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流转的王妃:溥仪弟弟和日本女人嵯峨浩的传奇姻缘

2021-02-20 19: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文史君 浩然文史 收录于话题#民国史27#日本史32

剧照:溥杰和嵯峨浩

嵯峨浩,最后的皇弟溥杰的日本妻子。新中国成立,溥杰接受完改造后,经周总理斡旋,尚未建交的中日之间达成协议,嵯峨浩从日本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比日本落后,而嵯峨浩却最终加入中国国籍,成了陪新中国公民溥杰走完了后半生的伴侣。日本有电视剧《流转的王妃》,是根据嵯峨浩本人的同名回忆录翻拍的,记录了二人的一生。

一、嵯峨家系

乍一听起来,爱新觉罗家族是过去天朝的正统皇室,血缘高贵,现在和倭国不知道哪来的血缘结合,哪怕大清都亡了,这也不是什么有面儿的事吧。但了解了嵯峨家系和溥仪的处境就会发现,日本的表面功夫做得是真好,既达到了目的,还保存了伪满的颜面。

嵯峨浩的祖父辈祖先之一是正亲町三条公则,正亲町三条家往上捣鼓,能联系到藤原家(就是专门和天皇结婚的摄政家),如此正亲町三条家祖上也算出了好几个天皇。后来为了和有名的倒幕公卿三条实美作区分,正亲町三条家改名嵯峨。

日本公卿

嵯峨浩的祖母是中山仲子,中山仲子她爹中山忠光是公家高级官僚,幕末时期筹划了暗杀团,专门刺杀幕府高官,是倒幕公卿,后来被幕府处死。中山仲子后来嫁给了嵯峨公胜,也就是嵯峨浩的祖父。中山忠光的同母妹妹庆子,嫁给了孝明天皇,生下明治,庆子虽然不是正宫,但她儿子明治继位后,她也算享有太后的权利。所以,中山仲子和明治算是表兄妹。

明治维新后,名为四民平等,旧公卿改称华族,嵯峨家虽然不算华族里的翘楚,但凭借和明治极近的血缘关系,地位崇高。

影视剧中的明治

二、伪满的处境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伪满”在关东军扶植下成立。当年9月15日,《日满议定书》将东北一切权利全“送”给了日本。什么东北驻军、东北经济命脉的掌控、伪满国币的发行等,都受日本指挥。

1934年“伪满”国体改革,改为帝制,执政溥仪称皇帝,亲弟弟溥杰也就成了皇弟。虽然国家是帝制,大清好像光复了,但实际一切事务还要听日本顾问的,日本人还占据了一切机要官职,“伪满”空有独立国家的名头。

影视剧中的溥仪

了解日本的朋友知道,日本有小礼而无大德。别看日语挺多尊重体、礼貌体,看谁都鞠躬,跟谁都客气,但从排核废水事件就能看出日本民族劣根性。同样放到日“满”关系上,日本将“伪满”一切权利全部剥夺,伪满作为“独立国家”尊严全无,虽然“伪满”实际地位不高,但日本表面功夫做得极好,溥仪1935年访日,日本那礼仪周到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日本皇弟雍仁早早等候在码头并且全程陪同,裕仁亲自到东京车站迎接,整的溥仪真的是天朝上国的皇帝一样。

溥仪访日

三、日“满”联姻的阴谋

日本对东北垂涎三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鉴于东北地域广大,而采取了以华制华的策略,但间接统治毕竟不痛快,而且缺乏法理,再加上《李顿调查报告》的出台,李顿虽然绥靖得很,也承认日本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但他明确承认东北是中国领土,这就给日本的东北占领再添一堵墙。

影视剧中的李顿

为了培养“伪满”人民的“汉奸”和亲日意识,日本不仅在东北设立了汉奸大学,而且积极吸引“伪满”人民赴日留学,“伪满”高官子弟更是重点接收对象。溥杰,1907年出生,溥仪的亲弟弟,作为伴读陪溥仪长大。1929年,22岁的溥杰受溥仪之命赴日留学,大学毕业后,入陆军士官学校进修。就在这期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成立,溥杰也就在日本升级成为亲王。

影视剧中的溥杰

1935年,溥杰回到“伪满”。回到长春后,溥杰就被关东军相中了。日本关东军是操纵伪满的最大势力,他们能凭借自己的枪炮实力推行自己的政策,这也被称为“陆军外交”。关东军标榜“伪满”是“独立国家”,但还有大批日本军人驻留伪满,这显然是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不一样,所以关东军打算想办法名正言顺地留在东北。恰好溥仪不能生育,伪满面临最大的继承人问题,所以关东军就想到了日“满”结合,两“国”一家,这样从大义名分上来说,日本就有了留下来的理由。

原关东军司令部的一部分

在关东军看来,溥杰“根红苗正”,长期在日本留学,可谓亲日,且地位尊崇,所以关东军频繁鼓动他去找一个日本妻子。1936年8月,溥杰再赴日本深造。就在溥杰沉溺学习的时候,“伪满国内”出事了。先是“太上皇”,也就是实际控制溥仪的日本顾问吉冈安直,去北京代替溥杰和他的原配妻子唐怡莹离婚,接着1937年3月,关东军出台了“帝位继承法”,其中一条就是“满洲皇帝”无后则有弟之子继之。这期间,不管溥杰愿不愿意,反正日本军方已经给他找好了新对象——嵯峨浩。按一般人的印象,这种政治婚姻肯定没啥真感情,可没想到溥杰和嵯峨浩一见面,还真就一见钟情了。

影视剧中的嵯峨浩

溥杰是皇家出身,又留学多年,气度谈吐非凡;嵯峨浩乃侯爵家长女,十足的贵气小姐,又是经历了大正民主的新时代女性和名媛,二人一见钟情倒也不意外。到了1937年4月,溥杰和嵯峨浩就结婚了。他们虽然是政治结缘,但婚后相敬如宾。就是在嵯峨浩的鼓励下,溥杰主动给溥仪写信告知自己已经和日本妻子结婚。

溥杰和嵯峨浩

四、“返京”之后的恩怨

1937年7月,溥杰先返“京”(长春),到了9月,已怀有身孕的嵯峨浩也来到长春,二人的“王府”就在今天长春的西万寿大街的白求恩医科大学职工幼儿园。虽然溥杰因为妻子怀孕而高兴,但他哥溥仪可是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溥仪不傻,刚出台《继承法》,接着皇弟和日本女人就结婚了,明摆着,只要二人一生下儿子,溥仪的地位甚至生命都可能不保。溥仪在知道嵯峨浩怀孕后,特地找大学士给自己和弟弟占了一卦,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就说:一旦孩子降生,不仅是自己,甚至连溥杰,都可能“做牺牲品”。

溥杰一家

但溥杰可不这么想,首先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自己和嵯峨浩是真心相爱的,而且只要生了男孩,那“皇帝”的位置就落到自家了,所以他“暗暗自喜”。所以溥仪才会感叹“他(溥杰)不跟我一条心”。围绕嵯峨浩怀孕一事,即便“伪满”只是个傀儡政权,但仍免不了兄弟隔阂和权力斗争。

1938年2月26日,嵯峨浩临产,溥杰在产房外焦急等待,而“皇宫”里的溥仪更像是等待判决书。最后嵯峨浩生了一个女儿,溥仪高兴之余亲赐“慧生”之名。以慧生出生为契机,溥仪兄弟二人的关系迅速缓和。关东军的阴谋也随之破灭。

当年9月,愤怒的关东军将溥杰夫妇调离眼前,将他们派到东京。1939年9月,溥杰再次回到长春,而嵯峨浩则因再次怀孕而留在东京,到了次年3月,嵯峨浩带着两个女儿(又生了一个女儿嫮生)回到长春。

溥杰、嵯峨浩结婚

虽然嵯峨浩是日本人,但是她也充分尽到了一个妻子的责任。1943年,溥杰夫妇二人携带女儿再次去往东京,溥杰去陆军大学进修,女儿们则在日本上学。1944年12月,溥杰夫妇回长春,大女儿则被留在日本,小女儿嫮生随之回国。到了1945年8月,伪满灭亡在即,溥杰绝望中一度想开枪自杀,被嵯峨浩死死拦住,嵯峨浩痛哭,说你要死了我怎么办,最后溥杰想起了丈夫和父亲的职责,才放弃了自杀。此后溥杰带着嵯峨浩随溥仪“移驾”通化栗子沟,之后二人在此地分别,溥杰打算先带溥仪去日本,结果半道被俘虏。失去溥杰消息的嵯峨浩带着小女儿辗转各地流浪,风餐露宿好几年,最后机缘巧合回到日本。经此一别,夫妻俩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别竟然16年。

特赦后再次见面的二人

文史君说

1960年,溥杰被释放。成为新中国公民的溥杰,心中还是放不下日本妻子,这成了他内心中最痛苦的事。而嵯峨浩在日本也苦苦等待丈夫。终于到了1961年5月,经周总理斡旋,相别16年的二人在北京再次相遇。此后,嵯峨浩加入中国国籍。1987年,嵯峨浩去世,溥杰悲痛万分,他说“我夫人是因‘政略婚姻’而来,却未给关东军做过任何事,她爱我一生,爱中国一世,真心真诚,令我永生难忘”。1994年,最后的皇弟溥杰亦去世。

参考文献

溥仪:《我的前半生》,群众出版社,1964年。

溥杰:《溥杰自传》,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嵯峨浩:《流浪的王妃》,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