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初心之路|青年公益人刘楠鑫:助乡村儿童打赢“留守战”
十二月的广州寒意渐浓,在白云区“毕业后”公益图书室总部的房间里,或许是由于四壁来自五湖四海书本的堆集,却显得异常温暖。“毕业后”创始人刘楠鑫一边翻看着手机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展示公益图书馆在各地落地生根的图片,一边娓娓道来他作为一个青年公益人的初心和梦想。
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办公室。陈漫琪 摄
“我就是曾经的他们,我最懂孩子们需要什么”
出生于1996年的刘楠鑫有着中年人的成熟与坚定,跟云南昭通山里的大部分孩子一样,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谋生,留守生活对儿时的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六年级是他成长路上最深刻的一年,小升初考试,妈妈给他买了人生中第一双新鞋——十块钱的白胶鞋。也是在这一年,他才吃到人生中的第一根香蕉。
留守生活的记忆对刘楠鑫而言还有饿肚子,早上起床洗脸便去学校上课,一天中的第一顿饭就是晚上回家的晚饭,因为营养不良,直到高中他的身高仅有一米四几。
儿时的刘楠鑫。 受访者供图
“那时候爸妈不在家,学校开家长会我都只能去帮邻居干一天活,恳求他们去帮我开家长会。有时候太想爸妈了,就在一年的生活费里面,抽点钱去集市打电话,但是爸妈每次都说改天就会回来,以至于我现在做事都不相信‘改天’这个词。”刘楠鑫说,儿时留守生活带给他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和生理上的饥饿,更是心理上关爱与陪伴的缺失,正是这种亲身经历,让他想要帮助留守孩子走出大山感受温暖的愿望更加强烈。
谈及创建“毕业后”的初心,刘楠鑫说,写作文对于城里的孩子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封闭在山里头的孩子来说,更是异常艰难。“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写作文,班里的孩子都是用老师讲的素材来组织语言的,而且写的都是身边的花花草草、大山、天空。孩子们见识不多,也没有课外书,我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写的作文重复率很高,我们渴求了解世界,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去了解世界,课外书是一种奢侈品。”
收到捐助书籍的孩子们。 受访者供图
学校接待慈善组织的活动,对于刘楠鑫来说也是儿时的一个阴影:那时候全校三百多名学生列队在乡村泥泞的公路两边,天空还下着雨,他们就站着等那些爱心人士的到来,雨一直淋着,他们也没有撤。接受了三百多名孩子敬意与感恩的爱心人士们,最后没有给到孩子们实际性的帮助,这更加坚定了刘楠鑫的决心,他一定要有所作为,一定要回家乡,甚至去到更多有同样境遇的孩子身边,真正帮助他们去认识、了解世界,带他们走出大山。
“穷亦可兼济天下”
2016年,还在广州大学上大二的刘楠鑫萌生为留守孩子创办公益图书室的想法,他着手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倡议书,并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联合北大、清华、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大学生500名,共同发起了“毕业后公益图书室项目”。项目在半年后提出“百图计划”,号召100名大学生共同为山区孩子捐献闲置书籍,建设公益图书室。
起初,刘楠鑫与这些自愿参加项目的大学生们在广州的各个高校里收集旧书,并在挑拣整理以后运给山区的孩子。
“我们常说穷则独善其身,但我就要证明穷亦可兼济天下。我们起名‘毕业后’,也是希望在大学结束以后,我们依旧能够把这件忧国忧民、具有家国情怀的事继续做下去。”刘楠鑫说。
刘楠鑫为乡村孩子送去书籍(右一)。受访者供图
那一年,刘楠鑫在朋友圈写道:“我要在大学里面做一件马云都做不到的大事!”这个宣誓得到诸多好友的嘲笑和讽刺,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将刘楠鑫逼上梁山,他非把这件事干成不可。
刘楠鑫的号召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了良好的反响。2017年初,遵循“百图计划”的公益模式,他推出了“千图计划”。“千图计划”模式即1位发起人牵头1支团队联动N股社会力量聚焦解决1所乡村学校阅读问题。在这里,刘楠鑫注重选择具有家国情怀的申请者,希望他们能够借助自己的力量返乡建立图书室。目前刘楠鑫团队已召集1048支公益团队,集结更多爱心人士的力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在全国建立图书室超1500家。
“千图计划”中建立的图书室。 受访者供图
2017年末,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刘楠鑫打起了明星粉丝应援团体的“主意”。他希望能够通过与粉丝团体的合作,进一步扩大毕业后的影响力,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这个公益中来,为边远乡村小学捐赠明星图书室,于是“美好应援计划”应运而生。
刘楠鑫开始上网主动寻求明星粉丝团体的合作,向她们发去合作邀请。合作进行得比想象中顺利,以前的刘楠鑫认为,明星粉丝团体一定程度上带着盲目性与冲动性。“但是合作以后,我真的对这个团体的行动速度、办事质量刮目相看。起码现阶段来看,他们对于公益活动的行动力是要比现在很多公益组织来得强的。”
目前“美好应援计划”已有1024家粉丝团参加落地毕业后图书室活动,108名明星带动倡导活动。
说起“美好应援计划”,刘楠鑫也有他自己的一番考量,不仅是帮助乡村孩子,也是为青少年传递正能量。“粉丝团体里面的主要成员都是青少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他们正确的指引。希望毕业后这种平凡向善的力量能够激励到他们,那么在未来,我们的国家也才更有力量和希望。”
无论是“千图计划”还是“美好应援计划”,刘楠鑫讲到,“‘毕业后’毕竟是以平凡向善的初衷去发展和规划的,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受惠于众,但也惠于众的组织。我们做这些努力的初心都是为了让更多社会大众加入我们。毕业后更强大了,那我们也就能更早更放心的离开了。我们这一批人最终要将这个组织交给社会,让大家一起去治理,唯独这样子,毕业后才能走向下一个一百年,甚至一千年。”
而现在的“毕业后”,已经不仅仅是收集旧书建立图书室那么简单了。刘楠鑫团队在全国联合17个贫困地区市、县政府发起振兴乡村阅读计划,以阅读示范区为纽带,联动受助地区内外资源,融合多方智慧力量首创“毕业后+政府+社会力量+当地公益组织+受助学校“的深度阅读帮扶模式。
此外,团队也为留守孩子们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精准关爱体系”。除却图书室,公益团队也为孩子们建设“音乐馆”“科技馆”等能够帮助孩子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多功能教室。硬件设施的配备需要软件条件的跟进,因此刘楠鑫团队也为孩子们策划了系列素养课程,帮助他们认识和使用设备。不仅如此,团队开发云陪伴的新项目“云妈妈”,在线陪伴孩子视频、语音,解决孩子生活中的疑问,在心理上弥补孩子缺少父母陪伴的遗憾。
“一种集体的责任感驱动我继续做下去”
在外界看来,“毕业后”一路走来似乎畅通无阻。但只有刘楠鑫团队的人知道,这个公益项目一开始就是艰难的。直到今天,他们依旧要苦于人力不足、资金不足、外界要求高等难题。
“团队的人都心甘情愿跟你奋斗了,总得有点盼头吧,但是公益的回报真的没得盼。”刘楠鑫说,2017年和2018年是毕业后团队逐渐发展的两年,但也是最难熬的两年,不断有团队成员退出项目,到2017年5月份的时候,“毕业后”团队只剩刘楠鑫以及初始成员陈凯杰两个人。
“那个时候我天天都想放弃,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放弃了,那么多人支持着你。已经变成一种责任了,它会驱使你不断去做点什么事。”刘楠鑫说。
2018年,刘楠鑫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对于真正的“毕业后”考题,他陷入了迷茫。身边的同学按部就班考研、考公、出国留学、就业,而他却要顶着“异类”的压力去做出自己的选择。
那时候的“毕业后”项目要面临社会化的难题,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对于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一年所需资金百万级别是不可想象的。但对于曾经顶住高考压力,零下五度端冷水泡脚只为让自己保持清醒不耽误学习进度的刘楠鑫来说,放弃是不太可能的事。
他说:“‘毕业后’既像我的父母,又像我的儿子。是它教会我责任感和担当,但同时我也培育了它,为它保驾护航。我和毕业后是相互成就的。”
“我们庙堂虽小,但我们离江湖很近”
项目初期,刘楠鑫团队就在线下摆摊收集旧书,他至今感恩当初那个从红色塑料袋里拿出一百块钱的捡破烂老大爷。在做公益的路上,这样的爱心人士数不胜数,刘楠鑫说,“他们就是平凡向善的传播大使!”
“毕业后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组织。”在刘楠鑫看来,这个人情味不仅仅在于社会大众对它的支持、帮助和关爱,更在于它帮助的人群是一群懂事会感恩的孩子。
“我曾经问过孩子们会不会怪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陪伴自己,但他们都说不会抱怨,因为爸爸妈妈是为了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才去赚钱的。”团队成员陈凯杰颇具感慨说道。
在他们下乡的记忆里,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志愿者为学生上阅读课,并让孩子们补充小黑板上的问题:“我的梦想是”以及“我要付出什么”。其中一个女孩子写道“我的梦想是让爸妈陪伴我一天;我要付出的是帮助他们做一切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会让他们陪我睡觉。”
让公益团队受触动的,不仅仅是受助的孩子,还有当地的老师们。
“我们只去了两天,回程的时候,那个学校的校长就哭了。”陈凯杰向记者解释说,在公益团队抵达前,所要捐助图书室的学校,楼顶坏了三年,学校上报政府以求修缮连续三年都未见回复。不仅如此,学校后方的领域由于当地水资源保护需要,将那片区域进行封锁,导致学校用水困难,饮用水一直很浑浊。志愿团队抵达以后,得知情况便立即向相关政府部门反映情况,经谈判协调以后帮助学校解决多年以来的两大难题。
“校长哭的时候我还挺疑惑,后来也渐渐理解了这种心情,我觉得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他们也是让我很开心的一件事。”陈凯杰说。
直到今天,“毕业后“公益图书室已经在全国落地1535间,建立18个振兴乡村阅读关爱示范区,创造1亿公益价值,集结全国志愿者42万,受益乡村儿童35万。
毕业后公益图书室横幅。陈漫琪 摄
受助学校多次发出邀请,希望刘楠鑫团队能够去到孩子们身边,讲讲他们的公益故事,为孩子们加油打气,但刘楠鑫一一拒绝,他有自己的理由:“我觉得我们做得还不够,目前所做的还只是想法里面不到百分之十的部分,还有百分之九十的关爱工作都在路上。我希望当我们做到足够为孩子们好了,再去给孩子们讲讲我们作为榜样的故事吧。”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