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籍新书·2020年冬季|五礼通考
《五礼通考》(全20册)
[清]秦蕙田 撰,方向东、王锷 点校, 中华书局
《五礼通考》268卷,由清秦蕙田于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历时38年编修而成。全书按吉、嘉、宾、军、凶五礼次序,分类编排,考察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演变的历史。全书会通经史,梳理礼制,分类详明,征引丰赡。征引文献以经书为主,以史书为辅,兼及子部、集部,凡经、史、子、集中涉及礼仪、礼制的内容,几乎搜罗殆尽,对礼制的发生和演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考证。将经、史、子、集材料按类编排后,秦蕙田等人遂加案语,发表己见,或交待分类缘由,或考辨注疏是非,或条理礼制流变,或辨证疑难争议,内容丰富,时有新见。《五礼通考》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曾国藩盛赞此书,称其:“举天下古今幽明万事,而一经之以礼,可谓体大而思精矣。” 本次点校出版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对全书加新式标点,并加专名线;二是各个版本进行对校,订正底本讹误,补缺改正;三是对《五礼通考》征引文献进行核对,订正谬误。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部了解中国古代礼仪制度可读、可引、可信的整理本,为今后的礼学研究、经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清代乡试文献集成·第一辑》(全150册)
国家图书馆 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本书收录清代乡试录、题名录、同年录、同年齿录、同门录等乡试文献368种,记录当次乡试的考官、试题以及录取考生的姓名、年龄、籍贯、家世、著述等履历资料,涉及全国各个地域,尤以其时文化和经济发达的直隶、顺天、浙江、江南等为最。清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名人和各地时彦名贤等的相关资料,如吴士俊(见《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顺天乡试同年齿录》)、李鸿章(见《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顺天乡试录》)、朱恩绂《清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湖南乡试题名录》等,多可在本书中得见。
《邓汉仪集校笺》(全3册)
邓汉仪 著;王卓华 校笺,人民文学出版社
邓汉仪(1617—1689),字孝威,原籍吴县洞庭之绮里,生于泰州(今属江苏),郡望南阳。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因年老授中书舍人归籍。邓汉仪为清初著名诗人,阮元称他“与太仓吴梅村主盟风雅者数十年”。钱仲联先生则将其比作“掌管专一把捧帅字旗”的“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
邓汉仪诗文集《慎墨堂集》已失传。本书全面辑录、笺注其诗文作品,收《官梅集诗》一卷、《慎墨堂诗拾》九卷、《青帘词》一卷、《慎墨堂佚文》一卷、《慎墨堂笔记》一卷、《诗观诗人小传》三卷(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物,其生平仅存于该书,文献价值极大)、《荩心录》一卷。新辑诗作,据《慎墨堂诗拾》体例,辑入相应卷次,并在笺注中注明。笺注内容涉及当时人、事、典故、方舆地理、历史事件等。附录有邓汉仪年谱、传记资料、交游唱和诗及亲属遗诗。
整理者王卓华,河南范县人。玉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8)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等。出版有《痴人痴语》《康熙博学鸿儒著述考》《中国诗学三种》等。
《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稿抄本丛刊》(全23册)
李运富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精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之《说文》研究稿抄本25种影印出版,并于每种稿抄本前撰写简介一篇,以提要钩玄、考镜源流。这批稿抄本的作者不乏乾嘉学派的大家名师,如王筠、王念孙、严可均、姚文田、钱大昭、郝懿行、惠栋、刘宝楠等,主要包括对《说文》的全面研究、《说文》的文本校勘研究、订补关于《说文》研究的著作、《说文》的专题研究等。
本书将立体系统地呈现清代《说文》研究的全貌,进一步促进汉语文字学史、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实为一座亟待开发的学术“富矿”,也是研究“六书”学之门径、治小学之津梁。
《中国历代方镇年表》(全13册)
吴廷燮 撰,天津古籍出版社
《历代方镇年表》是近代史家吴廷燮所撰职官类史表,包括汉季方镇年表、三国方镇年表、晋方镇年表、宋齐梁陈方镇年表、后魏方镇年表、东西魏北齐周隋方镇年表、唐方镇年表、五季方镇年表、北宋方镇年表、南宋制抚年表、辽方镇年表、金方镇年表、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明督抚年表及同治以后督抚表。取材历代正史及其他别史、政书、文集、碑志,梳理汉至清地方军政长官之沿革变迁,逐年列出附以考证,是文史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此次出版系据民国辽海书社铅字本影印。
《陶渊明接受通史》(全2册)
李剑锋 著,齐鲁书社
作者在广泛搜集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总结了历代读者对陶渊明的接受情况及原因等。作者在书中将陶渊明接受史分为奠基期、发展期、高潮期、衍展期、复变期、收获期六个发展阶段。《陶渊明接受通史》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框架明晰,行文优美流畅,旁征博引,全面再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至清代时期人们对陶渊明的理解与接受,对全面了解陶渊明接受史具有重要意义。
《战国策校注系年补正》(全2册)
郭人民 著,孙顺霖 补正,中州古籍出版社
《战国策校注系年》为郭人民先生的力作,1988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黄丕烈椠姚氏本为底本,参以鲍注吴校本及雅雨堂本,广罗前人校注成果,校同异,辨真伪,加注释,为之编年。多有新见,颇受治先秦史学者的推崇和关注。然而由于出版时间较早,存在一些玉中之瑕,很有必要将其增补、修正,使其更加完善。鉴于此,郭人民先生的生前好友孙顺霖先生对其进行了补正,是为《战国策校注系年补正》,由中州古籍出版社于2020年11月出版发行。此次出版主要补原书漏缺、正原书谬误,并附录《战国策逸文》《战国策考研目录》《现存战国策版本表》《战国策序跋辑》等文献资料。需要说明的是,原书为简体横排,此次出版时以繁体竖排的形式呈现。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全2册)
孙贯文 编著,三晋出版社
60余年前,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者孙贯文先生,倾力编就《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以下简称《草目》),收录汉至唐代中晚期石刻拓本条目4000余条。他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的石刻拓本进行全面鉴定、去伪存真、断代排序,按历史年代顺序列出详尽目录,并且对各种石刻进行有关情况的介绍,如石刻的年代、所在地、传流情况、别名、重要特征、真伪、书体、主要内容及有关历代金石著录等,都作了一定的考证与说明。
出于种种原因,这本《草目》长期以来未得公开出版,但其油印本一直是各大图书馆及有关研究单位的必备参考资料。经由孙贯文先生的高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古代石刻研究专家赵超先生整理并作序,三晋出版社首次将其公开出版。书后附孙贯文先生五篇学术论文及一部学术专著。本书在制作过程中,首次将分散于多期《考古学集刊》上的《草目》篇目做了体例上的统一和内容上的校正,使其成为一部体例清晰、内容完备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草目》版本。
“中华谋略经典”丛书
黄朴民 孙建民 马瑞 译注,岳麓书社
中华谋略智慧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经验的结晶,它既是古人指画攻守、行军用兵的法则,也是创业立国、平治天下的指南。“中华谋略经典”系列图书精选中国历史上的谋略经典,由知名专家深入浅出地加以导读、注译和战例解析,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谋略智慧的经典读物。已出书目:《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三略·六韬》。
《春在堂尺牍》(全3册)
张燕婴 整理,凤凰出版社
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经学大师,著作宏富,影响深远。本书为《俞樾全集》之一种。全书以人名为次序,共辑录俞樾函札1444通,是为当今能见到的现存俞樾函札之总集。信札中,或铺陈日常行止,或关照文化大业,或探究故实,或切磋学艺,或吟咏赠答,或披露心性,或评骘著述,或臧否人物,从中可以窥见俞氏之学识、品格、胸怀与情趣,亦有助于探究清末政治、社会、经济、学术状况之实态。整理者对每封信札的相关信息如人物、事件、写作事件都予以考证,对于研究俞樾交游状况,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马叙伦全集·老子校诂》
许嘉璐 主编,李春晓 翁美凤 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为《马叙伦全集》的一种,是马叙伦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九七三年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出土前的五十年间,《老子》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本书采用本证和旁证相互结合的科学方法研究《老子》,侧重校勘。全书征引各类版本,异文资料相当丰富;利用古文字材料,从形体结构解析字义;援引《说文》和各类文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训释。
《白虎通文献辑刊》(共19册)
何俊 主编,巴蜀书社
《白虎通文献辑刊》全面收录、整理了历代《白虎通》的各种版本以及相关研究性文献。在编纂体例上,区分了十卷本、二卷本、四卷本、记录本等几大版本系统,对于《白虎通义考》《白虎通义源流考》这些散见的文献也予以辑录,力求做到系统、完整。
《甲辰东游日记》
胡玉缙 著,吴格 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晚清时著名学者胡玉缙受张之洞派遣赴日考察的全面记录。自出发起,每日详细记录了他考察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向西方学习所产出的社会效果、对清廷应当如何在当时的形势下向西方及日本学习都有仔细的讨论,同时记录了不少他与赴日考察的其他官员、清驻日官员的来往,可以透视晚清向日本的学习热潮,更可见晚清学者型官员实地考察之认真。作者在日考察是全方位的,涉及工业、律法、监狱等各方面,而尤以教育为主。他先后实地考察了数十所各类学校,详细记录了各学校的日常教学生活,对学生的精神状况也有很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出从教育入手解决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基本思路,其中不少看法,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中国书画基本丛书”:《图画见闻志校注》
[北宋]郭若虚 撰,吴企明 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已经有三种注释本出版过:第一种,俞剑华注《图画见闻志》,一九六四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俞注)。第二种,邓白注《图画见闻志》,一九八六年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邓注)。第三种,米田水注《图画见闻志》,二〇〇〇年,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米注)。三书先后出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简明的解读《图画见闻志》文意的读本,曾经发挥了普及读物所具有的作用。三书注释中,也提出许多可供参考的见解,本书择其善而运用之。但是,毋庸讳言,三书都存在一些缺点,难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三书校勘不周全,无明确校记;注释很简略,以词语疏解为主,大多无书证,且多疏漏,不少地方该注而未注,也时见错误。针对上述情况,本书的校注工作,贯彻诗画融通的审美理念与文献资料和文物资料并重的原则,切实做好五件事:一,校勘;二,笺注;三,考订;四,寻根;五,订误补阙,使全书呈现出研究方法多元化、知识性与学术性并重的特色。
《中国地方志集成补编·山东府县志辑》(全31卷)
上海书店出版社 编,上海书店出版社
本书是地方志经典品牌《中国地方志集成》的延续《中国地方志集成补编》系列之一种。《中国地方志集成补编》在选目过程中,主要择选各省旧方志中未经整理出版过的品种,对方志品种较少的府县,则注意收录其不同版本,去重取精,并参以他本,仔细校对、查漏补缺,可作为《中国地方志集成》的重要补充。本书全套31册,整理未出旧方志70种,山东一省未出重要旧方志尽数汇于此编,并有若干稀见方志,如《(康熙)曲阜县志》《(康熙)高苑县志》,两志国内仅存三部,对研究山东文史的读者来说,是案头必备的重要参考书。
《梅文鼎全集》
[清]梅文鼎 著,韩琦 整理,黄山书社
梅文鼎是清初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本套书为梅文鼎作品的整理和影印,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获2018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全书共分八册,第一册包括导言、后记,并对梅文鼎的《历学疑问》《历学疑问补》《历学答问》《杂著》《中西算学通》《勿庵历算书目》以及其孙梅瑴成的《赤水遗珍》《操缦卮言》进行了标点整理,其中《历学疑问》以康熙本为底本,参考了雍正兼济堂本、乾隆刊本和四库全书本,并简要作注。第二至第七册以上海图书馆所藏乾隆二十六年梅瑴成承学堂刻本为底本影印,并附梅瑴成《兼济堂历算书刊缪》乾隆刊本,为国内所仅见。第八册是《绩学堂文钞》《绩学堂诗钞》的标点整理,并简单出注,后附梅文鼎相关文献辑录和梅文鼎年谱,收录与梅氏著作相关的多篇序跋、梅氏传记、他人与其交往等资料。整理时系统参考了国内外所藏康熙刊本、魏荔彤编兼济堂刻《梅勿庵历算全书》雍正元年刊本及日本内阁文库藏雍正二年刊本。本项目的完成将为清代科技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文献,对清代学术史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诗集传》(一函三册)
[宋]苏辙 著,中国书店出版社
苏辙以文学名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苏辙一生解经、撰史、论政、时评、记传、歌诗,日不歇手,著述等身。《诗集传》是研究苏辙生平、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南宋江西筠州公使库本苏辙《诗集传》,是《诗集传》最早的版本,也是海内外孤本。中国书店此次采取线装彩色影印的方式,重现该书宋版原貌,对于古籍的版本、流传等具有研究价值,在版本学、校勘学领域有重大意义。
《文献语言新探》
董志翘 著,广陵书社
汉语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语言,首要任务是对这些材料进行广泛收集、认真鉴别、准确识读,因此汉语史研究需要与传统训诂学相结合。董志翘教授的最新力作《文献语言新探》集中体现了这点。本书可以说是作者教学、学术生涯的一次阶段性回顾与总结。
本书精选作者近7年来发表的文章33篇,包括24篇专业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9篇对当下有影响力的研究论著的评论文章。这些论文大部分发表于《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知名语言学刊物、学报。作者以出土文献、传世中土文献、汉译佛典文献以及日本留传的汉文典籍等语料作为研究对象,所作工作涉及常用词汇的考释、口语语法规律的探索,注重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的结合。对汉语史研究、古籍整理、辞书编纂以及高校语文教学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全102册)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 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集成》是首次将封存七十余年、十分珍贵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档案整理出版。战后中国对日战犯审判,是中国首次独立进行的国际审判,是对日本近代以来侵略暴行总结和盖棺论定的东京审判的有效延伸和重要组成,也是建立战后秩序特别是战后东亚秩序的重要基石。本档案共100册,约5万面,含有563个案卷,包含处理战犯条例、办法及审判程序,战犯处理委员会会议记录,各审判法庭及相关委员会提审战犯的文件和起诉书、请愿书、供词、判决书、见证人名单、审判记录等文件,以及受害者、日本战犯的照片等资料。并配有全书人名索引,以及重要案例简介、法庭沿革简介等附录,共2册。
《八闽文库》第一辑《福建文献集成(初编)》(200册)
《八闽文库》编纂委员会 编,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建文献集成》初编200册,为《八闽文库》出版工程首批成果。采用传统四部分类法编次,影印唐代至民国初福建人著述与有关福建文献凡217种,含稿本76种、抄本88种、珍稀刻本52种、油印本1种。所收文献如清陈迁鹤《珍山陈庶子易说》清抄本、清张甄陶《正学堂五经通解》稿本、清王庆云《王文勤公奏议》及《日记》稿本、清吴凤举《八闽人物志》稿本、明郑郊《史统》清抄本、明黄文焕《老子知常》《杜诗掣碧》清抄本、明黄道周《黄石斋集》清抄本、清王大经《东冶国朝文编》稿本、清何秋涛《一灯精舍未定稿》稿本、宋刘克庄《后村诗话》明抄本等,皆称孤罕秘笈,且多为首次影印出版,文献价值自不待言。编纂过程中,于撰者之考辨、版本之遴选、错乱之厘订、残缺之配补等多所用力。每种文献均作解题,由全国40余家高校、科研典藏机构近70位专家撰写。全书以单色影印为主,底本有朱笔或多色批校、圈点者,酌情采用彩色影印方式。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黄德宽 主编,中西书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共收录竹简五种八篇,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四告》记周公旦、伯禽父、周穆王、召伯虎四人的四篇告辞,其中第一篇内容与《书·立政》相关。这四篇告辞,各自独立,体现了书类文献的特点。《四时》、《司岁》与《行称》三篇皆是数术类文献。《四时》与《司岁》原系连续编号,抄写在同一卷。《四时》记一年十二月三十七时的星象和云、雨、风等物候,自成体系,对研究战国时期的天文星象和历法时令有重要价值。《司岁》述太岁运行一周十二岁所值之辰及其吉凶,系迄今所见最早完整记录十二岁名的文献。《行称》与《病方》抄写在同一卷。《行称》记一月“六称”之期、利弊和成效,所记称行之事均属政事,是目前所知首篇专述一月内政事宜忌的先秦文献。《病方》载病方三种,前两种属酒剂,末一种为汤剂,是迄今所见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类文献。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精华系列”(10种)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 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文学名家名作鉴赏精华系列(10种),选取三曹、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杜牧和李商隐等12位诗文大家极具代表性的诗、词、文,并请周汝昌、沈祖棻、袁行霈、葛晓音、王运熙和周勋初等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鉴赏品评,诠词释句,发明妙旨,深入浅出,流畅生动,既能深入剖析名家名作之佳处,又能使读者领略名家名作的音韵美、意象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黄牧甫自钤初刻印谱三种》
黄耀忠 编著,西泠印社出版社
《黄牧甫自钤初刻印谱三种》,收录的黄牧甫初刻钤印印蜕的剪贴本、某一阶段作品的汇辑本,以及早岁赠友的临摹习作印屏,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其中有两种是无记载、无出版、不为学界所知,因而弥足珍贵。因为三种皆初刻自钤,一如新发于硎,神完气足。钤印自是精准出神,笔意刀法,纤毫毕现。反映了黄牧甫少年时期篆刻取法的由来;中年时期篆刻风格确立和薄刃冲刀技法的形成。同时映证了他对历代印学理论全面的学习而产生的印学思想,反映了黄牧甫篆刻逐渐成熟迈向巅峰的艺术过程。
《汪世清辑录明清珍稀艺术史料汇编》(全6册)
汪世清 辑录,白谦慎 薛龙春 张义勇等 整理, 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是汪世清先生数十年搜集、整理的明清艺术史相关珍稀文献资料的汇编,主要整理者为白谦慎、薛龙春、张义勇。书中收录的资料,以明清之际徽州文人及新安画派为中心,涉及明清两代诸多艺术家的生平、交游、活动、作品著录等,其资料来源主要是文人别集、选集、书画录及人物传记、尺牍文献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书稿中既保存了不少稀见的善本、孤本,如龚贤《草香堂集》、郑圻《木瘿诗钞》、《汪右湘先生荣哀录》等;又有汪先生经过大量文献爬梳、辑录并整理成册的,以专人为主题的资料,如程邃、渐江、纪映钟、龚贤、汤燕生等各家诗录、文录、画录;或者展现了一时一地文人聚会唱和、往来赠答盛况的作品,如《水香园觞咏集》《阮溪诗征》;以及已经呈现了一定系统性的学术成果,如《石涛年谱稿》《石涛书画系年稿》《戆叟诗系年》《歙人书画著录稽考》,等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料汇为一编,不仅蔚为大观,且均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展开提供了丰富且扎实的文献基础。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