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短篇小说是多丽丝·莱辛特别正确的打开方式
2020年12月19日19点,北京单向空间·大悦城店迎来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世界”。她的两部短篇小说代表作《到十九号房间去》和《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于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莱辛优秀的写作同行,嘉宾文珍、邓安庆同样深谙短篇小说写作的幽微。他们怀着对莱辛由衷的热爱与敬佩,与在场数十位读者在接下来的两小时里畅谈了莱辛的短篇小说创作。
对谈伊始,两位嘉宾首先跟读者分享了莱辛之于其他作家,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文珍从自身的阅读体验出发,讲到写短篇的莱辛跟印象中很晦涩、非常难以进入的、刚开始就有点拒斥的她很不一样,肯定短篇小说是她特别正确的打开方式。读完她的短篇,读者会感受到莱辛的火热与极强的同理心。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小说世界,莱辛总在自我逼问,可以为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做点什么。邓安庆则从莱辛的成长经历和人生轨迹入手,提到莱辛非常广阔的世界性视野,并借由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中所述之莱辛,指出莱辛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清晰,两部短篇小说里面写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事件,都是以非常清晰、有力的笔触写的。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
接着,两位嘉宾就本次活动的主标题“另外那个女人”这一同名篇目,从十分丰富的阅读视角予以了个性化解读。文珍称《另外那个女人》是《到十九号房间去》这部小说集中她最喜欢的一篇。故事中那个叫罗丝的女性先是死了母亲,后来拒绝了既定的未婚夫,而后在经历伦敦遭轰炸、痛失家园与父亲的情况下经历爱情的甜蜜与不完满。文珍发现,这个有多重反转的故事跟莱辛本人在战时的状态最为接近,女主人公罗丝的情感经历也有非常多莱辛自传的影子……当然故事可能是好多事的叠加,一个人是许多个生活中原型的叠加,取自真实的血肉,但并非照搬生活”。她说,莱辛曾坦陈“我不断会把爱情让位于写作”;认为莱辛之所以能如此真切地写出两性之间的感受,是因为她首先是非常懂得爱、也需要爱的人。文珍特别提到故事中那个非常真实,甚至有点儿打动人的浪子式的男性角色,说到女性对男性的温柔反让男性避而远之,这反映出人类关系中,约定俗成的婚姻关系的荒谬正在于它是反人性的,人经常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一眼看得到头的关系。邓安庆则接文珍提及的男性对女性温柔所持态度这一话题,指出厉害的女作家写的男人都有一种相似的地方,就是男人在里面是一个坍塌式的存在;她们的故事生动地呈现了这样一个经典母体,即“男人在面对窒息的温柔时,总感觉想逃离,却又心怀内疚。”从《另外那个女人》中,文珍透过罗丝这一角色,点出女人的“女儿性”“妻性”和“母性”,道出莱辛的这个人物是要在一个废墟的世界重塑一个秩序,是更本能的、可以战胜所谓的贤妻良母角色的更真实的“人”。深受文珍观点的启发,邓安庆顿悟到现实中和小说中的一个男性特点,即“男人在希望得到女人原谅时,会展露出一个天真的小男孩的样子;在做错事寻求原谅时,会感觉在女性母性的目光注视之下,自身得到一种净化”。两位嘉宾在故事之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两性解读视角。
文珍
作家。已出版小说集《夜的女釆摘员》《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历获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山花双年奖、华语青年作家奖、华语文学传媒最具潜力新人奖等。
被问及最为喜欢和惊喜的篇目,邓安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天堂里上帝的眼睛》。这个讲述一对英国夫妇或称情侣在二战六年后去一个德国村庄——战胜国的国民去战败国的村子——旅游的故事所捕捉到的两国国民的内心情绪,让他觉得就像你睡在床上,总感觉下面有什么东西扎着你,你仔细摸摸又没有,但是一躺下去又扎着你,就那种很细很细的扎人的东西,那些东西是隐藏在厚厚的棉被之下的东西,但是能感受到。同时,同为写作者,他体会到莱辛写作这个故事时可能会有的艰涩时刻,以及为顺利推进故事,莱辛可能有过的愁苦与兴奋,这种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让他更为珍视这个故事。文珍则选择了《恋爱的习惯》一篇,她感动于一个女性作家对另外一个性别的理解,莱辛在故事中所展现的平等、理解和温柔到现在看起来都是很前卫的一种女性主义的观点;此外,故事里还是有一种相信,相信两性沟通是可能达到的,这个理解是可能发生的。
面对“莱辛如何看待猫”和“从《穿过岩洞》故事,谈谈少年时代对一个作家的写作有着怎样的影响”,两位嘉宾分别给出了极为动人的回答。爱猫人士文珍实实在在感受到莱辛对猫的感情,看出莱辛之所以把猫“写得这么活灵活现,写得这么独立、这么美丽,写成跟人平等的生命体”,是因为她具有很多跟猫相处的生活经验,同时莱辛也不会或卑或亢,而是对读者始终保持了足够的信任,对世界、物种采取了一种平视的目光。邓安庆回忆,《穿过岩洞》是他上大学时接触的第一个莱辛的短篇。这个以小男孩的视角写的故事跟莱辛其他小说很不一样,是她较为罕见的一类视角。故事本身特别简单,小男孩为了跟陌生伙伴较劲,不断练习海底憋气,努力穿过海里岩洞。由此,他点出,“少年时代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我需要命名这个世界,我需要让这个世界在我脑海中建构成我自己想象的一个样子。”在此过程中,少年“内心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大人无法体会到的东西,这个时候这个世界是有光的,我觉得少年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此,就是我自己创造了我所想要的世界,我自己的喜悦只有我自己知道。”同时,无力表达内心的惆怅和无人分享喜悦的孤独也是特别动人的。
邓安庆
作家,1984 年生,湖北武穴人。已出版《纸上王国》《柔软的距离》《山中的糖果》《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望花》《天边一星子》等书,有部分作品曾被翻译成英、意、西、丹麦等多国语言。
此外,两位嘉宾还提到莱辛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与文学创作的广阔与不设限、莱辛笔下婚姻中的男性与女性形象,以及莱辛与中国作家,如张爱玲、王安忆,在写作手法与写作风格等方面的有趣对比。在面对最后一个问题“单纯从阅读快感的角度为读者推荐一个莱辛的入门短篇”时,邓安庆依旧选择了他已经安利了好几位朋友的《天堂里上帝的眼睛》,文珍则认为这两部短篇集中的任何一篇都有可能打动读者,希望由读者自己去发现。
对谈后是热烈的读者交流环节。两位嘉宾先是就读者对于《到十九号房间去》的同名篇目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细致回答,接着就“近年来女性主义写作是否被过多提及”以及“天分和勤奋,对作家的写作哪个更重要”两个问题给出精彩作答。文珍从身边以及近十年来女性所处的现实和网络环境谈起,指出女性主义写作对于提高整个社会对女性处境的认知及切实改善其处境所具有的严峻的现实意义。她清楚地表明,女性主义写作不是“要特权”,而是“双方都要发出自己声音”;不是在强调两性的“对抗性”,而是“我承认我的女性视角,我承认我受限于我的性别,男性也同样受限于他们的性别,这样才有对话的可能。”她注意到莱辛写于上世纪的那些深度刻画两性关系的作品,如今依然会有人觉得被冒犯,也说明女性主义写作并非“时髦的热词”,而是的确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来推动实现两性的平等对话。邓安庆从自身的写作经历出发,说明写作者除了天分这个先决条件外,“要有非常辛苦的劳动”,写作中很细微的感受一定要从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他借由《穿过岩洞》这个故事里小男孩长时间默默练习憋气,最后成功穿过海中岩洞的经历,指出写作是一个“孤独但饱满的过程”。满怀虔诚地热爱写作的他说,写作就是穿过岩洞,浮出海面,看到蓝天的过程。
活动开始前,有读者发问多丽丝·莱辛来北京了么?应该有不少人跟这位读者一样,内心始终觉得莱辛从未离开,即便事实上她去世至今已七年有余。相信只要人类不灭,莱辛和那些伟大的文学传统上同样杰出的文学巨匠们就会因他们的作品而永远与我们同在。唯愿更多的读者通过莱辛的短篇小说,走进莱辛的丰富世界。这位“年轻而睿智、年老而叛逆”的小说家在过去的岁月里温暖过也激怒过全世界的人们,并将继续引领我们走向未来。
《到十九号房间去》为多丽丝·莱辛短篇代表作Ⅱ,国内首次译介,含十九篇作品,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四十余年间。莱辛道出人际关系中的激情与困惑,在冷静地剖解日常中,竖起一面镜子,便于人们对镜自照。
《到十九号房间去》由诺奖作家莱辛本人亲自选目,书中的19篇故事曾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全世界发行。其中,《穿过岩洞》等篇目被收入很多作品集;《恋爱的习惯》《男人之间》《楼顶上的女人》等被拍成电视电影;《不愿意上短名单的女人》将男性对女性的PUA展示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包括男性读者在内的众多读者喜欢;著名的《另外那个女人》《到十九号房间去》则展示了莱辛极高的叙事技巧,深刻挖掘了男性和女性,尤其是女性的内心;《天堂里上帝的眼睛》聚焦二战结束的六年后,作为战胜国英国的国民去战败国德国的一个村子旅游的所见所闻及所思所感;《最终,我是如何丢掉了我的心》是莱辛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本书特别收录莱辛专门撰写的前言、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及莱辛受奖词,极大地方便读者对作家本人及作品本身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有短篇代表作《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
[英]多丽丝·莱辛 著
裘因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9月
《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为多丽丝·莱辛短篇代表作,国内首次译介,含十九篇作品。书中,有位年迈的寡妇,与猫相依为命;有两桩中产阶级自由派婚姻,共享一个惊人秘密;有位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漂亮姑娘,面对婚姻不知该选爱情还是面包;有位不再年轻的女演员,第一次坠入爱河却只能借助舞台表演倾诉情感;有位理性主义政治家,父亲去世后,转而向宗教寻求安慰;有伙外星人千万百计想告诉地球人即将发生的灭顶之灾;有个雪人对人类社会的温暖无限向往,却不知危险迫近……莱辛在这一本书里,涉及多种多样的主题和群体,捕捉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所昭示的真相,让无法言说或羞于言说之意得以表达,展现了独到的洞察力、智慧和悲悯。
在多丽丝·莱辛近八十年的文字生涯中,她写过长篇、短篇、散文、回忆录、剧作等多类文学作品;在《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这一部短篇集中,读者可以一并领略写传统小说的莱辛、写散文的莱辛和写科幻小说的莱辛,体会到莱辛这般伟大的作家那如万花筒般的文字魅力与思想闪光。
原标题:《短篇小说是多丽丝·莱辛特别正确的打开方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