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京大学三年引进顶尖人才25位,发力扭转“人才流失”印象

澎湃新闻记者 邱海鸿
2020-12-25 18:53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不久前的11月9日,南京大学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举行仪式,聘任她为南大苏州校区特聘教授。也是在这次仪式上,南京大学宣布了徐祖信院士加盟南大的消息。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走访发现,近年来,在“人才流失”的议论声中,南京大学默默地“大手笔”延揽了数量可观的顶级学者。

除了徐祖信院士之外,加盟南大的还有中科院院士沈树忠、杨经绥。另外,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鲍惠铭、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技术部主任储中明、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林安宁、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姜正瑞等22位顶尖领军人才也相继“转会”南大。在这些学术大咖的“撬动”下,38名青年人才纷纷加盟。

这份引才数据,乍听起来让人感到有些惊讶。对此,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刘公祥解释到,高校人才流动是正常现象。南大学术大咖有流出,也有引入,只是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对引进的人才宣传得很少,给公众留下了“人才流失”的刻板印象,甚至还屡次引发了舆论风波,以致至今影响仍未消失。

“我们对比发现,其实还是引进的多,流失的少。”刘公祥表示,尽管如此,南大作为一流学府,人才流出往往更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

重量级学者“大规模”离职?其实是刻板印象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坐落在金陵城的南京大学,最为“高光”的时刻在民国时期,其前身是原中央大学,在1948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中,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位居亚洲第1名。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1952年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被分拆出去,保留文、理学院,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成为以文理见长的高校。

新世纪之交,国内多所知名大学开始了外延扩张式的“并校风”,其中尤以浙江大学为典型,1998年将省内3所高校归为己有,合并成一所规模庞大的新“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则没有在那股风潮中合并其他高校。

近年来,随着高校竞争日趋激烈,南大在华东五校(复旦、上海交大、南大、浙大、中科大)中的“江湖地位”颇有波动。2017年底出炉的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让南大陷入了不小的舆论风波。在这次评估中,南大一些传统优势学科未拿到A+。对此,有观察人士认为,这与重量级学者离职不无关系。学术大咖“转会”国内其他高校,会带走一些隐形的学术资源。

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副处长刘公祥表示,上一轮学科评估不理想与人才流失可能有一定关系,但南大的学术大咖流失其实远远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严重。

通过调研比较,刘公祥发现,南大引进的人才要比流出的多,但人才流出现象更容易引发舆论关注,再加上流失的人才多集中在人文社科领域、更为公众所熟知,而理科引入的人才、普通民众的感知度不够高,因此给公众留下“重量级学者大规模离职”的刻板印象。

做大“第一资源”

针对学科评估结果中反映的问题,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决定,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召开相关学科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处、院长、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共同参加的不同层级的学科分析会议,并将2018年1月联席会议寒假工作研讨的主题聚焦学科建设,分析针对这次评估中出现的问题逐个剖析原因,查找学科建设、办学思路和学校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短板。

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认为,要结合科学发展实际,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对标最领先的前沿学科,彻底扭转一流学科建设的不利局面。

到底该怎么做?南京大学意识到,人才队伍是学科建设的“龙头”,建设一流学科,必须“遇事想一流人才”、“谋事问一流人才”、“干事靠一流人才”、“成事强一流人才”。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 

2018年,随着新任党委书记胡金波、新任校长吕建的相继到任,他们围绕人才“第一资源”谋划和作出一系列的战略思考和重大决策。

专任教师队伍人数和规模偏小,是南大与同梯队兄弟高校相比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数据显示,南京大学专任教师只有2100多人,在华东五校中列倒数第二,与前三名相差1000人以上。

“以次优地位争得最优资源、以较小规模取得较大贡献”,胡金波认为,南大必须用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破解上述难题,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吸引过来、合理使用起来。

“一流人才支撑一流学科、一流师资队伍支撑一流南大建设。当前,我校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渴求人才、更加重视人才、更能成就人才。因此,必须开阔思路,发掘各类人才,着力做‘大’第一资源。”胡金波说。

在当年11月份,南京大学引进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沈树忠。与此同时,团队成员王向东、樊隽轩等顶尖领军人才纷纷加盟。

沈树忠告诉澎湃新闻,后来,他还将目光投向海外多所高校,广揽人才,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其团队推进协助下,2019年5月,南京大学全职引进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Norman MacLeod教授。2020年,又全职引进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鲍惠铭领衔的高水平研究团队。

近五年引入人才比流失人才多142人

三年来,人才是“第一资源”,已成为南大上下的共识。在“人才强校”战略的引领下,南大把2019年定为“第一资源”开发年,2020年定为“第一资源”开发奋进年。

学校层面不仅发动各学科带头人与院系领导,“走出去”通过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举行招聘宣讲,而且连续举办多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邀请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来校参观交流。抓住各种时机引才之举,可见南大有多么求贤若渴。

根据南京大学微信公号披露,10月28日举行的第六届南京大学“青年学者前沿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吕建亲自出马向青年学者伸出“橄榄枝”。他说,希望青年学者通过论坛走进南大、认识南大、爱上南大、腾飞于南大,携手为创建“第一个南大”而共同奋斗。

要是招聘急缺人才,南大还全年开放“绿色通道”,为他们快速评定职称、入职提供方便。根据南大人力资源处披露的数据,近三年该校通过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引进人才近百人。

仅2020年,就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技术部主任储中明,美国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林安宁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鲍惠铭。更早之前,还引入中科院院士杨经绥,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陈增兵,原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龙亿涛等等。

在人文社科方面,近三年加入的则有:原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姜正瑞,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夏倩芳,原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朱庆育等多位重量级学者。

澎湃新闻从南京大学人力资源处获悉,近三年,该校引进院士或顶尖领军人才25位,青年人才38位,在结构上文理科相对比较均衡。综合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南大流出的人才为13人,引入人才为155人,人才流入趋势明显。

不仅引得来,还要留得住、发挥好

为了尽量解决学者的后顾之忧,南京大学通过实施新一轮的“登峰人才支持计划”,提供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

据刘公祥介绍,今年下半年,南大就曾斥2.5亿巨资从海外引进一位领军人才,其中5000万元用来该名人才个人实验室建设,2亿元用于组建科研院所及后期研究人员的科研启动经费。另外,他还可享受人才住房、安家费、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生活配套保障。

薪酬只是引才、留才的条件之一,一流的学者更看重的是高校能否为其施展学术抱负、事业发展提供理想的体制、平台、学术氛围等。

据中科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沈树忠透露,他加盟南京大学,主要原因是南京大学地层古生物学科有基础,并有地球化学、沉积学、矿物学、气候学、计算机等优势学科,可为地层古生物学研究拓宽研究方向,为开展学科交叉提供支撑。

2019年7月,沈树忠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 Medal),成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2020年1月,沈树忠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寒武纪至早三叠世高分辨率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的论文,这被称为是地球科学与数据科学相结合的一项突破。

无独有偶,林安宁加盟南大,虽怀有故乡和母校双重情结,但最吸引他的同样是南大提供的平台。在加盟南大之前,他是芝加哥大学Ben May 癌症生物学系终身教授,有志于将人工智能引入到生物学研究,聚焦计算机模拟和生物人工智能,并给这一学科的发展带来革命性改变。

实现以上目标,林安宁认为,靠自己单打独斗是做不到的。林安宁说,恰好南大的人工智能、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颇有优势,同时他此前又和南大的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以及鼓楼医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加之,学校支持他打破编制的束缚,率先实行“准聘长聘教授制度”,令其毅然辞去美国的终身教职,回国出任南大新组建的现代生物研究院院长。

正是因为各类高层人才的加速流入,让南大走出了一条教师队伍整体“以小博大”的路子,该校人才流失严重的刻板印象也似乎有所改观。

据了解,通过提升“人才密度”“学术浓度”,南大各类国家级人才数量、国家级重大科技奖、教学奖获奖数量等重要指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领军人才数(两院院士、长江特聘、杰青)占专任教师比为13.4%、青年人才数占专任教师比为12.3%,均位居全国第四,在华东五校中排名第二。

    责任编辑:李克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