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继明:白衣逆行,路漫修远
原创 复旦人周报 复旦人周报
“ 勖哉诸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亚东几千万人托命之场。” 每年九月丹桂飘香之时,无数学子都会伴着这首校歌踏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大门。
而对于已经在上医与华山医院坚守了数十年的张继明医生来说,从少年时选择从医,再到穿上白衣走上讲台,再到过去的一年最艰难时逆向而行奔赴武汉,他用自己的时间、知识、信念和素养无怨无悔地诠释着这首歌,走着自己的路。
编辑丨金梦恬
记者丨钱天则
文丨钱天则
少年时的另一条路
1990年,张继明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当时名为上海医科大学),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硕博连读学业生涯,也开启了他在华山医院的职业人生。
但最初,学医并非他的第一选择:张继明来自农民家庭,对大地有着天然朴素的感情,“农学”于是成为首选。直至高中班主任樊学敬为他提供了另一条“学医”之路。
张继明的家乡大别山区,在当时尚落后贫困,卫生条件极差,医疗条件也很简陋。因为缺医少药,传染病的流行变得非常迅捷。如伤寒、细菌性痢疾、肝炎一类的疾病困扰乡人已久。
于是,在老师的建议和一腔“济世之心”的鼓动下,他最终选择进入河南新乡医学院的医疗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回到了家乡的镇医院工作。
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个回乡工作的大学生,他在镇医院兢兢业业工作了整六年。积年累月的工作和一线经验让他了解了很多传染病,更帮助很多父老乡亲们摆脱了病痛之苦。当他背负着乡人的期望和祝福,踏上赴上海医学院的深造之路时,这段工作经历成了他的临床经验的积攒、职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磨砺以及前行路上的动力。
而在研究生录取过程中,医学院的林善锬教授、当时华山医院的传染病科主任翁心华教授和全国著名的流行性出血热专家王嘉瑞教授,都给予了张继明极大的帮助。家乡的工作经历让张继明有了选择传染病领域的意向,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加入以传染病研究见长的华山医院。而林善锬教授直接向翁心华教授和王嘉瑞教授举荐了张继明,则促成了他最终走上传染病研究的道路。
“正是在这么多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命运之路发生了改变。”张继明感慨。
进入大学后,张继明攻读的是临床技能型研究生,在他设计课题和进行实验的求学生涯中,许多导师和教授都给予过他受益匪浅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如今再报出这些名字,张继明的言语里都是真挚的感激之情。
求学的日子恍如昨日,但如今的他也已经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了。2020年,张继明被评为“钟扬式好老师”,这距离他来到复旦医学院,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年。
若非这些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若非心中满怀的对故土乡人的责任感,张继明也不会勇敢地踏上另一条路,虽然这一条路布满辛苦,但在勤恳的汗水的灌溉下,便能远离荒芜,而获得真理的饱足。
| 张继明
讲台、医院与实验室的三线并行
谈到从一名医学研究生,到医学院讲台上的老师、华山医院手术室里的医生和实验室里的优秀学者的身份转变,张继明用了一个词:“珍惜”。
毕业后的他,自认为自己是从小乡村走出来,能力和周边的人相比仍显逊色,所以要更加珍惜各种机遇。“经受得住寂寞,笨鸟先飞,做一个不遗余力的追赶者,一刻也不能松懈。”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他已经回忆不起93年还是研究生的他第一次给学生授课时试讲的内容,但还记得那天台下坐着的评审以及紧张的情绪。“成了一名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
但这种紧张没有持续很久,随着经验累积,授课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在讲台上,他教导他们“为医之道,贵在踏实”;因为同样出自小镇,他鼓励学生“英雄不问出处,人生的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路上肯付出多少”;他更告诫这群终将走上岗位的学子,“要时刻牢记自己身为复旦人、上医人的使命与职责,要珍惜这个身份。”
除了站在讲台上,张继明很多时刻奔波于医院中。从有手机以来,他存下了每一个病人的电话号码,和他们始终保持联系,如今手机通讯录里已经有了几千个联系人。有时候,地域的遥远让他没法给病患提供及时的治疗,但一两句宽慰的话同样也能起到治愈的效果,“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张继明面对病人时的信条。
而在学术上,张继明同样努力把握住每个机会。当他在求学最初,感到自己科研能力的不足时,主动向翁心华教授寻求支持。翁教授非常重视,带着张继明去找闻玉梅院士,闻院士安排了翟涤教授带领张继明进行了乙型肝炎方向的研究,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传染病,是传染病学中的重要命题。
如今,张继明已经是上海市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上海市医学病毒学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华肝脏病杂志》、《世界感染杂志》等等杂志的编委,还承担或参与了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课题、临床医学重点课题、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1”重点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了三十余篇论文。
而面对更喜欢教室、医院和实验室的三重身份中的哪一个这一问题时,张继明的回答 :“有些东西是必须要的,比如一个人必须吃饭,必须睡眠,不能说更喜欢吃饭或者睡眠,这不是一个选择题。三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的学生是学医的学生,如果我不会看病,我能教学生什么呢?面对新型疾病,你也必须要用到科研方法。”
在张继明的医学路上,老师、医生、学者,这三个身份,他转换自如,同样珍惜。
| 张继明和张文宏在华山医院抗疫英雄表彰大会上
去武汉,逆向而行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每个人匆匆前行的脚步。一月中旬,华山医院的医生们就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张继明所在的科室开始清理病床,为接纳患了新冠肺炎的病人做准备。张继明同时主管了华山医院的好几个院区,他亲力亲为,每个院区的计划都参与组织讨论,在北院、总院等院区间奔走。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检测新冠肺炎的试纸紧缺,对病人的检查存在着不到位的风险,于是张继明等医生迅速成立了快速检验小组,还制定了非武汉市外来人口居家隔离等应对方案,反应迅速,措施到位。
尽管如此,张继明并没有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学生们无法返校,而他则会在半个月后,奔赴武汉,奔向战场。
二月初,张继明携华山医院的“三纵队”驰援武汉。收到医院通知他前去武汉抗疫的消息时,他还在和副院长商讨北院的一位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情。他对这个指令早有预料,而家人也已经习惯了他的敬业,虽然担心但还是表示理解。他形容自己去武汉时的心情“像是要去打仗”,但当时,他的出战宣言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不辱使命,带着所有人平安归来”。
到了武汉,他先去了当时还空空如也的方舱医院,参与接收病人、建设医院。在方舱医院,张继明的工作是负责整个医院的院感管理,保障全体医护人员“零感染”。为此,他和战友们设计了严格的院感流程,在方舱医院附近临时建了一个焚烧炉,专门焚烧医护人员的医疗废弃物;统一收集病人的排泄物、洗脸水、漱口水等,各自运到专门的地方处理。
面对方舱医院艰苦的条件,张继明和同事们也是想尽办法克服,尽可能给病人们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病痛的折磨、来势汹汹的疫情、难以预料的明日,都让处在隔离中的病人们感到绝望与恐慌,于是,他们又在方舱医院里成立临时党委,采取“话”疗的治疗方法,通过党组织的力量镇定人心,而医护人员陪伴聊天也有效改善了部分患者低落的心情。
最终,张继明所在的方舱医院从开始在休舱,医护零感染。
而在这之后,他又转战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投入治疗一线,坚持陪武汉打完了这场硬仗。
但在采访中,他提及最多的,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而是他的同事,他的病人,还有他的学生。
他深深感激着国家和政府的关怀与领导,感激着后方的复旦大学与华山医院等方面提供的支持与保障。他感叹着同事们奋斗在第一线的尽职尽责,很多人因为整天戴着口罩缺氧昏了过去,还有很多人远离家庭,想念家人到了接到过生日的小孩打来的电话就会崩溃落泪的程度,但即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磨砺,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也感叹着病人的善良,有一对父子都生了病,住进了方舱医院,但他们却还惦记着自己手上有一笔存款,暂时还用不上,想要通过医院捐给更有需要的人。他同样牵挂着他的学生,在方舱医院每日工作之余,他不忘给正在家上网课的学生答疑。回到上海休整完毕后,他第一时间联系的,也是等着他开诊的病人,和在他手下开展课题的学生。
在逆向路上,战友们与他同行,给他力量,患者是他前行的信念,学生则是他在后方,沉甸甸的记挂。
| 张继明和焦扬在华山医院抗疫英雄表彰大会上
展望前路
评价过去的一年时,张继明用了“意外”这个词,无论是科研计划还是教学计划,他所有的计划都在这忙碌的一年被打乱了。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崭新的一年,他展现出了一个专业医生的客观。
他认为大家不必过多担忧疫情的卷土重来,毕竟历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传染病大流行,而现在医疗条件进步,物资水平提高,每个人只要按照政府原来的要求,从自身做起,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整个社会协同起来,就不会给疫情任何可趁之机。
他同样给予了复旦的学子们,他的学弟、学妹还有部分他的学生最最真诚的祝福,他希望每个复旦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成为一个复旦人是多么值得骄傲。在这次驰援武汉疫情的行动中,复旦大学表现优异,在方舱医院,他还记得救助过的一个小病人向他表达了希望自己将来能够考上复旦大学的恳切心愿,他们现在也保持着联系。
同时,他也希望学生们不要忘记这场发生在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初的疫情:“要铭记全国那么多人为此付出的巨大的牺牲,尤其是医学院的学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他希望每个医学院的学子们都能记住这八个字。
回望过去这一路,张继明从来没忘记自己来自山村,他称自己是农民子弟,所以更加感恩现在拥有的一切,想要回馈社会;他从来没忘记自己的医者初心,返沪后面对铺天盖地的褒奖,他风淡云清,认为没必要把他的行为说得太高大上,“疫情面前,别无选择,必须要站出来,必须要上,这就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他也没有忘记过自己为人师、做学术的专业素养,时时刻刻都把学生和课题都放在心上。而接下来的路,他也将着一身白衣可逆行,路漫漫其修远兮。
| 张继明在华山医院抗疫英雄表彰大会上发言
原标题:《年终特刊|张继明:白衣逆行,路漫修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