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社联年度推介论文|成体系的本科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徐国庆
2020-12-21 13:3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12月18日,上海市社联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上颁布了2020年度十大推介论文奖。“年度推介论文”活动由上海市社联2013年组织发起并连续多年推出。该活动是对近一年(2020年度从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以来,上海学者发表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作出推荐,旨在探索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与目前大多数评奖活动不同,年度推介论文活动无需作者自行申报,主要依托各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主编、资深学术编辑等开展多轮评审推荐,最终产生不超过10篇的推介论文。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栏目摘编了上海市社联2020年度十大推介论文之一:“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以飨读者。

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教育类型,仅仅停留于观点上的认可或态度上的接受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必须建立起坚实的实践基础,它需要物质与制度的双重保障。既涉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的处理,也涉及职业教育的内部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还涉及社会人事制度改革。 

一、通过提高教育政策的公平性确保职业教育体系稳定

职业教育中有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就是如何摆脱被歧视的状态。因为大多数教育体系中,总是在普通教育轨道无法再学习下去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多数是由办学条件优良的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的,但升格这个出身就使得高职教育的高等教育地位一直难以确立起来,这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就是低质量教育的观念。

当然,期望职业教育在地位上与普通教育完全等同只能是一种理想,世界上极少有国家能够彻底做到这一点。就是在以双元制闻名世界的德国,其优秀学生也是优先选择普通教育轨道。美国是一个非常尊重个性自由的国家,但其优秀学生也是优先选择学术轨道。这里所说的要确立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更多地是指要在制度层面牢固确立职业教育体系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公平性,否则会严重损害职业教育作为体系的存在,从而造成整个教育结构的失衡。

体系的稳定性主要指职业教育的招生比例要稳定,不能大起大伏。在招生上职业教育是比较脆弱的,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然而近年来有些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政府领导,轻易发出要大幅度降低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声音,这就是没有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所致。

政策的公平性主要是指在教育的投入上要公平对待,然而我们看到的是,职业教育的生均经费直到近两年才在教育部的强硬要求下逐步落实,有些地方中学教师涨工资却会忘记中职学校教师,这些现象显然是没有从根本上接受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所致。

从社会人才结构平衡的角度看,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招生不保持适度比例,整个教育体系的现代化目标恐怕很难真正实现。正因为职业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很重要,美国、德国、英国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仍然坚守着职业教育的稳定地位,而且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因为职业教育的高移而削弱。

要看到,任何一个发达的行业,都需要大量从事实际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只有人才结构完整时,它才能很好地运行。没有护士,医生如何工作?没有技术工人,工程师如何工作?没有服务员,酒店经理如何工作?如果缺乏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来培养这些人才,那么各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就难以真正提升。 

二、构建与普通学校平行、类型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学校体系

职业教育要成为一种教育类型,必须有完善的学校体系为物质基础。

1. 学校类型的完善

从类型上看,中国职业教育的学校发展政策导向有单一化趋势,如淡化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界线,淡化不同行业对职业教育学制需求的差异,淡化职业学校的行业归属等,这些与职业教育办学特点不相吻合。在学校设置上,现在基本不再区分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在学制设置上,中职和高职都统一为3年;在学校的行业归属上,许多省市把行业所属学校划到教育行政部门管辖。

然而,职业教育是一个内容非常复杂的体系,其专业所覆盖的职业范围非常广泛,飞机发动机维修工培养需要职业教育,酒店服务员培养需要职业教育,陶瓷工艺师培养也需要职业教育。不同行业的技术知识在结构形态与性质上有很大差别,有的行业的技术知识更多地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所产生的,有的行业的技术知识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以默会知识为主体的传统技术知识。因此,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学制和培养模式也应该有所差别。比如在主体学制之外,职业教育近年来演变出了许多更具自身特点的学制,如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衔接的五年制、中本衔接的七年制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各个行业的教育,而各个行业所需要的教育时间和培养模式是不同的,职业教育要追求类型属性,就需要在学校类型上突破目前的僵化形式,构建更加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形态。

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办学形态多样化是除美国以外的多数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则可用一个词来描述,即眼花缭乱,形态极为多样化。比如德国除双元制外,其职业学校还有职业专科学校、职业补习学校、职业完全中学、专科学校等形态;法国把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区分开,以便于采取不同的学制形态;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学制是根据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逐级递进的。中国职业教育学校体系设计应遵循这一规律。

2. 学校层次的完善

在学校层次上,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突破已有政策,开放性举办职业本科教育。

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了一种常规的办学形态,比如德国有双元制大学,英国有多科技术大学,法国的工程师学校在实施工程教育的同时也实施技术教育,美国的许多大学也是在实施工程教育的同时实施技术教育,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TAFE) 有一部分专业实施学士学位教育。中国职业教育目前还限制在大专层次。

为了弥补中国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的缺失,教育部曾倡导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本科教育,但实践已经表明,这一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好。因为这些学校的根基不在职业教育,它们很难真正进入职业教育学校序列,至少可以说,这600所地方本科院校难以在职业教育学校层次体系完善中发挥中坚作用。即使这600所地方本科院校中的一部分在政策引导下坚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不能完全满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需求。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需要在高职院校中遴选一部分办学条件好、有产业需求的专业举办职业本科教育。正如实践所证明的,当年中职升格的高职院校是发展得最好的高职院校,今天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 

三、理顺职业教育的内部衔接通道

经过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的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已形成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技术应用性本科教育(技术应用性本科教育作为概念已经存在,尽管办学特色还不鲜明)三个层级。现在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是,这三级职业教育是各自独立的,未来需要在其内部建立通畅的衔接通道,使之构成体系。

职业教育内部衔接通道构建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1、建立职业教育内部招生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障碍是,高职不愿意招收中职学生,技术应用性本科不愿意招收中职学生和高职学生,这就导致高一级职业教育的举办反而制约了下一级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近年来中高职衔接、中本衔接试点项目得到了很大拓展,但仍然只停留在项目化阶段,没有制度化,且高职、技术应用性本科的积极性一直不高。

2、明确各级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标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能只依赖中高衔接、中本衔接这些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构建衔接关系的根本还在于通过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明确同一或接近专业在各级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水平要求。

3、开发职业教育内部升学专业课考试方案。职校生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升学优势不能凸显出来的重要原因是,现在决定最终考试成绩的还是普通文化课程,而不是专业课程,职业教育的内容在升学考试中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而这一问题的形成又与缺乏科学的专业课考试方案有关。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均是极为复杂的,需要科研与行政的结合才能推进。

其实,探索职业教育高考制度由来已久,但始终未能形成全国性的开放性考试制度。职教高考制度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与我们从来没有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设计相关,也与职业教育一些基本制度的缺失相关,比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专业教学标准。职教高考制度难以建立,是因为有两个问题难以克服:(1)技能考试难以操作。职教高考要反映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考试内容必须包含技能,然而统一的技能考试无法组织。(2)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之间缺乏可比性,无法给考生赋予可普遍流通的分值。

但从国外经验来看,构建职教高考制度并非不可能,比如瑞士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他们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路是:用职业资格考试取代职业技能考试;专业知识考试以大类专业为单位。这两条思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但要实施这两条思路,涉及中国职业教育两大基础性制度的建设,即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技能水平社会评价体系。在这两项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推进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不妨暂时只采取纸笔测试方式。要知道,普通高考自然科学科目的考试现在也无法开展实验操作测试。

四、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管理职业教育

概括来说,职业教育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办学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这样一种管理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跨部门协调机制,为此国务院成立了由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然而,职业教育要在院校运行层面真正满足这几个要求并不容易。职业院校越来越像普通学校,这是人们对职业教育最为尖锐的批评。

中国长期以来存在按普通教育规律管理职业教育的问题,比如,关门办学,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科研的基础性成分强,应用性研究没成体系;课程中理论知识太多,学问化倾向严重;大多数教师来自普通院校,缺乏操作技能与工作经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升学而不是就业;等等。

五、确立技能型人才所应有的社会地位

首先,需要用政策手段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技能型人才类型地位的确立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1)技能型人才地位提升主要集中在高技能人才,普通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仍然堪忧;(2)就是面向高技能人才的政策,也只是少部分高技能人才能够享受到,它没有作为一种基本制度而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路径在于国家资历框架的建立,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习成果等量互换关系的建立,保障技能型人才的公平社会地位。

国家资历框架构建需要把握好两个环节:(1)建立完善的技能水平社会评价体系。目前企业为主导开发的“X证书”只能发挥技能培训的作用,不具备技能水平社会评价的功能。大量低质量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后,如何重构技能水平社会评价体系,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2)搭建技能等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专业人才职称三者之间的等值互换关系。要解决的不只是技能等级证书与普通教育学历之间的对等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解决技能等级证书与专业人才职称之间的对等关系问题。其次,需要去掉各类岗位对学历的不合理限制,尤其要打破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干部与工人的身份壁垒,让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能获得与普通教育毕业生同等的就业竞争机会。再次,要规范技能型人才的就业市场,使之从非正式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转向正式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 

时至今日,智能化时代职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职业教育的体系化发展需求。因此,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确立的实践策略设计需要在这一辩证关系中去寻求。

(作者徐国庆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本文首发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1期)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