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少儿不宜”郑渊洁

2020-12-23 18: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喜旺 凤凰WEEKLY

郑渊洁又双叒火了一把。

这次被挖掘出来的是他的评论区。

一开始,有个读者说马上要考研,想得到郑爷爷的鼓励。郑渊洁大手一挥,祝她考研“全国第二”:因为“全国第一”已经祝给另一位读者了……

这张图火了之后,不断有读者去评论区找郑爷爷要考研祝福,郑爷爷也严谨地按先来后到一一祝福下来……据说现在,已经排到全国第一百多名了。

和这张图一起火的,还有这个凡尔赛式道歉。有读者说“郑在”背您写的文章,郑爷爷马上抱歉:你在背我写的文章,我却在玩游戏。真不应该。

聊到舒克和贝塔,郑爷爷还紧跟时事热点:“现在有离婚冷静期了,他们对组建家庭会比较慎重,不会草率。”

这一切的一切,看上去就像一个写童话故事的慈祥老爷爷,在手机屏幕的那头5G冲浪,和小读者们亲密互动,一切都可可爱爱,岁月静好。

不过,郑渊洁上次上热搜,风格就没这么慈眉善目了。今年6月8日,郑渊洁发微博,剑指“中国儿童文学精品文库”未经同意就想收录他的作品。

再之前,他还质疑过编委会主任曹文轩“进校卖书”、销售数据注水的行为:

“‘2018年中国童书作家榜’显示,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在2018年的童书销售所得是2700万元……有多少是曹文轩打着讲课的幌子非法进校兜售童书所得呢?这个数额是牺牲了多少小学生的上课时间换来的?”

“我不能和违法到中小学卖书的童书作者出现在一个‘童书榜’单上,这对我是奇耻大辱。”

这时,郑渊洁不再是00后心中那个慈眉善目的郑爷爷,更像是80、90后读者心目中的敢说真话,特立独行的郑叔叔。

在热爱抱团、“圈子”风气甚浓的中国儿童文学界里,郑渊洁一直都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大家都在商业互吹,场面一片其乐融融,他非要跳出来唱唱反调:

“可这个皇帝没穿衣裳啊!”

这, 才是郑渊洁的童话世界。而他,一直如此。

成为童话大王之前

郑渊洁出生于1955年。“文革”爆发后,他父母被下放到河南遂平的五七干校,郑渊洁也随迁到干校附属的临时学校读初中。

学校老师不太待见对这些劳改分子的后代,而这个调皮好动、爱唱反调的男孩,是他们的“心头大患”。

曾经有一次,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叫做《早起的鸟有虫子吃》,郑渊洁偏交上去一篇《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说“首先还是要分清自己是鸟是虫”。

老师大怒,说郑渊洁“渊博的名字下其实很无知”,还要他当众重复一百次“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无法忍受这种奇耻大辱,郑渊洁采取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自杀式爆炸袭击”:拉响了兜里的鞭炮。

这个爆炸的响炮,让他再也没能回到学校。

1970年,郑渊洁成为航空部队的一名地勤兵,与自己喜欢的歼击机朝夕相处。复员后,他又成为了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的一名工人。

七十年代末,神州大地风起云涌。1977年高考恢复,无数青年放下锄头镰刀,捡起了多年未碰的书笔,试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而工人郑渊洁的工作,是按下水泵上的按钮:按红的,食堂就来水;按蓝的,厕所就来水。他天天盯着这两个按钮看。

本以为要这样按一辈子,但现实给了他一记迎头痛击:因为只有小学学历,当时的女友被家人勒令与他分手。

1975年冬天,郑渊洁在山西军区医院的病房里认识了宣传队的舞蹈演员阎维文,两人相约偷溜出病房滑冰,说好要掩人耳目,阎维文却滑到一半就放开嗓子唱起了歌。

嘹亮的歌声把郑渊洁吓得不轻,阎维文却说:“跳舞岁数大了就不能跳了,而唱歌不特别受年龄限制。”他说他以后要唱歌。

看着朋友自信满满的脸,20岁的青年郑渊洁开始思考:我的未来在哪里?

〓 多年后,“童话大王”郑渊洁和军旅歌唱家阎维文重逢

“第一次写皮皮鲁”

思来想去,郑渊洁的目光锁定在了写作上。

他自认为有点写作天赋。小时候写作文,题目是《我长大了干什么》,小朋友们都许愿要当科学家、医生,他另辟蹊径:我要当时传祥那样的掏粪工人。结果这篇作文登上了校刊。

在决定靠写作实现“没有文凭”的弯道超车后,他写过诗歌,写过小说,甚至还画过漫画,但这些努力都没成功。

直到写童话:1979年,《儿童文学》编辑部负责童话的编辑刘庭华觉得小伙子“活儿不错”,发表了他的童话处女作《黑黑在诚实岛》。

一代“童话大王”,初露端倪。

对80年代的小朋友们来说,郑渊洁的童话好看在哪里?

首先,足够异想天开。他笔下的人物是真正的小孩,没有文学腔的“矫情”,而是做着小孩该做的事情、有着小孩该有的奇思妙想,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而且,郑渊洁笔下的人物用孩童的视角,天真而无畏地质疑着现实世界的规则。

比如皮皮鲁,是80年代典型的“坏小孩”,胆大粗心,热爱闯祸。

但郑渊洁就告诉大家,皮皮鲁才是对的,错的是这些规则。

还有《舒克与贝塔》。当时,社会上盛行对出身的有色眼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但在郑渊洁笔下,小老鼠舒克心地善良、富有正义感,还能成为人人敬仰的飞行员,帮皮皮鲁赢得飞行比赛的第一名。

到大灰狼罗克,郑渊洁直接让传统眼光中的大坏蛋当了主角。

据说,当时有个编辑激烈抗议:“怎么能用大灰狼当刊名?大灰狼是美帝国主义的象征呀!”

1986年,在编辑张秋林的支持下,《大灰狼画报》终于以连环画的形式成刊。

“训兔记”

1999年,郑渊洁44岁了。

24年前,杂志《童话大王》创立,专门刊登郑渊洁一个人的作品。发行量最高超过每月100万册,他本人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童话大王”。

第一批阅读他作品的小读者们,已经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他们给这位童话作家来信,问能不能写点成年人看的东西?

两年后,“成人荒诞小说“系列出版。其中的巅峰之作,是《金拇指》和《病菌集中营》。

《金拇指》是一个关于炒股的故事。年逾六十、家中一贫如洗的下岗女工欧阳宁秀,偶然发现自己蓄的大拇指指甲能印出明天股市的走势;但随着而来的财富,却意味着更多的悲剧……

《金拇指》反映的,是90年代大家“炒股炒花炒一切”的疯狂热情。那个时代留下的物理记忆,除了至今在海南仍可见到的烂尾楼,还有这本小书。

而《病菌集中营》则讨论了21世纪初的另一个社会热门话题:反腐。

这本书堪称病菌版《人民的名义》,经历过袁世凯、能与人类沟通的病菌袁猎猎,联手化验科医生丁永辉,向贪污与腐败宣战。

据说,由于原书结局有点幻灭,后来又增加了一章“达摩克利斯光盘”,给全世界贪官敲响警钟。

对于小孩子来说,这个时期郑渊洁的故事确实“少儿不宜”。《病菌集中营》里,复活要用到“父精母血”,而男主角的父亲“以高龄之危慷慨提供”;另一本小说里,男主角在接吻时用舌头探索女作家有没有拔智齿……

到后来,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也成年人化了:中年人皮皮鲁和妻子燕妮共赴云雨之欢,舒克色诱女老鼠“利”,还生下了小老鼠舒利……

更要命的是,这些内容都登在了《童话大王》上。

新一代父母不干了:你是童话作家,就给我们的小孩看这种东西?

2001年,《今日说法》点名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少儿不宜”,主持人就是如今的凡尔撒,撒贝宁。

央视的负面报道,给郑渊洁身心都带来不小打击。后来接受吴虹飞的专访,他揶揄自己:当时我都吓得阳痿了。

“既然阳痿了,也就没有再发表作品的动力了。”

郑渊洁不仅一度停止在童话大王上发表新作品,并宣布要将还没有发表的“成人荒诞小说”锁进书箱,100年后再见天日。

他对撒贝宁的怨念也持续了很多年。不久前,两人才在一个综艺上达成所谓的“和解”。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之后,郑渊洁的作品“乖”了不少。他越来越少谈性,也越来越少讽刺社会的阴暗面,变成了一个字正腔圆的童书作家。

“从那以后,在我的作品里,鼻子以下的人体部位再没出现过。”

早年,郑渊洁写过一篇中篇小说《训兔记》。

小说里,乖小孩都会变成可爱的兔子,但皮皮鲁一直很抵触这种千篇一律的乖巧。直到他最好的朋友也扛不住压力变成了兔子,皮皮鲁终于停止负隅顽抗,带上兔子头套,假装自己是和大家一样的“乖小兔”。

郑渊洁本人,带上了属于他的“兔子头套”。

仗义行侠的骑士

但郑渊洁永远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乖小孩”。

他敢说敢做,比如孜孜不倦地提及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儿子郑亚旗还小的时候,他曾给郑亚旗肚脐眼和大腿各绑一条红线,告诉他“两条线中间的地方谁也不能碰”。

更早的随笔里,他还写过“第一次杀人”,讲的是陪朋友带女友堕胎的经历。他反思,像堕胎、性侵这样的行为,都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

在《皮皮鲁和419宗罪》里,他毫不避讳地提到了“强奸罪”“奸淫幼女罪”“猥亵儿童罪”。在他眼中,小孩子必须知道这些罪恶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自我保护。

〓 郑渊洁与儿子

至于他自己,更是活得恣意:

他看不惯作家笔会攀比谁更有文化的作态,就戏谑地问同行们有没有读过“库斯卡亚”的书,收获一番高谈阔论后宣布:这是我瞎编的名字。

后来,他宣布退出作协,因为不喜欢作协“给了你代表权又不让你代表”的行为。

2011年,郑渊洁途经北京王四营桥时,因下雨排水不畅遭遇严重拥堵。他致信朝阳区区长要求改进,还发微博鼓励大家积极反映路况问题,“做一个有公共意识的公民”。

现在,翻看他的微博,除了“热心回答网友问题”和“汇报早餐吃了啥”,他发最多的,是各式各样笔下人物的维权。

他曾说过,买猪皮肉零食的“皮皮鲁”、卖牙膏的“舒克”和卖卤味的“卤西西”,是他最大的敌人。

他的控诉,血泪中也不乏搞笑:“我在路上走,突然有人问我要不要试下鲁西西的腿。对我来说,鲁西西就像女儿一样啊!你现在让我试下我女儿的腿?!”

〓 郑渊洁出现在“卤西西”商标案庭审现场

从郑叔叔到郑爷爷,郑渊洁一直都是那个他。

他是成功的作家,也是失败的商人、激进的维权者、坚定的公民。

他对“敌人”不留情面,语言的大刀向坏人头上砍去;对读者却一直都那么温柔,写作培训班上会让读者给他签名,在北京房价尚低的时候,用1400每平的单价买了十套房,只为存储小读者来信。

有这么个故事:1991年,郑渊洁接到了好友崔永元的电话。

原来,是有个叫郑正的小学生没写作业。老师教育他,他反而说,郑渊洁说了“学习好的小孩不一定有出息”。

老师大怒,说你要能把郑渊洁请来给全校同学做一次报告,我就允许你以后都不写作业。

郑正的母亲找到了崔永元,让他拜托郑渊洁。

几天后,郑渊洁和崔永元驱车奔赴郑正所在的小学,真的做了一次汇报。他说,永远忘不了当时小学生郑正脸上的表情。

2012年的微博里,他如此回忆此事:

“当年,我和崔永元像两位仗义行侠的骑士去扶助弱小杀富济贫一样,将郑同学从苦海中解脱出来。”

参考资料

郑渊洁随笔:第一次写皮皮鲁, 郑渊洁, 2001-09

郑渊洁的博客和微博

每一个“没出息”的人,都应该读读郑渊洁, 牛皮明明

郑渊洁:一个著作等身的文盲, 南方人物周刊, 2004-12

郑渊洁不较真,就不是童话大王, 公众号:新周刊, 2019-04-21

童话大王郑渊洁:有撒贝宁的地方我都不去, 2020-09-09

原标题:《“少儿不宜”郑渊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