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冠之年的“内卷风”——谈内卷的失速、递归与巴洛克

张生 同济人文学院
2020-12-17 12:24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终于可以来谈论一下“内卷”了,因为这个词已经是继上半年的“新冠”之后下半年当之无愧的年度“热词”。而这两个词一头一尾,似乎也在有意无意中把这一年带给人们的复杂的感受概括了出来。

而“内卷”或“内卷化”(involution)最初是由旅美历史学家黄宗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中国明清经济时所引入的概念,指的是18世纪江南农民为提高稻田产量而不断提高劳动力的投入,但却收效甚微的现象。但一夜之间,这个词突然“出圈”,像龙卷风一样“内卷”,从学术圈旋转而出,所向披靡,开始成为人们谈论自己劳而无功或者过度竞争却并不能获得与之相匹配的收益的“关键词”。

可当我们谈论这股“内卷风”的时候,我们真的知道我们在谈论什么吗?或者说,“内卷风”真的像龙卷风一样无所不“卷”,只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吗?答案显然不是,因为内卷可能给人们带来的只是一种感觉的失速,它将使得我们进入自我技术的巴洛克阶段,并且因此得以迎来精神的递归。

一、作为一种感觉失速的内卷

内卷给人带来的最大的感觉就是一种似乎停滞不前的失速感。但这种失速的产生却有两种可能,一是“失速”(stall)这个词本来的意义,那就是飞机的飞行失速,即飞机在飞行时因为机翼角度原因导致的升力小于自身重力时使得飞行高度突然下降,不能继续按照原有航线飞行的现象。二是加速之后产生的平滑感让人对速度本身不再敏感,有一种失去速度的感觉。

而我们当下的内卷的发生,可以说这两种失速的原因兼而有之。既有在自身前行过程中因环境变化或处置不当引起的飞行失速,也有处于加速状态之后平稳运行导致的失速感。而我们所谈论的内卷,更多是一种加速之后的“失速”现象,也即事物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时,这时会逐渐丧失速度感。

这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驾车,随着时间的展开和加速行驶到一定速度,汽车开始在高速上匀速运行时,车上的人不仅感觉不到速度的变化,会觉得自己的车的行驶开始变慢,甚至停滞不前。鲍德里亚曾经描述过这种在高速公路上驾车高速行驶时的时候,驾车的人会出现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人车一体之际,似乎已经感觉不到汽车在高速上的行驶速度。但是,这种失速感并不是真的“失速”,这只是高速行驶的汽车上的人的一种“感觉”。而在汽车之外的人看来,这辆汽车依然在高速行驶之中。这就像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驶出高速公路到休息站时,当从汽车里出来,回头看见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一辆又一辆发出呼啸声飞速从眼前驶过时,才发现自己刚才的速度有多快。

这些年来,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始终处于高速运行的状态之中,但因为已经进入平台期而不觉其“快”,而所谓内卷,就是我们对失速的一种感觉,不过,就像高速公路上的奔驰的汽车一样,我们很可能依然处在高速行驶之中。

二、作为一种巴洛克的内卷

当然,内卷将不可避免的带来社会的精细化和自我的技术化,这就是一种巴洛克化。这其中既包括国家层面对制度的完善,对经济的调节,对科学技术的提升与更新,即社会的精细化,还有一个就是个人对自我的技术化,也就是教化。

对于巴洛克这种18世纪出现的建筑及绘画风格所表现出来的对形式的追求,对戏剧性叙事的关注等特征,很多人评价不高。尼采在《人性的,太人性的》在说“巴洛克风格总是出现在任何一种伟大艺术凋谢的时候”。而博尔赫斯也认为所有艺术发展到最后阶段都会趋向于巴洛克风格。但是,尼采和博尔赫斯同时都谈到了巴洛克的另一面,尼采认为巴洛克虽然是“一种过于丰富的形式冲动”,但却一样使人激动和受益。(参见:《人性的,太人性的》,杨恒达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4条)博尔赫斯在《世界历史丑闻》的序里把巴洛克定义为“那种刻意耗尽(或者试图耗尽)其自身可能性的风格”;同时,他还指出了巴洛克的“智力属性”,也即巴洛克更关注对艺术的形式的创造和技术的革新。(参见:Jorge Luis Borges,Collected Fictions,Penguin Books,1998,P.4)而这正是巴洛克被人看低的原因,但巴洛克对于艺术形式和技术的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却带来了艺术的新的发展。艺术史家沃尔夫林就持这种观点,他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中认为巴洛克艺术追求一种运动的艺术形式,与之前文艺复兴艺术追求静态与和谐的风格形成对照,所以不仅不是文艺复兴之后艺术的衰落,相反却是一种革新的创造。而所谓内卷带来的就是这种巴洛克化的过程。

《人性的,太人性的》书封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日本的经济在经历了此前的高速发展后陷入停滞,曾被人认为是停滞的十年或者失去的十年。但其实,日本的停滞更多的只是一种自我感觉的失速,由此产生的内卷,使得社会得以进一步精细化。而在这一内卷的过程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日本的经济被挤去泡沫后,科学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创新与提升。

而与之相伴的就是对于个人的教化问题。尼采曾说德意志民族需要艰苦的教化才能胜任现代的生活。胡适也曾说中国人要进入现代,也不得不经历漫长的人的“训练”的过程。从农村到城市的演进本来就不容易,而从“轿子文明与人力车的文明”到“摩托车的文明”的演进,更是难上加难。因为前者改变的只是看得见的东西,后者改变的却是人的“心思才智”。而内卷带来的自我的技术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教化。内卷要求个人具备更多的投入工作的精力与能力,使得个人不得不进行自我教育与锻炼,因此也加强了自身的“训练”,从而带来了自我的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精细化。

三、作为一种递归运动的内卷

实际上,内卷还是一种递归运动,这既包括一种物质的力的递归,也包括一种精神的递归。

物质的力的递归,可以看成是国家这些年来对外的拓展的一种必然的回应,因为这种力的拓展并不是无限的,它既受到自身实力的限制,也受到外界的各种力的限制,犹如飞去来器一样,一旦到达其极限就会折返。而新冠的发生,又加速了这种递归的发生。这种力的递归一方面可以让人知道国家的力的限度,从而对自己的力有了认识和测量;另一方面也因力的回返可把之前用于递进的力用于自身的建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内循环不过就是力的递归后的一种调整,这固然是一种不得已的策略,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国家的物质条件和国民的生活条件,这是力的递归产生的可能的好处。

而精神的递归,就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说的精神外化之后的折返或者回复到自身。这种递归有助于国家乃至个人对自我的形象进行反思。对国家来说,这些年来,借助于物质的力的拓展,单向的自我展开的形象多少陷入到“纳克索斯情结”之中,但是,犹如格林童话《白雪公主》里那面总是说真话的魔镜一样,精神的递归带来的还有自己在他人眼里的真实的形象,而不是纳克索斯面对水中的自己的倒影,只会让人顾影自怜。但精神只有经历这样的递归才能完成自己,也才能成为精神,否则,只能成为那个虚假的自我的卡拉OK。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可能成为那种想象中的纯粹的自己,成为自己,前提就是要成为他者,并且包容他者,这样才会有所谓的自己。当然,对个人来说,这种递归首先表现为一种自我解嘲,以及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评估,与国家一样,个人的精神递归同样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这点相信每个人都已经意识到,至于“卷”给自己带来的精神震荡,以及如何让自己更好的“卷”入这个世界,已无需多言。

显然,内卷不仅是一种感觉的失速,还是一种社会和个人所不得不接受的巴洛克,尤其是其所带来的递归运动,对于国家也好,对于个人也好,都会有着难以揣测的各种可能。但是,内卷本身却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反思机会。仅从这一点来说,内卷或许对国家和个人都不无助益。

2020年11月8日于五角场。

2020年12月8日于五角场。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