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年失意的贝多芬,为什么后来还能创作出《欢乐颂》?

2020-12-17 07: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焦享乐》 看理想

"

贝多芬之所以避开人世,是因为他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武器足以保护感情的世界免于伤害。他之所以遗世独立,在于他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他之所以孤单独居,乃是因为他找不到和自己相似的人。但在他内心深处,对于全人类的热情,到他生命最后都不曾稍减。

他对家人付出了像父亲一般的关怀,而对全世界付出的是他的全部,以及热血。他曾活在世上,如今死去,却将永存在时间的尽头。

——格里尔帕策在贝多芬墓前演说

"

1770年出生的贝多芬,今年迎来了他的250岁生日。

尽管贝多芬具体的生日日期已难考证,但明天(12月17日)将是他受洗日的250周年纪念。

提起贝多芬,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古典音乐巅峰时期的音乐家,与耳疾抗争一辈子的斗士,抑或是课本《月光》里那位深沉的男人?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贝多芬,可能要打破这些固有的印象了。天才、乐圣、英雄,固然是贝多芬最显著的标签,但同时,性格缺陷、身体顽疾、生活压力,也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上。

尤其进入晚年,“功成名就”的贝多芬,生活非但没能安逸,反而更加焦虑,甚至出现了一些反社会性的人格和举动。

但是,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可能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交响曲——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知名古典音乐乐评人焦元溥在节目《焦享乐·贝多芬Plus》里,详尽地介绍了贝多芬的作品以及他的一生。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焦元溥一起,来听听贝多芬身上,这个充满悲剧、疯狂,与爱的故事。

讲述 | 焦元溥

来源 | 《焦享乐·贝多芬Plus》

01.

憎恨社会的中年人

1815年,贝多芬45岁,后世研究者将这之后直到贝多芬去世的1827年,称为晚期贝多芬风格。这段时期,贝多芬被奥地利标举成音乐英雄,他的声望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不仅成为音乐界的巨人,更成为整个艺术界最著名的明星,甚至也称为社会名流。

然而,当时很多人却把贝多芬当成一个不完全正常的“怪人”。

他是一个耳朵严重重听的作曲家,不止如此,他还是一个充满抱怨、憎恨社会,不信任他人,想自己离群索居,不和这个世界有所来往的一个人物。

比如根据记录,贝多芬会在餐厅里和服务员讨价还价,为了一点小事大声喧哗,甚至在大马路上,比划很多奇怪的姿势或手势,讲话很大声,因为自己听不到,笑声也很大声,很多行为让人侧目。

而考查贝多芬的友人记录也会发现,他的确有这些怪异的特色,比如突然地暴怒,情绪不受控制,对金钱越来越有强迫症,时时有被迫害的妄想,还有疑神疑鬼的忧虑担心等等。

除了行为荒唐,此时的贝多芬还有相当沉重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在1816年得到侄子卡尔的监护权之后,贝多芬的创作力那时已经大大降低,在缺乏《版权法》保护的情况之下,他只能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希望从出版商那边得到最大的利润。这包括把一份乐谱同时卖给不同的出版社,让他们在不同的地方出版,希望彼此不要交流等等。

不单单是性格,身体上也出现了问题。贝多芬耳朵的问题于1812年开始恶化,而1815年之后,他的整体健康状况也开始走下坡,在1820和1821年更出现了黄疸病的初步症状。根据贝多芬写给友人的书信,我们发现他在1816-1817年时,就已经不时出现因为身体的不适或明显的疾病而卧床不起。

到了1823年,53岁时,他的眼睛也出现问题,常犯感冒与风湿,凡此种种加上他行之有年的消化道系统问题等等,贝多芬人生最后的十几年,身体上过得非常的辛苦。

到了1826年的12月,他更是开始出现严重的肝病与肠道出血,医生们束手无策,最后在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过世。

02.

用创作对抗世界

即使这种种的现实生活和折磨的身体状况,带给他这么多的磨难,贝多芬居然在他人生最后10年,在创作上又开出了新的花朵。

这些花朵既是灯塔也是预言,为后来的作曲家指引了创作的方向,也等于预告了接下来音乐将会发生的变化。能够达到这一点,可见贝多芬还是拥有极其强大的心灵力量。

由于耳聋,他让自己进入最内心的世界,慢慢与外界隔离,但是出于智力以及情感上的需要,贝多芬仍在苦苦追求艺术的进步、创新。

他崇尚理智、相信力量,这一股不断燃烧的内在力量,让他用创作对抗外在世界。即使被看作是一个怪人,即使在现实生活上有诸多不如意,在音乐上他还是能够掌控一切,在音乐上他还是令人佩服的巨人。

论及贝多芬最为普世、流行的作品,不得不提《第九号交响曲》。它是一首被神格化的交响曲,经由贝多芬在晚期完成,影响了后续太多作曲家以及大众,彰显了贝多芬未曾忘却的启蒙主义的理想,以及对美好世界的希冀。

现在谁会没有听过这段旋律呢?就现实情况而言,这段旋律其实已经独立出这首交响曲,成为一首通俗歌曲了。它的影响力实在是太为强大,比如,风格非常不同的瓦格纳和勃拉姆斯,都共同受到这首交响曲的影响。

瓦格纳更是把这首交响曲当成他音乐美学的起点。勃拉姆斯构思二十余年写成的《第一交响曲》,终乐章的主题其实也呼应了贝多芬的《欢乐颂》。而我们看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几乎每一首都是以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为范本。

我自己曾在美国波士顿读过两年书,而波士顿交响乐团当年成立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演奏贝多芬的全部交响曲,特别是《第九号交响曲》。

不过今日这世界上最爱这首曲子的应该要数日本人,每到岁末年终,日本真的有听不完的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日本人对这首交响曲的迷恋已经到了当年在德国举办世界杯足球赛的时候,日本队特地选择波恩而不是其他更方便的城市来当做他们的训练基地,因为波恩是贝多芬的家乡。

所以,无论对作曲家或一般大众,这首交响曲都有极其巨大且深远的影响力。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我们无法把这整部交响曲讲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我的音频节目《焦享乐·贝多芬plus》。

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第四乐章《欢乐颂》。

首先,第四乐章的文本,是席勒的《欢乐颂》。这部作品,贝多芬最早在1793年就已经在书信中和朋友提到,而从书信内容来看,他在1793年之前就已经想要为《欢乐颂》谱曲。

如果就旋律主题来看,1798年贝多芬就写过一首歌,叫做《失恋者的叹息与爱的答复》,《欢乐颂》就是在这个旋律的基础上加以浓缩、精简而成的,真可谓千锤百炼。

但即使是早已经有为席勒《欢乐颂》谱曲的念头,贝多芬最后是在1821年才再度回到这个计划,那年他已经51岁了。他于1822年接受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的委托开始创作,在1824年完成乐曲。

因此这个作品,可以说呈现了贝多芬的过去以及他的未来,真的是属于他这一生的作品。

要理解贝多芬创作这部交响曲的动机,就要回到当时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了。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同时呼应了拿破仑的兴起和失败。而随着拿破仑帝国的破灭,在维也纳会议之后,欧洲迎来了君主专制的复辟,出现各式各样的整肃、压迫,还有言论审查,也包括各地对爱国主义运动的打压。

在社会上由于工业革命兴起了一大群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与美学形态都相当安逸、保守,而这些都是有共和观念的自由主义者所反对的。贝多芬正是这样的反对派。

其实《欢乐颂》这部作品是贝多芬的公众演说,可以说是他以音乐打造的关于自由信仰的碑石,也难怪这首交响曲也成为了支持民主运动和自由的象征。

在纪念柏林围墙倒塌的音乐会上,伯恩斯坦就选择演奏了这首交响曲,还把其中的欢乐改成了《Freiheit》,即“自由”。

03.

宛如天启的经验

《第九号交响曲》的最终乐章文本虽然是席勒的《欢乐颂》,但是贝多芬并没有完整地为席勒所写下的所有诗句谱曲,而是选择性地挑选段落。保留了和社会意识有关的,去除掉那些饮酒歌和酒神式的欢乐。

我们看席勒《欢乐颂》的文本,也可以发现里面有两种意象,一种是一群朋友在赞美,作为心灵、道德状态的欢乐。第二种则是颂歌一般的歌词,可以想象是大合唱,拥抱全人类,可以说是通过人间的欢乐而达到上帝的高度。

在第一种意象里,这个说话所诉诸的是公众群体,你可以听到主词是“我们”。

可是在第二种,关于拥抱全人类的,这种比较属于个人宗教感怀的,我们觉得主词则是“我”。

所以在第四乐章我们听到,第一部分有这种世俗的意象,人道主义。第二部分则是宗教的意象。而到后来的第三部分,贝多芬用一个赋格曲,双重赋格,把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推向作品的辉煌结尾。

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地阅读《欢乐颂》的歌词,再来听这部作品,相信会有更深刻的感受。特别是在宗教风的那一段,对应歌词,你会更知道贝多芬为什么创作这个作品。

在贝多芬的时代要上演一次《第九号交响曲》,着实不容易。请大家想想看,你需要动用管弦乐团,而且是大编制的管弦乐团,合唱团还有四位独唱歌手。

而这独唱歌手还不能随便找,因为贝多芬写的独唱段落着实不容易,旋律已经很难唱了,如果还想把歌词唱清楚的话,更是难如登天。

也因为如此,过去每上演一次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都像是一场仪式,而这样的仪式当然也增加了这首曲子的神秘感以及崇高感。

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是一部被高度神格化的作品,但无论我们要不要神格化这一部作品,它在音乐史上,甚至整个艺术史上的地位就是那么重要,因为它实在是影响了之后太多太多作曲家。在那个时候,听一次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就仿佛一次宛如天启的经验。

而对于21世纪的我们来讲,这首曲子也承载了非常多,各式各样有好也有坏的历史,但是它的通俗性,特别是终乐章《欢乐颂》家喻户晓的程度,让这个作品得到更多更丰富,甚至超越作品本身的面向。音乐正是如此丰富神奇的艺术。

最后,我想为大家念一下,贝多芬在1826年12月7日,他去世前四个月,写给一位在波昂老朋友的信。

这个时候他已经完成了他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贝多芬在信里这样写道:“我还希望向世界贡献一些大型作品,像一个老小孩,在善良人们之中结束我现实世界的生涯。”

这就是贝多芬,一边承受着苦难,一边创作着光明。

这个时候听贝多芬,不仅是为了欣赏人类文明里的伟大音乐,更是听见音乐里的力量、怒吼、愤怒、悲伤、希望,在暗夜里抬头,看到星星的光芒。

——焦元溥《焦享乐》

节 目 主 讲 人

原标题:《中年失意的贝多芬,为什么后来还能创作出《欢乐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