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唠叨,是父母笨拙而又甜蜜的爱
原创 祝博士 祝您健康杂志
“吃饭了吗?少喝奶茶饮料,都是垃圾食品。”
“天气冷了,穿多点,多买几件衣服”
“晚上不要太晚睡,别老是熬夜。”
“你也老大不小了,家里给你安排了个相亲。”
“工作怎么样?顺利吗?有业绩吗?”
“出门在外,身体最重要。”
……
对于大部分打工人而言
与父母的对话内容
大概都是围绕着这些话题展开
大部分人都不认为父母是在关心自己
反而认为这是唠叨、压力或负担
觉得工作已经够累了,哪顾得了那么多
父母一点都不体谅自己
父母真的是出于这些目的吗?
显然不是,这是父母笨拙的爱
我们也是清楚的
只是“接受不了”罢了
父母的关心,为什么会变成负担?
“我知道父母都是为我们好,可他们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去选择。每次节假日回家都会被父母的百般催促和“安排,让我倍受折磨,每次和他们沟通,最后都还是我流着眼泪妥协。”
为了多挣些孩子的“奶粉钱”,加班早已成为杨先生的家常便饭。但父母似乎不了解他的辛苦,每天在家唠叨个不停,从孩子今天吃了什么、去了哪里、遇到什么人开始说起,甚至问到工作业绩……杨先生表示,父母的过度关心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父母的关心,是希望我们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以及生活顺心。
而在我们工作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就变成了“忠言逆耳”。
父母的唠叨,都是事出有因
父母渴望被需要。老人们与子女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上有所差别,年龄的代沟,生活的差异,导致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很多老年人不停地唠叨,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关心,能够被子女需要,获得安全感。
子女长大成家后,父母希望能在家庭中找到归属感。很多老人在子女成家或自己退休后会觉得失落,这时候他们会把重心转移到家庭上,对子女的养育和日常生活成为了生活的全部。
在父母眼中,你永远是孩子。无论我们的年龄怎么增长,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都是他们的孩子。父母关心子女,是一种趋于本能的行为,可能随着父母年龄增大,说的话会变得啰嗦重复,但是他们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生活与工作中一帆风顺罢了。
如果父母不爱唠叨,甚至不爱说话,总把不顺心的事埋在心里,无论是性格原因还是现实驱使,这种状态会影响父母的身体健康;如果面对不顺心的事,父母们能够通过意义简单、琐碎的语言唠叨出来,有助于释放压力,潜在的抑郁被语言释放出来后,可以让父母身心更加健康。所以无论是对你唠叨,还是与外人聊天,都说明老人愿意与人交流,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如何享受这份“笨拙又甜蜜的爱”
父母对子女的唠叨其实只是一种关心。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尽量学会接受,甚至享受父母的唠叨,耐心倾听,尊重他的意见。但若无法接受,也请不要与父母发生争执,尊重他们是作为子女最可取的态度。父母陪伴我们长大,我们也应该陪着他们老去。
另外,子女要学会感恩,把能聆听老人的教诲和关爱当成一件幸福的事。“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的一大遗憾!老人的每一句唠叨,都是他对子女的一种牵挂、一种叮咛,充满了对儿女的爱与希冀。不要等到失去了,没机会了,才后悔没有跟父母多说一句话,多通一次电话。子女应该学会享受这份甜蜜的“负担”。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老人可以在退休之后享受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让生活变得缤纷多彩。
你有多久没跟父母通话了?
找个时间,打个电话
好吗?
原标题:《耐心看,唠叨,是父母笨拙而又甜蜜的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