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人生中最大的坎,就是解不开自己的指纹锁
原创 小榜样 果壳病人
大约在小学四五年级,我发现自己的手经常出汗。
那时,手汗对日常生活倒没什么影响,但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会令人十分烦恼。考试的时候往往很紧张,手汗也就出得非常严重,常常打湿试卷,使签字笔或圆珠笔的墨都晕染开,甚至还会把卷子写破。也是从那时起,我养成了凡是写字,都要在手和本子或卷子间垫一张厚厚的餐巾纸或者草稿纸的习惯,如果打湿了就随时更换。
手汗发得厉害时,我会感觉手掌和手指都肿胀滚烫得难受。凑近观察,能看见五指充血,个个粗如萝卜,掌心通红,上面还覆盖着一大层薄薄的汗珠。我甚至都能看到每一条掌纹里都在“冒水”。有时,汗出得猛了,会汇聚成流,顺着地心引力流到掌根,或者流向指尖,然后再一滴一滴地滴落到地上。
听起来是又奇特又可怕。可那时的我没意识到这是一种病,只当人人都会出汗,人人也都有手汗,只不过我的多一点罢了。
我写字时总要垫着一张纸才行。| Pixabay
一到集体活动,我就万念俱灰
直到我逐渐长大,大概到大学时,湿漉漉的手成了我心底里一根脆弱的弦,在人际交往中,稀松平常的握手、牵手成了我的噩梦。
有几次,集体活动需要围成一个圈,或者参加面试时要跟对方进行手部接触,我几乎都要万念俱灰。拒绝人家显得不礼貌,我只能将手迅速地狠狠地在衣服上擦一下,再把手伸出去。然而,十有八九,我湿润的手掌还是引起了对方的诧异,他们总是问:“怎么你的手这么湿?”然后下一个动作就是下意识地把蹭到的汗擦干。
每到此时,我都不愿去看对方有没有露出厌恶的表情,只是尴尬得想在原地挖个洞直接跳下去。
稀松平常的握手成了我的「社恐」来源。| Pixabay
你可能会好奇,我的手是一直维持在出汗状态吗,难道就没有干爽的时候?那洗澡、睡觉的时候呢?其实,我也是在读大学后,学会了网上冲浪,才找到了答案:自己可能得了“多汗症”。
搜索结果告诉我,这个病在人群中挺多发,比例大概在0.4%。不同患者出汗的部位可能不同,有的人是头面部多汗,有的人是臀部腿部多汗,而有的人则是手足多汗。原发性多汗症大概率是遗传,而继发性多汗症则有可能由手术或更年期之类的原因导致。
我开始逐渐正视这个“病”,在得知它的发病机制是“交感神经失调”后,我陷入了苦恼: 我能够用自己的意识控制交感神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要把脚贴在墙上才能入睡
我仔细观察自己的症状,发现答案是不能。我一紧张,手就开始出汗;有时太兴奋,也出汗;有时天气热,也出汗;有时甚至擦了护手霜也出汗。总而言之,醒着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手总是湿的,而且汗量是根据兴奋程度来决定的,有时是一层薄汗,有时是会汇成水滴的“大汗”。
哦对了,手出汗的时候,脚掌也会出汗,腋下也会,所以夏天穿凉鞋总是打滑,浅色的衣服上也总是有明显的湿渍。冬天也巨难熬,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体温,手脚冰凉是常事。毕竟,手一直湿漉漉的,不可能塞裤兜或手套里,难受得紧(试想下刚洗完手就把手揣兜里)。有时我妈摸我的手,又湿又冰,总是说我身体太虚了需要补补,我也只能笑笑不说话。脚就更惨了,袜子和鞋内总是湿润的状态,冰冰的一整天裹着脚,可惜除了频繁换袜子也没太好的办法。
通常等到我精神舒缓了,出汗就会停止,手会逐步恢复干爽。而洗完澡、睡觉时或者冬天,维持干爽的时间更长,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只是,不出汗的时候,也不总是舒服的。尤其是冬天,手掌和脚掌的皮肤会感觉过分干燥甚至发烫,还会出现褶皱,仿佛老年人的手脚。
感到脚掌皮肤“滚烫”的晚上,我需要把脚底平贴放墙壁上,降降温才能入睡。我猜这是因为,汗液本身就是用来散热降温的,如果毛孔全部紧缩,一点汗都出不来,皮肤缺少水分蒸发,自然也就高温不下。
冬天,鞋外面是冰的,里面也是冰的。| Pixabay
医生问,你考虑好了吗?
就这样,手脚多汗伴随我过了20多年,大学毕业时,我下定决心摆脱它(主要是毕业找工作实在难免握手交际),我想做手术。
我已经网上做过许多功课,知道目前在临床上胸腔镜手术可以根治多汗症。手术过程大概就是在腋下开个小口,用“镊子”一样的器械伸进去,把控制汗腺的交感神经拿夹子“掐住”或者直接烧断。手术费用也不高,即做即走。
你可能会说,那不就结了,赶紧去做呀!
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还记得当时自己挂了号,直奔县城胸外科诊室。医生很淡定,说:“既然你知道来我这看病,说明你也在网上了解了不少信息吧,我也不用多说了,你考虑好接受可能的后遗症了吗?”
我这才了解到手术后的复发率和后遗症问题。后遗症有几类:有部分患者做完手术后,会完全闭汗,“矫枉过正”导致手脚过于干燥,需要时时用润肤霜护理;有部分患者控制住了手脚多汗,但是却出现面部、前胸,大腿后侧等一个或多个位置“代偿性出汗”。一句话解释,就是人体总是要排汗的,那原来手和脚的通道被切断了,身体可能就会在其他地方重新开通道。
而且,后遗症可能是不可逆的(如果用的是夹子掐住的治疗方案,据说还是可以松夹子来作为后悔药)。重要的是,我当时获知的数据是,代偿性出汗在手术后发病率还挺高,甚至可能超过50%。
手脚多汗就是我的“超能力”
我犹豫了,我害怕了。如果费了那么大劲,就算手脚不出汗,但是胸前或腿后出汗,夏天对女生而言也是够尴尬的了。医生也劝我:“其实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出汗会减少,而且你这手脚出汗也不妨碍生活,你可以考虑不做手术。如果你决定做手术,下次带个家人来做陪护。”
于是,我回去跟家人商量。他们听到要做手术,听到可能有后遗症,也纷纷劝我放弃,于是我就作罢了。后来,我陆续接触到了身边的真实手术案例,也在网上找到了多汗症互助群潜水,在多番摇摆后,我最终放弃了手术治疗,选择随遇而安。
如今已是而立之年,与多汗症也共处了近30年。幸而路上有朋友、伴侣的体谅和鼓励,在他们面前,我能够抛却社交恐惧,勇敢面对自己的身体缺陷。
当然,日常仍然小麻烦不断:手机用不了指纹锁,出境指纹过不了关,公交车上我摸过的扶手会给其他乘客带来困扰……但我选择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时甚至会打趣自己,说不定手脚多汗就是我的“超能力”,起码能让我数钱数得超快——手指都不用蘸水。
一出汗,我就解不开自己的指纹锁。| Pixabay
你大概还记得我说过,原发性多汗可能是遗传病。我发现,我的上一代和上上代直系亲属都没有手脚多汗的症状,不过堂弟倒跟我有同样的病症。我爸妈在我24岁后才开始正视这个病,而我是在27岁时才知道,堂弟原来“同是天涯沦落人”——其实,“多汗症”,无论对于病人还是旁人而言,都是一个“隐密的角落”。
希望有一天科学昌明,能帮助我完美解决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难题,也希望说出我的亲身经历,能换来大家对“多汗症”病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医生点评
薛亮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
文章真真切切道出了一段和手汗症从相知、相识、相恨到最终“和解”的心路历程,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便、由此引起的种种不大不小的尴尬、乃至造成的心理影响,都让人颇感不易。作者想要通过一系列的“非医学”方法努力克服这一情况,却毫不意外地失败了,最终决定与之坦然共处。
像多汗症这样的病症其实在青年人中确实不算少见,手汗增多无疑是其中最影响日常生活的症状。手汗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大部分手汗症都是原发性的。原发性手汗症是指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发生的手掌多汗,继发性手汗症通常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甲亢、内分泌失调等。手汗症有轻重之分,轻度的手汗症是手掌略微潮湿,中度的手汗可以浸湿一只手帕,重度患者手上的汗液会汇聚成滴。作者文中可见,她的症状可以算得上是重度了。
手汗症的应对方法也有不少,比如非手术治疗就有止汗药、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肉毒杆菌毒素A阻滞疗法、电离子渗透疗法等等,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症。不过一般说来,如果手汗症严重到影响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了,因为目前来看,手术才是长期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在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是双侧胸腔镜腋下入路的双侧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这属于微创手术,住院时间一般两天左右。我国2011年就已经有了手汗症微创治疗的临床指南,这一手术方式也早已成熟并应用于大量深受手汗困扰的患者。
作者放弃手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症状复发率的判断。其实,手术效果如何最好还是让“大数据”说话。2019年,国内专家发表了一项研究,收集了国内15家医院、2003年到2016年共一万余例手汗症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例。这个研究发现,收集到的所有手术都顺利完成,气胸或出血等并发症比较罕见;而术后,所有患者的“手汗”问题得到解决,有效率为100%,而“腋汗”和“脚汗”的有效率分别为60%和30%。此外,其中有812例术前因手汗导致各种皮肤问题的病人,术后半年内皮肤问题均治愈或好转。而至于术后复发率,在这一万多名病人中,手汗症复发者为73例(0.7%)。
至于“代偿性出汗”,则是这个手术比较常见,也是最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者把这种并发症按程度分为了4个级别,其中I级患者只表现为皮肤湿润,不会出汗过多,也不会感到不适;II级患者出汗更明显,但没有明显的不适。随着时间的推移,I级和II级的患者能在心理上逐渐适应,感觉到病情在自我改善。而III级和IV级患者流出的汗量要大得多,日常生活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研究中,发生代偿性出汗的病例实际上占到了78.8%,但值得指出的是,其中大多数是I~II级的情况,在所有一万多名患者中,术后发生真正影响生活的重度(III~IV级)代偿性出汗的总计为203例。
从这份数据看来,总体来说,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八成左右的患者感到很满意或者满意,但是,广泛存在的代偿性出汗可能不同程度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主观感受,想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确应该同专业的胸外科医生充分沟通,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诚如作者所说,目前科技还没有昌明到足以让所有多汗症患者都能得到最完美的治疗,而我也支持作者的态度,毕竟,坦诚接受不完美并努力前行从来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对医生,对患者,都是一样啊。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作者:小榜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