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是所有我读过的作家、去过的地方、在所有时代遇见和爱过的人”

2020-12-26 09: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保罗·索鲁 理想国imaginist

保罗·索鲁(Paul Theroux 1941—)

在旅行这件事上,没有一个作家像保罗·索鲁那样享受“在路上”的感觉,“想出门旅行是人类的天性”,从青年时代开始,保罗·索鲁游历了“除南极洲以外的每个大洲,把这些经历写进了八本书和数百篇文章”,至今依然步履不停。

“最热情的旅行者往往也是热衷阅读和写作的人”,保罗·索鲁的绝大多数作品都在旅行中完成,也因此被称为“现代旅行文学教父”。

在一个作家的旅行箱里,总装着更多的作家。保罗·索鲁就是这样,翻开“文学爱好者旅行指南”——《旅行之道》,总会在不经意间和梭罗、毛姆、塞缪尔、奈保尔......相遇。正如保罗·索鲁所说:“我是所有我读过的作家、去过的地方、在所有时代遇见和爱过的人。”

对热爱旅行的人来说,2020年尤为糟糕,《旅行之道》或许能够弥补不能出游的遗憾。

理想君翻看《旅行之道》的过程中,最有感触的部分之一是“在路上”的女性旅行者,在冒险家的性别被圈定为男性之前,这些女性早已上路。下一次,等理想君给大家分享她们的故事。

从不单独旅行的人

本文摘选自保罗·索鲁《旅行之道》

我向来一个人旅行。除了大规模的考察探险需要工作人员和团队以外,各种旅行都会因为身旁有其他人而失色。那样的旅行体验是同行者共有的——彼此提供帮助、一起买票、做爱、倾吐心事、协力搭建帐篷、开车。

许多旅行者虽然一般嘴上不说,但实际是有旅伴的。这个旅伴起到安慰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分散了旅行者的注意力。

“亲爱的,瞧,那辆凌志车前面有头骆驼——嘿,新老两代交通工具!”

电影《荒野求生》

对此,总是一个人旅行的乔纳森·拉班说了以下这番话:“和同伴、妻子、女友一起旅行,感觉总像关在玻璃罩里的鸟,那种里面摆着飞鸟标本的维多利亚时代玻璃器皿:你们已经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外面的世界难以穿透。

你必须以类似赤裸的方式走入世间,把自己暴露在它的影响之下,从这一点上讲,假如挽着你最亲密、最挚爱的人一同旅行,你决不可能在世界面前完全交出自己。你不可能看遍一切;不可能结识任何人;不可能听闻任何事。你什么也经历不到。”(摘自《地域感》(2004),迈克尔·夏皮罗编著)

拉班在他收录于文集《开车回家》(2010)中的《为何旅行》里详细阐述了这个观点:“和人结伴旅行时,你实现不了真正一个人的状态……偶尔彻底地独处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孤独创造体验。”

电影《穿越大吉岭》

吉卜林在《胜利者》一诗——作为《加兹比的故事》(1889)的题铭——中强调了这一观点:

寓意何在?骑马之人可与书做伴。

夜幕深沉,小径隐没,

患难时分尤见真情,

但等待落后者却是不智。

上天入地,

独自旅行脚步最快。

在《瓦尔登湖》里,梭罗也言简意赅地呼应了拉班的观点,比吉卜林更早。他说:“单独旅行的人可以今天就出发;若和别人一同旅行,则必须等对方准备好才行。”

下面这些人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连梭罗本人也没有遵循他自己的建议。他并未单独旅行过。

01

亨利·大卫·梭罗和友人

他和威廉·埃勒里·钱宁一起徒步横穿科德角,钱宁还陪他坐船游了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他和表亲乔治·撒切尔及两位印第安向导一起在缅因森林里漫步行舟。

他独自一人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去纽约的斯塔滕岛,但在斯塔滕岛的两个月,却是和一户人家住在一起,后因思乡而返回康科德。他在加拿大待过一个星期,参加的是某种由旅行社全权安排的包价旅游,从波士顿乘火车到蒙特利尔,车上全是游客(记述在《扬基佬在加拿大》里)。

梭罗的名言,就在他瓦尔登湖的小木屋附近

还有就是《瓦尔登湖》,阐释孤独的经典之作。抑或书里的内容全是纸上谈兵?梭罗住的木屋距他位于康科德的家只有一英里半的路,宠爱他的母亲在家里等着他,烤馅饼给他吃,为他洗衣服;在瓦尔登湖畔隐居期间,大多数日子他都回家。他的木屋里有两张椅子,如他所言,他时常和一群朋友去采黑果。

02

安德烈·纪德和他的情人

在1925年到1926年为期十个月、周游刚果和乍得的旅行中,五十六岁的纪德带了他二十六岁的情人马克·阿莱格雷特同行,这次旅行的大部分准备工作由阿莱格雷特完成。虽然他们相恋了近十年,但各自有别的性伴侣。

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 1869一1951)著有《背德者》《人间食粮》等

“整趟旅行期间,”纪德的传记(《安德烈·纪德》,1999)作者艾伦·谢里登写道,“性伴侣数量丰富,随手可得——无论异性还是同性的——马克发现自己偏爱青春期的少女。”

03

V.S.奈保尔和他的女人们

在《幽暗国度》的序里,奈保尔提到他在抵达印度时遭遇的麻烦事——填写各种表格,烦琐的手续,高温——接着他说,“我的旅伴晕倒了”。在这本书的美国版里,这句话被改成“我的太太晕倒了”。他在印度旅行期间,帕特里夏·奈保尔一直陪着他,他在克什米尔旅居的三个月也是,但在奈保尔的书里,她只被提到过那一次。

V.S.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一2018)著有《通灵的按摩师》《重访加勒比》等

在《南方的转折》里,据他的传记作者所述,陪他旅行的是他的情妇,一路由她开车,大部分酒店也是她订的。这名情妇还陪奈保尔去了“信徒的国度”,周游穆斯林世界,但在续篇《不止信仰》里,她在旅行的半途中被纳迪拉·哈努姆·阿尔维所取代,后来阿尔维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和他笔下从未提及的旅伴。

04

萨默塞特·毛姆和情人

在他路途遥远的旅行中——前往中国,写了《在中国屏风上》,前往东南亚,写了《客厅里的绅士》——毛姆和他的情人杰拉尔德·哈克斯顿同行,但他没有公开这个事实,主要因为他结了婚,妻子西里尔痛恨他脚踩两只船,与这个年轻的美国酒鬼有染,也因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同性恋在英国是一项重罪。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一1965)著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等

可毛姆有严重的口吃,需要有人替他与当地人交谈,带回多姿多彩的故事和对话,为他的书提供素材。“哈吉少爷”正是那位助手,并且毛姆深爱着他。哈克斯顿死后,陪毛姆旅行的是艾伦·瑟尔,一个贪婪、年轻的伦敦人,写信给毛姆,对他表示崇拜和仰慕,后来成了他的情人和遗产管理人。

05

鲁德亚德·吉卜林和卡丽

四处旅行,从不一个人。以大国沙文主义和夸张言辞而著称的吉卜林,实际是个谜一般的忧郁人物。他的童年孤独寂寞,远离他在印度的父母,在英国一户严酷的人家(他称之为“荒凉之家”)度过(从他五岁到十一岁;参见他的短篇小说《黑绵羊咩咩叫》),那段经历给他留下烙印。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 1865—1936)著有《丛林之书》《老虎!老虎!》

他只字不提他的太太卡丽,她是美国人,来自佛蒙特州,时刻陪在他左右。他的许多作品取自旅行的经验,特别是在印度、南非和美国的旅行,他的旅行随笔集《海上游记》(1899)是一流的佳作。

06

格雷厄姆·格林和同伴

格林长途跋涉穿越利比里亚腹地(带了他的堂妹芭芭拉随行,把妻儿留在家中),写了他的第一本游记《没有地图的旅行》,自那以后,格林身边总有一名旅伴、一个司机或一位情人,和他一起上路。

他不会做饭,不会开车,不会使用打字机,所以他生活无法自理,似乎必须要有另一人——他的朋友迈克尔·迈耶,陪他横渡太平洋;或是他晚年时的杜兰神父,出现在他的小说《吉诃德大神父》里——为他牺牲。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1904—1991)著有《斯坦布尔列车》《布莱顿硬糖》等

格林声称自己有躁郁症,时不时想自杀,内心孤独。他有大量风流韵事,其中许多都爱得炽烈。他一辈子维持着与薇薇安·格林的婚姻关系,但从未和她一起旅行过。

07

丽贝卡·韦斯特和亨利

大概没有旅行书像《黑羊与灰鹰》(1941)一样,里面处处是“我的丈夫说……”或“我的丈夫告诉我……”这样的表述。

丽贝卡·韦斯特(Dame Rebecca West 1892–1983)著有《溢出的泉水》《黑羔羊与灰猎鹰》等

丽贝卡·韦斯特在这本书里记述了多次在南斯拉夫旅行的经历,篇幅长达约一千二百页,“我的丈夫”一词出现了无数次。他是一位银行家,名叫亨利·安德鲁斯,满腹经纶,韦斯特赞许地把他的见解和阐释引述在书里。

08

约翰·斯坦贝克和伊莱恩

照斯坦贝克自己所言,在《携犬横越美国》中,陪他旅行的是他的狗查理,但实际(虽然他只字未提)一路上他多次与妻子同行:他的太太伊莱恩每隔几周与他在途中相聚,给他鼓励打气。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著有《愤怒的葡萄》《伊甸之东》等

我们从他身后出版的书信中得知这件事,例如,1960年10月10日:“我很高兴你来,这是一段愉快的时光,不是吗?它大大消减了旅途中的单调空虚。”(《书信人生》)他谈到的这份“单调空虚”,丝毫未显露在那本欢乐的游记中。

09

让·科克托,“路路通”先生,和查理·卓别林

部分是噱头,部分是因为接受了《巴黎晚报》的挑战,但主要是为了把握文学创作的良机,科克托(1889—1963)宣称,他至少能像菲莱亚斯·福格一样,成功地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他于1946年3月出发,陪他同行的是他的情人兼秘书马塞尔·希尔,他在《我的第一次旅行》中称其为“路路通”先生。

他在1932年与希尔相识,当时科克托四十三岁,希尔二十岁(但科克托说他看起来像十五岁)。这本书英译本的书名叫做《我的环球旅行》。在新版的导读中,演员兼作家西蒙·卡洛写道:“[希尔]和科克托在土伦一位海军军官的家中相识……科克托‘得知’他在囚犯队工作;当时他正在分发鸦片烟,因此他的身上集中了两样科克托最热切的渴望。”

(左)让·科克托(Jean Cocteau 1889—1963)著有《可怕的孩子们》和《骗子汤姆》等

这本扣人心弦的旅行日志题献给了安德烈·纪德。在穿越马来亚的途中,科克托用法语的双关语,把“吉隆坡”(Kuala Lumpur)称为“不干净的吉隆坡”(Kuala l'impure),但他显然兴味索然、疲惫不堪又心事重重,所以无暇仔细关注他飘然而过的地方,在埃及、印度、缅甸、马来亚和新加坡只是走马观花,所记的日志草草了事。

而后,在一艘从香港启程的船上,这本日志的调子提高了八度:“查理·卓别林在船上。这是个惊人的消息。稍后,卓别林说,‘一个人的作品的真正功用是让像我们这样的朋友可以免去客套。我们早就认识彼此’。”

1955年,科克托与卓别林

科克托之前从未见过卓别林,但折服于他的才华,在这次邂逅之后,这本日志出现了生机——不是在描写旅行方面,而是记述两位热爱舞台、互相倾慕的名人之间的友谊,他们俩都有高度的创造力,也都性格古怪——而且情欲旺盛(卓别林是与保莉特·戈达德一起旅行)。更巧的是,卓别林和科克托同龄,都生于1889年,当时四十七岁。卓别林刚拍完《摩登时代》,并给影片配了乐(歌曲《微笑》就是他写的),他和科克托一样多才多艺。

他们在船上时常碰面,一起喝酒,常常聊天(由希尔为科克托当翻译),一起评点火奴鲁鲁和旧金山。科克托抵达洛杉矶后,卓别林为他牵线,结识电影圈的名流,科克托很快就把金·维多、马琳·黛德丽和加里·库珀的名字挂在嘴边。科克托赢了和《巴黎晚报》的打赌,在八十天内回到巴黎。《我的环球旅行》虽然是一本零散、不尽如人意的书,但从中可以窥见这位活跃人士风风火火的人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