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政治局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要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2020-12-15 15: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懂君 看懂经济

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上重点提出,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了几名专家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刘典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关于需求侧改革,在疫情之前我们国家举办的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直播时就明确提到我们国家整体的一个外贸格局会进一步扩大进口,这也就是说在主动地弥合就是说国际经济环流中顺差和逆差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在这方面做的一些贡献,当然这个贡献是顺应我们本身的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整体规律。

第一点,就是它会在未来十四五规划到2035的这个远景目标期间重塑我们国内的消费市场,构建世界级的市场,以及提升国内中中等收入群体的一种规模。这个规模的扩大提升的是全体国民的平均收入。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成为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理解需求侧改革,它其实调整的是我们在这个受新冠疫情影响下在这样一个全球经济格局环境中一种新的发展形式。

第二点,最近释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要反垄断,同时首次提出要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在过去的这个互联网经济或者说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从打车到买菜,从网购到社交,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很便捷的全方位的数字服务。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整个社会领域具体生活需求一种发展,但是背后显现出了垄断带来的一些乱象。

垄断的乱象就是无序竞争的一种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就比如说共享单车,这个例子是比较典型的。从需求侧改革的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我们整个未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我们经济活动内部,不管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各方面都要呈现出一个更加有序的一种状态,主要就是这两点。

李凤文

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员

供给和需求是一对矛盾,处理好这对矛盾对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过去,我们注重从供给端来解决需求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不断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特别是满足一些个性化的需求。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需求侧存在的问题也显现出来。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但能否实现消费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们消费的意愿,二是人们的消费能力。有消费意愿但没有消费能力,消费就无法实现;有消费能力而缺乏消费意愿,消费也很难变成现实。

消费意愿由每个人的切实需要和个性化的需求和偏好所决定,为此要扩大消费,就要在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多下功夫。无论是服务提供部门还是商品生产厂家,都要深入研究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愿望,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切实需要。另外,还要增加人们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只有收入增加了,人们才能消费得起,也才敢大胆的进行消费。这就需要一方面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商品的价格,避免收入增加被价格过快上涨所吞噬。

目前,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严格控制住房价格,严厉打击投机炒房问题,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避免由于房价和租金过快上涨增加人们居住支出而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避免由于购房支出过多造成生活压力过大,导致不敢消费的问题,同时也要控制物价上涨,稳定人们生活。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指明了明年乃至今后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方向,各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开展人们需求方面的调研,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群究竟有那些需求,以及人们对相关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需求,了解掌握这些后,再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具体生产,指导供给端从何处发力。

就金融方面来讲,目前应着重研究养老金融服务问题,要针对老年人对养老金如何保值增值、金融理财产品如何增收、商业保险如何提供养老保障等不同的需求,去研发金融产品,满足养老之需。另外,要关注消费金融的发展,通过研究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毛顺宇

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宏观调控总体以需求侧管理为主,通过行政手段来刺激需求,加大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速度,特别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这种方式能够较快极大刺激经济活力,但也有弊端,会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加剧产能过剩。“需求侧管理”变为“需求侧改革”,正是要在需求端进行大刀阔斧地精准调整,以更加力度刺激需求,与中央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的“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相吻合。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不振,贸易摩擦不断,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等造成的内外部环境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市场的供需力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总需求不足、需求结构不合理、需求渠道不畅通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影响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障碍。首先,我国居民储蓄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需求潜力巨大,内需市场广阔,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必须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通过“需求侧改革”,重点解决一些难啃的硬骨头,一些结构性问题。其次,近几年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因此要辅以“需求侧改革”,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以消费促供给,以供给带消费,设法提供优质消费需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后,随着“需求侧改革”的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与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领域将迎来快速高质量发展的机遇,还会有一些新技术新行业等创造新需求的出现,提升经济的效率。

武建强

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需求侧改革的提出,与加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一脉相承。着力点就是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众所周知,影响需求的两个基本要素为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由温饱型向个性化多元方向升级,客观方面将会促进文娱、教育类等消费需求的扩大。也就是说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养老健康信息服务等领域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特别是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的到来和“全面二孩”等政策,将会带动老年医疗保健、老年护理、老年教育、老年用品等消费以及母婴用品、婴儿用品、儿童教育等市场需求的增长,应制定针对性措施来加强商品迭代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加购买欲望。

另外还需要采取包括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最低收入保证力度,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完善投资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让居民“敢消费”

此外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减少因高房价而导致的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原标题:《政治局会议首提“需求侧改革”,要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