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抗美援朝︱青春血染上甘岭

2020-12-25 20: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岁月如花,流年似水。随着时间推移,回首往事,有的物是人非难寻觅,有的海枯石烂成永恒。秘密渡江的部队、冰天雪地的荒野、刺耳轰鸣的敌机、硝烟弥漫的阵地、血肉模糊的尸体……70年前这些画面,在抗美援朝战场荣立三等功、现年92岁的赵隆兴心中,成为永恒记忆。

“廉颇老矣。岁月不饶人啊。”采访这位老人时,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被炮弹炸伤腿部,至今伤痛依然折磨着他。曾经掂枪打“豺狼”的手,如今握着的是一根用来辅助行走的拐杖。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历经磨难、看淡生死的赵隆兴,一唱起志愿军战歌,激情就会被点燃,顿时慷慨激昂、壮烈满怀。

病房内,赵隆兴饶有兴趣地向记者讲述了抗美援朝战场“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故事……

“三八线”上打响阻击战

赵隆兴,太康县逊母口镇贾庄行政村赵庄自然村人,十几岁时亲人先后离他而去,成为孤儿。1949年12月,在共产党帮助下,他成为解放军11军31师93团3营的一名通讯员。

1950年6月,朝鲜战争打响。在美军严重威胁我国安全的情况下,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组成志愿军部队参战。

很快,赵隆兴所在部队接到作战命令。为便于到朝鲜后能和当地群众交流,部队对官兵进行了朝鲜语强化培训。经过认真准备,解放军11军变更名称和番号,组成志愿军12军参战。

一条大河波浪宽。一个漆黑的夜晚,志愿军12军作了战前动员,秘密跨过鸭绿江。

说起往事,赵隆兴清晰如昨,他说:“我当时是31师93团3营营部的通讯员。战士们夜晚过江走的是浮桥,首长专门安排,要紧跟队伍不能掉队。急行军过后,第二天到朝鲜一看,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因为到处被炸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战争初期,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十分嚣张,傲慢地认为中国不会出兵不敢出兵,即使出兵也将很快溃败,更不会大规模出兵。“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甚至放言,圣诞节前夕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结束战争,让美国大兵回家过节。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参战,使他这一梦想变为泡影。

志愿军节节胜利,赵隆兴所在部队很快推进至“三八线”附近。

“我们部队昼伏夜出。白天守住一个山头,蹲在防空洞里,夜晚行军作战。在白天,敌人飞机对我们威胁极大。如果被侦察到,天上就会扔炸弹,地面炮弹也接踵而来。”说起飞机,赵隆兴有很高兴致。

战友们对付美军飞机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当飞机过来时,大家约好,突然从防空洞出来一起开火,往天上大面积“撒网”,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次战斗中,敌机被击落,两名飞行员丧生,一名飞行员被活捉。赵隆兴和另一名战友接受了押送美军飞行员到后方的任务。“语言不通,我俩和这个俘虏一路上都没有说话。最后,我们安全地完成了任务。”和战友一前一后持枪押送美军飞行员到后方,是赵隆兴战场上的“得意之作”,说起这件事,他充满自豪。

不惧强敌,要用鲜血与生命捍卫和平。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走,志愿军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第五次战役时,成为93团3营通讯班长的赵隆兴,根据命令送情报时,需要徒步几十里路,穿过敌人多道封锁线。好在赵隆兴身材瘦小,“隐蔽性”极强,按时完成任务,自然顺理成章。

还有更惊险的。一次,在“三八线”附近打阻击战,后撤时首长发现8连、9连联系不上。首长要求熟悉地形的赵隆兴迅速拐回去找人。一番折腾,他和志愿军战士对上了暗号,很快领着他们撵上了大部队,安全会师。

“战场上,命令如山倒,必须服从命令,听领导的话,绝对不能丝毫犹豫。”对于战场纪律,赵隆兴始终严格执行,首长对他十分信任。

说到防空洞,赵隆兴眼圈一红,有泪珠在闪动。他说:“前几天,天冷了,镇领导安排人在卫生院找个专门的病房让我住院检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同志还为我送来了新被褥,真让我感动!在朝鲜那三年,我天天住防空洞,哪盖过被子啊。虽然朝鲜的冬天极冷,但我都是和衣而睡,随时出征。如今,有这么多同志想着我,我觉得这一辈子,值了!”

包括记者在内,病房内一屋子人和赵隆兴相比,都是岁数相差较多的晚辈。遥想当年,赵隆兴听从党的召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出生入死。如今,老人家九十有二,已至暮年,又有战场留下的伤痛困扰。大家为他做些理所应当的小事,他却认为给大家添了麻烦。

革命老前辈,当年您舍生忘死保和平,换得江山美如画。如今,拥有甜蜜生活的我们,给您一些应有的关爱,难道不应该吗?

上甘岭上带路排头兵

翻开志愿军12军31师战史可知,作为入朝作战老牌部队,1952年10月本应转入休整,却临时接到紧急增援坚守上甘岭15军的命令。这时,敌我双方杀红了眼,15军在上甘岭形势危急。

赵隆兴所在部队就是在这紧急时刻参战的。

上甘岭战役惨烈程度不必多言。据后来披露的资料显示,敌我双方在不足3.7平方公里土地上,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至两米,这里成了一片焦土。

“战斗中,我们营长都牺牲了。教导员临时担当起指挥员作战。我负责接收上级命令,当第一坑道大量战斗减员时,也由我带领第二坑道的士兵向第一坑道输送战斗人员。”赵隆兴说,由于第二坑道距离第一坑道有一里多山路,士兵向第一坑道支援时必须迅速到达战斗位置,否则会引来炮火攻击。

坑道,从防空洞、隐蔽洞发展而来,是以坑道为骨干的交通沟、堑壕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对于消减空中轰炸和地面炮火威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一坑道其实就是最前线,是战斗坑道。第二坑道相对安全,主要用于屯兵、补充支援作战。

上甘岭,志愿军战士鲜血染红的大地。“由于第一坑道连续战斗减员,前方吃紧,按照上级命令,冒着敌人的炮火,我每次都走在最前面,带领二三十名士兵前往第一坑道支援。不断有大批人员伤亡,就需要不断往前线补充战斗人员。仅那一天一夜,我送了四次兵,牺牲多少战友吧!最后一次返回时,我被炮弹碎片击中,大腿根部及身上多处受伤,鲜血直流。”赵隆兴被战友救起送到后方医院,幸免于难。上甘岭战役结束后,他受到上级表扬,荣立三等功。

志愿军战士的豪迈气概哪里来?不正是怀着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以及对朝鲜人民无限的爱吗?和众多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相比,赵隆兴是幸运的。后来,他被送到朝鲜平壤医院,又回国治疗9个多月。伤好后,赵隆兴复员回乡,还担任过治安主任、民兵连长,风风雨雨几十年,一路走来。

赵隆兴向记者展示了受伤部位。年轻时不显,如今年龄大了,每逢阴雨天,伤疤隐隐作痛,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站立、行走。

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昔日孤儿赵隆兴,如今四世同堂,生活美满。尽管92岁高龄,但他对战斗经历念念不忘,经常看有关抗美援朝的文章、影视剧、纪录片,感悟新时代强大祖国的荣光。不久前,他还弄来一身老式军装,时不时穿在身上,寻找烽火岁月的激情。

赵隆兴不愧为“最可爱的人”。逊母口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也是去年统计退役军人信息时,才发现老爷子在抗美援朝战场荣立三等功并且受了伤。多年来,他深藏功与名。我们经常听他说的就是,要听党的活,为人民服务。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采访快结束时,赵隆兴把老式军装穿在身上,把荣获的奖章、纪念章挂在胸前,唱起熟悉的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时光仿佛重回70年前,激励着他去战斗!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穿上军装的赵隆兴焕发出青春活力。他坚定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一生都感谢党的恩情。抗美援朝战场,我是一个兵,死了,我还是一个兵!如果有敌人胆敢侵略我们,我还会义无返顾,冲锋在前,扛枪杀敌!”

赵隆兴,男,汉族,1928年4月出生,太康县逊母口镇人,十几岁时亲人先后离他而去,成为孤儿。1949年12月,在共产党帮助下,他成为解放军11军31师某营的一名通讯员;1950年6月,朝鲜战争打响,随部队入朝作战,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一次,获得“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等奖章。

(太康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

原标题:《我的抗美援朝︱青春血染上甘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