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只有寒冬才有的美味上市了!“霜打菜”侬切过伐?

2020-12-16 13: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最近几天,上海气温连续下跌已接近冰点,部分地区已迎来了“霜”出没。寒冷的天气让很多人瑟瑟发抖,但对吃货来说,一种冬季专属的美味也正是上线,这就是本地“霜打菜”。

今天中午,白领张先生乘着午休,准备在盒马上买些小菜,他惊讶地发现,这里居然有卖本地霜打矮脚青。“霜打以后这个青菜煮起来很酥糯的,我小时候最喜欢吃这个菜,但现在很多蔬菜都在暖棚里种植,所以很久没有吃到这个口味了。”他赶紧下单,准备回家试试。

霜打菜,顾名思义,就是经过冬霜的蔬菜,什么时候能够收菜,完全取决于天气。霜降过后,冬霜结在菜叶上,会触发蔬菜合成一种麦芽糖酶,进而变为葡萄糖,不会轻易冻坏,而这也是霜打菜的味道会更清甜的原因。所以民间有句俗语“霜打的青菜分外甜。”

记者从盒马方面了解到,12月初,首批产自崇明的本地霜打菜在上市的盒马门店上市。上海人熟悉的矮脚青等霜打绿叶菜销量喜人,仅两周时间已卖出近30万份。

随着天气骤冷,霜打菜的品种也更为丰富,盒马销售的霜打崇明贴地小菠菜、霜打红菜苔、霜打崇明香莴笋等蔬菜,环比销量增长都在30%以上。

盒马上海区域采购小二郑浩介绍说,我们做霜打菜的唯一理由就是“好吃”,希望为大家把这种记忆里的味道留住。此外,上海人过年必吃的霜打塔菜,也开始逐步上市,目前崇明本地霜打塔菜在盒马每周供应1万份左右,12月底有望实现大批量供应。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为了缩短收获期,蔬菜普遍采用大棚种植。由于需要露天种植,再加上自然霜打的苛刻条件,如今消费者在城市里已经很难吃到霜打菜;在城市近郊,霜打菜几乎也已经消失了。业内人士表示,全行业霜打菜种植面积已缩减七成。

那盒马又是如何实现大规模“霜打菜”培植的呢?为了让更多城市消费者能吃上这一时令鲜蔬,盒马深入产地上游,制定生产标准,并通过承包基地、订单农业的方式,让农民愿意和盒马一起种植霜打菜,每年等到落霜再收成。上海本地霜打菜的主要产区是崇明,目前盒马上海门店供应的霜打菜中,有超过一半是来自崇明的“本地鲜”蔬菜,矮脚青菜、乌塌菜、白萝卜、贴地小菠菜等都是当地多年种植的自然生长品类。

“马大嫂”李阿姨告诉记者,“霜打萝卜非常好吃,又脆、又甜!没被霜打的萝卜就会有差距,吃起来带有一点辣味,口感不好。吃到嘴里,你就明白了。”

目前,基地每天按盒马的需求供货,运到盒马加工中心统一分装,凌晨配送到店,消费者第二天一早就能在门店买到新鲜的霜打菜。

记者 / 范煜昊

原标题:《只有寒冬才有的美味上市了!“霜打菜”侬切过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