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育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46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配置区域均衡的医学教育资源,保障民生工程和地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作出答复,其中明确指出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提升薄弱地区医学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
答复原文如下: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846号建议的答复
教高建议〔2020〕645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配置区域均衡的医学教育资源,保障民生工程和地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现答复如下: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一直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不断深化医教协同,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关于建立高端医疗人才的区域平衡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医学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为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化和医疗服务同质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是医教协同做好医学教育顶层设计。医教协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明确提出深化医教协同,建立健全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教育部与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了医学教育部际协调工作组,建立了医教协同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协商解决医学教育重大问题,提出医学教育改革重大政策。二是以需定招促进培养使用有效衔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以需定招”课题研究,对我国医师供给与需求情况、临床医学教育规模与结构(本科层次)、部分省份医师供需与医学教育情况以及相关国际经验进行了深入调研,对2020-2035年临床医师需求数量进行了初步预测,对完善我国医学教育“以需定招”工作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有助于指导地方和高校进一步做好医学人才培养工作,促进医学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衔接。三是面向基层扩大订单定向培养规模。2010年,我国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提出 “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政策,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医生。十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6亿元,支持113所医学院校为中西部22个省份3万个乡镇卫生院招收培养了6.3万余名免费医学生,覆盖临床医学、中医学等7个专业。目前,已有六届2.5万余名免费医学生毕业,超过90%按照协议到乡镇卫生院就业,有效缓解了基层卫生人才短缺、区域医疗资源失衡的问题,显著提升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同质化水平。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坚持以需定招,合理确定招生结构和规模。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大对医学院校支持力度。下一步,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提升薄弱地区医学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医学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关于建立分类医学教育指导、评价体系的建议
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工作,注重对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分类指导,积极推动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健康水平的需求。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提出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全类型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医学人才。一是深化基础性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二是深化服务健康乡村建设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教育改革,着力提升医学生解决农村医疗卫生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深化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衔接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推进“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加快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四是深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推进八年制医学(九年制中医学)教育改革,夯实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提升临床能力,培育科研潜质,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医学未来领军人才。五是深入推进“医学+”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主动应对国际医学竞争,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促进医学与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引导不同类型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和水平。下一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依托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卓越医生专项建设计划,加强对医学院校的分类指导,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医学教育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
三、关于建立国家主导的医疗卫生人才使用和后续教育机制的建议
继续教育是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深化医教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了招生、培养、使用、继续教育为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了医务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
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对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基本制度、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为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保障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引导督促专业技术人员履行继续教育义务、提高业务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提供了政策依据。同时,在2020年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中,单列25期以疫情防控、医疗卫生、心理调试为主题的班次,培养培训医疗卫生、疾控防治相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下一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深入贯彻《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医务人员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1日
”
新闻来源:教育部
原标题:《教育部: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学教育的经费投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