预研、机场三期扩建前期工作,推动高铁北站综合枢纽建设,建成宁句城际、宁合高速改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推进过江通道、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更好支撑和带动城市发展。
启动实施公园城市建设行动,推进紫金山—玄武湖城市中心公园建设,新建一批城市绿道、郊野公园和口袋公园。
12月25日,栖霞区仙林大学城西岗保障房项目西岗家园小区开始陆续交付。通讯员 李慧珍 南报融媒体记者 徐琦摄
七要着眼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重点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面积显著增加、教育卫生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持续提高。
探索长租房政策,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大租赁住房土地供应规模,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
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181”信息化系统全面开启了“智慧应急”新模式。南报融媒体记者段仁虎摄
八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发展水平。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深化“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创新运用,完善城市运行智能化信息平台,打造城市数字治理中心,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模式、手段的整体转变和系统再造。
蓝天白云下的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做好疫情防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张敬华还特别提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从严从细落实“可知可控、精准防控”“内外兼防、人物同防”的要求,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集体团拜和大型慰问、联欢、聚餐、培训等活动,并针对交通站点、酒店商超、集贸市场、文旅景区、影院剧院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通风消杀、测温查码、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原标题为《南京明年怎么干,刚刚这场会议定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