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种咳嗽声音是在求救,3步快速识别

2020-12-24 11: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科学育儿编辑部 科学家庭育儿

冬至一过,数九寒天,科大大的小棉袄要抵挡不住寒气了。

这不,科大大就收到不少妈妈的求助:娃最近总发烧、流鼻涕、咳嗽,又又又感冒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普通感冒!有一种病,极易与感冒混淆!

下面这个2岁女娃,刚开始咳嗽,之后竟出现呼吸困难。经医生检查后才知道,竟是娃患了急性喉炎,幸好送医及时!

图片来源:福州晚报

急性喉炎,秋冬常见,一旦未及时发现,可能酿成大错。

今天,科大大就来跟大家详细讲一讲急性喉炎容易盯上哪类娃?如何早发现、早预防?

1

2类宝宝,最易被盯上!

急性喉炎是最常见的儿科急症之一,好发于6个月~3岁的孩子,起病急骤、来势汹汹,一旦发病,耽误不得。

下面这个4 个月宝宝,患上急性喉炎,经过2小时的救治,终于抢回一命。

面对如此凶猛的疾病,爸妈一定得提高警惕!

尤其是下面这2类宝宝,患病风险更高��

① 患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或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感、猩红热等)的宝宝。

② 缺钙、较胖、生长较快、饮食不均衡的宝宝。

科大大也从留言中发现,在宝宝患病初期,不少家长都以为是感冒,导致娃病情越来越严重。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及时从“感冒”中发现求救信号,就非常重要!

2

和感冒相似,3大信号要牢记!

❐ 信号一:声音嘶哑

患病宝宝容易因为喉部充血,导致说话或哭时会声音嘶哑,甚至完全说不出话、哭不出声。

❐ 信号二:犬吠样咳嗽

正常的咳嗽会有气流冲击声带,所以感觉咳嗽声比较清脆,有痰的时候感觉咳嗽声有点湿漉漉的。

急性喉炎是“空空空”的带回声的咳嗽声,有些像小狗叫(妈妈们可以听听下面的音频)。

❐ 信号三:吸气性喉鸣

因为喉炎会引起咽喉部充血水肿,气流通过狭窄的管腔就会产生喉鸣。所以吸气时的声音,像公鸡打鸣,但呼气时不明显。

另外,急性喉炎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症状加重。

看到这,不少妈妈可能要问,那如何判断宝宝病情是否严重呢?

国内通常以喉梗阻的程度来说明病情的严重程度: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病情是否严重,取决于气道梗阻的程度,家长要注意宝宝的2大表现: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家长还不能清晰判断,当宝宝出现以下7种情况,就立即送医!

想要知道哪7种情况,快来视频中揭晓答案吧��

讲完了如何正确判断急性喉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如何治疗!

3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竟然是TA!

急性喉炎治疗的关键是缓解咽喉部水肿的炎症,保持宝宝气道通畅。

而这个缓解的方法,就是:

分情况上激素!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一般来说,口服或雾化激素类药物都能有效缓解喉炎的喘憋症状,不同的患者可能对不同的给药方式敏感度不同。

➤ 轻度:

临床上,特别是在门诊,以布地奈德雾化为首选治疗,因其有用量小、副作用小、起效快等特点。

➤ 中重度:

中重度急性喉炎,都需要在医院观察治疗效果,根据患儿对治疗敏感程度以及当时的家庭及就医环境,让医生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一般视喘憋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酌情加用其他途径的激素给药,或肾上腺素类药物。

最后,科大大提醒各位家长:因为大多数喉炎都是病毒感染引起,常规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医生判断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

4

防止复发,是关键!

既然急性喉炎来势汹汹,如此可怕,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喉炎病史或者正处于喉炎恢复期的孩子,需要如何防止复发?

① 通风换气,湿度适宜

室内每天通风2次,每次30min,湿度保持在50%~60%之间,不仅呼吸道舒服,还有利于降低病毒密度。

② 清淡饮食

对于已经患病的宝宝,要更加避免来自空气和食物的刺激,特别是恢复期的宝宝,可进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少量多次,避免呕吐。

③ 少用嗓子,多喝水

尽量不让宝宝大声说话和哭闹,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包括吸烟,喷洒消毒剂或清洁剂,以及汽油,或者过敏原等刺激。

最后,科大大再给大家分享1个缓解咽喉痛的小妙招:

6岁以上的宝宝,可用约200-240ml温水加1/4~1/2盐,教宝宝漱口缓解咽喉疼痛;

6岁以下的宝宝虽然不会漱口,但可以少量地喝1、2口温盐水。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