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年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吉林农业大学哪来的吸引力

2020-12-21 2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3 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共全职引进植物保护、中药学、园艺学、生物学、兽医学等多学科各类高层次人才 13 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杰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 29 人。"

"2017 年以来,学校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取得了新增 4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佳绩;今年,学校有 12 项科技成果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中学校立项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创造了历史新高。"

……

说起学校的人才引进和人才队伍建设,吉林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史旭升滔滔不绝。

作为一家省属涉农类高校,吉林农业大学在短短 3 年时间,人才引进工作就取得如此佳绩,究竟为何有这样的吸引力?

水积而鱼聚 木茂而鸟集

" 人才 " 二字,笔画虽少,分量很重,是一所高校的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吉林农业大学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近年来,我省不断推出强有力的引才政策,打造越来越优化的人才环境。有好的政策、好的环境,这让学校看到了引进高端人才的希望。他们先是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从原来的每年 100 万元提高到每年 2000 万元,而后又相继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引进优秀博士管理办法》《师资博士后管理办法》,对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作出了详尽安排。其中,包括每年优厚的特殊津贴,一次性提供 50 万元至 300 万元的购房补贴安家费用,提供最高 1000 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仪器设备配套经费,还为引进人才开展相关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所需的一切必要条件。

为鱼积水,为鸟茂木。学校通过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两种方式,先后吸引到多位 " 高精尖 " 人才。他们的到来,推动学校相关学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朱蓓薇,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双聘院士。2017 年被吉林农大柔性引进后获批成立了省属重点高校首个双聘院士工作室,提升了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同行业的影响力。

王英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2017 年来校工作后,迅速弥补了学校在中药资源育种方向缺少领军人才的不利局面,也为 2019 年中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顺利获批发挥了重要作用。

……

3 年来,吉林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不单有院士、中直单位的多名人才,还从国内双一流高水平高校中引进多位高端人才。

人才培养不能丢了任何一个 " 子 "

在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实验室里,副院长李伟正在忙碌工作。1980 年出生的他,正是学校自身培养起来的优秀学科带头人,也是学校人才政策的受益者。用他自己的话说," 当年我是最年轻的教授。学校的信任和培养,以及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我理应有所回报,做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人才体系建设,最忌讳的就是信奉 "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只重视引进的人才而忽略了本土人才。吉林农大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人才培养应该是满盘棋,不能丢了任何一个 " 子 "。为此,吉林农业大学坚持 " 两条腿 " 走路,统筹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化人才双培养,为校内青年教师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相继通过职称评审系统改革、第二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制改革,又全面启动了人才培养工程,从全校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遴选学术领军人才、带头人、骨干等进行重点培养。对于着力培养的创新人才,除享受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福利待遇外,学校每年还会提供相应津贴奖励。

" 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作为受益者,车东升同样感触良多。2014 年,他通过答辩,获聘专业技术岗七级副教授。去年,在他刚刚顺利通过五级副教授答辩后,正巧赶上了学校政策的出台,于是符合条件的他又顺利申报成为四级教授," 青年教师不用再一味等时间、熬资历,大大激发了积极性,也给了大家更多发展机会,来做更多的事。"

引进的高端人才带动了整体人才队伍的提升,而本土人才的成长则优化了引进人才的科研团队结构,使得人才队伍更有后劲。吉林农业大学根据本土化人才的研究方向和个人意愿,将他们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匹配组成 " 引进学者 + 本土教师 " 团队,形成相互学习研究的良好氛围。随着二者的匹配融合,契合度越来越高,本土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以引进人才为引领,与校内原有人才交流、碰撞,才能令本土人才快速成长进步,发挥出人才的叠加优势。" 史旭升兴奋地说。

目前,吉林农业大学本土化人才数量已达百人,各类省级人才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高层次人才本土化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人才齐发力 硕果满枝头

高校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才,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直是最大的难题。吉林农业大学却将其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率先迈出了最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事实证明,这一步,迈得十分正确。

3 年时间,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7 个;成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A 类建设高校;建立了基本覆盖农业产业各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实现了国审主要作物品种全覆盖;率先在省内成立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和智慧农业研究院,助力玉木耳、吉林白鹅等特色项目在精准扶贫包保村落地生根。

在 " 十三五 " 期间,学校科研立项 1682 项,到位科研经费 8.2 亿元,成果转让及横向项目经费达 1.5 亿元,累计创造技术增收 150 亿元。高层次人才 " 磁石效应 " 取得累累硕果,学校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综合排名也都随之实现大幅跃升。

在人事人才体系建设这条路上,奋进的吉林农业大学必将引才、聚才、重才、爱才,继续打造适宜干事、适宜发展的人才高地,在我省乡村建设行动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来源:吉林日报

编辑:丹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