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忆传奇作家黄宗英

2020-12-16 12: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昨天中午,我在收听广播时得知我国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作家黄宗英在上海去世,享年95岁的消息,十分悲痛。

黄宗英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红遍上海的“甜姐儿”,也是演艺圏“黄氏三杰”成员之一,八十年代后转行成为著名作家,在两个领域都留下了举足轻重的成就。

在我心目中,对于黄宗英来说她不仅是大名鼎鼎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和著名作家,更是我新闻写作的引路人。

(黄宗英晚年照)

此事,还要从35年前部队的一次新闻培训班说起:那是1985年3月,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新闻干事的我,前往西子湖畔的杭州参加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组织的全区宣传报道骨干集训班。在为期五天的集训过程中,我和来自各个部队的50多位新闻写作爱好者们一道,先后结识了新华社、《解放军报》、《空军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以及中央台、上海、江苏、浙江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领导,分别听取了相关新闻单位的版面、栏目介绍和组稿要求,系统学习新闻理论、新闻写作知识和有关写作方法技能,并深入部队进行了实地采访。集训时间虽短,但对刚开始从事新闻工作的我来说受益匪浅。

(当年黄宗英为部队通讯员授课)

集训班结束前,军区空军宣传部有幸邀请到了黄宗英老师与大家见面,大家深感幸运。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黄老师,专程从上海赶来,给我们带来了她的新作和分获1979-1980年、1981-1982年、1983- 1984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作品《大雁情》、《美丽的眼睛》、《桔》等作品。大家围坐在一起,不停地向她讨教相关写作要领和写作方法。黄老师十分健谈,总是乐呵呵地、不厌其烦地一一给予解答。

她有辉煌的经历

由于浙江老乡的关系,当时我被黄老师点名在她的沙发旁落座(如图)。在近距离的交谈中,记者得知黄宗英系著名演员赵丹夫人,早年曾在上海参加话剧演出。解放前,她曾先后在《追》、《幸福狂想曲》、《街头巷尾》、《鸡鸣早看天》、《丽人行》、《乌鸦与麻雀》、《家》、《聂耳》等影片中扮演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1957年曾在国家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一等奖。

 

(黄宗英与赵丹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黄宗英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家》、《聂耳》、《为孩子们祝福》等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黄宗英在电影《家》中扮演梅表姐的角色,美丽善良的梅表姐给全国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梅表姐不幸的爱情和病中的苦闷,曾让无数观众流下同情的眼泪。1965年后,黄宗英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专事从事文学创作工作,并担任第四届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世纪80年代后,转向电视编导工作,同时参加了中日合拍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的演出。黄宗英爱好写作,她创作的报告文学《小木屋》、《特别姑娘》、《小丫扛大旗》、《天空没有云》、《没有一片树叶》,散文集《星》、《桔》、《半山半水半书窗》、《萧军》(与丁玲联合创作),报告文学集《为了你,我的祖国》、《一代天骄》(与作家肖复兴、徐迟创作),以及《黄宗英文集》、《黄宗英报告文学选》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黄宗英与赵丹影剧照)

她的报告文学受到周恩来总理赞扬

谈到新闻写作,黄宗英老师用自己在1963年7月深入天津宝坻县采访当年知识青年代表候隽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要深入采访,努力挖掘提炼素材写出人民大众喜爱的新闻。她告诉我们,那是1962年7月,年仅17岁的候隽在北京市良乡中学高中毕业后,响应党“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自愿到天津宝坻县史各庄公社窦家桥大队插队落户。一个柔弱的小姑娘从城市来到农村,举目无亲,又不是组织安排的,困难自然很多。当年的窦家桥生产很落后。农业靠天收,一年忙到头,粮食亩产仅有100公斤。收成少,劳动强度却很大。那时村里穷得连一匹骡马都没有,有限的几头耕牛农忙时不够用,还得人拉耠子耕地。收割更得靠人力了,高粱、玉米靠镰刀砍,收麦子还得用手拔。生活条件也极为艰苦。候隽所住的两间低矮的东厢房,是生产队临时搭建的小土屋,遇风透风遇雨漏雨。平时不仅吃不饱,还经常要断顿儿。但村里人很善良,好几个姑娘争着来和她做伴儿,挤在一铺小土炕上睡觉,翻身都得喊“一二”。许多小青年也不顾一天的劳累,回家吃完饭就跑来看她,帮她做饭,凑在自制的豆油灯下读报、看书、做针线,有时还借着月光推碾子磨面、耪自留地。那时农村没什么文化活动,候隽便和一帮小青年一起研究农业科技知识,学习雷锋助人为乐,宣传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还办起了俱乐部,刊出壁报、黑板报,还时常排点小节目给老乡们演出。

(黄宗英晚年照)

当时,村里人虽然挺喜欢候隽,但对她的行为不理解,少不了风言风语。多数人出于关心,有劝她及早离开的,有帮她联系去农场的,还有个北京老乡替她找好了代课教师的工作,但她都婉言谢绝了。正当候隽最苦闷的时候,身为作家的黄宗英来到宝坻县采访,俩人见面后都很感动。为了深入挖掘素材,写活当代知青的形象,黄宗英便住进了候隽的的小土屋,与她搞起了“三同”,还为她写了副对联:“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不久后,周恩来总理从黄宗英那儿了解到候隽下乡插队的情况后,鼓励她抓紧时间把报道文章写出来。

1963年7月23日,黄宗英的长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获得了周总理的高度评价。从此,全国城市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和著名劳动模范候隽被人熟知并享誉全国。

她给予我很多教诲

黄宗英老师的切身经历、谆谆教导给了我们这些后生以极大的启发和教益,从此,我立志一定要当一名像她一样敬业的新闻工作者。 

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我先后在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部从事新闻工作。每次工作调动都会给她去个信,去上海时,只要黄老师方便,我都会前往她的寓所登门拜访,聆听她的教诲。遵循她的“采访要深入再深入些”的教导,将采访报道的主要目标和对象瞄准在部队的基层连队、基层干部和士兵。因此,每年记者都用百余天奔走于部队的边海防哨所,高炮、雷达阵地,以及航空兵部队的飞行起跑线上和停机坪前,采访报道了上至将军下至列兵等百多位军人立足岗位、爱军习武、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动人事迹。写出了反映军区空军航管中心官兵一丝不苟、爱岗敬业的——《探访“空中警察”》;反映空军气象部队官兵爱军习武、建功立业的——《观风测雨为战鹰》;反映南京军民军地协同,奋力抢救1992年7月31日大校场空难的长篇纪实通讯——《空难无情人有情》;以及反映驻沪空军某导航分队身处闹市一尘不染的——《霓虹灯上的哨兵》等一大批优秀稿件,先后被数十家军地媒体采用,受到军区空军机关首长和广大官兵的好评。由于成绩显著,我曾多次在部队立功受奖,并多次被评为空军、军区空军优秀新闻工作者。每当此时总是不忘将自己的喜讯与黄老师分享。

1997年10月18日晚,战斗英雄、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韩德彩空军中将携夫人在位于上海四平路的天益宾馆,会见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被他在空中击落的“美国王牌”飞行员费席尔。中美两国的军人在异国长空交锋44年后终又重逢。当年血气方刚的英俊小伙都已子孙绕膝,黑发染霜。昔日的敌手,如今成了朋友。当费希尔的车子驶入宾馆大门前的那一刻,韩将军与夫人快步迎上前去,与对方热情握手、拥抱。“相逢一笑泯恩仇”,从此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作为军事记者的我用文字和相机纪录下了这一珍贵的镜头。会见结束后,我连夜赶写出了2500多字的新闻纪实:《昔日是敌手,而今成朋友》一稿,在次日凌晨报社最后截稿前呈给《文汇报》社,未曾料到的是值班总编抽掉了原先已经二校的稿件,用头版头条大半版通栏独家刊登了记者的这一专稿,在当时申城的报界引发了轰动。此后,该稿又被评为当月优秀稿件,获得了多项奖励。万没想到的已是72岁高龄的黄宗英老师从报纸上见到我写的稿件后,通过报社了解到我在上海的住处,主动打电话给予了我许多肯定和鼓励,令我终身难忘。

 

(作者朱旭先近影)

后来,因自己转业到地方工作,加之黄宗英老师年事已高,其寓所又多次调整,我们失去了联系,但她当年对我的教诲迄今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每当我捧起当年与黄宗英老师的合影便会想起往事,想起这位前辈作家,想起我的这位新闻写作的引路人!

黄宗英老师,一路走好!   

朱旭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